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受其害
可是我們呢?我們不單純為報仇活著。人已經死了,活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我們沒辦法因為他,就放棄以后吧?再說了,就算不為了王爺,為了王爺身后那么多忠君愛國的將士,我們也要這么做。 那些將領本就無辜,夏耘上位,會把他們當成一字并肩王的黨羽,一并除掉。他們才是最可憐的,我們好歹是報仇了,可是他們呢?他們什么都沒做,什么都沒錯,為什么要這樣?不管我們報仇與否,夏耘不可留。為了誰,都是,所以,你必須去做?!?/br> “我沒有什么憂國憂民的高級思想,我不覺得,這個有什么,我為什么要說?” “你沒有,可是王爺有。你現在不這么做,王爺就失了先機,到時候,夏耘做了那些事情,依照王爺的性子,就算是斗得魚死網破,也會和他周旋到底,到時候,誰也保不住王爺了?,F在,王爺若是滅了夏耘,不僅沒了這個后顧之憂,還可以讓秦婉儀幫我們報仇,還不影響朝政,何樂而不為?” “你不是和秦婉儀達成了什么協議,你來做這個曹cao吧?” “我從來不屑做曹cao,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什么意思?我要么就當這個天子,要么就直接當個凡人,我不喜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要么當這個萬人,要么當這個一人,你明白嗎?” “我佩服你的魄力,只是你現在,我真的無法相信你說的?!?/br>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們既然有相同的目標,我就沒必要騙你。再說了,這件事情,就算你說,魏華清也會和王爺說,到時候,王爺還是會同意。因為王爺是個愛國將領,他永遠忠于這個國家,他不會看著亂臣賊子禍亂朝政。 你現在去說,無非是讓你去看著王爺罷了,以防到時候真的出什么事情。而且,你的身份,其實已經透明了,不然,你以為那么多女官,為什么你當尚助?難道,真的因為你的手藝好?” “既然我已經暴露,你還讓我去做這個事情?” “你若不做,你會被看得更死。你也必須倚靠這個事情,向魏華清證明,你是忠心的,以后,你在宮中,才會更加自由,更加隨意,明白嗎?你在宮中,還可以幫王爺看看風向,不是很好嘛?若是出什么事情,也好讓王爺早些提防?!?/br> “你說得倒是有些道理,那我現在,去見魏華清?要說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說,你只需要一副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魏華清會一步步勸服的。你到時候就當做被勸服了,就可以了?!?/br> “這個我裝不出,勸服就是勸服,就當做被勸服是什么鬼?” “你只需要應下這個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他不會在乎的,他現在在乎的,只是夏耘是不是真的造反。夏耘若是造反,他就是后院起火,你覺得,你家后院起火,你是感謝來救火的人,還是斬了來救火的人?魏華清就算對這個事情有所懷疑,但是我會有辦法,讓他消除這個懷疑的。放心,很快,夏耘就會真的造反了?!?/br>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說,希望你這么做可以成功。你去告訴夏耘的事情,我不會亂說的,你自己也小心點,現在那么多人看著你?!?/br> “你放心吧,我既然有這個想法,就自有我的法子?!?/br> “王爺,這喜服的事情,您還是讓公主來和小的說吧,您這一會兒蝴蝶一會兒玉石的,小的也不知道您說的什么意思。再說了,這您的喜服還簡單,公主的喜服復雜得多,讓公主自己來說,比較方便。實在不行,小的出宮去府上拜訪,也是可以的?!?/br> “那就麻煩陸尚助了。這衣服的事情,本王也確實不了解?!?/br> 想起這個事情,鳳詠就覺得,魏華清,真的是害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這其中,深受其害。 他以為他追求的,不過是個人的利益得失,卻不曾想,其實身邊的每個人,都牽涉其中。 “怎么了?突然一言不發?” “沒什么,只是突然想不明白有些事情。但是,突然我又不想想明白了。我發現,像他們這樣,假裝什么都不知道,也蠻好的?!?/br> “說得對,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想不明白還有什么好想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想不明白的,不想去想的,多了去了。若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想得清楚,想得明白,人,也許就不是人了。再說了,事情從事一件接著一件的,若是你一直這樣,日子就是一直都不開心,何必呢。我剛剛來的時候,我也覺得,面對這個殺我全家的仇人,很難,很憤怒,但是現在也不習慣了。在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候,隱忍,就是最好的選擇?!?/br> “我明白,只是有時候,還是想不通罷了。很多事情都是,但是我卻無能為力。你怨我嗎?我本可以早些帶你遠走高飛,卻讓你在都城受盡煎熬?!?/br> “有什么呢?那時候,你沒得選擇,誰能想到,我們會被抓住呢?沒辦法的?!?/br> “其實我如果在容妃來清蔭閣的時候,就帶你走,可能事情就沒有這么多了?!?/br> “你以為,我們有的選擇么?容妃被送到清蔭閣,是為了治病嗎?那是想要告訴你,他們已經知道你在哪里了,那根本就是在威脅你。我們現在在都城,不僅保護我們自己,還保護清蔭閣,還保護西涼保護索爾,所以,不管他們怎么看我們,我們都無所謂,而且,在沒有完全準備之前,什么都不要做,我們要做的,還在后頭?!?