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慕良卿_分節閱讀_120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古代萬人寵[穿越+美食]、臨淵登仙 完結+番外、他們都說朕是暴君 完結+番外、據說談戀愛有助于逃生、六界網紅小藥鋪、女配總是自作多情、當王爺撿到未來腦公、種田的跟爺過吧[穿越]、ABO垂耳執事 完結+番外、我以為我在追求你[娛樂圈]
他常年以權謀私,巧取豪奪,仗著軍功在身所恃無恐。然而最近,韓非立定的新法明白說“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已然有好些權貴遭了秧。若真有一日他的那些小動作被發現,就算是天王老子庇護,也自然沒有好下場。 所以,當務之急是扳倒韓非,恢復舊法。到那時,國法國兵都在他掌控之內,自然美哉快哉。 于是,某日早朝,在姬無夜的“舉薦”之下,韓非便接到了一道詔令:出兵一萬,攻克樊陰城。 要說這樊陰城,可是韓王的一根心頭大刺。 五年前,胡人一族兵起樊陰,殺城將,戮城兵,揭竿為王,成一方霸主。樊陰占高地之勢,易守難攻,再加上胡人驍勇善戰,擁軍守城,萬夫莫開。 本來韓王的打算,是胡人不侵國土,便就姑息著去了。井河兩不犯,樊陰城就權當給了胡人。 要說打,也不會打不下來,投去十萬兵馬,折耗個三四萬,便也成了。只是長途跋涉,勞命傷財,三四萬在人口本就不多的韓國來說,并不是筆小數目。 故而,平平看去,并不劃算。 顯然,韓王并沒有“犯我國土雖遠必誅”的心態,他只求在亂世偏安一隅,后來證明,這并非治國良策。話也說回來,一國之君都懶得強國,還指著別人貼上來幫你么? 自然,這都是后話了。 當即之要,是韓非接了這詔令。君王頒詔,大將軍宣念,不得不去。 哪怕只有一萬兵馬。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略微高能,老木要緩一緩………… 第57章軍師(一) 消息流傳得比想象中快,許是有背后cao手,韓非早朝時接的詔令,下午時分,街頭的小攤小販便都知道了。一時間,百姓都為止擔憂,這場不能贏的仗,他要如何打? 明眼人都能看出,姬無夜散播這些消息,無非是想讓天下人見證韓非的笑話。那時吃了敗仗,罷官贖罪,自然無人不公。 “韓兄,姬無夜用心險惡,此仗......怕是不好打?!睆埩紝χ鴱碗s險峻的羊皮地圖,蹙眉發愁。 那時候,地圖制作起來十分不易。大家對地形地勢都只存在于單調的輪廓,那種比較精細的圖紙,都是人一步一步用腳量出來的,多少步等于一尺,多少步等于一丈,再用尺子在圖上畫出來。南上北下,東進西出,大家的圖紙拼到一處,才成了一張地圖。 故而,每一張都來之不易。 而韓非今日拿到的,便出自一位游士之手,雖然輪廓邊界還不十分細膩,但大體的地勢都描繪得比較清楚,對提前熟悉作戰地形而言,還是足夠的。 韓非晃著酒壺過去,粗粗瞟了一眼,“嗯,是不好打?!?/br> 仍是事不關己,悠閑如旁觀者。 這讓張良更加焦慮,“但是韓兄看上去并不著急?” 韓非眉梢一挑,“你覺得我何時急過?” 除了張良中毒的那次。 張良垂眸,盯著地圖上的那一片土地,仿佛要盯出一個洞,“然則,此仗非同小可。大王只派給你一萬人馬,恐怕......” 他自幼受張家的儒風教學,做事待人都很謹慎,沒有九成的勝算,他斷然不會輕易嘗試。 韓非卻不同,他對必成定局的事情一概不感興趣。同樣是告捷,九成對上一成,顯然后者讓他更有快感。 他悠悠然臥躺在地圖旁,晃了晃頭,“子房,你也認為很難,對不對?” 張良蹙眉,“......是?!?/br> 韓非湊過去,抬手在他緊皺的眉間一點,柔聲道:“莫要如此擔憂,凡是打仗定然有難度,也定然有風險。你的重點,是思量如何見招拆招,不是愁緒滿目?!?/br> 張良聞言,秀眉舒展些許,點頭。 這是他從韓非身上學到最大的東西,在他多年后追隨劉邦行軍打仗,仍舊沒忘這一點。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凡動兵,必有風險,唯有承了這風險,方承得起勝利。 韓非似笑非笑地點頭,又問:“不過,你倒是說說,這場仗難在何處?” 張良把心里的顧慮一條一條道出來,“一者,地勢難攻。樊陰城身處高地,居高臨下,我方進攻時為仰攻,目標容易暴露,又不可上騎兵,戰斗力下降數倍。二者,人數懸殊。樊陰城的守城人馬,加上其后方部隊,有兩萬以上,而我方只有一萬。三者,勞逸之別。我軍長途跋涉,軍心疲憊,胡軍養精蓄銳,以逸待勞。這樣看,勝算又低兩成。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