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在唐朝 番外完結_第15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穿書后我愛上了蹭初戀熱度、相思西游之大圣追愛記、病美人 完結+番外、手撕系統后,我穿回來了!、夫人,你今天喜歡上我了嗎、我和對家鎖了[娛樂圈]、配角光環[穿書] 完結+番外
連胡志林這樣見過大風大浪的老人都不禁長嘆一口氣:“還好上蒼護佑我大唐,我們這幾把老骨頭才不至于曝在荒野之中?!?/br> 他久在長安,對新羅一線的情況不算了解。易闕卻很清楚,新羅這幾年來與唐軍屢次發生摩擦,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這此的險勝,絕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天時地利可以解釋得通的。 而這幾天軍中莫名消失的,只有徐容和三貓兒等人。 徐容已經被敵軍斬首,三貓兒恐怕也兇多吉少,易闕雖然不像吳議那樣已經猜出了七八分,但心中多少已經有了個底數。 這就是戰爭,免不了流血和犧牲,而他們這些軍醫能做的,只有死守后營,將還在生死一線的人從閻魔爺手中搶回來。 正滿腹惆悵間,已見吳議和李璟快步走來。 三人照面微微一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呼了,誰都來不及細細聊幾句天,就重新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而在血流成河的激戰之后,南丁帳的威力才算是真正地發揮了出來。 易闕驚訝地發現,在集中的管理和照料之下,這些重傷病患可以得到十二個時辰的護理和觀察,幾乎只要情況一不對勁,就可以被當值的大夫發現并處理。 如此一來,傷員的死亡率比之前還要大大地下了一個臺階,只要不是傷及根本,幾乎都可以存活下來。 他很快向李謹行匯報了這一點,并建議將南丁帳的做法上報朝廷,以推行到所有的唐軍之中。 李謹行親自視察了后營之后,也覺得這種做法頗有可取之處,趁著回報買肖城一戰捷報的奏章,順便也把南丁帳的事情提了上去。 只不過這折奏章里,就沒有吳議的名字了。 這也是易闕后來被嘉獎的時候才知道的事情,他萬萬沒想到素來謹慎小心的李將軍居然在這個事情上耍了個心眼,把南丁帳的功勞全都安插到他易闕自己的頭上了。 其實,并不是李謹行看不慣吳議,他甚至很欣賞這個敢作敢為的年輕人,但誰讓他是沈寒山的門徒,武后黨的后備力量呢? 再加上他和南安郡王李璟過從甚密,李謹行當然不愿意替政敵培植心腹了。 對于這秋后發生的一切,吳議自己倒沒什么特別大的委屈,畢竟這想法本來也不是他的原創,只要南丁格爾老師的名字還留在上面,就已經算是實至名歸了。 當然,這也都是后話了。 在一個多月的修整之后,這些遠道而來的大唐醫官才又重新登上了馬車,在將士們整齊的送行聲中,踏上了重回長安的路途。 和來時的匆匆相反,帶著勝利的回程就顯得十分輕快,沒有了一觸即發的戰爭和生死一線的搶救,他們這些素日安枕無憂的太醫們才體會到和平的可貴。 在輕松的心情中,便忍不住掀開簾子,欣賞欣賞沿途的風景。 “你們看?!甭愤^郿州的時候,秦鳴鶴不禁低聲慨嘆,“這里的晚稻長得真是好啊?!?/br> 吳議從被秋風撩起一角的車簾往外望去,果然瞧見一片金燦燦的稻田,飽滿的麥穗折出明晃晃的秋陽,迎風而成一波又一波金色的細浪,煞是好看。 “這不是永寧郡王王崇基的田地嗎?”沈寒山嘖嘖贊嘆道,“當初王公提出‘以地養地’的見解,可見其眼光獨到啊?!?/br> 這話是暗諷當初反駁此見的張文瓘眼光狹隘,目力短淺。 吳議聽了,心頭卻是一陣沉重。 咸亨年間,天下大旱,是孝敬皇帝采納了王崇基“以地養地”的觀點,并且命東宮率先開倉賑糧,一時間引得百官爭相效仿,才算是暫且緩解了當時的饑荒危機。 斯人已逝,這個本來非??茖W的辦法卻沒有再被天皇天后采用下去,只剩下王崇基一家還堅持己見,固執地埋掉了第一年長出的秋稻。 如今幾年下來,田間的風光便與舊時大不相同了,反觀其他竭地而田的土地,幾乎都是青黃不接,眼看著又要迎來一場大旱了。 倘若孝敬皇帝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大唐接踵而至的災難扼腕嘆息吧。 想到那個銳意洞察、黑白分明的青年和那雙明澈而深邃的眼睛,吳議仿佛被誰揭開了心頭的一道舊疤,痛得他渾身微微一顫。 “師父?!崩瞽Z替他披上一件厚厚的大氅,握住他微微顫抖的雙手,“你很冷嗎?” 吳議被他裹得嚴嚴實實,心頭也似有一股暖流劃過。 他反握住這雙年輕、柔韌的手:“我不冷?!?/br> 說話間,便想起前幾日沒有說完的一件事。 “那日你說有一件事情要告訴我,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璟微微一怔,似乎沒料到他還記著當日烽火連天中他所說的話。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崩瞽Z難得露出點害羞的神色,瞧了眼看風景的沈寒山,咬著嘴唇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