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在唐朝 番外完結_第15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穿書后我愛上了蹭初戀熱度、相思西游之大圣追愛記、病美人 完結+番外、手撕系統后,我穿回來了!、夫人,你今天喜歡上我了嗎、我和對家鎖了[娛樂圈]、配角光環[穿書] 完結+番外
易闕正色道:“如在飲水之中播撒肺蟲,固然可以使新羅軍染病,然則也必然會禍及無辜的新羅民眾,此事與我的大唐仁德之風大相違背。即使我們贏了這一仗,也會輸掉唐軍數十年樹立起來的聲譽,下官認為因小失大,恐為不智之舉?!?/br> 徐容忍不住冷笑一聲:“就因為我軍一貫仁德行事,才給了敵人可乘之機,難道要等四萬唐軍全軍覆沒,才追悔今天的仁義道德嗎?” “全軍覆沒”四個字就像一柄小刀,狠狠地扎進李謹行本來就已經搖擺不定的心中。 徐容所言雖然有些殘酷,但卻是事實不假,就因為他講究仁義道德,而害得幾萬將士處于危機之中。而他提出的辦法,雖然陰狠更勝新羅軍,但也未嘗不是一個制勝的途徑。 見他面上略有動搖之色,沈寒山也不再按捺,他與胡志林、秦鳴鶴交換過一個眼神,才出言道:“徐容的辦法,萬萬不可。新羅與我朝交壤,而河水貫通四海,一旦從飲水中布散肺蟲,那么四海之內便皆是病夫。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勝利,恐怕不是天皇和天后愿意看到的?!?/br> 徐容仍不甘心:“贏得慘烈,總勝過輸得干凈,敵方百無顧忌,而我軍事事都要考慮周全,還要怎么打仗?” “怎么打仗,自然是李將軍需要考量的事情,怎么就輪到你著急了?”沈寒山哂笑一聲,眼中卻如含寒冰,“我聽聞你本是高句麗遺孤,自然對新羅恨之入骨,想要借此一戰報國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既然做了唐人,就得學會唐人的規矩,你明白嗎?” 沈寒山素性浪蕩不羈,鮮少擺出師長的架勢嚴詞以對,而他字字句句都指向徐容心口傷處,幾乎是不留下一分情面了。 徐容強撐著臉上的笑意:“學生受教,但如博士所言,學生如今已經是唐朝的官員,自然就談不上什么國仇家恨,只不過看著我軍兵卒病苦,心中焦急罷了?!?/br> 二人針鋒相對一番,夏日灼烈的空氣便仿佛更熱了幾分,一陣暖烘烘的風從腳底劃過,如一陣燙腳的熱浪,叫人有些站立不安。 “沈博士言之有理?!崩钪斝谐练€的一句話結束了二人的爭端,“如何打仗,是老夫和麾下謀士所要考量的事情,至于諸位太醫博士,自然應該及時回長安覆命?!?/br> 沈寒山凝眸道:“我等受命而來,一是為了調查此事的端倪,二是為了助軍醫們一臂之力,為這里的將士們盡一份力。如今戰火在即,我們怎可以臨陣脫逃?” 胡志林亦附和道:“是啊,老夫雖不及沈博士所擅長時疫,但對外科也算學有所成,若白來一趟,豈不叫人恥笑!” 秦鳴鶴見兩人都已擺明態度,也不再沉默不語,頷首道:“我等既然來了,就斷沒有半途而退的道理,此戰在即,我們已決心與將軍一同作戰到底?!?/br> 一眾稍年輕的生徒也紛紛齊聲道:“學生愿從師長,為我軍效犬馬之力!” 李謹行望著眼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臉上堅定不移的神色,心中不由涌起一陣熱流。 “好!”他一語落定,環顧四周,眼中涌動著萬丈豪情,仿佛年輕時候那股熱血勁頭又重新涌回半老的身軀,“有了諸位太醫博士的襄助,一定能助我軍度過此劫!” “到時候,將軍欠我們的慶功宴,可要一并補上!”沈寒山亦回他一個豪爽的笑容。 李謹行大笑一聲:“有了博士這句話,此戰必捷!” 此言一出,如一枚點燃炬焰的火苗,頓時引燃了眾人心中的熱血。 不知是誰牽頭,眾人紛紛跟著高喝起來:“此戰必捷!” 響亮的聲音穿透厚厚的軍帳傳出去,三軍仿佛都被這股激昂的情緒感染,很快掀起一陣又一陣斗志昂揚的高喝。將士們的吼聲直沖云霄,似乎連天穹都為之微微一顫。 吳議亦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胸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激蕩。 他畢竟出生于穩定和諧的當代社會,別說什么正規的軍事大戰,就算是咱們偉大英明的領導團體跑偏了的那一小截彎路,也早就被撥亂反正,沒有給他這一代人繼續走下去過。 而真正的戰爭就擺在他眼前,讓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兒,如何不熱血沸騰? —— 熱血沸騰完了,涼颼颼的局面就擺在面前。 雖然易闕已經及早把染病的士卒隔離了出去,但還是零零散散有二三人不斷地出現傳尸的病癥。 吳議很清楚,肺結核的潛伏期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長,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傳染上了這種慢慢將人消耗到死的疾病。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它的傳染源就是帶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痰液,如果不發病不咳痰,也不用過度cao心傳染的問題。 在軍中奔波勞碌的同時,他也不得不為唐軍這規模宏大的兵力所震驚。 全副武裝的士兵手持利器,在guntang的日頭底下真刀真槍地演練,他們的汗水凝結成串,順著耳垂一滴滴灼熱地滾進焦黑的泥土里。 這畫面比起一年四季風景各不相同的大明宮,實在是要具有威懾力得多。 而在為軍隊的強大所震撼的時候,吳議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軍醫們對傷員的處理。 在和新羅軍的小范圍摩擦中,少不得有些流血受傷的事件,而受傷的士兵并沒有被特別安排在一個地方,反而是各自回到各自原來的軍帳休養生息。 這樣不集中的傷員分布,會讓大夫們忙于在各個軍帳之間奔波,而很難及時發現傷員的異樣,更不能實時觀察每個傷員的病情發展了。 這樣的情況,讓吳議不由想起了一個鼎鼎有名的護士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