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系統]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71
莫長安他們的帶隊老師在晚飯之后才遲遲過來,告訴他們明天決賽的安排。 說是安排其實也沒什么安排,就是早上跟著各個帶隊老師過去,沒有準考證,由老師和學生證雙重確認身份,最后進入考場。除了對身份查得比較嚴,和別的比賽一模一樣。 文學杯高中組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可以獲得燕京大學或者水木大學的特招資格,而初中組和小學組就沒有這個福利了。但是如果高考考指定專業的話,獲得一等獎可以高考加分。 莫長安算了一下,下一次文學杯是在他高二的時候。但是他并沒有把握拿一等獎,想讀燕大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學習考高分比較靠譜。 第35章 國家級作文大賽決賽的試卷和省級作文大賽決賽的試卷并沒有什么區別,進入考場之后,就連身處與燕京大學的異樣感都消失了。 閱讀材料是單獨的一張紙,上邊不知道是從哪摘來的文章,題目叫真假大師。 第一則材料講的是有政府官員信了所謂“大師”的話,為了改造城市的風水,勞民傷財。結果因為沒有聽取專業人員的意見,給城市留下了不小的弊端,新市長上任之后,整改了許久。 無獨有偶,第二則材料講的學術上的“大師”,到處招搖撞騙,明明有些地方漏洞百出,但是許多人愿意相信他們的話,給他們送錢,就為了留個墨寶,或者請人來舉辦個講座。 第三則則是真正掌握了歷史傳承技藝的民間的大師,因為改革發展給民眾帶來了諸多眼花繚亂的產品,和應接不暇的休閑娛樂項目,而許多傳統的技藝就這么被人們丟掉了。 請根據材料一二三,自取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三篇材料雖然都講的是大師,但是三種大師看起來互無聯系,如果從其中一個角度來寫的話,那肯定得不到高分了。得找到其中暗藏的聯系,摸清楚命題人的意圖,才能從中脫穎而出。 莫長安并沒有直接開始動筆,而是先在腦子里構思好框架之后,才開始寫。 這里是燕京大學一個專門上公開課的教室,能夠容納一千人同時上課。在全國各地的天之驕子面前,莫長安并沒有再像之前那么被人當成大熊貓參觀。 來這里參賽的學生,多多少少都曾發表過自己的作品,雖然沒有像莫長安這么夸張,一開始就出書,但也都是在中學生的主流雜志上小有名氣的。 之前拿到省級作文大賽一等獎的時候,莫長安曾好奇打聽過他同學喜歡的那個隔壁市的小作者,結果被告知她因為生病,并沒有參加省級作文大賽的決賽,將名額讓給了別人。 來參加文學杯決賽的時候,他們省20名參賽選手莫長安連人的名字都叫不上來,更別提認人了。 莫長安因為“中央文件事件”和“抄襲事件”,導致他在普通的學生中比較出名,但是在這些一心朝著寫作大家發展的同領域的學生眼里就不夠看了。 對于某些人來說,供人消遣的小說是最不入流的文學作品。 時間到,所有人都停下來筆,有些坐得近的人就近討論起剛才的作文題目來。 莫長安聽了幾耳朵,大家各有各的見解,沒有一個跑題的。果然,國家級的作文大賽的壓力跟省級作文大賽完全不能比。 就他聽的這幾個人的立意,完全不比他差。 他參加省級作文大賽的時候,才剛剛開始學習,啃了那十五本書,就感覺一等獎并不是特別難的事?,F在半年過去了,隨著他看的書越來越多,卻越來越沒有底氣。 盡人事,聽天命。 剩下的就看看改卷老師的個人偏好了。 莫長安寫作文的時候,武旭華給他留了言,他們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上午場是比試,下午場是演示,所以他們機器人大賽的決賽要進行一整天。 帶隊老師沒有組織大家一起出去參觀,而且在晚上來跟他們講行程安排的時候再三交代過,不允許私自出校園,去哪里一定要跟老師報備,而且在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宿舍。 大家都是聰明的孩子,比起普通的小孩來十分令人省心,帶隊老師也愿意給他們最大的自由。 國家級作文大賽的成績還沒這么快出來,快的話就一月份,慢的話就到明年了。到時候頒獎典禮跟他們也沒關系,應該是每個省派幾個代表老師來代他們領獎。 莫長安也不知道商景行那邊是什么情況,便沒有打電話給他,自己去食堂吃了午飯。 文人相輕,在他們這個年紀也不例外。他與室友們表面上看起來關系還不錯,實際上每個人都在暗中較勁,沒意思得很。 他們在北京只有不到三天的時間,今天大賽結束了,明天下午4點回N市的高鐵。住在N市的學生可以直接回家,在別的市的學生會在第二天有老師將他們送回去。 雖然他前世并沒有來過首都,莫長安并不急于出去逛。如果他想的話,完全可以在假期的時候讓李琴帶他來。 這幾年出來旅游的花費并不高,高鐵票也就三百多,頂多是住宿的時候心痛一點。不過如果他以后考來首都,還能帶著他爸媽去玩。 不知不覺,莫長安走到了一個湖邊,湖水被湖邊的楓葉和銀杏染得紅黃交替,不少情侶繞著湖散著步,也有學藝術的學生在寫生。 莫長安縮了縮脖子,將腦袋縮回羽絨服溫暖的毛毛里,只留下一雙眼睛在外面。這邊風有些大,吹在臉上像刀刮一般,他居然感到了微微的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