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437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替身重生后、霸總他美色撩人[穿書]、與小怪物一起逃生、我綁定了學習興邦系統、種田日常[星際]、將軍的毛真好摸[星際] 完結+番外、夫君可能是個反派、聽說你是我愛人[娛樂圈]、我腦中有本生死簿、燃我(我暗戀的大佬也重生了)
一連數日,眼看元宵佳節,家人出門賞燈游玩,鄭譯有些閑不住,幾次想出門,都被家人勸說下來,秦王府夜宴在京城何等盛況,他都忍住沒去。 結果昨夜秦王府就出了事。 鄭譯慶幸之余,更不敢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回事了,甚至直接就宿在書房里,誰來叫也不離開。 秦妙語不知道鄭譯與敵人是否暗中有所瓜葛,又怕貿然化暗為明容易打草驚蛇,只能暗中監視保護,幾乎日夜不休,未敢懈怠。 可未曾料想,千防萬防,還是出了意外。 方才日蝕出現,京城震動,百姓惶恐,鄭府亂作一團,鄭譯聽聞消息,從家里疾奔而出,面色大變,嘴里念念有詞,說要入宮面見圣上,家人攔也攔不住,只得備上馬車送他入宮。 秦妙語也是頭一回見到這種傳說中的天象,難免亂了片刻手腳,在鄭譯上了馬車不久就追趕上去。 但為時已晚,鄭譯的馬車停在半道。 車夫說主人腹痛如絞,臨時下車去借一戶人家如廁,以免入宮失禮,于是看見街邊賣豆腐的鋪子,匆忙去借了茅房使用,誰知這一進去就沒出來。 秦妙語疾奔入內察看,果不其然,鄭譯已經死去。 “他渾身沒有傷口,還未讓仵作看過,不知是否中毒而死?!?/br> “聽鄭家人說,他平日有心疾舊患,可能是被天狗食日一嚇,心疾發作暴斃身亡?!?/br> “但我認為,應該不會有這么巧的事情?!?/br> “是我監管不力,致令鄭譯死去,還請崔尊使降罪!” 秦妙語一口氣說罷,心猶懸在半空。 她雖然不是左月局下屬,但這次鳳霄身在囹圄,讓他們協助崔不去,實際上也就相當于讓解劍府暫時聽命崔不去調遣的意思。 秦妙語覺得,若非她的疏忽,鄭譯是可以不用死的。 先有日蝕,后有鄭譯的死,有心人難免又會再生波瀾,拿今上帝位大做文章。 如今朝野紛亂,亂象迭出,連朝中重臣,私底下也未必沒有嘀咕幾聲的,自打開皇四年入春以來,一件接著一件,就沒停過。 甚至有人開始議論起改名號的事了。 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若說之前,秦妙語也對那套改朝換代逆天而行的說辭嗤之以鼻,現在她卻不敢如此肯定了。 這就是天災人禍,謠言帶來的力量。 如果連秦妙語都如此,那么民間百姓的看法,也就不問自明了。 崔不去沒表態,先望向明月。 明月嘆了口氣:“我這邊呢,事情比較復雜?!?/br> 他去面圣的時候,正好遇上日蝕。 不說民間,當時連宮中上下,亦是一片惶恐,人心浮亂。 但皇帝畢竟是皇帝,盛怒驚恐之中不忘想到與崔不去一樣的問題關鍵,那就是太史曹在日蝕中的嚴重失職。 他立馬遣人去抓太史令,卻很快收到太史令死于家中的消息,死因是中毒身亡。 預測日蝕對于太史曹而言,是分內之事。 但,如此大事,必須得知之后立馬上報天子。 若皇帝能及早得知,朝廷也能為此作更充足的準備,起碼朝臣能及時想出應對的法子。 太史曹中,除了太史令之外,另有太史丞、司歷、監候等數職。 也就是說,單憑太史令一人,瞞不下這么大的消息。 據太史曹眾人所言,負責觀測天文的是司歷李辛,他的觀星術在太史曹之中首屈一指,連太史令洪元本人都有所不及。 待皇帝命人捉來李辛查問時,李辛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指天誓日地說他當時就提醒過洪元了,洪元只道他會秘密上稟,讓李辛不要四處聲張,務必口風嚴實。 李辛也知道茲事體大,不宜張揚,便老老實實不問身外事,憋在心里誰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