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第24章    兩家商議好見面的日子,定在兩日后。    因想著孟婉瑜有了身孕,慕景怕日子拖久了,肚子一天天大起來,讓有心人嚼舌根。    鄉野之地,最是容易被問說三道四。    阿瑜這么好的姑娘,不該被人指指點點。    姜清回府后,便與孟懷商量,如何向孟老夫人提起這事。    “伯爺,我不是挑撥你們母子的感情,要是母親知道婉婉嫁的是一個戲班主,且不說她同不同意這門親,就算同意了,以后女兒回門,怕也是要受不少白眼?!?/br>    以前,她隱忍,不過是為了給婉婉尋一門好親事。    現在,她不想忍,也是為了女兒。    婉婉成親后,想必日子定然比府上要拮據許多,到時候自己想幫忖著些,難免要讓女兒時?;馗?。    想到婆母那望高踩低,嫌貧愛富的德行,到時候指不定怎么奚落她的婉婉。    為了女兒,自己也得做點什么。    孟懷聽了夫人的話,沒有出聲反駁,也沒有抬聲應合。    一邊是母親,另一邊是女兒。    雖然他也知道,母親處事有失偏頗,但夫人可以埋怨,婉婉也可以抱怨,他不可以。    他只能兩邊安撫著。    要是他跟著指責母親,便有失孝道。    他要是再什么也不做,任由母親到時候奚落婉婉,便是不慈。    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姜清是個體貼的,見孟懷陷入為難,便沒有繼續抱怨婆母。    那畢竟是伯爺的親娘,血脈至親。    轉頭繼續道:“其實母親有時候也挺疼婉婉的,就一個月前我帶婉婉去焚天寺那次,她還給婉婉做了好幾身新衣裙,千絲錦紗的料子,可不便宜?!?/br>    “加上我們的女兒本就生得美,你是沒瞧見,穿上那身玫紅色月華裙,連我這個做娘的,都差點轉不開眼?!?/br>    姜清說話時,至始至終都帶著笑意。    像是老夫老妻說家常話般,漫不經心的。    話中的含義,孟懷聽得明白。    出門拜佛上香祈福,本就該穿的清素些,老夫人準備這些花枝招展的衣裙,再加上那幾大皇子剛好在焚天寺。    老夫人的目的,不明而喻。    想到婉婉說,大皇子那個狗東西還扒她衣服,要不是剛好二皇子到了,后果……簡直不敢想。    孟懷拉住夫人的手,姜清一愣,轉過頭,便聽見孟懷的聲音。    “我知道,這些年你受了委屈,為了不讓我為難,為了給女兒找一門好親事,你一直在忍?!?/br>    姜清不語,只轉頭偷偷抹了抹眼角。    孟懷將夫人的手放在自己手心,安撫的拍了拍。    繼續出聲:“我也知道,現在婉婉要嫁人了,你也不想再忍,明日我去給母親說婉婉的親事時,會順便提出分府,你別擔心,到時候咱們一家自己立個門戶,女兒想回來就回來,不用看誰的臉色?!?/br>    姜清聞言,淚眼汪汪的看著孟懷,一臉的懷疑。    “伯爺此話可當真?我們真的可以分府嗎?”    以前她也和孟懷提過分出去的事,但說了幾次孟懷都沒同意,她也就不再說了。    孟懷點頭:“當真,這一次必須分,我考慮很久了?!?/br>    其實至兩年前面宋遇白和孟千嬌私通,老夫人的態度就讓孟懷寒心。    夫人為女兒為自己,隱忍多年,受了委屈也從不抱怨,回到屋里也都是淺笑盈盈。    自己也該為她,為婉婉,做點什么。    孝,也不能一味的愚孝。    ——    孟家夫妻兩人在商量分府,為女兒的親事做準備的同時。    皇宮內,慕景也在同自己的父皇和母妃商議,兩日后兩家人見面的事。    皇帝蕭鼎看著兒子,提高了聲音:“你讓朕扮成教書的?”    慕景理所當然的點頭。    “荒唐,堂堂二皇子娶妻豈能是兒戲?”    