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太子每天抱著媳婦哭窮[穿書]、白兔仙尊孕期養護指南[穿書]、燕都舊事、全修真界都把我當團寵[穿書]、天坑道士的茍活歲月、你究竟有幾個好徒兒[穿書]、養成女團[娛樂圈]、家傳天師系統、心給他,錢給我 完結+番外、喜歡我的腹肌嗎 完結+番外
要打破這個僵局,他得更小心。 “郁小姐,話也不能這么說?!崩疃诵Φ萌玢宕猴L,絲毫看不出心中的慌亂,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家始終是想和郁家結親的,不會做出那般自毀長城之事?!?/br> 郁棠也笑,笑得溫婉而又謙和:“可事實是,我們家一心要為我招贅,你們家一心想要我嫁入李家,兩家都不愿意退讓,令堂則做了糊涂事。我沒有說錯吧?” 第六十六章 認定 郁棠被綁架,救她的人是裴宴。而李端在來之前就曾經和他父親留在家里的清客仔細地討論過了,綁架的事是抹不掉的,而且容易節外生枝,當務之急是無論如何都要否認殺死衛小山的事,否則就算李家是官宦之家,也有可能會被要求殺人償命,到時候誰去背這個鍋呢? 李端想了想,覺得郁棠這話沒有問題,遂笑道:“郁小姐,這件事是我們家做得不對,只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還請郁小姐不要和家母計較。若是郁小姐還覺得氣難平,我愿意代表家母補償郁家和郁小姐?!?/br> 話已至此,郁棠猜都能猜到他會說些什么。 “補償就不必了?!彼氐?,“我們家不過是沒有答應你們家的求婚,令堂就可以壞我的名聲,而之前令堂三番兩次地請了湯秀才家的太太去我家說媒,卻屢次被我家所拒,想必令堂也惱火的很。只是不知道令堂知道我們家有意和衛家議親的時候,令堂又是怎么想的?又做了些什么呢?” 話終于繞到衛小山的事上來。 在座的眾人俱是心中一動,隨后三三兩兩地小聲耳語起來。 原本覺得李家根本沒有殺衛小山的動機,但現在聽郁棠這么一說,還真有可能是李夫人干出來的事。 郁棠的話音沒落,李端心里就咯噔一聲,知道自己這次被郁棠抓住了把柄,他看一眼臉上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神色的鄉紳們,忙道:“郁小姐此言差矣。我母親雖然脾氣有些急,卻不可能干得出殺人的勾當。郁小姐說話要講證據的,可別亂說?!?/br> 說完,他朝裴宴望去。 裴宴之前還正襟端坐,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左肘支在太師椅的扶手上,神色頗為悠然地坐在那里把玩著一件和田玉的貔貅,看不出喜怒。 李端有些著急,面上卻不敢流露出分毫。 而郁棠已冷冷地道:“怕是李大公子關心則亂。女兒家的名聲如何地要緊,李夫人難道不知道?她為了一己私利能讓那些混混綁架我,這與殺人何異?李大公子怎么就敢保證令堂知道我們家準備招衛家二公子為婿,就不會惱羞成怒,從而做了類同于綁架我的事來呢?” 李端辯道:“殺人和綁架怎能相提并論?” 郁棠咄咄逼人地道:“有何區別?同樣是指使人,同樣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對于安坐內宅的婦人來說,平日里能聽見別人議論女子的清白,卻未必會親眼看見殺人,恐怕對于李夫人來說,壞人清白比殺人更能震懾人吧!難道我說的不對?或者是李夫人覺得女子的清白不重要?” 她的話如滴進油鍋里的水,噼里啪啦地炸開了。 那些鄉紳紛紛議論起來:“女子的清白自然是比生死更重要了!” “李夫人就算是一時氣惱,也不能這么做??!” “就是,就是。這件事做的太過分了?!?/br> 李端額頭冒汗,忙道:“郁小姐,家母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沒有這個意思?”