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還有,七meimei暈倒人命關天,他們真敢不去請大夫嗎,要知道二嬸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人! 顧玨恍惚起來,猛然想起二嬸近日的行事作風很不像她的為人,二嬸一直是個堅強的人,近日卻變得軟弱無能哭哭啼啼,從前他還能告訴自己,二嬸是因為憂心二叔的緣故失了方寸,現在經過父親的點撥,顧玨麻木了,一顆心哇涼哇涼的,他爹不是紈绔嗎,為什么...... 最讓他不能接受的,他連親爹的腦子都比不過,虧他還自詡學問好卻連紈绔都比不上,這讓他情何以堪。 顧玨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兒子比不上老子天經地義,只是,心里那種憋屈的感覺怎么都揮之不去,他爹這副德性,他......兩人放在一起對比他都覺得無能接受。 顧玨魂不守舍的走了,他還想搶救自己一把,畢竟事情現在還沒有定論,只是他爹的一面之詞,十天而已他等得起。 顧恒輕笑,便宜兒子欠教訓,看他以后還敢不敢,動不動就來勸他洗心革面。 三天后。 “老爺,老太太請了族長過來,讓你過去正院一趟?!?/br> 顧恒挑眉,時間比他預計的還早,沒有大事發生,老太太不會請族長:“去把四少爺叫來?!?/br> “是!” 顧玨一路暈暈乎乎,實在不敢相信他爹猜測的事情發生了。 伯府正院,族老齊聚。 顧二嫂抹著眼淚表情還算鎮定。 顧大嫂的眼中藏著一抹竊喜。 顧大哥依然道貌岸然。 至于老太太,老太太明顯不高興,但她無可奈何,為了保住大房,伯府只能分家,并且,看他們的樣子應當是已經商量好了。 老太太沉聲道:“樹大分枝,人大分家,靖海伯府承傳百年,如今二子不孝觸犯律法,為保我伯府百年基業,老身決定分家?!?/br> “老太太英明?!?/br> “嬸娘睿智?!?/br> “伯府百年基業,定不能毀在正庾手上?!?/br> “老太太決定怎么分?!?/br> 顧氏宗族的族人,顯然已經投靠大房。 顧二嫂的眼中閃過一抹譏諷,很快又恢復成傷心的模樣。 老太太道:“老二媳婦,你也別怪老身無情,老二犯下惡事,伯府已經耗盡家產為他打點,如今事情牽扯越來越廣,老身......” “我的兒......”老太太大哭道:“老身只能忍痛分家?!?/br> “祖母,我父親沒有犯事!” “你閉嘴,長輩說話哪有晚輩插嘴的份?!?/br> “母親!”顧二嫂連忙打斷她的話:“兒媳聽您的?!?/br> 老太太冷著臉道:“按照祖宗規矩,分家大房占七成,你們兩房各一成,孫子又占一成,你們沒有意見吧?!?/br> 顧二嫂抹淚道:“兒媳沒意見?!?/br> 顧恒撇了撇嘴只等下文。 老太太道:“我的私房等我百年以后再分,現在先分產業,伯府公中還有現銀三萬八千兩,你們......” “這么少?”顧二嫂明顯不相信。 老太太面色一沉:“還不是因為老二,若非要去衙門打點,伯府何至于只剩這些銀錢,大老心善愿意吃虧,老二媳婦你可要懂得感恩?!?/br> 顧二嫂氣得險些暴走了,忍了又忍才沒發脾氣。 顧恒心中鄙夷,大房的吃相太難看,原主雖然不管事但也知道二房每年都要給伯府一萬兩銀子孝敬,逢年過節要送禮,老太太要錢也要給,零零總總加起來,二房每年至少要給伯府二到三萬兩銀子,現在分家他們拿到的東西還沒有幾年孝敬多,難怪二哥二嫂想方設法也要分家。 第158章 接下來的過程很順利。 沒有顧二嫂反對, 老太太迅速分好產業, 表面上一碗水端平, 事實上不說也罷, 他們誰都知道伯府絕對不止這些家業。 顧大嫂臉上的喜色都快遮掩不住。 顧二嫂表現的忍氣吞聲。 顧恒面無表情, 看起來非常隨意。 顧二嫂面含薄怒, 低聲對顧恒說道:“三弟,你就甘愿吃虧?” 顧恒瞥她一眼:“二嫂不也一樣?!?/br> 顧二嫂紅著眼眶道:“你二哥尚在獄中, 我們孤兒寡母哪敢有什么意見,三弟你怎么也......” 顧恒淡淡道:“權當是孝敬母親?!?/br> 顧二嫂面色一冷不說話了,老三就是一個爛泥扶不上墻, 伯府分的這點家業根本不夠日常開銷,總有三弟后悔的時候。 顧恒撇了撇嘴,他看起來很好糊弄嗎, 一個兩個都想把他當木倉使, 他就算鬧開又如何, 消失的產業回不來,為了伯府的名聲老太太也會隱瞞到底, 頂多大哥吃點虧,讓出兩成家業給他們, 只是這樣一來, 大哥反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他又不傻憑什么要給大哥送人情, 再說了, 吃虧未必不是福, 伯府表現的越刻薄,將來他才越好撇清關系,二嫂不也這樣想的嗎,要不然,她又為什么不鬧,只要二嫂愿意,大哥那個道貌岸然的東西,絕對會很大方的表示謙讓弟弟。 這個時候誰想鬧,誰就是在給大哥送名望,不鬧騰的反而默默占便宜,他看起來很傻嗎,二嫂打得好主意。 顧二嫂傷心的抹淚,一副受盡欺凌的模樣。 老太太也是一臉傷心,一副忍痛不舍的模樣。 顧大哥痛心疾首,表現的非常無奈。 