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288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魅寵升級路(穿書)、裙下之將、丑蛇進化史、重生后貴女專注打臉、上北下南 完結+番外、快穿女配再就業、塑料婚姻害死人[娛樂圈]、秘密[GL] 完結+番外、[綜]赦大老爺穿越記 完結+番外、誤染相思 完結+番外
林淵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心里想著自己這一路走來所干的事。 有些事還是太急了。 不該那么急。 他是認真的在反省。 他想一鼓作氣把該改的都改了,但是卻沒想過世道這么亂,人們心不穩的,好事有時候都會變成壞事,要是再有有心人…… 林淵終于發現,其實宋石昭有一點沒說錯,就是百姓們太累了。 百姓們需要休養生息,林淵變得太快,百姓們跟不上來。 林淵覺得有些無力,靠在椅子上,手邊的茶已經冷了,但沒有他開口,下人們不敢進來換茶,他就喝完了這杯冷茶,覺得喉嚨和胃都是冷的。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無力感了。 他錯了嗎? 林淵覺得他的想法沒錯,該改的應該要改。 但他不該那么快,手段不該那么直白酷烈。 林淵吩咐下人:“請宋主管來?!?/br> 下人應聲,不到半個時辰,人就已經到了。 林淵親自把宋石昭請進來。 “先生?!绷譁Y站在宋石昭面前,說道,“我細想后,發現還是先生有理?!?/br> 宋石昭現在無比清楚自己的位子,不敢在林淵面前拿喬,連忙說:“下官也細想過,下官有錯,大人的方向是對的,是下官無知?!?/br> 兩人對視一眼,林淵嘆了口氣:“如今的平江,還不是我的平江?!?/br> 這塊地是他的,但百姓還沒有歸心,對高郵來說,南菩薩就是救命良藥,是他們手里唯一的生機,所以他們才能迅速跟上林淵的步伐,與其說是跟上,其實是他們什么都沒有想,林淵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所以行動力強的讓林淵覺得那是常態。 但其實不是。 平江就是個反例。 平江的百姓過著安靜平和的生活,又富裕,哪怕是最普通的人戶,也是不愁吃穿的,小戶人家都有世仆,稍微有錢一點的,家里還有藏書——這個時代不是人人都能有藏書,一般來說,書籍是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的傳下去,才能稱得上是家學淵源。 藏書,也得有幾十本才能叫藏書。 雖說已經有活字印刷了,但書籍從來都是統治階級的東西,不是人人可讀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文盲。 太平年間,書籍就是財富,誰家的藏書越多,誰家就越清貴,社會地位越高。 當年林老爹求娶老姑娘楊氏,看重的也是楊父手里的藏書,楊家窮的連飯都吃不上了,都不愿意賣書,寧愿守著那些書餓死。 可惜林老爹的主意落空,楊氏出嫁以后,楊父靠著林老爹的聘禮緩了口氣,就從家族里過繼了個男娃,藏書和家產,自然也是要傳給這男娃的。 讀書人多了,就會不馴,他們覺得自己懂一萬個道理,他們只是時運不濟,不然一個兩個都能直沖云霄。 反而是不讀書的人聽話,他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上面的人說什么就是什么。 林淵這時才明白,為什么古人一直會限制百姓讀書——除了筆墨紙硯昂貴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還是統治。 林淵對宋石昭說:“有一事要麻煩先生?!?/br> 宋石昭:“下官必辦得妥帖?!?/br> 林淵:“開文會,那些讀書人……總得治治他們?!?/br> 免得他們來礙手礙腳,眼高手低,大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張嘴就是圣人言說孔孟道理,在林淵眼里,他們還不如種地的農人有用,農人好歹能帶來糧食,這些人會什么? 不事生產,只會死讀書,就是當官——林淵都害怕他們出去危害一方。 宋石昭笑道:“那就交給下官了?!?/br> 于是宋石昭挑了二十多家遞了帖子,邀他們家的兒子孫子參加文會,文會是雅事,就是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聊天喝酒,做幾首詩,或是寫幾幅字,如果蕩漾一點,還能招妓,寫好的詩叫妓女唱出來,傳出去也是文人逸事。 林淵有時候都不明白,最看不起妓女的就是這群人,把妓女捧得最高的也是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