郁棠不依不饒,李家敢這么做,她今天就敢給李夫人蓋這么一頂大帽子,讓大家都知道,李夫人不是什么好東西,“沒有這個意思就敢綁架我,若是有意思,豈不是還要殺人?” 李端被郁棠逼到了墻角,沒有辦法,只得向裴宴求助。 “裴三老爺,”他朝裴宴拱了拱手,“還請您幫著說句話。綁架郁小姐是我們家不對,可今天我們是來說衛家二公子被害之事的。若是郁小姐不滿,等這件事完了,我再單獨上郁家給郁小姐賠禮?!?/br> “單獨賠禮就免了?!庇籼臎]等裴宴說話,就道,“沒想到李家大公子的詭辯之術學得這么好。我們說東,你就說西。也好,綁架我的事,我們之后再說,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衛家二公子被害之事?!?/br> 說著,她指了那兩個流民,道:“我們家拿出人證來,你說我們家誣告你們家,你們家沒有殺衛家二公子的必要;我指出你們家殺衛家二公子的緣由,你又要我拿出證據來。左說也是你們家有理,右說也是你們家有理。我倒想問問,是不是在現場撞破了殺人之事,你們家也會辯解說是與你們無關。李家大公子,我倒想問問,在你們李家人的眼中,怎樣才能算得上被你們李家承認的人證?怎樣才能算得上被你們李家承認的物證?我們家也好照著李家大公子的意思去找尋,免得李家大公子蹬鼻子上臉的,無論如何也不承認?!?/br> 裴宴摸了摸剛從腰間解下來的貔貅。 他是知道郁家小姐伶牙俐齒的,可沒有想到這么能說,這么敢說。 她就不怕自己嫁不出去嗎? 裴宴看向李端。 李端急了,道:“郁小姐,這兩人只要有錢收,是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怎么能做為證人……” 郁棠打斷了他的話,道:“李大公子難道和這兩個人打過交道?不然怎么知道他們只要有錢收,什么事都干得出來?李大公子剛才怎么又說這兩人逃出了田莊之后就與你們家再無瓜葛了呢?” 李端道:“郁小姐休要血口噴人。這兩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貨色,說出來的話自然不能做為證據。郁小姐不要為了把這鍋給我們李家背,就什么話都說得出來?!?/br> 郁棠道:“照你這么說,這件事完全是我無中生有了?奇了,我為何不說是王家干的,不說是孫家干的,偏偏說是你們李家干的呢?” 李端道:“那是郁小姐誤會我們李家與你們郁家有罅隙……” “難道沒有罅隙?”郁棠上前一步,再次言辭犀利地詰問,“你們李家一直試圖左右我的婚事,衛家從不曾和人有過私怨,我們家這些年在臨安也是與人為善,誰提起我們郁家不夸一聲為人厚道,怎么就惹出這樣的禍事來?不是你們家,還有誰家?” 李端被郁棠逼問得有些招架不住,道:“郁小姐不能因此就認定這件事是我們李家做的!” 郁棠不齒地道:“我就是認定是你們李家做的。李大公子既然說不是你們家做的,那就請你拿出證據來??偛荒芤驗槟愕囊痪湓?,這件事就這樣算了吧?天下哪有這樣一味只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的事!” 讓李家拿出證據來自證清白嗎? 李端再次朝裴宴望去。 裴宴不知道什么時候已換成了右胳膊支肘。 他沉聲道:“可以!李公子既然說這件事與你們家無關,就拿出證據來?!?/br> 裴宴這是要向著郁家了? 李端心中一沉,只得道:“郁小姐,衛小山出事的那天晚上,李家并沒有誰外出,也不曾去過田莊。特別是我母親,陪嫁的鋪子都是由我在管理,更不要說家中的庶務了。男女有別,她根本不可能認識這兩個流民?!?/br> 郁棠再也忍不住,她不由語帶譏諷,道:“百善孝為先。我倒不知道,這么大的事,李大公子居然把令堂給牽扯了進來。難道李家不是李大公子在管理庶務嗎?” 李端臉色一白。 他做為兒子,不要說這件事不是林氏做的,就算是林氏做的,他也應該認下來才是。 剛才他只想到為李家推脫,卻忘了最基本的孝道。 李端非常地后悔,朝著左右飛快地脧了一眼。 