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的農村生活[種田]_分節閱讀_98
書迷正在閱讀:亡靈酒館經營日志、九世蓮、[綜漫]團扇家族的兄弟們 完結+番外、假戲[娛樂圈]、一覺醒來我有娃了[娛樂圈]、我和帝國元帥被黏住了!、重生之不良悍夫、月迷疏桐 [出書版]、最多充六元[全息]、私人墓地,非請勿入
傳聞祝英臺死后,她與梁山伯化為蝴蝶雙宿雙飛,成為一段佳話,戲劇結尾,祝英臺穿著一身大紅色鳳袍和梁山伯有情人終成眷屬,喜劇收場。 當然小說里的梁山伯和祝英臺到死都沒能結成夫婦,只是戲班子給他們捏造了個完滿的結局出來。自古人人都愛皆大歡喜的結局,更別說他們這些在鄉間演出的戲子,老板請他們去唱戲,要的就是歡歡喜喜的氣氛,他們總不能上演悲劇,惹得觀眾不喜,他們也丟了飯碗和口碑。 反正只是個故事而已,改下結局無傷大雅,觀眾看得高興,他們演得也開心,大家圖個樂子。 戲演完后,班長帶著演員上臺謝幕,又說了幾句好話,祝村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年年豐收等,贏得村民們一片喝彩聲。 曲終人散,阮惜時和陸擇慢慢走回家,天已經完全暗下來了,但是今晚是滿月,月亮掛在天空,銀色的月光灑滿大地,不用打電筒都能看清道路。 雖然已經入秋,但天氣依舊炎熱,田里地里蛙聲蟲鳴陣陣,有風徐來,加上身邊陪著的是自己最親密最喜歡的人,無論是陸擇還是阮惜時都覺得此時此刻十分愜意。 他們討論著剛才看的那場戲,阮惜時還沉浸在劇情里無法自拔,特別是祝英臺撞死在梁山伯墓前那一段,給了他莫大的震撼,甚至他都能感同身受主角的絕望。 但結局卻是美好的,戲班子給這對苦情鴛鴦畫了個圓滿的句號,他們雙宿雙飛,讓觀眾感覺到了愛情的美好,不得不說這個結局他們構思得真好。 “祝英臺撞死那會,我還以為就要悲劇收場了呢,結果沒想到還有逆轉,結局梁山伯和祝英臺還成親了,真好?!?/br> 陸擇也被震撼到了,他看過演員拍電視劇,看過話劇,卻是第一次看戲,雖然舞臺道具簡陋,但演員的演技過硬,愣是把戲撐起來了。就說祝英臺撞死那一段,墓碑明明是泡沫板,她撞上去的一瞬間演得逼真,好像那不是泡沫板,而是真的石碑。 他不得不感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認真的態度,而且村民們看到他們簡陋滑稽的道具,竟然也沒有當場發出不禮貌的哄堂大笑,而在謝幕之后,還給演員們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看得出村民們很尊重這些藝術文化,很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相比之下,現代社會的人就過于冷漠刻薄挑剔了,他們只用動動手指,就能在網絡上否認別人的成果,人身攻擊別人,網絡暴力,不用負一點責任。大部分網民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拍手叫好,讓人心寒,久而久之,大家就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網絡暴力熟視無睹。 陸擇想到那樣大環境之下的現代人,還是覺得村里淳樸的村民比較順眼可愛了。 阮惜時又惋惜道:“唉,如果祝英臺的父母不強行把祝英臺和梁山伯拆開,那梁山伯就不會病死,祝英臺也不會自殺,他們也不用死后才能在一起了。門當戶對,或者嫁一個有錢人就真的這么重要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這么重要嗎?” 陸擇說:“那只是封建社會的舊思想,現在已經是自由戀愛自由婚姻了,父母的意見只能作為參考,人生是自己的,自己無愧無悔就好?!?/br> 阮惜時有想起看戲之前趙四嫂問陸擇婚事時陸擇的回答,他問陸擇:“可是之前你還跟四嫂說你的婚事要看父母的意見?!?/br> 陸擇沒想到他隨口敷衍別人的話阮惜時還謹記于心,借著月光他看到阮惜時皺著眉頭糾結的模樣,勾了勾嘴角說:“那是我忽悠她的,不然她就要給我介紹女朋友了,我不喜歡她的小姐妹,也不想談女朋友,只能用父母來推辭,這樣不傷和氣?!?/br> 阮惜時沒想到這一點,聽陸擇說了才恍然大悟,同時又有點小竊喜,但是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和陸擇根本不可能發展成情侶關系,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好高興的了。 他安慰自己說,陸擇暫時沒有談女朋友的想法的話,那他就能跟陸擇多相處一點時間了,所以他才會覺得高興。 這樣想著他終于把自己說服,還兀自點了點頭。 