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分出去
常氏臉一紅,“娘,回門可以拿,但是以后不能常拿,我嫁過來就是江家的人,也要顧自己家” “放心,咱家雞蛋都是自己吃,不賣,你的身子也應該補一補,想吃就煮,娘不會象別人家那樣苛待兒媳,在娘眼里,你也是個孩子” “謝謝娘”常氏眼圈一經,婆婆真是太好了! “好了,你要是也想學女紅,就過去吧,我也拿著活,咱去跟她們湊個熱鬧” 如今云朵和云霞都出徒了,進屋后,就看見云朵在手把手的教,而小閨女卻在一邊坐著磕瓜子,看見李氏和常氏進來,都趕緊起身“娘,大嫂,你們來了” “你大嫂也想跟著一起學女紅,教的時候喊她上一起” “嗯,好” 李氏看了一眼閑著的小閨女,瞪了她一眼,“別人做在做活,就你偷懶” 妮子用手拉了拉李氏“娘,你就只看見我閑著了,哼,你閨女磕著瓜子腦袋里都是,想著咋樣才能多賺銀子“ ”巧言吝色,娘說不過你,哼“正準備拉著玉娥坐那兒,哪知卻聽小女兒說了一句,”昨兒村長沒來,您是不是該帶著大嫂再帶上一點東西,去村長家呢” “哎呦,就是,我咋把這么大的事給忘了,走,玉娥,先不學了,我趕緊帶你去村長家,看看他老人家去,順便報備一下,等天暖和了,請他派人把你的戶籍辦一下” 于是李氏拉著常氏,撿了幾十個雞蛋胳膊上挎著,去了村長家,妮子嘆了口氣,以后啊,這日子不好過嘍,娘親是有了兒媳婦忘了閨女啦,都不說把她這個閑人帶上一起去。 哎!可憐哦! 看著那幾個小家伙認真的學繡藝,她就嘆氣,就看那幾個名字就知道她們在家是多不受待見,名字這么隨便就起了,古代的女人地位真是低呀。 后晌,上學的人回了家,李氏吩咐云朵做飯,然后和江玉橫帶著新婚小兩口,還抱著一個大盒子,直接去了村長家,她上午就和村長說好的,給大兒子分家。 所以這文書是必須要簽的,雖說云海在學堂,可是還不到一年,這文書自然還是村長家的人代寫才好。 一式三份,常氏對于婆婆這么著急分家,也有點蒙,可是聽婆婆說,以后誰一娶都是這樣,覺得可能是江家立的規矩,也沒多說,聽到念的文書內容,心里是非常的滿意。 寫好,按了手印,李氏就把房契,地契,還有二百兩銀子,當著村長的面交給了云海夫妻。 “在云河娶妻之前,你們把房子的事解決好,你們也看到了,家里的地方不夠,以后別管誰娶妻都是這樣,以后縣里的租金就你們自己做主了,不管是出租,還是自己用,我也不管你們,你們都長大了,我們當老人的不能一直攔著不讓他飛” 村長哈哈縷著胡子大笑起來,“這就對了,這樣想才是對這個家好,但是當老人也得適當的給孩子把著點關,畢竟你們吃的鹽比他吃的米還多不是?” “村長說的對,說的對” 云海夫妻倆的事就這樣圓滿解決了,第二天,兩人趕著馬車,大包小包的回了門,在那邊受到了熱情的招待,常氏把給雞搭窩做暖棚的事一說,那邊當即就開始動手搭起來。 又把分家的事說了說,常氏父母雖然高興,但也是叮囑常氏,“在你家二弟沒娶之前,你就在公公婆婆跟前孝順吧,哪有剛進門,就要出去住的道理,至于宅子,可以在縣里先買了,不住可以租出去,落個租金也是好的” “爹,娘,我公公婆婆還分了我們二十畝地,就在縣城邊上” “哎呦,閨女,你可是上輩子積了德,你公公婆婆待你真好,這宅子鋪子和地一下都全了,你們倆要是再不好好干,就對不起他們二老了” “娘,您放心,我一定會跟云海好好過日子的” “嗯嗯,那我們就放心了,不要惦記家里,也不要老往家跑,咱家過的挺好的” “岳父岳母,小婿不會拘著玉娥的,想家了就回來看看,” “那怎么行,女兒家一但嫁人,就得全心全意為婆家著想,逢年過節的再回來也不遲,我們要有事,也會拖人捎信過去的” 臨別前,常氏也鼓動爹娘等再一個冬天來了,家里也種暖棚,跟著江家學,他們只是點了頭,也沒具體說。 回門挺好,皆大歡喜! 時間過的挺快,天氣漸漸回暖,香凌和炫宇從空間也都出去了,對面的工程也上人開始干了起來。 空氣中到處流轉著春天的氣息,后院的暖棚也不用燒柴了,只是記得早晚掀蓋草簾,但是另一間空房的芽菜和蒜黃還得燒炭盆。 不過也快用不著了,因為收了這一茬,家里就不打算養了,再養就得到再一個冬天來臨。 家里娶了媳婦,月底讓老人來吃rou的事,也被江玉橫堵回去了,但是那一天,他會親自把做好rou菜,給老人送過去,比他們上門來效果更好,因為村里人都看得見,都夸他孝順,江老頭他們也說不出來別的。 話說回來了,為啥那天云海娶親,老宅那邊沒人過來鬧騰,竟然一個人都沒出現?憑著他們愛沾小便宜的性格,最次也得來蹭頓飯吃吧?這可太不正常了。 就連江玉橫和李氏,沒事都瞎琢磨,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嘿嘿,不可思議?這事當然是咱們的妮子給他們做了手腳,就知道這事他們不會不來,早早吩咐香凌和炫宇,那天,天還沒亮,就給他們全部下了迷香,等他們醒過來,這邊喜宴早就結束了,晚上飯正準備做。 能過來才怪! 三月三那天,李氏帶著meimei家的孩子,和江老爹一起,去送嫁,聽說兩個小姨都分了家,分得二畝下等田,一間茅草屋,可憐的很。 當時李氏就怒了,馬上帶著三個哥哥,領著兩個meimei,挨個去了她們村,給meimei重新買了宅基地,一家先借給她們六十兩銀子,立即找了建筑班子就開始劃線蓋房。 房契地契都是meimei的名字,多花了一些銀子辦的紅契,想搶都不可能,之后又帶著幾個孩子回來住了一個月,等那邊蓋好后,才把孩子送回去。 兩個月,孩子養的白白嫩嫩,干干凈凈的,修了一身的好習慣不說,女紅也學的挺好,繡個帕子都可以賺錢了。 幫人就幫到底,李氏又花了銀子,給兩個meimei家,一家買了一輛牛車,這樣耕地也行,代步也行,主要是來她這兒串門更方便。 算了算,每一家借給了八十兩,這一下就出了一百六十兩,不過meimei家實在,給打了借條,江玉橫自然也沒說什么,他聽李氏的,又不是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