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錯失良機
第五二四章錯失良機 城頭硝煙彌漫,韃子的炮火很猛。 何守信默默點著數,正陸續轟鳴的、大大小小的火炮,大概有二十門的樣子。 看上去,高高的城樓幾乎要被炮口發出的濃煙淹沒了,只能看到一團團紅光,接連不斷地從城垛間閃起,隨即便是一枚枚帶著煙火的炮子,呼嘯著向他的陣地砸來…… 身后不遠處是他的連指揮部,這是周邊僅有的一座小木屋,此刻,緊跟著他的幾名通信員都蹲在大樹后,有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雙手抱頭捂住了耳朵,似乎這樣就能抑制住因為炮擊引起的耳鳴。 他們的前方,大約五十步開外的林子邊緣,就是一個機槍巢。 這個機槍巢,離碼頭只有大約六七百步,看情形,失去了大樹的保護,隨時都有被炮子擊中的危險。 不斷射來炮彈拖曳著白色的煙霧,發出尖利的嘯叫聲,不時的發出“咚”的一聲巨響砸在附近的地上,帶起一大片泥土碎石后,連蹦帶跳地竄進樹叢中,“咔擦咔擦”地將一些小樹撞斷。 更多的時候,則是成片的碎石塊砸在樹冠和枝丫上,“噼里啪啦”地灑落下來…… 雖然機槍巢前面用沙袋壘起了一個簡易掩體,沙袋前還橫著一根粗大的樹干,但何守信估摸著,只要有一枚鐵球正中目標,那掩體便有可能報廢…… 雖然人和機槍都撤走了,但韃子的沖鋒很快就會到來,失去了完好的陣地,機槍手會有些忙亂。 何守信轉頭望向附近的單兵掩體。 一眼望去,這些成散兵線布設的掩體更加簡陋,一些凸出于前沿,處于樹木稀少地帶的陣地,已經在炮子的打擊中遭受了損壞。 有的掩體被直接砸中,瞬間便被撞得七零八落,即便鐵球砸在空地上,也立刻掀起一片泥土碎石,若是打在人身上,輕則斷胳膊掉腿,重則直接撕成兩半,血rou橫飛。 還好,何守信早有準備,不用擔心人員的傷亡。 按野戰條例,連夜修筑好阻擊陣地后,他便命戰士們退回到安全地帶,大部分人都在林子中,靠著樹干略作休息。 雖然這個季節天氣太熱,加上惱人的蚊子和飛蟲的sao擾,估計戰士們不可能休息好,但多多少少能為即將到來的戰斗積蓄一點體力。 那三百鄭軍士卒就更安全了,何守信將他們安排在了遠在三里開外的明月湖東岸,他們的任務,是防備來自身后小股韃子的偷襲,同時警戒各種意外情況。 但是,即便如此,擔任警戒的明暗哨是必不可少的,堅守崗位的哨兵雖然不多,但整條防線上也有十多個。 何守信目力所及,看到有人躲在了大樹后面躲避炮子,有幾名戰士無處可躲,正冒著咝咝作響、帶著煙火從天而降的鐵球,緊緊地縮在沙袋后面,盡量減少被砸中的危險…… 雖然警衛連的戰士,差不多每一個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了,在這種密集炮火的轟擊下,他們的表現得還算鎮定,任何慘叫、咒罵和哀號聲都是不被允許的。 但何守信看到這一幕,仍然覺得自己的腎上腺素在狂飆,他的手也微微發抖起來,心里在暗暗罵娘…… 工事修得實在簡陋了些,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這片林子的邊緣,幾乎沒有民房可以利用,而在這種低洼的水網地帶,戰壕是根本挖不了的。 幾鐵鍬下去,轉眼便會滲出水來,只需一頓飯的功夫,戰壕便成了水溝,壓根呆不住人。 因此,所謂的工事,只能依傍著樹木壘沙袋,最多找幾根樹枝橫在沙袋前略加保護。 這樣一來,突出地面的沙壘,防御撞擊的功能便強不到哪去,對付槍子倒是沒問題,但很難抵擋得住沉重的鐵球的猛烈沖擊。 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傷亡便在所難免…… 轉眼望向城頭,何守信有點后悔了。 “麻痹的!” 他恨恨地咒罵道,“早知如此,真該趁夜摸上去端了這些鐵烏龜!” 當初,從偵察兵的報告來看,城頭的韃子是有重炮的,也有排長提醒他,阻擊線是否過于靠前了。 但他認為,這些韃子都是綠營兵,戰斗意志并不強,攻擊能力更是弱雞,即便他們一定會硬著頭皮出城迎戰,估計也不過象征性地打幾炮、沖幾下而已。 因為,昨天白天,他們一定見識了我方迫擊炮的威力,他們必定知道,要是鬧得太兇,一定會引來這種恐怖的開花彈的報復。 是以,何守信主要考慮的是,一定要將韃子出城的通道堵的死死的,就連讓他們涌出城來,然后四散而逃的機會都不給。 現在看來,自己確實過于輕敵了。 看架勢,自己的舉動確實捏住了韃子的痛腳,韃子這是要拼命了! 然而,面對如此猛烈的轟擊,何守信卻猛地發現,自己居然無能為力。 因為,面對高大的城垛,機槍根本起不到壓制作用,更別說卡賓槍了。 那么,只有動用兩門炮擊炮還擊了? 不,他不敢下令! 迫擊炮的彈藥倒是夠用。 這次出征,林總給了他整整一個基數的炮彈——每門炮60發,一共120發。 雖然之前已經用掉了一些炮彈,以后也還有的是場合要用到,但對付眼前的韃子,只需二十來發便夠了。 可是…… 這兩門炮,是待會對付韃子的密集沖鋒時的最后殺手锏,想要精確打擊城頭,他沒有足夠的信心——韃子準備燒城,據顧大人所言,城墻根下堆滿了易燃物,只要有一發開花彈落入城內,后果必定不堪設想…… 想到這里,何守信只感覺一陣陣的蛋疼…… 本來,就在半夜時分,夜深人靜之時,他還曾突發奇想,是不是帶人摸進城去偵察一下,順手丟幾顆手雷,將城頭大炮炸他個稀巴爛。 他很清楚,這是可行的,而且,這種戰術,他的林總也經常搞一搞。 雖說,城頭的韃子點起了壯膽的篝火,增大了夜襲的難度,但他的這個警衛連里,有好幾個班排長都是當初參加過特戰隊選拔集訓的,雖然最終被淘汰,身手也是杠杠的。 就憑他們的單兵技能和兇猛的火力,即便暴露了行蹤,對付這種水平的韃子,也幾乎不會產生什么傷亡…… 可是,作為一個指揮官,他還是數度壓下了這個沖動。 或許,好不容易獨自領兵,使得他有了一種求穩的心態,輕易不敢使出過于奔放的招數…… 盡管他的林總多次強調,打仗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兵行險著在所難免,不必太顧忌傷亡,必要時要果斷地投入兵力,不能患得患失。 但是,何守信也算是討虜軍的老人了,一路走來,他深知首長們篳路藍縷,一手建軍的不易。 討虜軍至今才幾萬人,這點“本錢”,他的林總是要用來打天下的,自然少死一個好一個…… 無論如何,現在說什么都晚了,既然已錯失良機,除了忍,他已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