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慕良卿_分節閱讀_190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古代萬人寵[穿越+美食]、臨淵登仙 完結+番外、他們都說朕是暴君 完結+番外、據說談戀愛有助于逃生、六界網紅小藥鋪、女配總是自作多情、當王爺撿到未來腦公、種田的跟爺過吧[穿越]、ABO垂耳執事 完結+番外、我以為我在追求你[娛樂圈]
張良的眼眸直顫,望進那雙笑得彎彎的狐貍眼,許久許久,驚愕之色才逐漸褪去,跟著也笑了,“你來了?” 那青年往前邁了一步,柔聲道:“我來了,就怕你認不出?!?/br> 張良愜意著環胸,學他的模樣挑眉,“我聽著怎的有幾分醋味?”頓了頓,又問,“去哪兒?” 青年兀自邁入小船,飲了一口桌上的梨花釀,臥躺在席上,拳頭撐著頭顱,懶洋洋道:“你去哪兒,我便去哪兒?!?/br> 他沒有說其他的話,也沒問“你這些年過得好不好”,單單這一句“你去哪兒我便去哪兒”,便看清楚他這么久的掛念。 張良的笑意漸濃,解了固船繩,握著竹竿,將小舟駛離泊口。 船尾劃過一襲漣漪,慢悠悠在河面漾開。東風一吹,山頭那一片梨花簌簌飛旋,隨風飄零到水面,似美人落下的清淚。朝霞掩映著旭日,在山水明凈的畫卷中添了一抹顏色。 萬里江山,無限美好。 .............................. 運河邊上那個清瘦的船夫死了,沉船河中。 那日清晨,有人恍惚瞧見他歡笑著與一團空氣說話,仿佛見到了等候許久的人一般,眉眼歡欣,前所未有的輕快。 然后他一個人撐船離去,不多久便在河中央沉了。 后來,人們看到另一個身形健壯的老頭跳到河中,拼死拼活把船夫撈上來,抱著冰涼的尸體,嚎啕大哭。 人們勸他節哀吧,節哀吧,哭壞了眼睛可不好。 他卻哭著哭著,也沒了氣息。 后來,老頭子的妻兒來了,帶走兩具尸體,將老頭子葬在西山頭的紅楓樹下,將船夫葬在東山頭的梨花林里,緊挨著另一方墓冢。 那個健壯的老頭愛楓樹,據說他年少時跟心愛之人定情,就是在一棵楓樹下。待秋風一吹,楓葉便如灼灼晚霞,勝過女子嬌羞的美好模樣。下葬時,老頭的衣襟里滑落出一個紅色的平安符,縫紉的邊線已經朽了,看得出時代久遠。人們想,那應該是他的定情信物。 至于那片梨花林,聽說,那兒其實葬了兩個人。 一個愛酒,另一個,愛梨花。 現下正值暮春,梨花飄零的時節。在慕良山頭,花瓣落地的簌簌響動之間,隱約聽見有人說話。 一人的聲音低沉卻溫和:“梨花,離花。梨花堆滿枝頭,就是分別的時候?!?/br> 另一個的聲音更纖細些,他輕輕一笑,道: “韓兄騙人?!?/br> 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怎可能分別? 慕良山的名字,張良從未告訴過旁人。人們還叫它無名山,后人因為張良晚年長住于此,便取名“張師山”。 張師山的山頂有一片梨花海,春來開花之時,總讓人以為是下了雪。有時飄零到山下的運河上,被甲板上吹風的過客瞧見,便拾掇起來,放入荷包中,權當做個念想。 某些人物傳頌了千年,某些故事卻只有當事人才知。 這故事被說書人一頁一頁地翻,一句一句地述,信的人自然感動,不信的始終無動于衷。 無論江山錦繡,還是山河破碎,終是應了那一句—— 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莫判它是非對錯。這故事你若看了,人也真,情也真。 若得了真情與真義,其他的,還計較什么呢? 作者有話要說: 《慕良卿》終于完結。 從五歲到六十四,跨越近六十個年頭的故事,都在這二十六萬字里面了。 這篇文章感情戲很多,但并不全是感情。畢竟張良是千古無二的謀圣,是運籌帷幄的無雙公子,心中是裝著蒼生的。如果只有感情,難免褻瀆了他。 然而我只是一個眼界狹隘,又不懂得謀略大計的人。只有寫虐情戲的時候順風順水,但涉及到攻城計策或者朝廷爭斗就要卡很久,有時候想到一個自以為不錯的辦法,然后晚上睡覺腦光一閃就破解了,一下子覺得low穿地心,又爬起來改。 所以很多時候真的寸步難行,就算自己覺得這個設計不錯,但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未必過關。當真應了那句話,卡文時候留的淚,真的是開坑時腦子進的水。不過坑已經開了,怎么也得自己填好。所以反復修改,反復琢磨,直到過了自己那關,再呈上來給大家看。我想,我心里的故事,我養了這么久的寶貝孩子,應該以它最美好的樣子跟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