賢妃夏芙蓉見狀,倒了一杯茶遞給蕭鼎。    “皇上莫氣,臣妾也覺得瑾兒有些胡鬧了,怪也怪他自己不當心,中了歡情藥,把人姑娘給禍害了,還非要接什么暗查科舉之事,現在又不能宣明身份?!?/br>    說到這里,夏芙蓉嘆了口氣。    “臣妾問過瑾兒,阿瑜可是個好姑娘,兩人認識兩年了,也算青梅竹馬,要是瑾兒沒中歡情藥,不查什么科舉案,等兩年,兩人水到渠成,皇親相迎,阿瑜她可以風風光光的嫁進門?!?/br>    蕭鼎看著自己的愛妃,心道被收買得好徹底。    什么時候兩年就可以稱為青梅竹馬了?    慕景在焚天寺中藥的事,他壓根沒隱瞞,回宮說要娶親時,就直接說了。    這件事,蕭鼎自知是自己理虧。    案是他讓查的,藥是大兒子那個混賬玩意兒下的。    大皇子的母親,也就是去世的敬賢皇后,是蕭鼎的發妻。    當年她是被蕭鼎的父皇指婚,嫁給他的。    以至于蕭鼎真正心愛的人,夏芙蓉只能為側妃。    她嫁給蕭鼎后,便游說母家全力支持蕭鼎,可以蕭鼎那時壓根無心爭皇位。    連夏芙蓉入府后,也是真心實意以姐妹相待。    家有賢妻,府上自然和睦。    慢慢的蕭鼎對這位王妃也越發滿意。    蕭炎和蕭瑾的接連出生,府上的日子過得越加得心。    三年后夏芙蓉誕下蕭可兒,毅親王府的日子更是錦上添花。    直到那年邵陽雪災,宮中生變,王妃突然染上惡疾。    百姓無炭無棉,過冬岌岌可危。    蕭鼎整日帶著侍衛城內除雪,設點發放炭火。    他忙得幾乎沒時間回府,府上都是夏芙蓉照料。    王妃病重那日,夏芙蓉派人去稟告了三次。    因皇宮被困,發完炭火后,他又急急召集大軍入宮救駕。    最后還是因有鎮遠將軍里應外合,蕭鼎才能攻入皇城,救駕成功。    鎮遠將軍府,正是王妃的母家。    等他急沖沖趕回府時,王妃已經撒手人寰。    夏芙蓉告訴他,王妃見到母家哥哥的第一句話,就是求他入宮救王爺。    那,也是兩兄妹說的最后一句話。    那場宮變,鎮遠將軍府的嫡公子,王妃唯一的胞兄也沒了。    此后蕭鼎對長子,極盡疼愛偏頗。    人人都說當皇帝好,只有蕭鼎自己知道,當皇帝,一點也不好。    他愧對發妻,不是一位好夫君。    為了彌補,他偏心長子,對于小兒子而言,他不是一位好父親。    他失去了唯一的女兒,他的榮嘉公主。    想起往事,難免惆悵。    蕭鼎拉著夏芙蓉的手:“這件事是炎兒不對,朕已經罰他閉府思過了,科舉案的事,瑾兒還得查,芙蓉,朕和父皇不同,朕只信任自己的兒子?!?/br>    當年,也是因為先皇多疑,權衡之間,難免有失偏頗這才有了逼宮的悲劇。    “臣妾知道的,jiejie臨終前也囑托臣妾替她照顧大皇子,臣妾也不是責怪他,只是覺得委屈了阿瑜?!?/br>    女兒沒了后,夏芙蓉一心只希望兒子喜樂順遂。    她也想當一個好母妃,喜兒子所喜,愛兒子所愛。    不讓瑾兒走自己和陛下的老路。    當年要不是先皇賜婚,若是王妃jiejie沒嫁過來,是不是就不會有紅顏早逝的悲劇。    陛下也不用一輩子愧疚。    見夏芙蓉絲毫沒有怪罪蕭炎的意思,蕭鼎心里更愧疚。    他知道,這些年不僅自己,芙蓉對于蕭炎對瑾兒的步步緊逼,也很是包容。    除了送兒子出宮游學,離開皇宮,她沒做任何反擊之事。    這樣的女人,不愧是他蕭炎用心愛了一輩子的人。    心里愧疚,蕭鼎便開始妥協。    “好,好,朕去,先委屈那姑娘一陣子,等瑾兒查清了科舉之事,拔掉了那些朝廷腐木,朕頒布圣旨廣告天下,二皇子大婚之事,到時候再辦場盛大隆重的婚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