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洋婆子懂醫術?
第三五六章洋婆子懂醫術? 當天傍晚七點半左右,船隊就抵達了澳門。 還沒進入南灣,林嘯就望見了港外海面上,正靜靜停泊著的貨輪——“龍升號”巨大的身影…… 在陳奇策的引見和斡旋下,“龍升號”的瓊州之行相當順利,三十多萬株橡膠樹苗及時上岸。 收下了一萬石安南大米,和八千斤黑火藥的見面禮后,瓊州守將杜永和一口應承,幫忙推廣橡膠的種植。 在方宇春帶去的技術人員要求下,他第二天就派人陪同,在府城郊外尋找合適的山坡,準備組織山民開荒種植。 按林嘯的意思,由討虜軍出錢,各級官府承諾包銷包賠,并且幾乎不侵占良田,當地百姓中,無論漢民、黎民還是苗民,都樂意試著種植這種旱澇保收的經濟作物。 是以,當地官吏拍著胸脯保證,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三十萬株樹苗全部植完,并盡力確保成活。 事實上,整個瓊州府(今海南島),是華夏大地上僅次于臺灣島的第二大島,下轄三州十縣,地域極為廣大。 全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除了中部幾座高山外,多數山脈海拔在500~八00米之間,沿海地區大多是丘陵性低山地形。 由于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瓊州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日照充分,雨水充足,十分適合橡膠樹的生長。 實際上,官府和駐軍真正能控制的,主要是廣闊的沿海丘陵地區,而島嶼的中部,高山上的原始密林地帶,仍居住著許多未開化的黎民部落,官府的人一般不去輕易招惹他們。 不過,三十萬株橡膠占不了多少地,僅僅儋州一地,就足以在半個月內消化這些樹苗了,至少在數年內,還無需牽累島嶼南部各州縣,更不會驚擾大山深處的原始部落。 任務完成,方宇春和何守信他們,僅留下了少數技術人員,就匆匆告辭。 但是,他們沒有直接回澳門,而是去了欽州。 因為,事實上,船上仍有數萬株樹苗,這些樹苗是更加耐旱耐寒的品種,按老陳的意思,本著分散風險的原則,這數萬株樹苗,就在廣西欽州一帶擇地試種。 另外,船上還裝有好幾十噸生膠,需要盡快運回防城鎮,交給周曉杰處理。 這是應老周的要求,從南美大陸直接購買的膠乳,是李濤他們用大批絲綢和茶葉,在當地莊園主手里直接換來的。 這些純天然膠乳,只需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制成干膠,這干膠,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天然橡膠了。 對老周來說,煉膠的工藝相當簡單,他的化工廠有足夠的技術和設備。 有了這批橡膠,老周和老曹他們,就可以著手琢磨許多先進工業設備的制造了。 首先,簡易的淺層石油開采設備的圖紙已經完成。 按林嘯的計劃,他們大致有一年的時間完善和改進,待其余配套設備準備充足后,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其次,按孫雷的要求,曹嘉文帶著幾個實習生,一直在琢磨蒸汽機和柴油機的研制。 雄心勃勃的曹嘉文,本就嫌第一代蒸汽機效率太低,有了橡膠后,他甚至想過跳過蒸汽機,直接制造更為高效的柴油機了。 事實上,相比于傻大黑粗的蒸汽機,小巧玲瓏的柴油機上,除了氣缸的工藝要求極高外,別的部件反而比較容易制造。 第三,一些必需的民用品的試制,也已提上了議事日程。 比如:電線電纜、活塞式抽水機、自來水龍頭等,都需要橡膠墊圈來密封。 在老周的規劃中,只要及時開采出了石油,在他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建成第一座煉油廠。 屆時,各種化工產品將投入生產,比如化肥、化纖、以及塑料制品…… 唯有如此,他們帶來的知識儲備,才不會白白浪費。 當然,真到那時,小小的欽州早已不夠他們施展拳腳了,是以,他倆一直在慫恿林嘯早點打下上海。 只有光復了富庶的長三角平原地區,才能招收到足夠的高素質工人,也才能充分利用那里的水運資源,打造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化城市。 …… 之后,“龍升號”并未在欽州多耽擱。 重新裝載了一批糧食彈藥后,正好帶上了俞濟凡、李涵之及其手下的人馬,“龍升號”火速回到了澳門。 …… 碼頭上,以瞿式耜為首,李涵之、陳奇策、俞濟凡、何守信、付鑫蕊等人早已翹首以盼。 其中,付鑫蕊這個連,是林嘯從張晨楓的偵察營中抽調出來,專門守衛澳門的,以后,這個連就隸屬李涵之的香港基地了。 由于偵察營沒有輜重連的編制,所以,張晨楓的騎兵團,真正的老部隊,只剩兩個連。 而新任基地司令李涵之,則是特地從香港趕來,專程迎接林嘯的。 當晚,林嘯宿于總督府,特戰隊和少年營進駐兵營,工兵營和大批工匠們則直接留在了船上。 “對了,那營佛郎機雇傭兵,練得怎樣了?” 正寒暄著,林嘯突然想起了那幫被俘的佛郎機士兵,“那個上校,叫……什么來著?” “埃里克?門多薩,” 瞿式耜聞言笑著答道,“他們就在后面兵營里,被管得老老實實的,從未鬧過事?!?/br> “哦,是你的人在看著?” 林嘯點點頭,對付鑫蕊道。 “是的,總指揮,” 付鑫蕊靦腆的答道,“正按我們的要求訓練,每天早睡早起,乖巧得很……” “是嗎?” 林嘯咧嘴一笑。 看來,這個時代的洋人,沒有經歷過鴉片戰爭,還沒有被寵到清代那樣的驕橫,對中國人尚心存敬畏。 “是,” 付鑫蕊卻咕噥道,“天天吃得飽飽的,還有餉銀拿,還能鬧什么事?” “呵呵,” 林嘯呵呵一樂,說道,“明天開始,讓他們來幾次實彈訓練,這次,我要帶他們去大員?!?/br> “是!” 付鑫蕊一聽,立即開心的應道。 這些洋兵,既然拿了侯爺的銀子,他們手中的燧發槍當然得派上用場,讓這些洋兵去和大員的另一撥洋人搏斗,一定很好玩。 不過,隨即他卻又猶豫著說道:“不過,有幾個洋婆子……死都不肯回國,說是一定要陪丈夫從軍?!?/br> “從軍?” 林嘯眉頭一皺,“她們能干什么?” “主要是……那兩個軍官的婆娘帶的頭,” 付鑫蕊訕訕的道,“那個年輕的軍官康復很快,他的婆娘……懂醫術?!?/br> “哦?” 林嘯眉頭一跳,轉眼看向了俞醫生。 洋婆子懂醫術? 這下,林嘯來了精神,正愁缺軍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