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后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01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嫁入豪門的炮灰受 完結+番外、在逃生游戲里撿到一只小惡狼、影后說她沒對象 完結+番外、冷暴力 完結+番外、雙世戀甜[穿書]、三少爺的劍、玉奴(1v1)、被迫上進的日子、萌夫有囍 完結+番外、在男主家里吃軟飯
昌平侯夫人動了動唇,又沒有出聲了。她和身邊的這個男人做了幾十載夫妻了,外人都道她是個有福氣的人,丈夫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功成名就,她也麻雀飛上枝頭當了鳳凰,成了這些世家夫人里的一員。 這倒也罷了,皇城里這些世家里頭,哪個夫人不是要忍受自家丈夫的三妻四妾,稍有不慎,還會落個妒婦的罵名??伤姆蚓?,對她從一而終,即使如今封了侯,也依舊只有她這個原配。 不僅如此,養的一雙兒女也個個是人中龍鳳,兒子顧飛揚年紀輕輕,就封了大將軍,女兒生的國色天香,先帝在時,是寵冠六宮的夕貴妃。如今新帝登基,她更是一步登天,成了整個大昭最尊貴的女人。 若只論這些表象,她這個昌平侯夫人當的真真是羨煞旁人。 但只有她知道自己內里的苦,這個與她同床共枕了這么多年的夫君,她從未走進過他的心。而他給她的除了冷漠,就是命令。 這么多年了,她從沒看透過他。 她的沉默,昌平侯倒是又給了她一個正眼,“我只是不喜歡被眾人圍觀的排場,免得旁人以為我是得了女兒的風光。阿照自小與咱們聚少離多,經過上回滑了龍胎的事,我也懂她在宮中的不容易,往后我也不會對她太苛刻了?!?/br> 難得看他這般主動,昌平侯夫人眉間染了幾抹喜色,“老爺能這般想,妾身倒也放心了。阿照命好,難得皇上對她有些情意,她雖沒在咱們身邊長大,但為人處事,品性皆是不差的,定是不會做些出格的事?!?/br> 昌平侯看著她,“夫人是不是還在怪我,當初要把阿照交給云松道長?” 昌平侯夫人眼神閃了閃,垂下頭來,“這都過去多少年了,老爺又提起作甚?” 昌平侯拉著她的手,“當年生阿照時,你難產,阿照在你肚中憋了氣,生出來后三天兩頭的生病,哭鬧不休,你也遭了那回大罪,身體不大好,我是怕你照顧不過來,才交給了云松道長?!?/br> 對昌平侯夫人來說,這番話已經是她從昌平侯口中聽到地最慈和甚至帶著討好的話了。 然而,她并不感動。 因為,她早就知道了。 昌平侯今日這番話,不過是在騙她。 她不是難產,而是她的夫君其實是想要她死的,死的神不知鬼不覺。 可惜,她命大。 外面的落日還有余暉,在這盛夏天,依舊帶著暖洋洋的熱度,昌平侯夫人卻無端覺得心一陣陣發冷。 當年看到她夫君的第一眼時,她是真心喜歡他的啊,夫君生的高大威猛,一張臉是棱角分明的俊美,她少女懷春,當真是一見鐘情的,那時他還是皇城里藉藉無名的人,她宋家雖然沒落了,但比他顧家要好上許多,算是低嫁。 同年紀長大的小姐妹都在笑話她,她也惶恐不安,但在新婚的第一眼中,所有的不安和緊張都化為了欣喜。 她也曾幻想當個柔情蜜意的小家婦人,不在乎夫君能否功成名就,只要兩人能相親相愛就夠了。 可是,永遠都只有她單方面的自作多情和自討沒趣。 久了,她也倦了。最初情動的熱情退卻,也只剩下湊合著過日子的將就。 她想,左不過這一生沒有其他什么變數了,一年拖一年,她也是半截身子入黃土的年紀了,那些情情愛愛的東西,早就不奢望了。 她的夫君,真的沒必要這么騙她的,她寧愿他冷酷無情地告訴她那些赤裸裸的真相,也不要這般溫柔地欺騙她。光明磊落的冷酷也好過虛偽的溫柔小意。 那樣,至少證明曾經的喜歡沒有錯,只是她運氣不好,她的夫君不愛她而已。 昌平侯夫人在那一瞬間閃過萬千情緒,卻在抬頭的須臾間,神色自若自若起來,她扯了點笑,看向昌平侯,“咱們都是多少年夫妻了,妾身如何不明白老爺的盤算。我不怪老爺,真的不怪你?!?/br> 昌平侯看著她,片刻后才挪開視線,伸手攬住她的肩,“這些年,不是讓你獨守空房,就是讓你跟著我吃苦,我知道,委屈你了。我也好好反思過了,是我為人太過迂腐刻板,性子倔,讓你們都跟著受了不少苦?!?/br> 這等話,若是從前聽,昌平侯夫人不知會有多欣喜,如今卻是心死了,聽后也不過一笑置之,“老爺怎地突然想明白了?” “大抵上了年紀,很多看不開的,想不開的,自然而然就想開了?!?/br> 昌平侯夫人垂眸,“也是。人一旦上了年紀,很多事就豁然開朗了?!?/br> 她說得太淡了,昌平侯也不做多想,繼續道:“都說女兒家要嬌養,我想來想去,都覺得從前對她太過苛刻了。不過,母女連心,怕是要想阿照與我這個父親再親近些,少不了要夫人從中幫我說說好話?!?/br> 昌平侯夫人愣了愣,神色間也沒表現出什么疑惑來,依舊淡淡道:“阿照是個明白人,定會明白老爺的心意的,哪用得著妾身多說?!?/br> 昌平侯語氣惆悵,“大抵是我從前對她太過苛刻了,總覺得我們父女有些隔閡?!?/br> 昌平侯夫人笑了一下,“那妾身尋著機會了,定會和阿照好好談談心的?!?/br> 說話間,馬車已經到了宮門口,昌平侯也不再開口,昌平侯夫人也安靜地坐著,不再多言。 進了宮之后,昌平侯一家自然是要先去拜見趙三思這個帝王的。 馬車一到宮門口,李忠賢就派小太監先一步送了消息到承乾殿,趙三思早早就等候在殿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