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有人閉嘴了。 有人依然竊竊私語。 最近一段時間,將軍府成為京城最大的話題,聽說就連皇上都下旨斥責他治家不嚴,聽說鄭將軍大刀闊斧整頓家風,聽說孟氏現在得了管家權,真正成為將軍府的掌家夫人,聽說...... “老爺,三少爺和四小姐,今日又出門去了?!?/br> 顧恒點點頭,他就知道這兩個孩子養不熟,親娘到底是親娘,隨隨便便哭訴一番,兩個孩子心就偏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孟氏現在掌家了,將來又不能生孩子,顧麟顧湘作為她僅有的兒女,孟氏自然要好好籠絡,要不然等她將來老了,膝下又沒有親生子嗣,將軍故去以后,她又能依靠誰,庶子再怎樣遵從孝道,孝順的肯定也是親娘。 顧恒稍一思索,心里立刻決定,除了長子之外,其余所有孩子成親以后立刻分家,免得他一朝不慎,走了原主的老路。 人蠢沒藥醫。 那兩個蠢貨難保不會被人利用,顧恒覺得還是分家比較好,分家后隨便他們怎樣孝順孟氏,顧恒不管了。 隔日上午,顧恒便把所有子女招來談話。 女兒是要嫁人的,對于父親的決定無所謂,兒子那邊...... “父親!”顧珹大驚失色。 顧麟慌張不已:“父親,我不分家?!?/br> 顧恒淡淡道:“樹大分枝,人大分家,你們無需多言,我意已決,成親后每人三萬兩銀子安家費,全都給我分出去,監生的名額就給麟兒,往后的日子怎么過,你們還有幾年時間考慮,現在都給我仔細想,是要考功名,還是混日子,反正都是你們的前程,我是不管的?!?/br> “父親,我也是你兒子?!鳖欦胄闹型春?,明明他也是嫡子,憑什么只拿三萬兩銀子。 顧恒瞟他一眼:“我樂意,老子為什么分家,你自己心里沒數嗎??!?/br> “我......”顧麟被他堵的滿臉通紅,心里還有一些茫然,他覺得父親分家總不會是因為他的緣故,可是他又有一種感覺父親厭惡他和親娘聯系,但那是他的親生母親啊,作為兒子他又豈能真和母親斷絕關系,他有些怨恨父親不講道理,同時還有一點點心虛,畢竟要不是有父親幫忙,他和meimei現在恐怕還蒙受不白之冤。 顧汐嘴角一抽,對于父親的不負責任早有預料。 顧玨猶豫道:“這樣不好吧!” 顧恒嗤笑:“有什么好不好的,我分家只拿了一萬多兩銀子,給你們每人三萬兩知足吧,按照祖宗規矩嫡長子也能獲得七成家產,監生的名額給麟兒,我也不算偏心?!碑吘?,顧麟表面上看來依然是嫡子。 顧珹張了張嘴,傷心的眼都紅了。 顧麟又是憤怒又是害怕,憤怒父親偏心,害怕分家以后將會沒了依靠,然而,不管他心里怎樣難受,顧恒決定的事情無可更改。 接下來一段日子,顧家的氣氛明顯變了。 顧珹變得愛讀書了,不再需要旁人逼迫,自發的開始努力學習,他怕分家以后自己會過苦日子,父親明顯靠不住,沒辦法,他只能拼命學習考科舉,他知道自己腦子笨不是讀書的料,但是有個舉人的功名護身也好。 顧麟也開始努力學習,學著打理庶物,他有監生的名額能派官,但他也必須學會怎樣不被下面人糊弄,還有顧恒補給他的產業,他也必須好好經營,要不然分家以后......顧麟憋了一肚子怨言,但是,學的東西多了,見識廣了,被人糊弄過幾次后,蠢貨還是學聰明了,或者說他是變得小氣了,關系到切身的利益,顧麟總是非常敏感,誰都別想從他手里討好處,包括親娘和舅舅,主要原因是...... 顧恒進行的散養政策,每個孩子年滿十三都會給他們銀子置辦產業,顧麟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心里怨恨親爹,拿了銀子之后便讓親娘給他人手打理產業,誰知居然被人糊弄的險些血本無歸,孟氏雖然不是故意的,顧麟心里卻開始有了防范,他不是責怪親娘,他知道親娘也是被下人蒙騙,只是從此以后,他的警惕心蹭蹭蹭的往上漲,沒辦法,他自己如果不謹慎,分家后的日子怎么過。 所以說,人啊都是被逼出來的。 顧恒也沒有想到,自己宣布分家以后還有這種效果,最近一段時間常常聽見兩個小兒子的哭聲,北院角落里雞飛狗跳都是姨娘在打兒子。 從前夫子管得嚴,姨娘總是抱怨夫子,抱怨他們太嚴厲,心疼兒子挨戒尺,天天躲在屋里指桑罵槐,時不時她們還惹一點事情,想方設法護著兒子逃課。 現在,聽說老爺要分家,兩個姨娘嚇傻了,生怕兒子沒出息分家后會坐吃山空,老爺說了不管孩子的前程,姨娘是絕對相信的,于是,親娘立刻化身后娘了,她們再也不心疼兒子讀書辛苦,天天拿著棍棒逼迫兒子努力上進,顧恒知道消息后簡直有些無言以對,心里更加覺得分家是個正確的決定,人啊果然還是要逼迫才行。 