家里有皇位要繼承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52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西幻玩泥巴、不知人間晚秋、唯捆一生(骨科h兄妹)、穿越之一品賢妻、許你一世情(民國1v1)、我媳婦兒秦老師 完結+番外、天下第二美人[穿書] 完結+番外、言言、我想做你身邊的一棵樹、天生欠艸(1v1h)
圣上臉色一沉:“哼,最好的居然不知道獻上來,如今走投無路了,才知道拿出來,真是不堪大用!” 謝皇后沒有接話,這等事情,本來也不是她應該插口的,只是說道:“既然是小七的孝心,那我可就收下了,回頭叫內務府那邊做成首飾,以后還可以拿出來給小七做聘禮!” 司徒瑾頓時有些無語,趕緊說道:“母后,有首飾您自個戴著就是了,管什么兒媳婦??!何況,兒子真沒有成婚的打算!” 謝皇后只是一笑,他們這些大人都是覺得司徒瑾講的都是孩子話,說白了就是還沒開竅,等到了那個年紀,自然就會想著女子了! 圣上想法也是差不多,卻也沒有繼續打趣司徒瑾,只是說道:“成,先依你,等你什么時候想娶妻了,再跟朕還有你母后說便是了!”又不是那等女子,過了及笄不出嫁就差不多是老姑娘了,男子成婚晚怕什么,說不定以后還有更好的呢!圣上盤算了一下朝中大臣的年紀,一個個年紀都不小了,家里的女兒沒成婚的多半都是庶女,要是給司徒瑾娶個出身低的,圣上也覺得委屈了他,因此,還是稍微等一等,什么時候有更好的了,再給司徒瑾說。 司徒瑾一眼就看出他們兩個的想法,也沒有繼續多說什么,說了也沒用,回頭他就跟他們表示一下自個的決心,至于怎么表示,難不成自個真要出家入道?司徒瑾心里嘀咕了起來。 雖說皇家有子孫出家修行的先例,不過那怎么著都是中年之后的事情了,還真沒聽說過少年的時候就出家的。當然,唐朝的時候,公主出家修行的年紀雖然也不大,不過,那一般是為了逃避一些事情,比如說,太平公主出家的時候,就是為了逃避和親,等過幾年風頭過去了,就會還俗。 這種事情多得很,有什么不好cao作的事情,先出個家,還俗的時候,就像是能換一個身份一樣,似乎再有違倫理的事情都變得理所當然起來。就像是武后從感業寺還俗之后,立馬搖身一變,成了高宗的后宮一員。明皇看中了兒媳婦,叫兒媳婦出家個幾年,還俗了,就成了自個的貴妃。 對于地位崇高的女性來說,出家還俗什么的,簡直就像是常規cao作,不想嫁人了,出個家,嫁人之后不爽,那就出家吧,等到玩夠了,還俗也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墒菍τ诨首觼碚f,那就不一樣了,自古以來,皇子少年時候就出家的,可沒怎么聽說過,當然了,那種為了給佛門站臺,做了皇帝之后,都哭著喊著要剃度當和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過司徒瑾也想得很清楚,不說別的,自個積累的威望如今已經差不多快不亞于圣上了,圣上是自個親爹沒什么好說的,日后上位的變成了兄弟,說不定就會有些膈應,覺得回頭自個會不會哪一天忽然后悔了怎么的,因此,還不如干脆直接出家,徹底免除對方的后顧之憂呢,至于王位什么的,皇帝巴不得過繼一個自己的孩子占著呢!畢竟,以司徒瑾如今的功勞,他這個王位以后肯定是世襲罔替的那種,便是改朝換代了,有自個的余蔭在,只怕新朝也是不敢如何下手的,還是得封個爵位安撫一番。因此,與其便宜了別的宗室,還不如便宜自個兒子呢! 司徒瑾琢磨著,回頭真要是把話說明白了,圣上也是能夠理解的,圣上不光是慈父,他還是一個皇帝,也得為后世子孫著想。倒是謝皇后肯定會傷心,不過那主要是為司徒瑾傷心,謝皇后自個就沒有親生的骨rou,司徒瑾若是日后也沒有,謝皇后難免會有什么想法。只是司徒瑾可沒有什么要留下香火什么的想法,他難不成還擔心養老送終的問題不成!真要說起來,司徒瑾如果真的想要超脫什么的,有自個的血脈親人反而是累贅,子孫庸碌都不怕,就怕不肖,回頭干出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來,說不定就要牽連到自己身上。司徒瑾本質上來說,是個很自私的人,或者說,但凡走上修行之路的人,在關乎自身道途的問題是,都是自私之人,他可不希望被別人拖累了。 