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日記去重生_分節閱讀_30
書迷正在閱讀:逆轉人生[快穿]、中年戀愛補丁[gl]、梟心人、豪門校草的男妻[重生]、種田不如撒嬌 完結+番外、[綜漫]鳴人來自曉組織、網紅界第一懶 完結+番外、大唐釘子戶、星露谷基語、每次醒來都在結婚路上[快穿]
陳鋒還有點懵逼,他旁邊的周光已經把卷子攤開放在桌上了。周光大概有點明白李軍的意思,這是想讓童朔當眾出丑?童朔可真是嘴硬,他倒要看看童朔能不能講出來。 大家雖然心中各有想法,但李軍在講臺上站著,也不是在開玩笑,眾人很快便把卷子和筆記本都準備好了。 李軍走下講臺看童朔:“你去吧?!?/br> 童朔點點頭,大方走上講臺拿出一根白色粉筆,一本正經嚴肅道:“為了節省時間,大家都會的我不講,多數人會做的我也不講,現在從第一道開始,不會的人舉手?!?/br> 他的語氣淡定沉穩,聲音不急不緩,一點也不露怯,往臺上一站就像是個小老師。 數學試卷第一道選擇題一般都很基礎,算是送分題,做錯的大部分都是因為不認真粗心。有少數的人雖然不會,但大家都沒舉手自己也不好意思舉。 “好,第一題跳過?!蓖吠_下看了一眼:“不會的下來可以單獨問,第二道?!?/br> 到第二道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人舉手,第四道時人數已經過半。 “在△ABC中,若已知AB=5AC=3BC=7,則∠BAC……”童朔讀完題開始轉身在黑板上畫圖,“大家看這個三角形……” 李軍一開始讓童朔講題是抱著試探的態度,可如今看童朔這架勢他是意外又好奇,這小子竟然還講得有模有樣。見大家都在認真聽,李軍便背著手轉到了教室后面。 宋凡正悄咪咪發短信呢,一看李軍往這邊走便趕忙把手機關機塞書包,然后做出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 李軍也沒在意宋凡,他走到最后一排直接坐到了童朔的座位上。一低頭,看到童朔桌上用寬膠帶貼著張字條,上面寫著一句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在此之前他只覺的童朔的卷面很整潔,沒想到字寫的竟然也還不錯,這對文科生來說可是一大優勢。而且童朔選擇用這首詩來激勵自己,一定是想警醒自己要心無旁騖的學習。 李軍反思,也許他真的是錯怪這個學生了。 桌面上還放著一本攤開的筆記本,上面記著數學的題型和公式。李軍坐下翻看了幾頁,發現童朔的筆記記得很認真,詳略得當,圖也畫的精細。他抬頭看著講臺上的人。 童朔已經畫完圖分析完了,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圈了一下:“所以綜上,∠BAC等于……,這道題選C,明白了嗎?” 他講題詳略得當直擊重點,一些同學聽完后馬上豁然開朗,配合道:“明白了?!?,宋凡喊得尤其大聲。 童朔拿起試卷:“好,下一題……” …… 謝知行一直在等宋凡的短信,結果宋凡發了一個“回了”之后便沒了反應。他有些擔心,李軍該不會在教室罵童童吧,這事兒李軍還真能做的出來。 謝知行越想越擔心,到底是沒忍住借口上廁所跑去了樓下。 十班的教室在九班正上方,謝知行從另一邊臺階下去繞到九班后面。從后門望向熟悉的位置……結果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那里看講臺的李軍。 他再往后退了兩步,便看到了正在黑板上畫圖的童朔。 童朔按照試卷畫好了圖,又俯身從講桌上的粉筆盒里抽出一根紅色的粉筆,轉過身邊畫邊解釋:“這道題,我們需要現在這里做一條輔助線,然后構建出一個等邊三角形……” 因為童朔之前講的幾道題大家都能聽懂,再加上他這一點不露怯的樣子讓人不自覺的就被吸引,班里的同學聽得都很認真。 謝知行在教室外面靠著欄桿看著講臺上大方自信的童朔,腦海中不自覺的便浮現出上一世的場景…… 那時他剛被退學,萬念俱灰從校長辦公室出來時高三正在cao場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本該回教室收拾東西離開的他卻鬼使神差的轉換路線進了cao場。 各班學生都穿著校服按班級整齊站在場上,有個學生正在臺上演講。那是好學生才會有的榮譽,而他對好學生的感情向來復雜——因為自己也本應是其中的一員。 隨意把校服甩在肩膀用右手食指勾著,謝知行單手插兜,斜斜的靠在cao場圍欄邊往臺上看。這里視角很好,他現在已經不是學校的一員,校規校紀自然也不必遵守。 本來準備看一眼就走,可這一看,卻怎么也移不開眼——臺上那個人,竟然是高二跟他在后進班做了近一個月的同桌童朔 童朔一身黑色小西裝站在臺上,大方,自信,帶著他與生俱來的小驕矜侃侃而談。 內容是什么他不記得了,只記得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打在他的臉上,那雙漂亮的眼睛里盛滿了日光,溫暖又明亮,左臉上的小酒窩都跟著變得鮮活起來。 只是一眼,便刻在了心里。他的心臟在胸腔內狂跳不止,周圍聒噪的蟬鳴和酷熱的暑氣瞬間消退,心里眼里都只剩下了臺上那一個人。 就是這匆匆一眼,便成為他往后數年艱難困苦里少有的明媚日光。 也許是他的位置太過特殊,童朔在停頓的間隙側頭朝這邊看了一眼,雖然隔著不遠的距離,謝知行卻敏銳的感覺到他就是在看自己,甚至還笑了笑。 那時的他是怎么想的呢?童朔太優秀了,這么一個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人怎么能和泥沼里的自己站在一起呢。 所以在童朔第二次看過來時謝知行選擇了轉身離開,他這樣的人應該離童朔遠一點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