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有一個空間漁場、給你一點甜、狂客歌 完結+番外、成為霸總的落跑小嬌妻、[電競]絕地網戀超級甜、[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 完結+番外、影后她總想吻我、你怎么傻乎乎的、總裁和她的溫柔總監、污名[重生] 完結+番外
小廝隨口答:“這是家宅私事,女人不守婦道,只要證據確鑿,家里又沒人報官的話,官府都不會出來干涉?!?/br> 李懷信好奇:“都要處死了,她家里人為什么不報官?” “自己女兒做出這種丑事,哪家人有這么大的臉,都羞愧死了,還報官,巴不得死了才好呢?!毙P道:“而且,她爹獨居在玉陽江上游,就在馬鞍山腳下,又是個瞎子,吃穿用度都靠樊家接濟,管不了他女兒的死活?!?/br> 李懷信盡量面露同情,說話及不走心:“啊,這么慘吶?” 步出大門,有在樊家呆了數十年的老媽子接過話說:“慘得嘞,女兒不孝順,一年到頭也不回去瞧瞧,都是咱大夫人冬暖夏涼的去給王瞎子送棉衣涼席,米面糧油。好像聽說,不是親生的,她啊,非講自己是那瞎子在河邊撿的,嫁到樊家后,就不想認這個爹,我估計啊,她是嫌這爹寒磣了,給她丟人?!?/br> 樊家一個兩個都在數落她不是,口碑真差!李懷信心想:這女人可真不是什么好貨色! 都說紅顏禍水,李懷信瞇起眼,打量了遠處那個被拖走的女人,論姿容,也只夠在這種小門小戶里興風作浪了。 “你去哪兒?” 背后突然響起一聲詢問,李懷信驀地回頭,對上貞白那雙冷眸,頓了一下,才道:“去看這種不貞不潔之人的下場?!?/br> 答完,李懷信扭回頭,皺了一下眉,繼續隨大流。 前面由樊家男子開道,家丁押著女人,游街示眾般,大張旗鼓的往玉陽江邊走,絡繹不絕的百姓看見,紛紛跟去看熱鬧,一條街走完,隊伍日益壯大,幾乎大半個鎮的人都來了,待到玉陽江下游,十里八鄉的,已經站了不少群眾。 有幾名老者站在地勢偏高的位置,應該在當地頗有威望,其中一位老者出列,充當執法者,從窄袖中掏出一張紙,展開來,擲地有聲地宣告了樊家小妾王閆欣不貞不潔,擾亂綱常,道德敗壞,且累死樊家父子等條條罪狀,天理難容,遂處以死刑。 然后,兩個家丁把女人塞進竹籠,她徒勞掙扎著,棉布堵在嘴里喊不出聲,只能撕心裂肺的嗚咽,漲紅了臉,剛伸出頭,又被一只大掌狠狠按進去。 樊常興晃晃悠悠走近,大病初愈的臉還有些蒼白,他記得□□年前吧,這個女人第一次進樊家時的模樣,年輕,嬌媚,挽著父親的胳膊,站在一塊兒卻像父女倆,他當時還納悶兒,女子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怎么就跟了父親這個糟老頭子呢?后來看見王瞎子,那種家徒四壁、窮酸落魄的境況,也就不納悶兒了,試問誰不想穿金戴銀,錦衣玉食,身前身后都有人伺候呢,吃穿不愁的好日子過久了,就開始惦記別的,所謂飽暖思□□,她不安于室想紅杏出墻,為什么偏偏勾搭上樊家長子,而他的大哥,又是犯的什么糊涂,活生生把老頭子氣死。 樊常興恨得咬牙切齒,撿起江邊一塊塊沉重的石頭扔進竹籠,或砸在其身上,痛得女人往后縮。 貞白目睹這一切,站在李懷信身側:“私通就該處死嗎?” 李懷信作為旁觀者,只要與己無關,看待此事件,他還是比較豁達的:“私通倒也不至于,看跟誰吧,跟爺倆兒的話,那就玩兒大了,她又不是寡婦,誒,其實也差不多,反正這世道,本身就沒那么寬容,不但不寬容,還特別狹隘,在看待這種事情上,大家都挺死心眼兒,先不論樊大少爺的死因,但死前確實是跟這女人在一塊兒鬼混吧,樊老爺子斷氣也實實在在跟她脫不了干系,不管間接或直接,都攤上了人命,所以樊家要把她沉塘處死,屬于血債血償,合情合理?!?