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在唐朝 番外完結_第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穿書后我愛上了蹭初戀熱度、相思西游之大圣追愛記、病美人 完結+番外、手撕系統后,我穿回來了!、夫人,你今天喜歡上我了嗎、我和對家鎖了[娛樂圈]、配角光環[穿書] 完結+番外
院外。 斜陽欲燃。 李家老奴李福正等著自家的小主子,急得像只探頭探腦的土撥鼠,時不時踮著腳望向傳聞鬧鬼的吳家別院。 再不回去,只怕老爺要起疑心,要知道他把小主人領到這種不祥之地,一頓鞭子是少不了兜著的,李福越想越心急如焚,把腳往地上一跺,不禁“哎喲”一聲嘆了出來。 和他正相反,他背后的一匹毛光油亮的棕頭大馬卻優哉游哉地甩著馬蹄子,朝天的鼻孔噴出兩股熱氣,神色不屑地睨眼四望。 正當一人一馬躊躇之際,卻聽見別院的后門咯吱一響,李福喜得眉毛一揚,壓低聲音喊了句:“小少爺!這邊!” 接下來的場景卻讓他剛浮現的笑容凝固起來。 他家小少爺身后,還幽幽地飄著一個慘白細瘦的身影。 李璟歡天喜地地撲到李福懷里,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老仆僵硬的臉色。 “哎喲,老奴的腰……小少爺……這位,這位是?” “他是地公老爺??!”李璟依戀地賴在他的懷里,用胖乎乎的小手指向身后的吳議,“他可是我花了好多胡餅請出來的呢?!?/br> 吳議也萬萬沒想到這個誤闖禁地的小家伙竟然還是個富家少爺,正琢磨著如何開口解釋,李福已經面色一變,摟著李璟,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地公老爺,我家公子年幼無知,若多有冒犯,還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李福腦袋雨點似的磕到地面,吳議聽了都嫌頭疼,只好虛攔一把,讓他站起身來。 “你怎么知道我是……地公老爺?” 李福小心翼翼地一笑:“小人以前在長安時聽大法師說過神靈面相,都是如您這樣的天庭飽滿,四角高起,這叫五岳之相,是一方地主的象征。故而小人才妄自揣測您的身份,還望地公老爺大人大量?!?/br> 吳議聽得嘴角一抽,他這哪叫什么五岳之相?這分明就是一臉病相。 封建迷信害人不淺啊。 李璟心中牽掛母親,暗暗牽了牽吳議的袖口,用濕漉漉的隨自己回家。 李福見狀,忙不迭地請吳議上了馬,又將李璟抱到他身后,自己卻謙恭萬分地在前牽著馬,領著一馬兩人慢慢悠悠地走向李府。 作者有話要說: 黃豆脈就是癌脈,結合癥狀、年齡粗略診斷個白血病還是很靠譜的,只是分型肯定是不可能的~ 修了下bug唐朝是沒有包子這個說法的,胡餅才是真正流行的‘包子’ 第2章 李府。 燈火初上,紅光高照。 蕭氏臥房門口掛了兩幅筆走龍蛇的畫符,這是李素節特意托人從長安請了侍奉大明宮的南山仙人所賜,他擇了好日子親手替蕭氏掛在門頂。 病急亂投醫,他也顧不得什么怪力亂神了,只要能保佑他的發妻安然無恙,他并不在乎那人是何方神圣。 只可惜袁州山高皇帝遠,仙人也鞭長莫及,庇護帝后的法力到了這一隅似乎也回天乏術,病榻上的夫人日漸消瘦,形容枯槁,病情竟是愈演愈烈。 而她的丈夫,堂堂的當今四皇子,卻只能坐在床旁干著急。 袁州到底人遠地偏,最精明的大夫也比不上最末流的太醫,更遑論治好蕭氏的病了。 李素節也曾西北望長安,長安遠在青山外,成日端著脖子望得久了,也就不免酸痛,然后低下頭來活動活動,看看這片說不定就是終老之鄉的土地。 其實武后對他也不算太差,好歹也沒有把他貶為庶人,還給他掛了個郡王的名號,流放到了這塊水米富庶的土地。 袁州舊稱宜春,氣候溫潤,土壤肥沃,只要潛心修養,要過個衣食無憂的平凡日子,其實并不算太難。 如果不是因為蕭氏的病。 倘若不是因為發妻一病不起,李素節其實對懦弱的父親、凌人的繼母并沒有什么恨意。 他已經在逐年累月被貶謫的旅途里學會了隨遇而安,而在流離失所的日子里,他所擁有的似乎也僅僅剩下了不離不棄的蕭氏,和幾個身為皇孫卻跟鄉下孩子沒什么差別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