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上北下南 完結+番外、快穿女配再就業、塑料婚姻害死人[娛樂圈]、秘密[GL] 完結+番外、[綜]赦大老爺穿越記 完結+番外、誤染相思 完結+番外、寵后 完結+番外、穿成嫁入豪門的炮灰受 完結+番外、在逃生游戲里撿到一只小惡狼、影后說她沒對象 完結+番外
碧荷抽抽搭搭的哭了一整晚,紫鵑也慶幸了一整晚。 第二日,紫鵑也抽抽搭搭了的哭了起來。 她是不用洗小姐的衣裳,她卻要洗蘇嬤嬤的衣裳。 蘇嬤嬤的衣裳可不比小姐衣裳干凈,洗起來比洗小姐的衣服累多了 不光洗衣裳,還得給蘇嬤嬤端茶倒水,伺候蘇嬤嬤。 而且還不能耽擱院子里的其他粗活。 以前紫鵑給蘇嬤嬤做這些,能得個好,現在做,便是分內應該的了。 紫鵑哭到幾乎暈厥。 誰洗衣服,誰掃院子,誰擦桌子,誰搬椅子,在主子眼里看來。不過是芝麻大小的事情,甚至都算不上事情,在下人們眼中,可就是大事情了。 下人們心內不平則生怨懟,怨懟則生混亂,混亂則要出事故。 這位鄉下長大的大小姐,實是太糊涂了,不會半點馭人之術。 蘇嬤嬤自然不會提點徐琳瑯,就這般糊涂下去才好,日后,誰若是娶了徐琳瑯,內宅必定雞飛狗跳。 糊涂些好。 徐琳瑯整日除了和禮儀師傅學學規矩、去給長輩們請請安,便是看《齊民要術》、《皇帝內經》和別的畫本子了。 應天府的貴人圈果然又有了傳言,魏國公府的大小姐徐琳瑯,整日里無所事事。也不刺繡,也不讀書,也不學習才藝,只知道虛度光陰。 “公門六玉”旁的“五玉”可都刻苦著呢,這徐琳瑯,也不懂得笨鳥先飛,當真是被養歪了。 過些日子就是魏國公府老夫人的壽宴了,這位大小姐必然要露面,倒是后便知道她是怎樣的一個人物的。 各家夫人,還沒聽說誰家的姑娘這般不像話呢 天下初定,文官武將都是新貴,家里根基不穩,無甚家學淵源。 皇上皇后分外重視貴族子弟,官家子弟的讀書教養。 故而各家的閨秀都卯足了勁兒讀詩書,學禮儀,學才藝,一個賽一個的有才華。 像徐琳瑯這般一無所長還不思進取的,在這應天府的官家小姐里,確實還找不出第二個, 各家夫人心里不免輕視了徐琳瑯。輕視歸輕視,魏國公的嫡長女剛被接回了府,各家還是要送禮過來的。這可不能瞎糊弄。 各家夫人自然又是一番準備,將給徐琳瑯的禮物送到了魏國公府。 芷清苑內。 蘇嬤嬤正和徐琳瑯說著話。 “小姐,這幾日這些別家國公夫人俱送來了禮,不過卻都也不是什么正兒八經的好東西,想必是輕視小姐剛從亳州回來?!?/br> 蘇嬤嬤端著盛著各家夫人禮物的托盤,一邊嘮叨道。 “嬤嬤收拾起來便是,?!毙炝宅槍P闹轮镜目粗嫳咀?,頭也不抬。 蘇嬤嬤樂得如此。 這些日子,每當有別的府的夫人送來了禮物。這鄉下丫頭都看也不看,也不看樣子,也不計數,更不提造冊登記。 這般下來。自己從這些首飾里拿上幾件。她也不會知道。 這個鄉下丫頭果然好拿捏。 別的國公府夫人送來賀禮,自己告訴她這些首飾成色平平,想必是沒把大小姐放在眼里。 這鄉下丫頭聽了自己的話,往后再來了禮,竟然看都不看,直叫自己處理了。 蘇嬤嬤頗為得意,這府里就沒有比這更好的差事了。 思及此處。蘇嬤嬤看著一心只看那些無用書本子的鄉下丫頭更加順眼了。 收好了賀禮,蘇嬤嬤殷勤地端過一杯紅棗桂圓茶:“小姐仔細眼睛,也該歇歇了?!?/br> 徐琳瑯抬起頭笑笑:蘇嬤嬤待我真好?!?/br> 蘇嬤嬤更是裝出一臉慈愛:“是奴婢親自去濠州州把你接回來的,這樣的情分,我自然會全心全意的待小姐?!?/br> 徐琳瑯的眼底閃過一絲微不可見的冷笑。 蘇嬤嬤又關切地說道。 “大小姐,過些日子,便是老夫人的壽辰了?!?/br> “到時候府里定然要來好多夫人小姐,我便給小姐說上一些各家夫人小姐的情況,免得小姐到時候什么都不了解失了禮。 徐琳瑯點了點頭。 蘇嬤嬤便滔滔不絕的說開了。 這家夫人是如何苛待下人,那家夫人如何虛偽做作。這家的小姐是如何目中無人,那家的小姐是如何愛嘲笑人。 說的都是些讓徐琳瑯對這些人生了抵觸的話。, 徐琳瑯裝出和上一世一般惶惶的神色。 蘇嬤嬤頗為滿意,又開口道:“對了,小姐,這個月的月錢下來了,一共二十兩呢?!?/br> “原本該是十五兩,夫人疼小姐,特地給小姐漲了五兩兩?!?/br> 謝氏疼愛自己,給漲了五兩,徐琳瑯心內輕蔑一笑。 徐琳瑯知道,徐達早就給她安排了田地鋪子的,不過這些都是內務,內宅庶務自該是當家主顧cao持管理的,徐達便讓謝氏將田地鋪子交給徐琳瑯。 徐琳瑯國公府已近兩月了,謝氏絲毫不提田地鋪子的事情,想來,謝氏定然是把徐琳瑯田地鋪子的租子都貪墨在了自己的口袋里。 