陸擇眼角看到他時而糾結,時而高興,時而消沉,又突然舒展的表情,覺得好玩又好笑,也不知道這小家伙都胡思亂想了些什么,最后還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他忍俊不禁地摸了摸阮惜時的腦袋,故意問道:“在想什么呢,呆呆的?!?/br> 阮惜時被他突然一摸,心虛得差點蹦起來,支支吾吾道:“我在想剛才的戲劇啦。你說要是祝英臺沒有暴露自己的女子身份,他們倆最后會怎么樣呢?梁山伯還會愛上她嗎?” 這也是阮惜時從看戲時就糾結的問題,祝英臺對梁山伯日久生情也就算了,可是為什么梁山伯能對著同為“男子之身”的祝英臺有曖昧的想法呢?而且他那么容易就接受了祝英臺的真實身份,并墜入愛河,這讓他一時沒轉過彎來。 陸擇覺得這是給阮惜時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好機會,就跟他解釋說:“古代有幾個成語,叫‘斷袖之癖’‘龍陽之好’,就是專門借指男子之間關系親密的。自古以來,就有人的擇偶觀跟別人不一樣,他們有的更偏向于選擇同性作為伴侶,不論男女。不過古時候人們思想封建,又受統治者繁衍生息觀點的洗腦,同性相戀不被接受,往往沒有什么好結局,還給后人灌輸了同性戀都是不正常的觀念。其實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是人身自由,沒有什么道不道德、正不正常的說法。大家都是一樣的人,生來平等,只要不犯法不犯罪,過得問心無愧,那別人就沒有資格指指點點?!?/br> 阮惜時聽了陸擇這一番話,大感震驚,驚訝的不是失憶的陸擇居然懂得這么多大道理,而是男人真的可以對另一個男人有好感,而且還是正常的,不是病態或者變態,他感覺自己接觸到了新的世界,并且重新審視自己。 他追問道:“那就是說,在梁山伯沒有知道祝英臺是女子之前,他就有斷袖的傾向了嗎?” 陸擇模棱兩可地應道:“可能吧,不過具體如何還是看創作者的意思,梁山伯究竟是不是斷袖,也只有寫出這個故事的作者本身才清楚了?!?/br> 阮惜時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他有什么話在胸腔蠢蠢欲動,卻沒有勇氣說出來,憋得臉都紅了。 他憋了半天,才斷斷續續地問道:“那擇偶性別的傾向,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 陸擇應道:“有一些人是先天的,有一些人是后天的,這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遇到那個自己喜歡的恰好又喜歡自己的人,無論是異性還是同性都是如此。有些人原本性取向是異性,但是遇到真正喜歡的同性之后,也會變成同性戀。有些人是同性戀,也會因為喜歡某個異性而變成異性戀。有些人天生異性同性都不喜歡,那就是無性戀,也有些人同性異性都可以接受,是雙性戀?!?/br> 在村里簡簡單單活了十八年的阮惜時第一次知道原來人與人之間談戀愛還有這么多說法,他一直以為男人只能喜歡女人,女人只能喜歡男人,只有男女結合才是正常的。這也不能怪他,村里落后貧窮,與世隔絕一般,外界的消息見聞都傳不到這里來,電視上又不會大張旗鼓地宣揚這些觀念。村里的男男女女,到了一定年紀就要找個異性對象談婚論嫁生兒育女,往往情竇未開,就已經跟另一個男人或者女人結合了,更別說發覺自己到底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或者其他什么戀,甚至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喜歡男人多一點還是喜歡女人多一點。這種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婚后生活也是平平淡淡的,夫妻只是搭伙過日子,沒有一點感情,想來就很悲哀。 阮惜時也曾經考慮過自己的未來,他只要一想到自己再過幾年就要跟一個不喜歡不了解的女人綁定在一起過完余生,就覺得很無措很惶恐,雖然說爺爺也一生未娶,但年輕時也有不少媒婆給他介紹女人,阮惜時光是想想那種場面,就覺得臉皮薄的自己可能學不來爺爺那樣強勢地拒絕別人。 但是現在他又覺得有什么改變了,他從陸擇那里知道了,原來人的愛情能有這么多選擇,他可以喜歡男人,而剛好,他喜歡的,也是最能接受和想在一起的人就是同性別陸擇。 阮惜時又激動又緊張,他舔了舔被夜風吹得有點干的嘴唇,期期艾艾地問陸擇:“那陸擇哥你是喜歡什么性別的人多一點呢?” 陸擇笑了笑回答:“這就要取決于我喜歡的人是什么性別了?!?/br> 阮惜時想問他有沒有喜歡的人,但又覺得涉及到陸擇的隱私,而且陸擇已經失憶了,問這個問題也沒意義,何況他也不好意思問出口,總覺得還被陸擇一眼看穿,要是陸擇對自己沒有談戀愛的想法,日后兩人相處起來會很尷尬。 想了想他還是把這個問題咽下了,一直到回家,兩人都不再談及這個問題,回去之后兩人先后洗了澡,道了句晚安就各回各屋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