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異人
書迷正在閱讀:重回九零當軍嫂、漠然執夢、傾世皇女之殿下乖乖讓我走、八月蘭城、夢幻西游之再踏征途、我的爺爺是大佬、乾坤獨斷、說好的萬年女配呢、當豪門Omega娶了七個Alpha、篡位將軍的白月光(重生)
《仙翁cao》成曲頗早,歷代都有精通音律的道士為它配歌,最廣為流傳的是仙翁陳摶得道那首。如果是道士讀書、書畫時候演奏,配歌就省了,只有曲樂。 徐小樂撫琴時很容易入靜,那時節心懶神活,哪里還想得起來弦歌。這張寒潭雁影雖然不如他的“望”,但也是傳世瑰寶,音色清冷高潔,虛幽奇古,自然叫人心生脫俗之念。 徐小樂大辟曲終,手落弦上,并不起身。此刻琴弦已經停了,小樂耳中卻仍舊余音未絕。 這縷余音漸漸成韻,順著《仙翁cao》的原曲又演繹出一首曲子,與《仙翁cao》似是而非,若即若離。 徐小樂靜聽良久,突然心生一念我若是能將這首曲子彈給神仙jiejie聽,那就好啦。 一念既起,心中琴音戛然而止。 徐小樂倒也談不上遺憾,只是有些失落,這才睜開眼簾,起身團團拱手,道“獻丑了?!?/br> 楊宗不自覺地拱手回禮,直拱了兩拱,方才反應過來徐小樂醫術比我高明自不待言,不料琴藝也如此高超??此挥惺邭q年紀,這世上果然是有天才之人??! 徐有貞卻奇怪一曲前后,判若兩人,這是什么緣故? 楊善臉上仍舊微笑不已,轉向吳山隱,道“老師以為如何?” 吳山隱頜首笑道“我以為第二首為佳?!?/br> 花廳之中,人皆望向吳山隱,卻是不同心思。 徐有貞對于音律雖然不算精通,但是曲目如文章,起承轉合是必然有的,一首曲子還是兩首曲子總能聽出來。他和楊宗一樣,都很奇怪吳山隱說的“第二首”是什么意思。 ——是在鼓勵小樂再彈一曲? 徐有貞看這道士,益發有些摸不著深淺。他因為學天文、《易》數,與山中道人多有往來,其中也不乏出塵之士。然而看到這老道,就好像面臨一潭清澈深淵。初看極淺,一不小心就會以為他是京郊小廟來打秋風的道長。繼而又覺得極深,扔一枚石塊下去久久不見沉底。 楊宗說話就不那么謹慎了,笑道“老師這是叫小徐先生再cao一曲啊?!?/br> 吳山隱淡然道“我是說他彈了的第二首?!?/br> 楊宗的笑聲硬是被掐滅在喉嚨里了。 徐小樂平靜地看著吳山隱,一言不發。 楊善照樣不說話,徐有貞正有所思,一時間花廳里就寂靜下來。 直到有仆人進來道“少爺服下了湯藥,微微有汗,手腳也暖和起來了,如今已經睡著了?!?/br> 楊善明顯松了口氣,道“甚好?!?/br> 楊宗也是大大舒心,朝徐有貞和徐小樂拱手道“多謝二位。有勞小徐先生。之前宗也無識人之明,冒犯先生,萬請見恕?!?/br> 徐有貞連忙道“何至于此,世兄過謙了?!?/br> 此時天色也晚了,楊善就安排了席面,宴請徐有貞和徐小樂。吳山隱卻以養生為由,并不出席。楊善顯然知道這老道的習慣,也不多請,還替他為徐有貞解釋。 徐小樂其實對吳山隱更加好奇。若是倚著平日的性子,恐怕當眾就要問出來。不過剛才心在靜境,莫名地生出一股敬畏,牙關就跟黏住了似的,叫他說不出話來。 直到一席結束,徐小樂都沒說話。不過徐有貞和楊善自有話題要聊,楊宗時不時幫著暖場,也沒人注意徐小樂的反常。 筵席結束,楊家人為徐有貞和徐小樂安排了兩個院子。這是把徐小樂也當正經客人對待,十分禮遇。 徐小樂住的這間恐怕比徐有貞那間還好些。 軒窗正對外面半畝方塘,晚風吹來涼風,水汽被竹簾攔下,只有清涼和蛙鳴被送進屋里。 徐小樂在竹席榻上坐了坐,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一拍腦袋方才想起來今天還有一遍功課要做。 他嫌屋里氣悶,推門到了園子。先從井里打了一桶水上來,澆在地上,將殘余的暑氣驅散。 楊家安排照顧他的是個小童,正是渴睡的年紀,夢里恍惚聽到外面有人澆園子,掙扎著揉眼起身,呆呆走到徐小樂身后,道“先生有何吩咐,我來做吧?!?/br> 徐小樂道“你去睡你的,不用管我?!?/br> 小童“哦”了一聲,仍舊迷迷糊糊地回耳房睡覺去了。 徐小樂借著星月天光,看井水順著石縫滲入草叢,整了整腰帶,蹲身抱團,開始練師門導引術。等他一遍練完,正要回屋里睡覺,一晃眼發現園子里多了塊一人高的太湖石。 徐小樂再細細一看,那“太湖石”上還有眉眼,眉眼還帶著笑意。 “呀!”徐小樂嚇了一跳“是吳老師?我還以為是石頭呢!” 吳山隱緩步走向徐小樂,道“見你正在練功,便沒打擾?!?/br> 徐小樂暗道這可是我師門秘技,都被你看光了! 吳山隱笑道“你師父姓李?” 徐小樂道“老師認識家師?家師姓李,號西墻?!?/br> 吳山隱搖了搖頭“我倒是不認識?!彼值馈斑@套《易筋經》是我改過之后教給一個姓李的小友。他說會當傳家寶傳下去,還被我嘲笑了一番?!?/br> 徐小樂愣了“我練的這個是《易筋經》?”徐小樂也見過上真觀的道士練易筋經的,但是跟他練的導引術并沒有多少相似的地方。 吳山隱哈哈一笑“你就不想問我到底是誰么?” 徐小樂道“老師月夜來訪,想說總是會說的,不想說,我問也問不到。譬如這個‘吳山隱’,怕是假名吧?!?/br> 吳山隱果然笑了“倒也不是假名,乃我齋號。老道有一齋,名作‘人間無山可隱齋’?!?/br> 徐小樂樂道“人間無山可隱哉,那豈不是要么下海,要么上天?” 吳山隱哈哈一笑“調皮?!?/br> 徐小樂道“老師此來找我,有何見教?” 吳山隱道“我有三門小術,想傳一門給你?!?/br> 徐小樂“哪三門?” 兩人都是開門見山,說話沒有絲毫拐彎抹角,倒是十分爽快。 * * 不能因為姓氏就扯關系呀,不過明初的神仙人物就那么幾個,心細的書友肯定已經猜到了。 *(未完待續。) 本書最快更新網站請百度搜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