那些租子,少說也有五百兩。 按照徐琳瑯對謝氏的了解,謝氏貪墨了這些租子之后,定然是忙不迭的用這銀子去貼補她的母家了。 第12章 十二 五百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當今,大明官員的俸祿都不高,就算是國公府這樣的門地,國公爺們的俸祿也不過是僅僅能夠維持日常開銷。 好在還有陛下的封賞、田地莊子的收入,倒是不至于過的太過緊巴。 徐達除了是魏國公,還身兼數職,有著太傅、太子少傅、參軍國事等職務,這樣一來,俸祿就多一些,不過也多不到哪里去,僅僅能讓府中過的闊綽一些。 魏國公府平時的人情往來,積蓄,還有別的大花項,主要都是靠著圣上封賞給徐達的那些田地莊子。 徐琳瑯的月錢是十五兩,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十五兩已足夠一家幾口人半年的吃用。 可是對于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來說,不過是手上的零錢罷了。 應天府有頭有臉的貴人,隨便哪一個,頭上身上的首飾,便上了幾十兩上百兩的價錢,出門做客的衣裳,也是動輒便超出了幾十兩。 普通的有錢人家的小姐確是指著月錢過活,可是對于應天府內的公侯府的小姐們來說,月錢不過是個形式罷了。 幾位國公家的小姐們名下,都是有些田地鋪子的,有了田地鋪子的收入這才能支撐得住姑娘們的花用。 徐琳瑯自然也是有莊子鋪子的。 在徐琳瑯還沒來應天府的時候,徐達本就將南市街最繁華的南市街上的三處鋪子分給了徐琳瑯。 除此之外,還有城郊的一處田莊。 謝氏是魏國公府的當家主母,這種分莊子鋪子的事情,自然都是該由謝氏出面打理,所以,徐琳瑯的這些田契地契房契都在謝氏處,由當家主母謝氏代為打理。 徐琳瑯來了應天府的這兩個月,謝氏收著徐琳瑯那幾間鋪子的租金和莊子的租子,每月能有二百大幾十兩的進項。 按理來說,本該徐琳瑯一入府,謝氏便將這些田地鋪子都交給徐琳瑯。 謝氏卻牢牢將徐琳瑯的田地鋪子捏在手里,也不提將鋪子田地給徐琳瑯,更不提將租子給徐琳瑯。 徐達心里只有打仗練兵,本就不夠重視這些庶務,絲毫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情。 謝氏也裝著忘了的樣子,再不提此事一句。 謝氏的母家是前朝舊貴,皇上建立大明之后,極為重視謝家,可是謝氏的父親謝再興卻偏偏犯了事兒,招了皇上厭棄,謝家就此敗落。 謝家一向都是鐘鳴鼎食的富貴之家,一朝敗落,日子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不過好在,謝家生了兩個好女兒。 謝家的兩個女兒,大謝氏和小謝氏都嫁得好,二人都牟足了勁頭貼補娘家,因此,謝家雖然敗落,卻也依然維持著富貴。 甚至于,謝氏的親娘日常的穿戴比徐老夫人都華貴好幾倍不止。 上一世,徐琳瑯沒有來應天府之時,謝氏便從公賬上、徐錦芙、徐錦薇和徐增壽的賬上克扣銀子貼補娘家。 徐達把給徐琳瑯分了田地莊子以后,謝氏便用徐琳瑯的銀子貼補娘家了。 謝氏牢牢攥著徐琳瑯的田地鋪子,每當徐琳瑯有什么花用,只得去謝氏處要銀子。 謝氏從不會輕而易舉的將銀子給了徐琳瑯,總是要為難阻攔一番,徐琳瑯要不上錢是常事。 徐琳瑯若是向謝氏要銀子,謝氏總是以若給徐琳瑯太多銀子徐琳瑯會染上不好的習性和徐琳瑯要置辦的東西物品本無用為由駁回徐琳瑯的請求。 這般下來,徐琳瑯在這國公府內唯一的進賬,便是那每月的十五兩,隨便買個筆墨紙硯,隨便買個能穿戴在人前的衣裳首飾,便剩不下幾個子兒了。 實在沒辦法,徐琳瑯便動用了張氏給她留下的五千兩私房。 徐達被封了國公的這些年,每年都給張氏母女五百兩銀子。 為此,謝氏幾乎要將牙咬碎了,卻不得不裝大度。 徐達每年給張氏五百兩,六年時間,張氏卻存了五千兩,這其中自然有緣由。 張氏出了銀子,與她娘家的弟弟在縣里開了處酒樓。 張氏的弟弟弟妹,也就是徐琳瑯的舅舅和舅母,二人極會做生意,很快就將留仙樓開成了濠州最大的酒樓。 張氏只出了銀子,但是從未參與酒樓的經營,當今,世人輕視商人,張氏自然不能讓人起了她做生意的懷疑,從而給徐達了徐琳瑯抹黑。 所以,留仙樓的一切都是徐琳瑯的舅舅舅母在打理了。 張氏為避人耳目,一直都和徐琳瑯住徐達在鄉里給置辦的老宅子里。 留仙樓進賬不少,張氏和張氏的弟弟各分一半,就算如此,張氏每年也能收不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