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殺俘筑京觀
林嘯命人把那十多名俘虜隔離逐一審訊,仔細盤問龍墩村屠村之事是否屬實。結果不出預料,那些敗類除了某些細節相互推諉之外,全部承認,并異口同聲的把罪責都推在死去的李承榮身上…… 林嘯臉色鐵青,目光冷冷掃視著這些小丑,尚未說話,忽然,民夫隊中跪下了一大片,慟哭聲、哀嚎聲呼天搶地…….. 原來,這些無家可歸的苦命人大多是家中唯一逃生之人,家中親人不是被屠便是失蹤,很多人的家被清兵整村整村燒殺得一干二凈。 面對這些因觸景生情而情緒失控,慟哭不絕的百姓,林嘯沒法不動容,眼前這兩千余人都已無家可歸,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鄉親們都起來吧……起來……” 林嘯眼含熱淚,俯身虛扶,連聲說道。 一個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剛剛還熱火朝天地給義軍干著活,現在卻哭癱于地涕淚橫流,悲慟猶如開了閘的洪水洶涌而出,再也無法剎住,若不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怎會如此失態? 林嘯連勸數次都不見效,沒一個百姓能站得起來,反而勸著勸著連他自己都忍不住泣不成聲……這些苦命人,可都是他的同胞前輩??! 終于,林嘯做了個決定。 他擦掉眼淚,下令把所有俘虜帶過來,讓他們相互揭發逐一過堂,最后指認出曾犯有燒殺jiany之罪的竟有五千多人,超過了俘虜總數的二成! 林嘯怒不可遏,悍然下令將那五千名雙手沾有無數百姓鮮血的敗類全部斬殺!同時命令剩余的二萬名俘虜列隊于邕江邊上觀看,陪斬! 他要這些俘虜親眼目睹,凌虐百姓者會得到什么樣的報應! 他要讓這些人永遠銘記,一個沒有一丁點骨氣,反而助紂為虐的人渣將會得到什么下場! 林嘯平生最恨漢jian,尤其恨那些把漢jian做得有聲有色,欺負起同胞來比其主子還狠,還心安理得的敗類,要是給這些人繁衍子孫的機會,那么數百年后,這個國家又將多出多少人性扭曲的反社會人渣? 除了戰場,林嘯一生都沒有斬殺過這么多人,不!這些已經不是人了,是魔鬼! 沉默良久,林嘯終于硬下心腸,瞪著布滿血絲的雙眼一咬牙獰聲下令行刑! 這五千人渣,臨上斷頭臺的時候,個個都癱成一團,都是由行刑戰士架著走的,無一例外。有句話說得好,只有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這種人才會心生一絲悔意! ……最后,邕江河水變色! 林嘯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用這些魔鬼的頭顱開筑京觀,并且讓那些觀禮的俘虜親自動手。 等到瞿式耜聞訊匆匆趕到,京觀已經筑就,敦厚的瞿閣老見狀徹底無語。 這這這,這都是礦場的免費勞力??! “雙木兄……下不為例,下不為例??!殺俘……不詳??!” 老頭急得口不擇言,雙木兄都叫上了! 殺俘,會使得以后再遇上此類敵人時,因其無路可退而激起強大的抵抗之心,在這個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冷兵器時代,會大大增加通往勝利之路的難度,因而凡是高明的軍事家,總是更強調攻心為上,這與三百多年后太祖他們實行的優待俘虜政策,以及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同出一轍。 就連半開化的滿人多爾袞都知道采納洪承疇的招降納叛策略,頗通謀略的南明中堅瞿式耜怎會不清楚內中利弊? 因而,林嘯的魯莽之舉使這位倔老頭又氣又急! 然而,面對瞿閣老的指責,林嘯非但面無愧色,反而昂首挺胸,振振有詞的反駁道: “督師大人此言差矣! 且不說此等惡賊罪不容赦,即便日后再遇到此類俱與我拼死相搏,我又何懼之有?……別說建奴招納之漢jian只有數十萬,哪怕有百萬千萬人,我,林嘯,一樣叫它灰飛煙滅!” 林嘯眸色深沉地遙望北方,話語鏗鏘,擲地有聲! 瞿式耜聞言,內心震撼,不由得凝目重新審視眼前這位年輕的小老鄉。 “雖千萬人吾往矣!壯哉!壯哉!” ……凝視良久,瞿式耜發現,自己眼前這位豪氣勃發的青年將領,他的背影從未如此的高大,堅定,和挺拔! 林嘯見瞿式耜神色緩和,從不做虧本買賣的他卻故態復萌,提了一個使瞿大人啼笑皆非的要求,竟然要他給親筆題寫一段碑文,他要勒石銘記! 其實碑文他已有腹稿,只是寫不好毛筆字而已,所以就算再挨罵也得求??! 林嘯不怕自己兇名遠播,反而但求自己的兇名能永遠震懾那些骯臟的靈魂…… “天道好還,上天有必伸之理;人心孝順,匹夫無不報之仇!……京觀為憑,有四夷作亂者,斬之!勒石作證,有凌虐百姓者,滅之!……今有大明琴川侯林嘯,斬東虜脅從首級五千余,特筑京觀于此,敬告各方屑??!……勿謂言之不預也!” 最后,瞿式耜無奈地苦著臉應下,事已至此,還能怎么樣? 全體觀禮俘虜整隊回營后,地上留下一灘灘水漬,臊臭一片…… 小王棟大仇得報,強烈要求參軍,林嘯見他孤苦無依,且小小年紀弓箭使得相當好,便把他交給余成悉心教導,讓他先練練身體,長點肌rou再說,以后說不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神槍手。 …… 兩天后,便到了永歷皇帝閱軍的日子。 一大早就起床的林嘯單獨訓練了一會,又饒有興致地教了王棟一套簡單的軍體拳,然后才靜靜地觀看戰士們出早cao。 吃完早餐,林嘯帶著丁帥和何守信他們再一次檢查了炮位、標靶等cao演用具,令何守信派出衛兵,做好門崗和校場四周的安全保衛工作,然后回到營房,安靜地等待御駕的到來。 校場另一側的鄭國他們也早早整軍列隊,將近兩千人的隊伍規模不小,比林嘯的六百多人看上去雄壯得多,而且旌旗招展盔甲鮮明,至少在打扮上要鮮艷多了。 丁帥卻對此根本不屑一顧,命令參閱隊伍按連隊為單位列隊于校場,并組織民夫隊押著俘虜隊遠遠的坐于西側場外,作為觀禮人員,他要再一次澆滅他們內心反抗的**,讓他們的余生在老老實實的勞動中渡過,借以救贖自己的罪行,洗滌自己的靈魂。 …… 在等待皇帝駕臨的時候,校場中的義軍戰士們不甘寂寞,一個個連隊不約而同的比起了軍歌,嘹亮的歌聲響徹云霄,遠遠地飄進了剛剛出城的永歷帝一行人的耳朵…… ps:感謝書友龍騰虎躍、皮皮熊的萬賞!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