/br> 說話間,遠處的樊常興裝完了石塊,扣上竹簍,用麻繩纏緊了,才退到一邊,把位子讓給倆糙漢,他們拿扁擔橫穿過麻繩,在老者宣判行刑的一瞬,抬起沉沉的竹簍往江里走,李懷信目光緊隨,慵懶又漠然的續完了最后一句:“死不足惜?!?/br> 眾人冷眼旁觀,沒有憐憫,也沒人站出來求情,就彷如李懷信所言,她死不足惜! 兩人扛著竹簍里的人涉水前行,江水淹到了膝蓋,蹚起波瀾,逐漸沒過大腿根,越往前邁水越深,竹簍一直往下沉,女人拼命仰起頭,爭取生存,奈何兩人無情的將扁擔從肩頭卸下,竹簍狠狠一沉,滔滔江水灌進鼻息之際,岸的上游突然狂奔來一人,大吼著:“不好啦,王瞎子死啦……” 整個竹簍在此刻沉底,江水淹沒了發頂,女人最后似乎聽見了這句話,倏地猛烈掙扎起來,水面蕩起無數浪潮和氣泡,將她的嗚咽聲吞噬淹沒。竹簍因掙動移位,撞到其中一名大漢,江水浮力大,他在軟泥中沒扎穩腳跟,直接側身摔進水中,撲騰了幾下才找回平衡。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望向狂奔而來的人,他背著背簍,膝蓋和雙手都沾滿了泥垢,雙眼突出,鼻翼擴張,整個一受驚過度的模樣,臨近了,他猛地剎住步子,腳尖用力踩凹下去一塊軟泥,氣喘吁吁地掃過當眾幾百張面孔,目光渙散,一時不知該把焦距凝在誰臉上。 有人嘀咕:“這不是何郎中身邊那個小藥徒嗎?” 有人沒聽清上半截:“他剛剛喊什么?誰死了?” 有人沒聽清下半截:“他說王瞎子怎么了?” 有人全程懵:“王瞎子是誰???怎么死了?” “唉喲,不就是那個剛沉塘的□□她爹嘛,樊家的親家!” “我說他怎么沒來,還以為是沒臉見人,原來是羞愧到尋了短見啊?!?/br> “有這么個下賤討債的女兒,真是害人不淺啊,一連累死三條命?!?/br> …… 小藥徒耳邊嗡嗡的,視線掃見樊家人在內,目光立即鎖定樊常興的臉,他沖過去,緊張到結巴:“樊二少,二少,那個王伯,王瞎子,死,死,死了?!?/br> 誰知,樊常興冷冷一笑,笑得像把刀,薄唇殺出兩個字:“報應?!?/br> 正好這父女兩一起去償他父親和大哥的命。 小藥徒背脊一寒,只覺得那笑容冷血而殘忍,他目瞪口呆地望著樊常興,又望望其身后的樊家人,猛地意識到什么,扭頭就看見兩個大漢濕漉漉的從水里上岸。 小藥徒打了個抖,扭臉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樣:“不是啊,王伯,王伯又沒什么錯?!?/br> 樊常興欲加之罪:“子不教父之過,他有這個覺悟自裁謝罪,我樊家……” 小藥徒急了:“什么自裁謝罪,王伯是被野獸咬死的,全身都被啃爛了,血rou模糊,發著黑?!边呎f著,似乎回憶起那個場景,彎下腰就開始吐。 樊常興等人捂住口鼻,嫌棄得后退一步。 樊深聞言一驚:“什么,咬死的?這江邊有野獸嗎?” 小藥徒弓著身子干嘔,抬起手搖了搖。 有人驚慌:“應該是從山上跑下來的吧?什么野獸這么兇?居然咬死人了?狼嗎?馬鞍山上難道有狼?” 小藥徒不干嘔了,他拍著胸部壓下那陣不適,說:“我常年在馬鞍山上挖草藥,從來沒碰見過什么豺狼虎豹?!?/br> 有人猜測:“可能是新來的吧?!?/br> 小藥徒白著臉,也有此猜測。這些年,他隔三差五會上山采藥,有時候在山坳坳里鉆一整天,出來就愛去山腳下的王瞎子屋舍討杯水喝,再蹲江邊把一籮筐的草藥清洗一遍,沖掉泥沙才背回去曬。