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的農村生活[種田]_分節閱讀_234
書迷正在閱讀:亡靈酒館經營日志、九世蓮、[綜漫]團扇家族的兄弟們 完結+番外、假戲[娛樂圈]、一覺醒來我有娃了[娛樂圈]、我和帝國元帥被黏住了!、重生之不良悍夫、月迷疏桐 [出書版]、最多充六元[全息]、私人墓地,非請勿入
阮夫人見他一個阮端了滿滿一大盤菜,怕他燙著手,就要起身過去幫忙,阮惜時見狀急忙說:“不用幫忙,我來就好了,你們先入座,一會我就把飯端進來?!?/br> 看著他們倆進進出出地端了幾盤菜進來,阮夫人慚愧道:“我們冒昧造訪,什么禮品都沒有帶,還辛苦你們給我們做飯吃,真是過意不去啊?!?/br> 阮惜時給他們盛了飯,笑著說:“沒關系啊,你們能找來,我很高興,只要你們和爺爺相認,再辛苦我都覺得開心?!?/br> 阮夫人也慈祥地笑了起來,連聲說道:“你這孩子真是太乖了,阿齊有你陪著這么多年,我就放心了很多,這是阿齊修來的福分啊?!?/br> 阮惜時搖頭說:“能遇到爺爺才是我的福分,要不是當年爺爺撿到了我,把我帶回來撫養,我說不定早就死在山林無人知曉了?!?/br> 阮夫人從電視里了解到一些阮惜時的身世,再聽阮惜時提起,就忍不住心疼他,關切地問道:“那孩子,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嗎,如果一個人過得太辛苦,你可以跟我們回N市,我和阿崢還有阿崢的家庭會把你當成自己家的孩子來照顧,如果你想上學,我們也有辦法讓你進N大跟著大學生們一起學習?!?/br> 聽到上大學,阮惜時有一點點向往,不過也只是有一點點而已,在爺爺和村子面前顯得無關緊要,他還是選擇留在村里,守護爺爺。 陸擇倒是心動不已,他之前還在cao勞阮惜時以后的讀書問題,如今有這么好的條件擺在面前,他不得不計劃起來。雖然N大離他們家G市有挺長一段距離,但既然阮老師是書香世家,兒子又是N大的知名教授,那門路應該挺多的,到時候拜托他們,在G市給阮惜時找一所大學進去念書,應該也不是多難。 阮惜時搖頭說:“我打算繼續留在村里,我和爺爺在村里生活了這么多年,已經舍不得離開了?!?/br> 阮夫人也是教育世家出來的高知分子,聽了這話,即使知道阮惜時是因為孝順爺爺而舍不得離開,但也很不贊同,說道:“這怎么行,你年紀輕輕的,正是學習深造的重要階段,怎么能蹉跎在山窩窩里。就算你不愿意離開村里,想繼續過種地的生活,那也得先學了知識,跟得上現代社會的發展。時代在變化,文明在進步,用不了多久,連耕作都需要更高的知識技能,單純靠雙手雙腳種地這種方式遲早都會被淘汰的?!?/br> 阮惜時苦笑道:“可是我也沒正式上過一天學,連小學文憑都沒有,沒上過初中高中,什么都不會,怎么參加高考考大學?還是算了吧?!?/br> 阮夫人信誓旦旦地說:“只要你想學,認真學,這些都不是問題,我會想辦法把你安排進去。大學的課程很寬松,你能有很多時間去補回缺漏的知識,只要你夠努力,沒上過學也能順順利利讀完大學?!?/br> 阮惜時覺得這一切離他太遙遠了,他笑了笑應道:“再說吧,現在先吃飯,然后去拜祭爺爺?!?/br> 下午,村長和一些熱心村民就提著祭拜需要的東西來了,身強力壯的村民扛著鏟子鋤頭拿著砍柴刀,挑著祭品,浩浩蕩蕩地走在前面開路,阮惜時陸擇和村長就走在后面攙扶上了年紀的阮夫人和阮崢。 山路難走,阮夫人和阮崢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身體也不靈便,走得就很慢,很多次阮惜時都擔心他們爬不上去,勸他們在山腳等著,他和其他村民上去告訴爺爺他們來了就好,但阮夫人咬著牙堅持要上去看看,阮惜時之后尊重她的意愿,和陸擇慢慢地把人扶上山。 去到山上,村民們已經把阮老師的墳前清理好了,阮夫人和阮崢一看到這尊簡陋的土堆,沒控制住,當下就嚎啕大哭起來。 “阿齊啊,這么多年了,我終于見著你了,你還記不記我啊,我是阿秀啊,你的妻子??!