謝皇后又看了看司徒瑾帶來的其他禮物,就是一些成品的首飾頭面,還有珊瑚如意之類的,成品的首飾頭面多半是玉質的,用的是茜香國那邊的翡翠,不過翡翠這玩意雖說很是鮮亮,實際上在京中并不流行,許多人都覺得翡翠的色澤不夠溫潤,顯得太過耀眼了些,不符合玉的美德。倒是那柄如意,用的是上等的羊脂玉,做成靈芝的模樣,入手生溫,近乎極品。而珊瑚顏色乃至形狀都很正,兩盆珊瑚盆景幾乎是差不多的模樣,又是一般大小,頗為難得。 圣上看得都驚訝起來:“看樣子,這些商人實在都很有錢??!” 司徒瑾隨口說道:“那是自然的事情,我聽賈赦說,薛家有許多當鋪,這才是真正賺錢的買賣呢,多有不肖子孫拿了祖上傳下來的寶貝到當鋪換錢的,要不然,薛家想要自個搜羅,哪能弄到這么多寶貝!至于珍珠寶石什么的,多半是海外弄回來的!” 圣上點了點頭,他手下的那些皇商也已經開始涉及海貿,收益頗為豐厚,許多地方金銀珠玉什么的,壓根不值錢,拿著最普通的繭綢,就能換到兩倍重量的黃金。普通的民窯瓷器,就能換成各種珍珠象牙寶石之類的,聽說一些海商在南洋那邊購買了貨物之后,還會低價購入一些檀木楠木之類的木材壓艙,這些對于南洋那些土著來說,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玩意,聽說那邊的森林里頭,多的是能合抱的大樹,他們壓根懶得砍伐。 圣上這幾年下來,也將沿海那些海商的情況搞清楚了一些,這些海商可不是好招惹的,圣上盤算了一下自個如今的實力,一網打盡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先想辦法拉攏一撥,對抗一撥,削其羽翼,然后再一擊必殺。 如今,圣上已經派人初步訓練出了一支海上的力量,在海上冒充海盜,專門對這些海商的船隊下手。這些海商損失個一兩次之后,就要傷筋動骨,然后就會露出破綻了。薛家還不是以海貿為主的人家,家當就已經這般豐厚,想著那些已經多年在海上經營的人家,圣上一陣心熱。至于什么冒充海盜的事情,咳咳,這些朕也不知道??!只要有足夠的小錢錢,節cao什么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將司徒瑾帶來的東西看了一遍之后,圣上笑道:“你的孝心,朕與你母后這次就收下了,以后啊,有什么好東西,自個留著,你現在年紀小,還不知道黃白之物的好處,你以后自個搬出去住了,想要干什么都要花錢,到時候,就明白,錢財可不是什么腌臜物了!” 謝皇后也是說道:“你父皇說的是,你從小沒缺過錢財,之前也沒什么用錢的地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等到你開府了,開銷的地方也就多了,回頭啊,就覺得錢不夠花了!” 司徒瑾嬉皮笑臉地說道:“真要到了那時候,難不成父皇和母后還要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喝西北風不成!不過想來兒子也落不到那一步,回頭真缺錢了,兒子就算是養個幾盆花,也能賣出大價錢呢!” 想到司徒瑾的本事,圣上跟謝皇后都不由失笑,看樣子,司徒瑾還真是不會缺錢花了!其實,做皇子的,如果缺錢花的話,有兩個可能,一個就是他需要花錢培養自個的勢力,參與奪嫡,另一個就是,太過花天酒地,喜好漁色,養女人和養孩子,從古至今都是非?;ㄥX的勾當,家里人口一多,光是配備的下人就要多很多,開銷自然也會多起來。而司徒瑾又沒有奪嫡之心,至今還是一副清心寡欲的模樣,會缺錢才叫奇怪呢! 司徒瑾當然不缺錢,他缺的是積分,他如今修煉很是順利,本來想要再學點煉丹煉器之類的手藝,可惜的是,這個世界,幾乎沒有相應的材料,普通的材料,練手都有些不夠格,因此,司徒瑾如今也只好先學些理論上的知識了,等他真的開始上手,如果所在的世界沒有相應的材料的話,也只能在論壇上購買了,那真是有多少積分都不夠花的。 這邊幾個人其樂融融,那邊,司徒毓回了東宮之后,卻是非常頭疼。 之前的流連也給司徒毓留下了一點后遺癥,或者說,不是什么后遺癥,流連雖說會給人造成幻覺,但是某種意義上,其實是放大人本身的情緒,你要是心中本來無欲無求,流連也很難造成什么影響??墒?,之前的流連讓司徒毓對于幾個兄弟的疑心放大了,這種情緒一旦生出,想要消除,談何容易。 因此,如今的司徒毓,只要稍微覺得什么地方不對勁,就會懷疑是其他幾個兄弟動了手。如果是按照誰受益,就是誰動手的邏輯的話,司徒毓的懷疑也很有道理,司徒毓一旦出了事,明面上受益最多的就是那一幫兄弟,可問題是,也僅僅是明面上而已,誰知道暗地里頭還有沒有其他人能夠從中得到好處呢? 