今天他像往常一樣,天不見亮就上了山,跪伏在崖邊挖了滿滿一背簍,下到山腳吆喝了一聲:“王伯,我今天挖到了苦蕎,分你一些,泡水喝哇,安神活氣的,你上次不是還念叨,晚上睡不好嘛?!?/br> 半響無人回應,小藥徒又喊了幾聲,以為家里沒人,待繞到屋前,見門虛掩著,便走上前推開,一股濃烈的血腥味灌了滿肺,他驚恐的瞪大眼,猛地退后,跌坐在地,背簍里的草藥倒出來,他顧不上,跌跌撞撞爬起身,瘋了似的跑去找人,老遠看見幾百號村民聚在江邊,他飛奔而至,火急火燎的訴說半天,招了一大批人往上游走,如此人多勢眾,尤為壯膽,哪怕是豺狼虎豹,也不畏懼。然而到了屋舍,推開門,除了滿地黑血,并沒有王瞎子的尸身。 小藥徒木若呆雞:“怎,怎么會,之前還在這兒的,我明明看見,王伯就躺在那?!?/br> “難道就這會兒功夫,尸體就被財狼調走了?” 剛才幾位有聲望的老者首當其沖的來了,見此情形,便開始發動群眾四處去尋,并在屋舍后頭取了木柴棍子,人手一根來防身。待大家散開,貞白和李懷信才得以湊近,一進屋,幾乎同時擰起眉。 李懷信道:“尸氣很重,會不會……” 話未說完,就聽見有人喊了聲:“這里有腳??!” 四散的人紛紛往聲源處聚攏,李懷信和貞白步出屋,前往后山腳查探,之前下過一場雨,山里的泥土濕軟,踩上去就會留下腳印,隨著水汽蒸發,泥印子也已經干了,陷在地上深淺不一,步伐顯得格外凌亂,貞白道:“看腳尖朝向,此人應該是從斜坡往下走,一直到王瞎子住處?!?/br> 樊深拽著樊常興,也在當中,揣測:“會不會是王瞎子的腳???” 聞言,就有個婦人蹲下身,以手丈量地上的腳印,李懷信還記得她,正是在路上跟他吐槽王瞎子慘況的樊家老媽子,她說:“不是,每年大夫人都叫我給王瞎子做兩雙鞋,這腳印比王瞎子的腳短了?!?/br> 附近除了這腳印,沒有任何豺狼虎豹出沒的痕跡,大家沿著腳印山坡行進,腳印突然中斷在一塊平谷,在往上,則是格外陡峭的山坡,坡上有一米來寬的雜草折斷,仿佛是有人從山上摔下來,雜草被碾壓所致。 樊常興立在原地,目光一點點上移,盯著那高聳陡峭的斜坡,渾身一僵,臉色刷得蒼白,他腦子里紛亂一片,無數種猜測接踵而至,也許王瞎子不是豺狼虎豹咬死的,也不是被豺狼虎豹叼走的。如果像大娘所言,那晚他被山上那個黑影抓了一下,回去就中了尸毒,如此推演,當時那個黑影很可能不是什么乞丐,而是…… 樊常興后背起了一層冷汗,他似乎記得,就是在這個斜坡頂,一腳把襲擊自己的黑影踹下了山,然后呢?樊常興盯著這一串蔓延至山下的腳印發怔,須臾,他抬起頭,盯住正仔細查看枯枝雜草的貞白,雙唇囁嚅:“道……長……” 貞白回頭,見對方欲言又止,問:“怎么?” 樊常興踟躕著,聲音輕得發虛:“沒……就是,想問,你有發現什么蹊蹺嗎?” 貞白正欲開口,倏地抬頭,神色一肅,舉目四顧。 李懷信覺察她異樣:“怎么了?” 貞白耳輪一動,仔細聆聽,欲確認方位:“有鈴聲?!?/br> 樊常興在旁不知所措:“什么鈴聲?”他也試圖去聽,卻只有大家四下走動的雜音。 李懷信目光一沉,他耳力不差,且五感敏銳,居然丁點兒都聽不見,只能隨貞白往山間林里深處走,剛想開口問,貞白已經先一步答了:“是兇鈴?!?/br> 李懷信怔了一下:“會是那丫頭么?” 貞白尋著那微弱到幾不可聞的鈴聲,腳程奇快,李懷信跟得吃力,差一點就要追不上時,對方驀地停在深林間,四周鴉雀無聲,連風都是靜止的,貞白閉目垂首,曲指抵在眉心,側耳捕捉聲源,須臾,她倏地睜開眼,神色肅殺:“是兇鈴引路!” “什么?” “這丫頭,會馭尸術!” 李懷信不恥下問:“趕尸人?” 貞白搖首:“趕的是死尸,馭的是行尸?!?/br> “所以,是這鬼丫頭在鎮上馭尸作祟?” “不知道,既有她兇鈴引路,便跟去瞧瞧?!?