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穿古之夫父有為_分節閱讀_65
書迷正在閱讀:歲月靜安(1V1)、偶像練習生之絢爛人生、楚楚傳、[陰陽師手游狗崽]Maske、yin亂密室逃脫(NPH)、養老生活[末穿古]、人間故事、中份rourou#1、繃帶快要長到臉上啦!、長歡(1V1,劇情H)
之前屠林在縣城里還買了不少炮仗,現下吃完了年夜飯,便帶著幾個孩子要院子外頭放著玩。只是炮仗畢竟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都只是屠林和趙長平兩個大人來點燃,幾個孩子則躲在大門后頭捂著耳朵看著。 隨著炮仗被屠林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炸響,幾個孩子都看得又笑又叫興奮不已。屠林雖然買的是最小的炮仗,不過成人小拇指粗細,但在寂靜的夜晚聲音也還是很大的,幾乎傳遍了整個村子。 炮仗這東西雖然不算多昂貴,但因著并不是什么必需品,而鄉下人又一向儉省,是以極少會有人買來放著玩。但今年則不同,因為屠林家木炭作坊的存在,村里幾乎每戶人家都或是在作坊里打工,或是賣木柴給屠林他們,都賺了些銀錢,現下又是一年一次的年節,便都比往日大方了許多,炮仗這種東西也是有人買了的。 于是屠林這么才放了幾個,就有也買了炮仗的人家跟著也出來放了,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炸響聲,夾雜著小孩子們的尖叫歡笑,熱鬧的不行,也更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畏寒冷,被從屋子里吸引了出來。 阮堂和屠新梅也一左一右扶著趙母站在門口看,但因著天冷,怕趙母凍著了,看了一會兒后便又將人扶回屋里了。等屠林他們放完炮仗回來的時候,就見阮堂、屠新梅和趙母三人正在東屋里玩起了條牌。 條牌也叫葉子牌,或者馬吊牌,屠林原來的世界里也是有這種東西的,聽說還是古時候傳下來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紙牌,比西方的撲克牌要早多了。 但屠林只是聽說過這種牌,見卻還是第一次,自然也就是不會玩的。好在這條牌也不是什么復雜的東西,而屠林也不是笨人,坐在阮堂的身旁看他打了幾把也就差不多學會了。 阮堂正好坐得久了有些累了,見屠林躍躍欲試的模樣,就起身給他讓了位置,屠林也就接替了阮堂繼續和屠新梅和趙母打。 只是雖然這條牌看著打法簡單容易,但屠林畢竟是新手,而屠新梅和趙母卻都是玩了多年,不但經驗豐富而且配合默契,是以很快就打的屠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的。 沒辦法,屠林只能去找外援,把趙長平也拉了進來。趙長平也是常陪趙母和屠新梅玩條牌的,是以也算有些本事,他和屠林兩個對上趙母和屠新梅兩個,雖說也還是輸多贏少,但也不再像剛剛屠林只一人時那般那般毫無還手之力了。 玩著牌,也就不覺得時間的流逝,直到一陣渾厚悠遠的鐘聲從縣城的方向傳來,眾人方驚醒回神,才發覺竟是已經到了子時了。 眾人便收了牌不再打了,屠新梅帶著趙秀秀去廚房里煮湯圓熱年糕,屠林他們則是去把早已支撐不住睡著了幾個孩子叫了起來。 等都吃過了象征著團圓高升的湯圓和年糕,守歲便算結束了,到了可以歇下的時候。而此時雖然天還沒亮,但屠林他們卻沒有繼續待在趙家,抱著又開始犯困了的屠安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家中。 雖然離開了家三四個時辰,但屠林之前已經提前回來過一趟,將東西屋里都各點上了一個炭盆。此時炭火旺盛,驅散了屋中的寒氣,讓人一進去便覺得暖烘烘的。 安置好了屠安,屠林和阮堂便才回了他們的屋子里也睡下了。 一夜無夢,次日是大年初一,因著或許會有上門來拜年的人,所以雖然昨晚屠林他們后半夜才入睡,但只不過兩個多時辰后,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他們就又起來了,而屠安還小,缺不得覺,就讓他繼續睡著了。 屠林他們起床后打開自家大門不久,果然就有人上門來拜年了,而且人還不少。倒沒什么上門年長的長輩,大多都是和屠林、阮堂差不多大的青年人以及小孩子。屠林和阮堂便拿出家中早已買好的糕點和各種炒貨來招待。 如今屠林他們在村里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人家了,是以上門拜年的人委實不少,而其中有兩個人的到來,卻是在屠林和阮堂的預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這兩人就是邱蘭和宋大勇夫妻倆。 