時間過得飛快。 顧玨漸漸在翰林院站穩腳跟,顧府也跟著連辦兩場喜事,九月底顧玨成親,年底顧汐嫁人,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兒媳婦宣布懷孕,與此同時,次女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顧恒根據女兒的意愿,將她許給勛貴家的庶子,聽說她嫁人以后斗妯娌,斗婆婆,斗小妾,每天都斗志高昂,學了顧恒的那一套,污贓事兒全都擺到臺面上,斗得婆家頭昏腦脹,時不時還裝一回白蓮花,表孝心裝可憐,不讓人抓住她的把柄。 表面看起來顧二娘是個聰明人,短短時間之內成為宅斗高手。 事實如何,冷暖自知。 路是自己選的,顧恒只能祝福女兒,她覺得高興就好。 原本對于女兒的婚事,顧恒看中書香門第的孩子,家風清正,家境也還可以,家里規矩三十無子方可納妾,嫁去這樣的人家日子會過得很輕松,但是女兒不愿意啊,顧二娘出生的時候老侯爺依然在世,她喜歡候府的富貴生活,看不上書香門第,言語之間表露出一些不情愿,顧恒也不多勸,干脆列出一張名單讓她自己選,結親又不是結仇,還是讓她自己選擇比較好,自己選的婚事,將來總不能埋怨別人。 事實證明,顧恒的決定是對的。 有些人喜歡平靜安穩的生活,有些人偏偏卻喜歡出風頭,別看顧二娘斯斯文文,可能因為她是庶女的緣故,心性上比較拔尖好強,她喜歡這種宅斗生活,喜歡夫家的富貴,甚至她還想壓大姐一頭,她想證明就算她是庶女,日子也比嫡女過得好。 當然,她的這些小心思僅限于姐妹之間的攀比,要不然真把嫡姐惹毛了,她怕大哥偏心親meimei,總之,顧二娘還算有分寸,對待自家人除了喜歡顯擺以外,姐妹之間沒什么內斗。 要讓顧恒說的話,她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落牙齒和血吞,顯擺也是需要代價的,不過,她自己高興就好。 顧恒不耐煩理會這些女兒家的眉眼官司,兒媳婦生下孫子后,他便把家事交給兒媳婦管理,他自己就負責吃喝玩樂走雞斗狗,日子過得十分享受。 第170章 秋高氣爽, 桂花飄香。 轉眼間又到了每三年一次科舉的時候。 顧珹吊尾車中了一個人舉人,來年會試他是肯定沒指望的,不過,這小子非常容易知足, 考中舉人他就已經心滿意足。 回家后,立刻請求父親幫忙說親。 這兩年因為害怕分家的緣故, 顧珹拼命讀書一口咬定不想談論婚事,如今功夫不負苦心人, 總算讓他博得一個功名。 顧恒根據兒子的意愿, 幫他挑了吏部郎中的女兒為妻,一家女百家求, 顧恒名聲不好, 顧珹又只是一個庶子, 這門婚事原本輪不到他們家的, 但是,成親以后就分家的這條規定, 反而給顧珹加加分不少。 吏部郎中看不上這個女婿。 郎中夫人卻非常喜歡,女兒進門以后就分家, 上面還沒有婆婆管束,丈夫讀書雖然不行, 好歹也有舉人功名,舉人派官以后,將來升遷還不是要看岳家臉色,女兒嫁過去肯定不會吃虧, 并且,她聽說顧珹至今沒有通房丫鬟,顧三老爺雖然混賬,顧二爺卻蒸蒸日上,結親結親看的就是姻親關系,顧家根基深厚,這樣好的一門婚事,郎中夫人不想錯過。 考慮了幾天之后,兩家人正式定親。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皇上給十三皇子賜婚了,女方是顧二哥的嫡女顧沅,靖海伯府雖然早已分家,但是顧家出了一個皇子妃還是非常榮耀的。 十三皇子是閑王,顧氏女成為皇子妃,怎么看這事兒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因此,賜婚圣旨下來后,郎中夫人沒有猶豫多久,很快就答應把女兒嫁給顧珹。 走完禮,年底就把婚事辦了。 顧恒遵從諾言,過完年就把次子分出去。 吏部郎中也非常給力,直接幫女婿謀了一個外放的缺。 顧麟看的羨慕不已,猶猶豫豫了幾天跑來請求父親幫他也說一門婚事。 顧恒嗤笑,別以為他不知道,孟氏也想幫兒子栓婚,只可惜她看上的那些人家愿意嫁女兒的,要么是高門庶女要么就是落魄勛貴的嫡女,顧麟心里猶豫不決因此才會一直拖到現在也沒有定下婚事。 顧恒瞟他一眼:“怎么,你改主意了?” 顧麟臉頰一紅:“我聽父親的?!?/br> 顧恒撇嘴,不屑道:“可別聽我的,你還是聽親娘的吧,我可不想禍害了人家好閨女?!?/br> “父親!”顧麟怒目而視,敢怒不敢言。 