只是司徒毓一時半會兒想不了那么多,他回到東宮,揮退了伺候的人,一個人在書房,挽起袖子,慢慢地開始磨墨,然后,在案上鋪紙,就開始寫字,他默寫的是《心經》,倒不是他崇尚佛教,實在是《心經》篇幅比較短,也比較容易靜心,半篇《心經》默寫出來之后,司徒毓感覺自個也冷靜了下來,他沒有停手,依舊在那里默寫,等到一篇《心經》默寫完畢,他將筆擱在筆架上,,前面半篇明顯看得出來心緒有些不平,甚至帶著一些憤懣之氣,后面看起來就好了很多。 司徒毓搖了搖頭,直接叫心腹太監端了一盆炭盆進來,將剛剛默寫好的《心經》燒得干干凈凈,看到最后一片紙變成了灰燼,這才放下心來。 司徒毓的貼身太監叫高德勝,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司徒毓身邊的太監都是圣上安排的,高德勝其實已經是第三個了。司徒毓的頭一個貼身太監是從小伺候他的,叫做吳家寶,是個很是伶俐的性子,可惜的是,太伶俐了,他在宮里搞了個對食的宮女,被圣上知道了,覺得這個太監會帶壞了太子,直接將人換掉了。司徒毓一開始以為吳家寶是被調職了,等大一點才知道,吳家寶肯定是被處理掉了,在這宮中,死掉一個宮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各個宮殿的水井中,哪個里頭沒有埋著冤魂呢? 第二個太監叫做沈福來,原本是在大明宮伺候的,是圣上身邊一個太監李全的干兒子,這位名字很討喜,人也很討喜,司徒毓那時候才十多歲,剛剛安排了教導人事的宮女,少年人難免貪歡,司徒毓那次起晚了一些,叫圣上知道了,直接表示,司徒毓身邊的人沒有盡到規勸之責,結果,將司徒毓身邊伺候的人換了個遍,而東宮的主管太監也就變成了如今這位高德勝。 從那個時候,司徒毓就知道,自個這個太子看著風光,其實在宮里壓根啥都不是,即便是在東宮,自個也做不了主,什么事情還都要聽圣上的。 高德勝是個謹言慎行的性子,那真是不會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司徒毓卻因此放了不少心,一個寡言少語的人,總比一個多嘴多舌的人討人喜歡一些。而高德勝能力也很強,雖說不言不語的,但是,東宮的大小事情,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司徒毓的事情更是如此,從來沒出過任何差錯,漸漸的,司徒毓都要覺得,自個要離不開這么個大太監了。 司徒毓未必非常信任高德勝,不過,一般的信任還是有的,說白了,就算高德勝同樣忠于圣上,但是他若是對著圣上背叛了東宮,他自個也沒好果子吃。高德勝想要如同何善一樣,做大明宮的主官,就得祈禱自個能夠登上皇位,要不然,他這輩子也只有給東宮陪葬的命!畢竟,要是司徒毓失敗了,自個尚且不能保全,東宮的其他人也只有跟著倒霉的份。 高德勝也很有分寸,不該說的話從來不說,司徒毓叫將寫好的字燒掉,他就只當司徒毓將字寫壞了,不想留著,因此,他伺候著仔仔細細將最后一點紙屑都燒成了灰,然后又熟練地將紙灰處理干凈,將炭盆暫時放進了銅柱之中,等到燃盡之后,再一起處理掉。 司徒毓這會兒已經心平氣和起來,可以冷靜下來思考了,他的確懷疑司徒歆司徒晞他們,但是,光是懷疑沒有用,需要有證據,何況,這香爐一年多前就進了東宮,里頭經手的人不少,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牽扯到了哪些人,哪些人知道其中的貓膩,哪些人不知道,這些都是問題。尤其,這事如今又牽扯到了海商,這就更復雜了,會不會是之前哪個倒霉的海關的官員折騰出來的事情呢? 司徒毓想要捋一捋自個的思路,干脆躺到了軟塌上,隨口吩咐道:“高德勝,叫人進來幫孤按一按!” 高德勝當下應了下來,然后就叫了幾個會推拿按摩的太監進來,先是幫司徒毓解開了發冠,重新挽成了一個發髻,一個太監取了象牙梳,一點一點地給司徒毓梳著頭皮,另外幾個人圍著司徒毓,在他身上推拿揉捏起來。 這幾個太監都是跟著太醫院學過的,手上力道動作都很有分寸,司徒毓閉著眼睛,看著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其實腦子里卻很清醒,他腦子里頭已經開始推演起來,將可能牽扯到此事的人編織出了一張網,然后慢慢推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