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237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魅寵升級路(穿書)、裙下之將、丑蛇進化史、重生后貴女專注打臉、上北下南 完結+番外、快穿女配再就業、塑料婚姻害死人[娛樂圈]、秘密[GL] 完結+番外、[綜]赦大老爺穿越記 完結+番外、誤染相思 完結+番外
賈福清自然要說:“南菩薩悲天憫人,乃百姓之福,賈某區區一小人也,南菩薩何過之友,您這樣說,倒顯得賈某討嫌了?!?/br> 賈福清是來投誠的,他告訴了林淵朝廷在平江路的部署,有多少兵,兵丁里有多少老弱病殘,雖然只是一個大概的虛數,但是對林淵來說已經足夠了。 畢竟賈福清只是一個文臣,他的身份也接觸不到更高的機密。 直到林淵確信自己把賈福清肚子里的存貨都挖干凈了,他才放賈福清離開。 不過賈福清依舊沒得到“自由”。 他依舊被關著。 或許再過段時間他才會想明白。 在如今的亂局中,像他這樣的人,早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為人臣者,忠心是第一條,他能背叛朝廷,終有一天也能背叛林淵。 這樣的人,沒人會用。 哪怕只是叫他知道最微不足道的消息,他也會傳播出去。 從他踏足泰州開始,就注定了他將一輩子再無出頭之路。 林淵收下的兵已經調遣好了,隨著流民的增多,從軍的人也變多了,大多數從軍的都是光棍漢,他們來的路上失去了父母妻兒,獨自來到這里,找不到人生的目標,沒有需要自己供養的人,就去從了軍,軍營里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自己cao心,一季有一套新衣裳,每個月都有軍餉,就是以后退下去了,也能靠著存下的錢娶一房媳婦,不用為老了以后的衣食擔憂。 林淵的兵從三十萬擴到五十萬,而且還在增多。 對百姓來說,當兵是苦事,畢竟戰場刀劍無眼,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活下來。 可是在林淵治下的五地,百姓們甚至覺得當兵是件好事——戰死沙場是烈士,妻兒子女都能受其庇護,只要告訴別人自己的丈夫是在戰場上捐軀的,他們就會受到尊敬。 而且每個月都有南菩薩賜下的撫恤金,雖然不多,但是家里只要有人干活,再加上這筆撫恤金,養活一家老小沒什么問題。 如果傷了殘了,不能上戰場的,南菩薩還會給他們一筆“買斷金”,拿了這筆錢,還會給他們找活干。 士兵的地位空前上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軍。 百姓們看到了利益,他們就會前赴后繼的撲上去,一家只要有一個男丁留著生孩子就行,哪怕沒有男丁,女兒也能招贅,不擔心香火會斷絕。 他們固然會心疼自己的兒子/丈夫/父親,但是和巨大的利益相比,這都是可以犧牲的。 有時候林淵都覺得,百姓狠心起來,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栗。 他們明知道從軍的人死亡的概率比活下來的概率小得多,但依舊能一邊流著淚一邊把人送走。 林淵現在不急了,所以他聽取了羅本的建議,沒有直接攻打吳江,他讓李從戎領著十萬人,把吳江圍住了,吳江原本就沒有多少糧食,土地不豐,光靠自產自銷根本養不活那么多百姓,這十萬人一到,把吳江團團圍住,不叫人進去,也不放人出來。 他們生生把吳江圍到投降了。 吳江的知州還想困守求援,可百姓們等不住了,里頭的大戶們也等不住了,他們有糧,可再多的糧食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于是知州打開了城門,李從戎進去,接管了吳江。 經過一年多兩年的圍困,李從戎進去的時候,還以為看到了人間地獄。 路邊是餓殍,瘦弱的百姓們還在爭搶尸體。 大戶們緊閉大門。 然后李從戎才知道,這些大戶也不是沒有動作,十幾個小的集合在一起,吞食更大的,在與外界失去聯系以后,所有人都從人變成了獸,然而等城門一開,他們又撿起了道德禮儀,開始給李從戎送禮了。 沒有糧食,金銀珠寶還是有的。 他們的希望就是李從戎不要對他們下手。 李從戎要什么,他們就給什么。 上面換了主人,可他們還是得活下去啊。 與吳江相比,另外幾個地方就沒那么容易了。 昆山和嘉定在陳柏松他們打過去之前就緊閉城門,召集了軍隊,再向朝廷求援。 朝廷此時也沒了多少兵力,能夠支援過去的,只有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