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在唐朝 番外完結_第1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穿書后我愛上了蹭初戀熱度、相思西游之大圣追愛記、病美人 完結+番外、手撕系統后,我穿回來了!、夫人,你今天喜歡上我了嗎、我和對家鎖了[娛樂圈]、配角光環[穿書] 完結+番外
原來父子倆爭執不下,就為了幾本小人書,他不由對李璟小朋友生出理解之情,作為八零后的老朋友,誰的童年能少了一本漫畫書? 眼見李素節吹胡子瞪眼睛手指節微微一抖,挨打經驗豐富的李璟便立即又鉆回靠山背后,委屈巴巴地和吳議訴苦:“地公老爺,為什么我不能看小人書???” 吳議往后一瞟,便看見他五經中還夾著本半舊不新的《山海經》,心中頓時雪亮如鏡,畢竟大史學家司馬遷都曾直言批評其太過荒誕無稽,也難怪正統學派的李素節不想兒子看這些東西了。 “其實呢,你爹也不是不讓你看。只是《山海經》里的字大多生僻,筆畫都那么多,你真的看得懂嗎?” 李璟純粹是貪上面的畫精巧好玩湊個熱鬧,當然不知道里面的故事到底在講些什么了。 見他猶豫著搖搖頭,吳議繼續忽悠下去:“所以你爹其實是想讓你多認幾個字,然后才能讀懂這里面的故事呀!” 李璟頗懷疑地往外探了探頭,似乎在確認老爹的臉色。 李素節知道自己不是哄小孩的材料,也順著吳議的話勉強點一點頭,含混過去。 吳議趁熱打鐵,把手伸向李璟:“要不然你把書給我,我替你留著,也不怕你爹沒收了,怎么樣?” 李素節從來沒有軟言細語地哄過自家兒子,因此李璟尚未意識到這句話和“我不打你”其實是一種程度上的空口白條。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本寶貝的《山海經》塞到吳議手里,慎之又慎地小心交代他:“你一定要幫我保管好,等我學會了認字就來拿?!?/br> 吳議笑瞇瞇把書揣到懷里,心道,如果你長大以后還記得這一出的話。 等這出鬧劇收場,天都已經大白了,連蕭氏都梳妝完畢,過來催李璟快上學堂。 李福忙道:“吳公子要出門找事做,夫人快勸一勸?!?/br> 蕭氏本在內屋梳妝,外面的風聲卻全落在耳里,她心思一動,倒想出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吳公子要是覺得閑來無事,倒不妨陪璟兒去學堂轉一轉,袁州的官學設在城西,這孩子獨來獨往,妾身與老爺也都放心不下?!?/br> 蕭氏本是蕭淑妃娘家里選出來一等一出挑的女子,進退之間皆有分寸,既不讓吳議閑得不自在,也不顯得李府氣度狹隘。 吳議倒也不多推諉,他早就想找個機會學習繁體字的寫法,護送李璟上下學也可以順帶偷點學問。 唐代雖然不像明清那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知識分子的待遇也遠勝過睜眼瞎的大老粗,不管在哪個時代,會讀書寫字總是不會吃虧的。 袁州官學倚立在城西邊上,門口一扇斑駁朱門籠著一樹槐花,漏下幾束秋陽,斜斜落入院內。 門內傳來一陣朗朗讀書聲。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教書的夫子負手而立,腦袋一搖,背出半段文章。 底下垂髫之年的小公子們也跟著一起搖頭晃腦,小雞啄米似的亂晃著。 李璟在這群懵懂無知的幼童里顯得格外出挑,臉上神采全不像那些如在夢里的茫然表情,那雙左顧右盼的眼睛映著三兩斜陽,碎成一潭晶亮眸光。 吳議在偷師學藝的間隙里掃一眼底下這群小蘿卜頭,不禁也生出一種我家孩子特別可愛的驕傲感。 隔壁小院就是特設的醫科官學,孔夫子的諄諄教導里不時傳來一二聲《黃帝內經》的晦澀內容,吳議左右兼顧,到處偷學一點,自個兒趴在窗柩上,以手代筆,在鋪滿的灰塵上頭一筆一劃模仿著繁體字的寫法。 正學得有意思,突然颯的一聲,不知從哪里擲來一顆碩大的槐角,直直飛射到吳議額頭上。 吳議腦門一痛,疼倒是其次的,倒給嚇了一跳。 里頭的生徒頓時哄堂大笑。 堂前的老先生山羊胡子,佝僂著背,從頭到腳弓得仿佛要蜷進書里。比紙厚不了幾寸的身板哪里鎮得住這群官二三四代,發了脾氣連胡子都吹不起來,只能由著他們胡混海玩。 帶頭的偏巧不巧,正是他早就劃清關系的嫡長兄。 旁側有個尖瘦的生徒,對著吳議笑問:“這不是栩哥的弟弟嗎,巴巴地來看望兄長,怎么不進來坐坐?” 吳栩驕矜一笑,冷颼颼地回他一句:“你這話可錯了,這位吳公子鄙府可高攀不起,人家現下早登了郡王府的堂,就不知道,入了誰的室了?!?/br> 這話含沙射影地把李府上下都罵上了,吳議聽得心頭冷笑,卻咬住了唇角沒露出表情,手指在塵面上滑動幾筆,便冷呵一聲拂袖而去。 吳栩不動聲色地一抬手,旁側那生徒便悄悄湊過去往上一探,面色頓時難看起來。 吳栩眉頭一揚:“他寫了什么?” 那生徒畏畏縮縮地支吾兩聲,吳栩不耐煩地走過去,把人往旁邊一拎,俯身看去,上頭只端端正正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