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謝相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4
她笑著道:“陛下可想好了?是居長樂宮,還是未央宮?” 劉藻道:“朕愿居未央?!?/br> 這是意料之中的,只是太后不曾料到皇帝竟這般直接,甚至連思索都無,她不由失笑:“陛下就這般信任謝相?” 劉藻搖了搖頭,她還沒弄清謝相的私心,自然不是全然信重,只是相對而言,她更愿將自己交到謝漪手中。 “那日殿上,昌邑王當殿質疑,車騎將軍梁集急于立我,而不顧大臣們如何看我,謝相卻從頭掐斷了大臣們的懷疑,使我往后再不必受人質疑?!眲⒃逭f道,她仍是不大習慣于當皇帝,有時會忘了用朕自稱。 太后又是一笑:“這等小恩小惠,便收服了陛下?” 劉藻仍是搖頭,面上卻顯出些許少年人方有的羞澀來:“朕對謝相,十分好奇?!鄙倌耆瞬幻鉅帍?,她見過謝相三回了,說的話也不少,卻仍看不懂她,她不免有些羞赧。 “若能讓陛下幾次便看透,謝相又如何為相?”太后好笑道。 劉藻敏銳地察覺到,太后對她軟和了不少。 “那朕如何方能熟知謝相?”劉藻順勢問道。 太后訝然,不曾想到皇帝竟會向她請教。她想了想,方道:“陛下要知一人,需知她自何處來,欲往何處去。人皆有來處,也有歸處,知其來處,可知其性情過往,知其歸處,可知其志向心境?!?/br> 劉藻將太后的話在心中重復了一遍,琢磨其中的深意,她自覺有所得了,又問:“如此,太后自何處來,欲往何處去?” 她很大膽,竟敢當面窺探她的過往與志向,她亦極聰明,看透了她當下奈何不得她。太后看了皇帝數息,柔下聲來:“我是昭帝的皇后,他是我的來處。至于去處,陛下便是我的去處?!毕鹊壑u號昭,稱為昭帝。 劉藻垂首搖了搖頭,心中并不信,只是她也未說出來,再問:“謝相的來處,太后可知?” 太后搖頭:“我只知謝相少許過往?!彼D了頓,繼續道,“說來,陛下當稱謝相一聲姑母?!?/br> 第13章你們 新帝登基,乃是一國盛事。 劉藻卯時起,更衣,出殿。時天還蒙蒙亮,殿前沾滿了宮衛與禮官?;实鄣拿恳徊浇杂性⒁?,何時出發,何處駐蹕,俱有明文規定。劉藻演習過許多次,她又聰明,自不會出錯。 大臣們在長樂宮前恭候,皆著莊重的朝服。 新帝率領他們前往明堂祭祀天地,又往宗廟敬告先王。劉藻并未走在最前頭,在她之前還有禮官、樂官、儀仗,開路的羽林衛。身后群臣不論年長年少,皆手捧笏板,面容正肅,一舉一動,秩序井然。 祭拜過天地,敬告過先王,便是登基大典。小皇帝三次更換衣冠,禮官與她說過每一身衣冠的不同含義,最后一回,她換上袞服,禮官捧上平天冠,一名宗室長者將平天冠雙手接過,朝帝座前行散步,傳遞給謝相,謝相雙手捧過,到皇帝身前。 劉藻坐在皇位上,目不斜視,謝漪彎身,將平天冠為她戴上。她的小指無意間碰到了劉藻的耳朵,有些涼。劉藻不由自主地抬眸看她,可惜視線為冕旒所擋,她并未看清謝相面上的神色。 只是想來也知,謝相多半面無表情,甚至不會與她對視。 劉藻不由彎了下唇角,在這莊嚴的大殿上,稍稍放松了會兒心情。 冠冕既成,謝相退回原處,昭示皇帝正式登基。 皇帝當殿連下三道詔書。第一道赦天下,賜民爵,舉國同慶。第二道召諸侯王,入京朝見。第三道宣示蠻夷,勿開邊釁。 三道詔書皆是早先擬好的,劉藻過目過,一字未改便令加璽。她什么都不懂,詔書奉與她過目,也不過一個過場罷了。 之后便是大臣們覲見新天子。 劉藻依舊端坐寶座上,看著殿前大臣們朝她下拜。她的視線為冕旒所擋,看不清大臣們的神色與面容,卻能看清他們行禮的姿態,極為恭敬。 她忽然有些喜歡當皇帝。 大典直至日暮方止。劉藻沒有回去長樂宮,而是直接入未央,住進了承明殿。 這回侍奉她的是一老宦,名為春和,居黃門令之位。劉藻這月余已知曉些大漢的官制了。黃門令秩六百石,宮中宦官皆由他管。 劉藻坐在榻上,身上的袞冕已脫下,換了一身輕軟的寬袍。殿中已點了燈,銅燈俱高三尺,鑄成各種樣式,有立牛,首負燈;有跪羊,背負燈;還有神龜,龜殼負燈。神龜是長壽的象征,很吉利。龜身鑄得栩栩如生,像是活的一般。 但吸引劉藻的并非神龜,而是另一架青銅燈。這架洞燈造成女子半跪的樣式,一手按膝,一手捧燈。劉藻在意的是這女子似乎褪下了一半衣衫,半身裸露。 劉藻驚訝宮中怎會有這般女子半裸的銅燈,又有些好奇,欲看得清些,便不由站了起來,稍稍走近。 春和大吃一驚,這銅燈是先頭昌邑王心頭好,特從昌邑國帶來的,非要擺在殿中時時可見。這也沒什么,天子在宮中肆意一些也無妨。但眼下皇位換了人坐。收拾宮殿的宮人們竟忘了將此燈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