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謝相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51
親自看護著長大的孩子,不免疼愛。見她怏怏不樂,欲及早親政,謝漪自是心疼。然而太后看似溫和,卻是激進之人。她已壓過她一頭,倘若與皇帝也親密無隙,她知自己敗局已定,興許鋌而走險,再換一回天子,打破當下的僵局,重新渾水摸魚。 她為后多年,宮中不知有多少宮人聽命于她,要小皇帝死于非命,實在輕易得很。陛下沉穩不假,到底是個孩子,得知真相,未必能裝得若無其事,倘若太后察覺,暗中下手,她未必救護得及。 如此,便只好先瞞著她了。 謝漪嘆息一聲,好似感懷年華飛逝,轉眼間,當年的小嬰兒便已長大,登基即位,將帝位重歸太子據一系。她肩上重擔,也已卸下大半。 她回過身,正欲離去,便見劉藻正在她身后。 謝漪容色不變,先施一禮,而后言笑晏晏道:“不想在此遇上陛下,陛下可是有事要忙?!?/br> 劉藻見了她,原欲轉身就走,然而她方才讀史時,遇上一疑難,需人解惑。她雖不信謝漪,奈何能教她只桓匡與她二人。 桓匡總算講完了《詩經》,沉迷進《論語》中,他也不反對劉藻讀史,只是以為孔孟之言乃是基礎,陛下還未學會孔孟之道,便去讀史,未免有揠苗助長之嫌,不肯細講。 于是劉藻便只好又來請謝漪釋疑。 她說話時,目光左躲右閃,不大敢看謝漪,春和之事后,她便極少與她好臉色看,此時又主動求教,不免顯得她既沒骨氣,又勢力。 但她又不愿叫謝漪小瞧了去,雖不與她對視,卻將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自己底氣很足。 謝漪見了,不由暗笑,在心中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起來,她十三歲后,便從未有交心之人,至今二十九歲,旁的女子,興許都有孫兒承歡膝下了,她卻仍舊孤身一人,全部心思,皆放在了這孩子身上。 如此關切,如此無微不至,她怎會摸不透劉藻的心思。自也不與她生氣,細細地將她所惑解讀一遍,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藻一聽,便豁然而解,她聽完了,按照她正記恨謝漪,本該轉身離去,奈何她又冷不下臉,別扭了一會兒,只得抬袖,草草行了一禮:“有勞謝師為吾解惑?!?/br> 謝漪且有旁的事,恭敬還了一禮,便欲告退,不想劉藻卻止住了她。她左右一看,將宮人全部屏退,欲問謝漪一事。 她又不傻,雖疑心謝漪教她時不肯盡心,實則不過賭氣罷了。謝漪若當真不愿教她,根本不必三日一回,風雨無阻地前往柏梁臺,將她丟到那老腐儒便是。 但她非但來了,且沒有解惑,總甚嚴謹,且還多是自帝王角度為她剖析 劉藻疑惑之下,生出一驚人之念來,興許謝漪是當真用心教她。 可這念頭一出,又顯得格外站不住腳,她若真心要教她,又何必不讓她接觸朝政,又時常無禮相待,為她取什么“萌萌”這樣潦草隨意的字。 她要與她示好,其實容易得很,因她除了一皇位,什么都沒有,謝相隨意與她些幫助,她便會記在心上,感激不盡。 謝漪見她忽然留她,倒也奇怪,莫非是小皇帝消氣了?不記恨她拿下春和,使她顏面大失了? 宮人皆退到了遠處,劉藻望著謝漪道:“朕有一事,欲請謝相解惑?!?/br> 她的眸子干凈得很,亮晶晶的,將她這人倒影在眼中。謝漪不由一笑,問道:“陛下請說?!?/br> 劉藻問都問出來了,也就不再猶豫,干脆直言不諱道:“謝相何以用心教我?!?/br> 她說罷,又掰著手指,將疑點一一指了出來,小臉板得一本正經的,望著謝漪,好似非要問個明白。 聽她一說,謝漪才驚覺,她竟留下了這許多破綻。 小皇帝說完了,望著謝漪,嚴肅地點點頭,道:“你說,這是為何?” 謝漪正欲言說,目光越過劉藻,見她身后不遠處匆匆而來了一名小黃門,那小黃門謝漪識得,是太后宮中之人,因他機靈而頗受重用。此時他探頭探腦地朝這邊張望,似乎恨不能將她二人言語聽個清楚。 謝漪收回目光,與小皇帝笑瞇瞇道:“萌萌以為,這是為何?” 劉藻頓時就氣瘋了,她與她好好說話,她卻又來氣她。小皇帝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甩袖而去,連那背影中都似燃燒了一圈熊熊燃燒的怒火。 謝漪見她一走,轉身往另一頭去,方才那點在椒房殿前的惆悵,蕩然無存,那雙幽深的眼眸中,反倒填滿笑意。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取的名字,非常好。 謝漪:“叫你萌萌,你開心么?” 劉藻:“開心,叫你明明,你開心么?” 謝漪:“……不開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