顧恒輕笑道:“沒事兒你多照照鏡子,什么德性,沒主見,耙耳朵,哪個好人家會把女兒托付給你,又不是沒斷奶的娃娃,什么都讓人家牽著鼻子走,你自己說說你這副德性可以護得住誰,我可不想人家好女兒嫁來受委屈?!?/br> “我......” “我什么我,滾滾滾,想清楚了再來找老子說話?!?/br> 顧恒直接開口趕人,懶得搭理這糟心玩意兒。 顧麟破罐子破摔道:“父親,你幫我找個厲害的?!?/br> 顧恒驚訝的看著他:“你想好了?!?/br> “嗯!”顧麟重重點頭,相比起母親目光短淺,他還是更相信不靠譜的父親,至少二哥成親以后岳家立刻幫他派官,將來二哥在仕途就算不能坐到高位,但也會順暢不少。 母親幫他相看的婚事,岳家雖然位高權重,可是,落在他手里的好處卻少之又少,左思右想之后,他覺得還是應該多聽父親的話,父親就算不喜歡他,但也不會害了他。 顧恒道:“那你可要想清楚,顧家的媳婦不會認鄭家的女人當母親?!?/br> 顧麟躊躇不定,又開始猶豫起來。 顧恒氣的順手一個茶碗砸過去:“你給老子滾,蠢貨,滾去孝敬你娘去,老子兒子多不缺你一個?!?/br> 顧麟嚇得大驚失色:“父親!” 顧恒怒道:“你還沒有想明白?” “???”顧麟一頭霧水。 顧恒一臉嫌棄,心里突然有點了解,顧麟前世為什么會賣親爹,估計就是蠢的,為了眼前的利益被人騙了。 攤上這樣的兒子才叫坑爹吧。 人蠢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還自以為聰明,顧麟的心思顧恒可以猜到幾分,孝順親娘只能算是很小的一個原因,三歲看到老,顧麟已經年十七,性子差不多已經定了,他就是那種喜歡撈好處的人,孝順和利益比起來,顧麟只會選擇利益,孟氏如果沒有再嫁,他會孝順但絕對不會這樣聽話,說白了還是他舍不得將軍府的利益。 顧恒不耐煩的道:“行了行了,你下去吧,你的婚事我不管?!?/br> “我......” 顧麟突然心領神會起來,目光發亮的說道:“父親,我聽您的?!?/br> 顧恒看著他:“真想明白了?!?/br> “是?!?/br> 顧麟想的非常明白,母親只有他一個人兒子,除了疼他之外,母親還能心疼誰呢,他其實完全可以大膽一點,他和母親的關系牢不可破,母親就算生氣恐怕也氣不了多久,之前是他想差了,多虧父親的提醒,父親有五個兒子少他一個不少,母親這邊就不一樣。 顧恒點點頭,他能想明白也是一件好事,孟氏一心想把兒子掌控在手里,兒媳婦如果是他定的,那女人肯定會從中作梗磋磨媳婦,占著長輩的名分,只要兒媳婦認了母親,將來肯定沒有好日子,因此顧恒才會提出不認母親的條件,反正他和孟氏和離了,這個要求合情合理,要不然,顧恒就算怕麻煩,怕這個兒子將來范蠢被人糊弄的倒戈相向,他也不會真幫兒子說親禍害了人家好閨女,自古以來婆媳問題就是一大難題。 兩人的心思南轅北轍,很奇異的達成了一致。 顧恒辦事雷厲風行,沒幾日便把兒子的婚事定下,不僅是高門貴女,還是非常得寵的嫡幼女,親爹官居二品,大伯是內閣大臣,三個哥哥其中兩個都考中進士,親娘還是宗室貴女一門顯赫,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姑娘被人寵壞了,退過兩次婚,現在無人敢娶。 第一次定親,這姑娘打了男方的表妹,死活鬧著要退婚。 第二次定親,姑娘更厲害,直接把男人給打了,接著又鬧著要退婚。 聽說退婚沒多久,男方家族就遭到彈劾,至今都沒有緩過勁來,這樣的一尊大佛誰敢娶啊,誰都怕一不小心就會落得前兩個未婚夫的結局。 當然,憑借姑娘的身份還是有很多家族打主意的,只是,沒有哪個嫡母愿意庶子娶回這樣一個助力,也沒有哪個正妻愿意親生兒子受委屈,因此,姑娘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到十八歲了也沒有嫁出去。 顧恒覺得兒子就缺一個這樣厲害的姑娘管教,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讓人去探了探口風,顧麟文武都不行,缺點也有一大堆,但是顧麟膽子小,耳根子又軟,成親以后就分家上面還沒有公公婆婆管束,說是娶媳婦,其實換個角度想當成入贅也可以,反正分家以后兒媳婦隨時都能回娘家,并且顧恒還放話,這個兒子他不管,以后就交給親家調.教,隨便他們怎樣收拾。 他這是賣兒子呢,還是賣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