你這個沒良心的,當初說好白頭偕老,同生共死,你怎么就拋下我先去了??!” 老嫗的哭聲凄切,讓在場很多人聽了都心生不忍,看阮夫人痛哭流涕地趴在墳堆上,村長和阮惜時連忙上去勸她。 “師母,你不要太難過了,你這樣難過,阮老師看到了,會不安寧的,???” 阮崢在父親墳前哭了一會,也跟著勸反應過激的母親,阮夫人在大家好勸歹勸下,慢慢平靜下來,小聲抽泣著說:“我沒事了,我來給他上柱香,倒杯酒吧,這么多年沒見面了,他估計也挺想我的?!?/br> 在村民的幫助下,阮老師的墳前擺好了祭品,阮夫人和阮崢依次給阮老師上香鞠躬,斟茶倒酒,說一些心里話,然后燒紙放鞭炮,然后在暮色來臨之前,戀戀不舍地離開。 大家忙活了一天,阮夫人挺過意不去的,但又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村長就恰當地給她解圍,大手一揮跟來幫忙的人說:“今晚大家都去我家吃飯?!?/br> 有飯吃大家肯定不會拒絕,村長也邀請了阮夫人和阮惜時他們過去,阮夫人被村民們的熱心腸感動到了,一路上頻頻跟周圍的村民們道謝。 去到村長家,大家買菜的買菜,摘菜的摘菜,殺雞又殺鴨的,誰都沒閑著,村長家的院子熱鬧極了,阮夫人和阮崢被這樣的氣氛感染,終于沒有剛才那樣悲傷了,時不時聽到村民們對自己的丈夫/父親的贊美,母子倆還欣慰地笑了幾次。 吃過飯已經很晚了,村民們收拾好東西之后就各回各家了,只剩阮夫人阮崢和阮惜時陸擇留在村長家還有話要說。 村長媳婦的意思是天都這么晚了,讓阮夫人和阮崢在他們家留宿一晚上,畢竟兩人都上了年紀,又奔波了一整天,再坐車回市里太累,怕他們身體吃不消。 “時仔家就兩間房,住不下這么多人,我們家房間多,又有床又有被子的,在我們家住一晚上,明天再走吧?!?/br> 阮夫人很不好意思地說:“這會不會太打擾你們了,今天都已經麻煩你們這么多了,我們怎么好意思繼續叨擾你們?!?/br> 村長媳婦爽快地笑道:“這沒什么,不麻煩,你們是阮老師的家人,阮老師是我們的恩師,四舍五入你們跟我們就是一家人,這些都是應該的?!?/br> 阮夫人只好感激道:“那真的太謝謝你們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們才好了,你們照顧了阮齊這么多年,死后還為他忙里忙外,我作為他的妻子,這些恩情都不知道該怎么償還才好了?!?/br> 村長說:“哎,您可別跟我們見外,我們村可不興這樣謝來謝去的,大家知道心意就好了,你就安心在我們家住著,要是一時不急著回去,住到過完年都可以?!?/br> 阮夫人說:“我們就是來處理一下阿齊的身后事,怎么好意思打擾你們這么長時間,過兩天我們也要回N市了?!?/br> 村長驚訝道:“這么快就要回去了,好不容易來我們這里,不多留下來幾天,了解一下阮老師這些年的事情嗎?” 阮夫人難為情地看了阮惜時一眼,跟村長說:“其實我這次來,除了拜祭阿齊,還有個不情之請,我想把他的尸骨帶回我們故鄉,埋進祖墳里,也算是讓他落葉歸根,認祖歸宗吧?!?/br> 她實在不忍心她的丈夫孤零零地躺在他鄉的土地里,都已經流離顛沛了一輩子了,死后怎么也得風風光光地進祖墳,享受后人的供奉,但是又要顧及阮惜時和村民的感受,所以剛才人多的時候她沒敢說,只能等人走后,跟阮惜時和村長說,看看他們的意見。 這個要求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即使阮惜時他再怎么不舍,也不忍心看爺爺死后連家都不能回,比起他這個沒有血緣關系沒有依靠的養孫,爺爺回到他的大家族里,似乎能得到更好的供奉。 理智上是這樣想,但心里還是有點舍不得,想到以后爺爺就要離他很遠很遠,他連到墳前祭拜的機會都少之又少,就感到一陣難過,好像哪里空了一塊出來那樣。 村長比他更理智一些,直接跟阮夫人說:“您要帶阮老師回家鄉,這個我們都能理解,但是阮老師才安葬一年,尸身可能都沒完全化干凈,您現在要帶他的尸骨回去,恐怕不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