顧恒淡淡一笑,一家人都是好演技啊,側頭看了便宜兒子一眼:“有何感想?!?/br> “我......”顧玨唇角蠕動。 顧恒輕笑:“回去再說!” 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 分好家業,顧大哥很大方的表示,伯府不會趕他們走,想住多久住多久,但是,行動上他卻立刻讓人前去衙門辦理分家文書。 同時,顧大嫂也支支吾吾訴說伯府艱難,為了二弟花了不少錢,公中的銀子不夠用,府里要裁剪用度,委屈大家了什么什么的。 老太太把她罵了一頓,顧大嫂一個勁的哭,反正就是一口咬定家里銀子不夠用,話里話外的意思是伯府養不起那么多人,他們要么搬走,要么給錢。 顧恒看不出他們這是一個□□臉一個人唱白臉,還是老太太已經壓制不住顧大嫂,反正二嫂是氣得火冒三丈,當天便不顧大哥挽留,就連最后一頓家宴也沒有參加,帶著幾個兒女,一路哭哭啼啼火速搬離伯府。 聽說老太太又被氣到了,責備大嫂小家子氣,責備二嫂太過份,家丑不可外揚,她這樣哭著搬離伯府,外面肯定又有閑言碎語。 于是,顧恒聽說大哥大嫂又吵架了,當天晚上顧大嫂再次被大哥禁足,至于外面的傳言,都是大哥娶妻不賢才害二嫂受委屈,都是顧大嫂的錯。 顧大哥依然是個好兄長。 老太太再次拿回管家權。 只有顧大嫂成了伯府的背鍋俠。 顧恒看了一出宅斗好戲,心里有些無言以對,顧大哥簡直就是掩耳盜鈴,外面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懂,若沒有經過伯府允許,顧大嫂豈敢這樣大膽,顧大嫂為妻不閑只能證明顧大哥治家不嚴,他們就連主次都分不清,這樣的靖海伯府不敗才怪。 當然,靖海伯府好不好都與顧恒無關,分家后他只覺得一身輕松,隔日便開始命令下人搬家。 整個三房人心惶惶。 有人高興,有人驚慌。 聽說老爺分家沒有拿到多少家產,離開伯府的庇護,他們以后怎么活。 “嗚嗚嗚嗚......” “我的兒,眼看你年歲漸大,以后親事可怎么辦?!?/br> “姨娘......” “你本就是庶女,沒了伯府撐腰,還能嫁到什么好人家,老爺為何不為子女想想,就這樣搬離伯府,我,我......” “不行,我去求求老太太,你也是她的孫女?!?/br> “大房庶女都能嫁去尚書府,我們三房......” “我以后還有什么指望?!?/br> “我這是什么命??!” “我兒這么漂亮,絕不能讓老爺毀了?!?/br> “......” 顧恒坐在書房,便能聽見姨娘們哭哭鬧鬧,他的那些便宜女兒,沒娘的都很高興搬離伯府,有娘的都很擔心自己的婚事,原本有些期待分家的,也被姨娘哭的心慌起來。 都是原主惹的禍,顧恒不能責怪這些姨娘沒見識,但也不想繼續縱容,跟什么人學什么樣,這些當姨娘的女人哪個不是想著攀高枝,顧恒不希望便宜女兒也學壞,當即便吩咐下去,那些哭著鬧著想找老太太求情的女人,要么拿錢走人以后和女兒再無關系,要么就全部送去莊子上,隨便她們怎么選,反正不能回到三房。 想鬧事的姨娘嚇傻眼了。 “老爺,你不能這樣狠心?!?/br> “父親,求您繞了姨娘吧!” “老爺......” 書房外面哭聲一片,顧恒懶得理會,既然她們不想走那就送去莊子上,對了,順便去問問陳姨娘,她是想繼續留在莊子上呢,還是拿錢走人。 顧恒雷厲風行處置掉這些女人,鑒于三老爺太混賬,沒人敢繼續鬧下去,心里再怎么怨恨,姨娘依然規規矩矩拿了錢。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爺不近女色了,她們去了莊子上一輩子或許都不能翻身,與其如此,還不如拿了銀子再嫁人,反正她們還年輕說不定還能生兒子,況且,三老爺已經分家了,女兒嫁不到好人家,她們本身就不得寵,將來未必會有好日子,誰讓她們不爭氣沒有生下兒子呢,要不然還能分到一點家業。 說來說去最重要的還是她們認為女兒沒用,離開靖海伯府,她們擔心女兒嫁得不好幫襯不了自己,她們怕未來沒有依靠會過苦日子,三老爺對待女人太狠心,因此,她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如今女兒沒指望了,拿錢走人似乎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五百兩銀子還有她們這些年的積蓄,足夠她們出府去當正房太太。 短短時間之內,三房就只剩下兩個生了兒子的姨娘沒走。 搬家依然在繼續。 姨娘離府除了幾個姑娘傷心怨恨,其余人絲毫不受影響。 傍晚三房就搬去新府邸。 顧恒直接住進正院,其余的隨便便宜兒女怎樣安排,反正顧三老爺本就是個萬事不管的人。 顧玨只覺得頭都大了,他是長子自然要承擔起長子的責任,但是,想起他那個恣意悠閑的親爹,心里的怨念就怎么也止不住,別人都是老子照顧兒子,他爹倒是好,惹下爛攤子卻讓他來收拾。 顧玨已經確定他爹絕對是個深藏不露人,之所以閑散度日,肯定是為了偷懶,沒錯,他覺得自己發現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