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的農村生活[種田]_分節閱讀_75
書迷正在閱讀:亡靈酒館經營日志、九世蓮、[綜漫]團扇家族的兄弟們 完結+番外、假戲[娛樂圈]、一覺醒來我有娃了[娛樂圈]、我和帝國元帥被黏住了!、重生之不良悍夫、月迷疏桐 [出書版]、最多充六元[全息]、私人墓地,非請勿入
陸擇:“反正他們都已經喊我陸老師了,如果他們問起,我就說你生病了,得明天才能來上課?!?/br> 阮惜時還想糾結這個問題,陸擇強硬地幫他做了決定,拿走了阮惜時手里的書本,出門后又去麻煩李嬸,讓她幫忙看著點阮惜時,別讓他到處亂跑又累著。 陸擇去到教室時已經上課十幾分鐘了,學生們左等右等不見小阮老師,都在議論這件事,陸擇進教室聽到的就是學生們的議論聲。 見進來的人是教他們打籃球的陸老師,男生們抑制不住歡呼起來,膽子大一點的還站起來問道:“陸老師,今天你來給我們上課,是不是就說明我們今天一天都能在外面打球???” 陸擇走到講臺上,清了清嗓子說:“這位同學你坐回自己位置,今天我不給你們上籃球課,籃球場都還是積水呢?!?/br> 其他學生們聽了陸擇的話后哄堂大笑。 又有學生問:“那今天陸老師來準備給我們上什么課???” 陸擇打開語文課本,對著他們揚了揚,回答道:“你們小阮老師給你們上什么課,我就給你們上什么課?!?/br> 聞言,不少學生都發出了失望的嘆氣聲。 “那小阮老師怎么不來給我們上課,要您來上???” 陸擇說:“你們小阮老師生病了,今天我是給他代課的,好了,你們拿出本子,跟我抄一次課文?!?/br> 課間時間,學生們都湊到陸擇身邊,爭先恐后地問道:“陸老師,小阮老師為什么會生病???” 陸擇如實回答道:“他昨天把傘借給你了沒有傘的同學,自己淋了雨,所以就感冒了?!?/br> 角落里的女孩聽到這句話,急得眼淚在眼里打轉,等學生們散得差不多了,她才走到陸擇身邊,關切地問小阮老師的病情。 “都怪我,昨天用了小阮老師的雨傘,要是我不用他的就好了,那樣他就不會生病了?!?/br> 陸擇拍了拍女孩的肩膀,安慰她說:“沒關系,你們小阮老師沒有怪你,你不用太自責?!?/br> 上完早上的課,陸擇收拾好講臺就急匆匆地回家了,他擔心自己一個人在家的阮惜時,還得早點回去給阮惜時做飯吃。 結果沒想到他回到家就看到阮惜時蹲在廚房的灶前,正咳嗽著生火煮飯,昨天剛下了雨,煙囪被堵,煙散不出去,全倒流進廚房,把阮惜時熏得夠嗆。 陸擇看著,突然覺得用灶頭煮飯很不方便,他盤算著下次去鎮上,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買個電飯煲回來,那樣阮惜時就不用生病了還得這么辛苦地做飯了。 下午放學后,阮惜時見家里沒菜了,要去菜園摘菜,陸擇不放心他自己去,也要跟著,結果他們剛出門,就看到好幾個學生挎著籃子往他家走來,見了他一個個都像倦鳥歸林那樣撲過來,圍著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小阮老師,聽說您生病了,我們特意來看您!” “小阮老師,這是我mama讓我給您帶的雞蛋,您要多吃點補補身體?!?/br> “還有這個,我奶奶怕您這兩天下不了地,讓我帶些新鮮蔬菜來給您吃?!?/br> 昨天被阮惜時借了傘的女孩也端著一籃子的野菜上來,小聲地跟阮惜時說:“小阮老師,這是我給您摘的苦菜,對治發燒有好處。昨天真的很謝謝您,還害您生病了?!?/br> 阮惜時摸了摸她的頭,微笑著說:“傻孩子,你是我的學生,照顧你是應該的,你要是真的想感謝我,就好好學習,那樣就不算辜負我了?!?/br> 女孩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我會的,小阮老師!” 作者有話要說: 不會代課的體育老師不是合格的語文數學老師 大姨媽來了差點沒了半條命TUT 第44章夏16[VIP] 在村里,若是哪戶人家里要辦酒,定下日子后得提前十幾天告知親朋好友,請帖放在裝糖煙瓜子花生水果的袋子里,一起送給要邀請的對象。 這日一早,阮惜時剛要出門去菜地收割空心菜,開門就跟趙家老四遇上。趙家老四手里提著一個紅色的塑料袋,里面裝滿了糖果花生瓜子,見到阮惜時出來,就大步走上去,把袋子交給阮惜時。 趙四比阮惜時大兩歲,今年才二十出頭,但已經生得很老成,他在外面學了兩年的小貨車駕照,現在在各個村里跑短途運輸。誰家起房子要運磚頭水泥啦,誰家要運糧食木材啦,哪個雞場鴨場需要運籠子啦,都會找他,這不他才二十來歲,就已經靠著自己的技術養起一家人了。村里的人遇到他的父母,都要夸他幾句,說他能干能賺大錢。 去年夏天,村里一位熱衷做媒的大嬸給趙四介紹了個娘家村里的姑娘,她跟姑娘家把趙四吹得天花亂墜。什么家里起了兩層高的小樓房啦,買有摩托車啦,還有小貨車啦,還有幾畝田地等等,每年收入可觀不愁吃穿,搞得姑娘家里十分心動,沒多久就約見面了。 趙四跟那個姑娘第一次見面就彼此看上眼了,做媒的大嬸是真的良心,趙四的條件擺在這里,她也不瞎配對,找的姑娘也是賢淑能干的,長得還挺漂亮,趙四跟趙四的父母都很滿意,于是他們倆就正式交往了。 今年年初,姑娘家提出辦婚禮,畢竟談了大半年,各方面都很合適,就不耽誤彼此的時間了,早點成家生孩子,兩家歡喜,于是趙叔找先生看了個好日子,把婚禮定在了農歷六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