/br> “選秀在即,也不知道最后的結果是什么,說實話,如果被發現,后果會非常嚴重,京墨的人躲藏多年,被發現,大抵也連累不到京墨,可是那些被代替了名額的老臣們,會不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說出來,就未可知了?!?/br> “不會說的,沒有機會說,你別忘了,皇上不會允許這事情發生,如果發生,也不會在乎,他們說不說出是誰干的?,F在朝堂上風吹草動,都會算在你頭上,更何況這種,本來就由你負責的事情呢?再說了,那些老臣,說出來,也是死,不說也是死,何不一口咬定,那就是自己的女兒呢?那些老臣既然會同意,就是默認了這個做法,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有更好的出路,他們根本不會說。再說了,供出你,不是向皇上承認,他們私自替換秀女?那也是死罪,你以為,皇上會因為他們說出了你,就免了他們的罪嗎?疑心,往往比證據,更加可怕?!?/br> “你說的當然有理,只是你也要知道,皇上不會直接表示他會殺他們,只看他們能不能看清楚這一點了。你要知道,不僅是皇上,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沒得選擇,你說,或是不說,其實結果都是一樣的?!?/br> “結果不一樣,如果他們承認,自己偷換秀女,甚至供出了你,但是你要知道,他們原來的女兒呢?為了他們原來的女兒,他們不會亂說話的,因為他們心里清楚明白,能夠有這么多人可以頂替的人,不僅僅只有表面上的人手,到時候,他們就會由被一方針對,變成被兩方針對,并不是一件好事?!?/br> “但愿你說的也是他們想到的,我也希望這些事情不要牽連不必要的人?!?/br> “這些人,怎么會想不到這些呢?這些人,就是因為左右為難,才選擇告老還鄉,第一,是為了幫助皇上給朝堂重新洗牌,第二,是為了保全自己,所以,在面對有人可以調換自己女兒的時候,他們肯定是想也不想就會答應。有人可以替自己女兒入宮,保全自己的女兒的同時,還讓皇上對他們放心,何樂而不為呢?這些人若是那簡單的都想不到,想必也不會知道那些,也不會同意換秀女的事情了?!?/br> “其實這些老臣的想法,我至今都沒想明白過?;噬喜豢赡苤苯颖扑麄冏?,皇上并不在意在朝堂上的大臣有誰,只在乎這些大臣是否對自己忠心??墒沁@些大臣,明明只是忠于皇權,這樣的話,哪個皇上,都是皇權,他們何必要告老還鄉呢?而且,皇上知道,新人不一定有老臣那么好用,很多東西需要慢慢磨合,也不會讓這些大臣全部告老還鄉,所以,這件事情,我一直有所保留?!?/br> “有什么呢?看一字并肩王的樣子,誰還有信心做這件事呢?皇權,你以為效忠于皇權就好嗎?皇上要的,不是效忠于皇權,而是效忠于他。要是只是說效忠于皇權,你看這滿朝文武,地方官吏,哪個能比得上一字并肩王呢?可是他的下場呢?那些老臣只是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和一字并肩王一樣罷了?!?/br> “一字并肩王的下場雖然令人惋惜,可是也有很多不對的地方。那時候,就算我不幫皇上,太子也不是最好的選擇,試想一下,如果那時候先皇對太子是那么滿意,為什么要扶持七皇子呢?可見,先皇對太子也是有保留的,他也覺得,太子在某些方面,是不合適的,甚至于,先皇扶持七皇子,就是幫助太子成長的,所以,其實七皇子的死,先皇早就有所準備了。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最后,太子居然死了,七皇子還畏罪自殺了,這時候,其實他并沒有別的想法,只覺得,自己當年所做,害了自己兩個兒子,才會氣暈過去的。 所以,那時候的所有事情,他才沒有追究,可是最后,他是怎么發現問題的呢?我覺得,這個癥結,應該還是出在容妃身上。在個事情,成也蕭何敗蕭何,所有事情,都因為容妃暴露了。下蠱的人,是皇上,他的想法,只是除掉自己身邊一個有異心的妃子,但是并沒有別的方法,所以才動用了嵐宸姑姑的蠱毒。 只是他沒想到,皇上為了救容妃,也為了警告我們,居然把容妃送到了清蔭閣,而他更沒想到的是,京墨居然是索爾族,京墨被嵐宸姑姑藏在了清蔭閣,所以,他自作自受,才被害死??墒?,他最后一刻到底把這個皇位給誰了呢?其實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他沒得選擇,也沒辦法選擇,他只能把皇位給皇上,因為他已經沒有可用的兒子了。 這時候,他做那么多事情,也只能打碎了牙和血吞,自己害死自己,把江山白白送給了自己最看不上的外族之子。所以,皇上根本不覺得自己是篡位,面對我當初說的,他才一點反應都沒??墒切M毒的事情,不可能和朝臣解釋,所以朝臣對這個皇上其實是不信任的,才會有所嫌隙。 我猜,那些老臣離開的原因,是因為當初他們就看不上這個皇子,所以有所得罪,才會急急忙忙告老還鄉,他怕這個皇子記仇,新仇舊帳一起算,所以才離開,卻沒想到,我來插了一腳,讓他們的女兒選秀入宮,這時候,我再拋出橄欖枝,他們就只能答應,不能反對了?!?/br> “也就是說,這些臣子,本也是見風使舵的墻頭草?所以皇上也不在乎這些臣子是不是在朝堂之上,只是怕他們亂說話罷了?可是為了防止他們亂說話,就把人家的女兒娶進宮來,也太奇怪了吧?” “其實,這次選秀,這個只是一個方面罷了。這次選秀,一是為了堵住這些老臣的嘴,以防他們沆瀣一氣,做出什么難以控制的事情來。二是為了平衡朝中勢力,讓不同勢力互相聯姻,攪亂他們的關系,這樣,他管理起來就容易得多了。三是封后之后,夏閣老斷了念想,他自己也就放心了,皇后那邊,沒什么勢力,根本沒有功高蓋主的能力,護國公也不過是個虛名,國舅也無非是個沒用的紈绔子弟,自己這么做,不僅得到一個好名聲,還避免了前朝后宮勾結,自己后院起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