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的農村生活[種田]_分節閱讀_135
書迷正在閱讀:亡靈酒館經營日志、九世蓮、[綜漫]團扇家族的兄弟們 完結+番外、假戲[娛樂圈]、一覺醒來我有娃了[娛樂圈]、我和帝國元帥被黏住了!、重生之不良悍夫、月迷疏桐 [出書版]、最多充六元[全息]、私人墓地,非請勿入
張小花家的大人都去干活了,家里就她跟兩個弟弟,阮惜時帶著記者進去時,她正坐在走廊上認真地寫字,背上還背著個兩三歲的小孩,但完全不影響她學習的心情。 見小阮老師帶了兩個陌生人進來,她緊張得放下了筆,手足無措地站著看向來人,她的長發被背后的孩子抓亂,她也沒有心思去管了。 阮惜時安撫她說:“小花,這兩位是希望工程來的哥哥jiejie,他們是來幫助你重新上學的,這會有些問題要采訪你,你一會就大膽地跟他們說出你的想法?!?/br> 張小花怯怯地看了記者一眼,走到阮惜時身邊,不安地問道:“回答問題真的能繼續上學嗎?” 女記者一進門就知道女孩家里是什么情況了,看她年紀這么小就輟學在家帶弟弟,心疼得緊。她友好地對女孩笑笑,招招手說:“是啊小meimei,你想不想回到學校繼續讀書呀?” 張小花牢牢記著小阮老師的話,聽記者問她,她就用力地點頭。 雙方熟悉了一下,女記者讓張小花回去繼續寫字,男記者就在一邊拍攝,女記者蹲在小花旁邊,摸著她的頭發,時不時問她一些問題,問她家里的情況,想不想繼續讀書等等。 張小花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寫著字,她跟女記者說:“我想繼續讀書,跟其他小伙伴一起聽小阮老師上課?!?/br> 女記者就問:“你這么喜歡小阮老師嗎?” 張小花點點頭:“小阮老師人很好,下雨天借傘給我,自己冒雨回家感冒了,我不能繼續上學之后,他又用自己的錢給我買了本子和筆,讓弟弟帶回家給我練習?!?/br> 女記者不知道還有這茬,再看阮惜時時眼里就多了幾分贊賞。 最后女記者讓張小花把她的心聲寫到紙上,舉起來給男記者拍個照片,張小花在本子上寫了“我想學習”四個字,男記者把這一幕拍了下來。 離開張小花家,他們又要去下一個地方采訪,經過村道時,迎面走來個歪歪扭扭的身影,看著是個智障人士。 男記者生怕這位智障人士會突然做出攻擊陌生人的舉動,下意識擋在了女記者身前,警惕地看著對方。 哪里想到智障人士看到阮惜時,就滿臉笑容的小跑過來,親昵地喊道:“時仔,我們、又見面了!” 阮惜時抬起手摸摸他的背,跟兩位記者介紹說:“這個是張智超,他是我的童年玩伴,曾經是我爺爺的學生。他小時候是班上最聰敏的學生,后來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才變成現在這樣的,他人很好的,你們不用怕他?!?/br> 男記者見張智超果然沒有做出什么不利他們的舉動,這才不好意思地走開,女記者看張智超憨厚的樣子,鼓起勇氣走上前,采訪道:“張同學,你想繼續讀書嗎?” 阮惜時給了張智超一個鼓勵的眼神,張智超害羞地看著面前的漂亮jiejie,結結巴巴道:“讀、讀書好啊,我、以前是班上、最聰明的學生呢!” 女記者摸了摸他的腦袋,溫柔地說:“那我們在村里辦個大大的學校,讓你去上學,怎么樣?” 張智超看了阮惜時一眼,問道:“那、時仔、跟我、一起上學嗎?” 女記者笑道:“當然啦?!?/br> 張智超高興得拍手:“那就好!我要跟時仔一起、上學!” 之后阮惜時帶記者去了田洞,之前插的禾苗已經長得很高了,雜草也同樣長了很高,農民需要下田把雜草拔了,再給禾苗施一次肥,十一月末就能收割。 村里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被家里人帶來地里干活,他們手腳都是泥巴,臉上也有,還被曬得黑紅黑紅的,面對鏡頭的時候十分局促。 女記者問道:“你想用知識改變命運嗎?” 男孩用力地點頭:“想!我想去大城市里,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回來把我們村子也變成大城市?!?/br> 女記者欣慰地笑道:“很好,很有志氣,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第二天收假,孩子們回到糧倉改成的大教室里上課,阮惜時站在黑板上板書,他們就在下面奮筆疾書地抄下來,然后跟著阮惜時一字一句地念,朗朗的讀書聲從破舊的窗戶傳出去,男記者扛著攝像機在窗外拍攝下來。 女記者中午放學時跟阮惜時說他們要回去了,還說一定會把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如實地匯報給希望工程,讓他們盡快給村里辦好學校,請阮惜時放心,不忘初心地給孩子們繼續上課。 阮惜時感感激地跟他們握手道謝,下午他把課程改成了活動課,讓陸擇教他們打球,也給記者們展示一下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素質,讓更多的社會人士關注他們,并施以援手。 最后女記者提議跟孩子們拍個大合照,阮惜時指揮學生們搬凳子出來,排排站好。 男記者拿著相機,女記者和阮惜時坐在學生中間,女記者讓陸擇也過來拍照,陸擇笑著說:“不用禹西了,我也不是正經八百的老師,你們拍就好。要不我幫你們拍照,讓那個小兄弟也能入鏡?” 女記者覺得這個建議不錯,就讓男記者把相機交給陸擇,陸擇很熟練地站到最前面,對著他們按了幾下快門。 來接記者們回去的車已經停在了村口,阮惜時帶著學生一路把記者們送到村口,跟他們道別,目送他們坐車離開村子。 秋25[VIP].2 車子揚起一片黃土灰,消失在路的盡頭,阮惜時在村口站了很久,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遠去的兩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