/br> 第34章 此時,二人已經在山林間轉了許久,夜色驟降,四周逐漸起了霧,寒風一吹,把本就隱隱約約難辨方位的鈴聲吹得七零八落。 李懷信有些體力不支,他四下環顧:“咱們這是在兜圈子嗎?” “不是?!彼f:“這兇鈴引路,好像存在某種規律,我們跟著它指引,看似在山林中繞,來來回回的,卻沒有碰到過一起上山的百姓,而且,我們每一次起步,到下一個拐彎或轉折,平均都在四十九步?!?/br> 李懷信大感意外:“你連自己走路的步子都數?” 得多無聊的人才能干出這種事。 貞白道:“你聽不見兇鈴,自然不會去計算,它每一聲鈴響,都牽著行尸踏出一步?!?/br> 原來如此,李懷信盯著其背影,不知不覺間,也干起了數步子的事,數玩一圈又一圈,果然這女冠所言不虛,每一趟都是四十九步,相似于有些陣法中必須遵循的規律,不可行差踏錯一步,可這平平無奇的馬鞍山,不似藏著陣法啊,陰氣也不重,并不像有邪祟出沒的地方,他觀察了半天,未曾發覺蹊蹺,也理不出個頭緒來,慣性似的,又開始數步子,待反應過來,狠狠在心里逼視了自己:無聊也會傳染么?! 李懷信忽地想起之前她說過,能聽見兇鈴者,不是將死之人就是已死之人,毋庸置疑,她屬后者了,那么…… 李懷信心下一凜:“等等?!?/br> 貞白腳下不停,偏過頭,避開一根樹枝,在前頭不慌不忙地應:“嗯?” 他神色幾分凝重:“你聽得見,不會——也被這兇鈴所馭吧?就像現在,可能是,不得不跟著它走!” 貞白蹙起眉,想起方才,確有一瞬間神智恍惚,是因為鈴聲太過縹緲,為了鎖定方位,不得不屏蔽掉一切雜念,全心全意地凝神,去分辨這鈴音,所以險些被攝住心神。但也只是一時不慎,對方這點道行,還不足為慮。貞白剛答了句“不會”,鈴音忽地戛然而止,引路鈴中斷,貞白隨即駐足,李懷信沒有設防,一直慣性地追著她步伐,直接踩在了貞白腳背上,他沒認為自己不對,還先發制人:“帶路就帶路,你突然停下干什么?!?/br> 貞白渾不在意,沒感覺到疼似的:“鈴聲斷了?!?/br> 李懷信默默收回自己的腿:“非要被動的跟著鈴聲走嗎,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在山里填,不對?!彼h顧四周,霧越來越濃,蓋住了山體本來面貌,他這才意識到:“我們好像被誘入了陣法之中?!?/br> 貞白聽出了對方話中的不確定:“你不熟悉陣道?” “我修的是劍道符箓?!?/br> “太行道中,若是有人天賦異稟,會承天師命,一并修習全門道法吧?” 向來自視甚高的李懷信瞬間垮了臉:“現在整個太行山弟子,還沒有能承天師命的?!彼顟研懦胁涣?,秦暮也承不了,既然太行道中沒人有資格承天師命,他承不了也就不是多讓人耿耿于懷的事情了,只是突然被這女冠如此一說,就感覺自己被看輕了似的,非常不爽。 貞白完全無意識提及,絲毫未留意到李懷信的情緒,她說:“上次刮骨,我發現你是以劍入道,但劍心不穩,修為也因此受限,提境比常人艱難許多,你其實……” “閉嘴!”這女冠是成心給他添堵吧,李懷信咬緊牙關:“別跟我提這茬?!?/br> 貞白噤了聲,恍然意識到自己又提了刮骨,觸及對方痛楚,她把手伸進袖中,剛準備掏,就聽見鈴聲乍起,貞白無暇他顧,聞音而動,并示意身后人:“跟上?!?/br> 不料這次走到頭,第四十九步踏空,貞白提著腿懸在崖邊,并未真正落下去。 緊跟而至的李懷信問:“怎么回事?” “沒路了?!?/br> 李懷信踱到崖邊,俯視望不見底的深淵,被濃霧罩住,像一種障眼法,遮著底下未知的險惡:“到盡頭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