屠林幫了他們那么大忙,說是救命之恩都不為過,如此平時也就罷了,年節的時候便理應上門看望。但這次二人上門,卻不僅僅是看望,同時還拿出了二十兩銀子,要還給屠林和阮堂。 這二十兩銀子和當初屠林借給他們的還差的很遠,但人家既然來還了,屠林當然不會不收,然后又得了邱蘭和宋大勇一番千恩萬謝的話后,二人才起身告辭,屠林和阮堂便一起將他們送去了門。 站在大門口,目送邱蘭和宋大勇走遠之后,阮堂才一把將屠林環在自己腰上的手扯了下來。 之前邱蘭和宋大勇一出現,屠林便當著二人的面對自己又是拉手又是摟腰的,讓阮堂十分的不好意思,但他多少也能夠理解屠林為何如此,且也不想在外人面前讓屠林不高興,便暫且由著屠林,直到送走了邱蘭和宋大勇,此刻沒外人在了,也就不再忍耐了。 阮堂雖然已沒有了什么親人在,但村里也有幾家交好的人家,比如村子家,邱家,是以也得上門去拜拜年。等到巳時過半,眼看著不會再有什么人登門了,才提著送洗和屠林以及已經起了來的屠安一起出了門。 除了村里的人外,縣城的周家和屠林他們也是十分熟稔的,但兩家差距極大,屠林也沒什么抱大腿的打算,便在年前最后一次送木炭的時候,給白管家拜了年,而沒有正式的登門拜賀。卻不想就在年前的兩天,白管家突然來家里給屠林他們拜年,還送來了不少的年禮。 因著白管家是代表周家來的,禮尚往來,所以屠林最終還是也得準備一份年禮,回給周家。于是初一這天的下午,屠林從空間里取出了些海鮮等吃食,又拿了家里存的一些野味,最后還在縣城里買了些一東西,林林總總差不多裝了半車。 看著雖然肯定比不如周家送來的那一車東西,但也算說得過去了,便同阮堂一起,帶著屠安給周家送去了。 初一就這么過去了,次日是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子女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日子。屠林雖然斷了和屠父的聯系,但他卻不會要求屠新梅也同自己一般,而屠新梅雖然在屠林的事情上對屠父有些不滿,但她最大的恨意還是在李氏的身上,對屠父還是有幾分父女之情的,所以這一日便如往年一般,同趙長平一起去了李家溝。 屠林他們沒有出嫁的女兒,也沒有要探望的娘家人,所以這天便在家里呆了一天。白天的時候屠林陪著阮堂擺弄他空間里的那些東西,等到晚上的時候,就輪到了他來擺弄阮堂,很是悠閑而愜意的度過了年假的最后一天。 初三這一天,雖然新年還沒有完全的過去,但喜慶熱鬧的氣氛卻是稍稍降下來了一些,屠林一家和屠新梅一家也再次忙碌了起來,木炭作坊重新開工,鋪子和餐館也再次開張了。 借著春節喜慶氣氛的余韻,無論是屠林他們的木炭鋪子,還是屠新梅家的小飯館,生意都較年前好上許多,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差不多小半個月,直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的那一天。 這一天縣城里有燈會,是個一年才就一次,難得的熱鬧喜慶事,竹溪村又離得縣城極近,屠林也不想錯過,所以下午和阮堂早早的就像作坊里的事打理清楚了,等快到屠安下學的時候,二人便一起進了縣城。 此時天色還大亮著,但縣城里卻已是人來人往,路邊小攤販一處接著一處,有賣各色小吃的,有賣各種玩意的,賣花燈的更是必不可少,叫賣聲不絕于耳,更有玩雜耍的,搭臺子唱戲的,咿咿呀呀伴隨著叫好喝彩聲此起彼伏,卻是比年節時還要顯得喧鬧熱烈許多。 屠林和阮堂并行走在街上,本來屠林還想拉著阮堂的手的,但阮堂臉皮薄,又怕把人惹惱了,便只得作罷,不過卻也和阮堂挨得極近,幾乎肩膀貼著肩膀,扭頭說話間,甚至能感覺到對方嘴里呵出的熱氣。 如此走了一刻時左右,便到了崇文書院門口。此時門口已站了好幾個同時來接自家孩子的,因著時常碰到,也不算陌生,便都笑著打了招呼。 不多時,就見學院大門被從里面打開,有學子陸陸續續的下學出來了。又過了約三兩分鐘,學子中便出現了一個屠林和阮堂都很熟悉的身影。 屠安背著書包,穿著一身崇文學院的學子服,從學院大門里走了出來,一眼就見到門外屠林和阮堂二人,立時露出笑容朝二人小跑了過來。 因著今日來上學前,阮堂已經告訴屠安晚上要帶他逛燈會,所以見到屠林和阮堂同時出現來接他,屠安倒也不覺得意外,只是卻也是十分開心的。 屠林拿下屠安的書包幫他提著,阮堂則牽了屠安的手,一家三口卻沒有立刻在縣城里游逛起來,而是去了木炭鋪子和十里香所在的二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