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系統]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144
他們問莫長安,莫長安哪知道?莫長安只能去問彎月,結果得到了個哭笑不得的答案。 彎月那邊也剛收到各個出版社來問《洪荒紀元》簡體出書版權的問題,之前一個都不來,現在一來就是一窩蜂。只要和龍圖有聯系的出版社都是有各大編輯的電話的,這下彎月的電話閑下來的時間都沒了。 就算他把電話設置成了靜音,也還是有一個又一個短信發進來。 那時彎月本來提議莫長安分成上下冊來出版的,準備幫他去聯系出版社。但隨著一系列事情的發生,《洪荒紀元》越來越火,他自然也不好主動去聯系出版社了,不然會顯得自己很掉價。 等著出版社的聯系,就有坐地起價的資格。先出手的,處于被動狀態。 然而尷尬就尷尬在這里,那些出版社們都以為《洪荒紀元》的簡體版權已經賣給別家了,比竟在他們心里總有那么一個越不過去的對手形成的坎。 也正是這些巧合的誤會湊在一起,造成了《洪荒紀元》這么火的一本書,簡體版權卻無人問津的局面。 業界造成了這么大的烏龍,他們自然不會把真相告訴讀者,只想著趕快把版權的事商定下來,然后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書的上市方面去。 但是這種事不是相瞞就能瞞得住的,誰不認識那么幾個“業內人士”“親朋好友”呢?就連業界的內部員工知道了這件事,都想主動和大家分享年度笑話好吧? 靠著影視改編版權賺了3000萬的《洪荒紀元》,卻連實體書都沒有出版,甚至連問都沒出版社來問,簡直笑死個人! 本來狂暴的大陸讀者突然就被安撫了下來,從義憤填膺的言論統統變成了“哈哈哈哈”,就連武旭華聽說了之后,也來特意嘲笑了莫長安一波。 小小的灣灣迸發出了巨大的力量,繁體版《洪荒紀元》給莫長安帶來了稅前一百二十萬的收益。也就是說,秦魏文化印的這本書的純利潤達到了八百多萬,銷售量超過二十萬套。 除了《洪荒紀元》之外,也帶動了莫長安的懸疑合集的再版和繁體版,給莫長安又帶來了一筆額外收入。 第72章 又是兩個多星期過去,此時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 一開始莫長安在教室還有所收斂,只把自己的動作漏給同學們看。后來他發現沒怎么起作用,決定動作再大一點。 要說最先發現學生有小動作的,那必須是老師了。老師也會注意到學生的自尊心,所以并沒有直接批評莫長安。 在莫長安每次被點名起來都能完美地回答老師的問題之后,科任老師便放開了對他的管教。 莫長安他們班的科任老師都發現了莫長安上課搞小動作的情況,他們私下交流過,現在先不管他,一切等期中考試成績下來再說。 如果莫長安成績下降了,那就約著他的家長來談談心;如果莫長安成績沒有下降,那也不用管。 從老師不管莫長安之后,他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看課外書,各種開小差,有時候看起來在發呆,莫長安實際上是在系統空間里學習。 班上同學看他的眼神越來越不友好,在他們的眼里,好不容易考上了十二中的尖子班,這個莫長安居然一點也不珍惜。就算入學考試考了年級第一又怎么樣?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完蛋。 因為太多出版社聯系龍圖想買《洪荒紀元》的版權了,最后,龍圖弄了個暗投的cao作。讓他們每個出版社把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寫出來,龍圖挑選最高的那個把版權賣出去。 這樣一來,出版社們如果出價低了,就會被別人把版權拿去,如果出價高了,出版社又沒什么賺頭。眼看《洪荒紀元》在灣灣熱賣,大陸這個更大的舞臺不可能還沒灣灣賺得多,他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不過,不管怎么樣,受益的都是龍圖和莫長安。 要說銷量,大陸雖然人數比灣灣多,但書的銷量不一定能比灣灣高多少。 當初莫長安的懸疑合集上市這么久,一直到他掉馬之前,也不過賣了四十多萬冊。在莫長安徹底掉馬后,《洪荒紀元》的名氣也帶動了懸疑合集的銷量。 不得不說這就是文化氛圍造成的不同的影響。雖然國家在新聞上說著文化強國,用文學作品進行文化輸出,而且大家都支持正版,但不喜歡閱讀的人就是不喜歡閱讀。 音樂、電影、電視劇什么的多了去了,而且手機上也能看到方便的電子版,許多年輕人已經拋棄了沉雜的紙質書籍,僅有些喜歡紙質書閱讀感覺的人,或者是喜歡收藏紙質書的人會買。 《洪荒紀元》雖然如今名氣很大,或許書迷會沖著對它的喜愛去買一套來放著,但數量估計不會多,只是網上鬧得兇而已。 所以拿到版權的出版社,首印保守印了五十萬套。 “為什么灣灣那邊三天就把書弄出來了,我們大陸這么慢?” “正常啊,那邊才多大點?我們這多大?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br>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話說,龍圖那邊已經可以預訂了,你們有訂嗎?” “沒有,在龍圖那邊訂還不是從出版社那邊寄?在路上還得耽擱好幾天,不如等上市了直接去書店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