眾人看他的目光果然都帶著幾分異樣。 李端在心里暗暗地罵了一句。 今天臨安城里有頭有臉的人多半都在這里了,他要是表現不好,名聲就全毀了,不要說做官了,就是在臨安城也很難體體面面地做人了。 “郁小姐,”他斟酌道,“你不要強詞奪理。我也只是回答你的話罷了。你口口聲聲說這件事與我母親有關,我若是就這樣不聲不響地,豈不是任由你詆毀我母親的名聲。說到證據,既然郁小姐覺得這兩個流民是證人,我倒想問問,這兩個流民說是受了我家的指使,那就讓這兩個人把指使他們的人指出來?!?/br> 殺人害命的事,誰會親自去指使人? 郁棠就知道會這樣,所以才不愿意去報官府。 她掃了一眼坐在周圍的鄉紳。 眾人雖然都沒有說話,但看李端的眼神卻都帶著幾分審視。 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來了。 這就足夠了。 至于報仇,就這樣放過李家的人,也太便宜他們了。 郁棠在心里冷笑。 兩個流民性子兇悍,被拎出來之后作死地直接想指認李端算了,可兩人一抬頭,看見郁棠冰冷的目光,打了個寒顫。 來之前郁棠曾經反復地叮囑他們,讓他們無論什么事都要實話實說,不能夸大其詞也不要自以為是,若是他們的證詞被李端問出什么不妥之處來,李家讓他們倆背鍋的時候,郁家肯定袖手旁觀,不會管的。若是他們能老老實實交待,郁家自會救他們兩人一命。 兄弟倆站在廳堂的時候還不以為然,待看到郁棠舌戰李端,把李端套到圈里去了,不禁對郁棠信心大增,決定還是站在郁棠這邊。 兩人交換了個眼神,供認了指使他們的人是李家的大總管。 李端暗中吁了一口氣,又隱隱覺得有些失望。 若是這兩個人供認是他指使的就好了。 他大可把兩個人問得說不出話來,讓大家懷疑這兩人是郁家花錢找來陷害李家的。 可惜了。 看著這么剽悍的兩個人,行事卻這般地愚直。 “郁小姐?!崩疃舜齼扇苏f完了話,立刻做出一副愧疚的模樣,“這件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這就把大總管叫來問清楚了?!?/br> 像李家這樣的人家,大總管通常都是家生子或是世仆,幾輩人都在李家生活,兒女姻親都在一個府第,是不可能自作主張的。而且就算是把人叫來了,李家的大總管也是不可能把李家的主子交待出來的。 大家心里都有本帳。 衛小山就是李家殺的。 雖然不能現在就懲戒真兇,但事情已經真相大白。 衛老爺淚如雨下。 眾鄉紳看著,沒有一個心里不難受的。 養那么大的兒子,好不容易就要成家立業了,就這樣沒了,還沒辦法伸冤,任誰也受不了。 吳老爺起身拍了拍衛老爺的肩膀,道了聲“節哀順變”。 其他的鄉紳也都紛紛上前安慰衛老爺。 衛老爺紅著眼睛向諸位道謝:“今天多謝你們能來!” 吳老爺一直找機會想和裴宴搭上話,聞言立刻道:“我們算什么,還得謝謝裴三老爺,要不是他老人家,我們也不可能聚在一起?!?/br> 老人家…… 郁棠沒能忍住地嘴角輕撇。 裴宴斜睨了郁棠一眼。 她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這件事不應該感謝他嗎? 他要是不出面,他們郁家有話能說得清楚嗎? 想到這里,裴宴索性點了一直都沒有吭聲的李家宗房的十二叔公:“事已至此,您可有什么話要說?” 第六十七章 一折 李氏宗房的十二叔公已是耳順之年,不知道是保養的不好還是人生得蒼老,頭發已經全白,臉上滿是皺紋,一雙眼睛渾濁不清,如同一塊朽木,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崩析似的。 他自進了裴家的廳堂就雙眼半閉,沒有說過一句話,好像廳上發生的事都與他無關。 此時被裴宴點了名,他這才睜開了眼睛,慢吞吞地欠了欠身,道:“裴三老爺,我是個半聾半啞之人,能聽得個大概就不錯了,還能有什么好說的。這件事該怎么處置,還是聽李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