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第40章 崔行舟很慶幸,若不是他抓捕蕓娘,釣出了綏王這尾大魚,也許他還要走一段時間的彎路。 自從發現青州的許多官員,與綏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后,他派人著手調查,無意中得了線索,竟然訪查出一位歸鄉多年的御醫后人。 這位御醫醫術高超,因為江湖出身,還會些別的中規中矩的御醫不大精通的路數。據說當年在京城里乃是綏王親用的太醫。 可是就在多年前,這位太醫去了綏王府出診后,便得了急病,死在了綏王府里了。 當他的尸體被抬回來時,家人妝奩棺槨,竟然在他的腳底板上發現了墨跡印子……當時字跡還算清晰,長子熟諳父親的醫術,一看就知道是解鴆酒之毒的藥方子。 給太醫裝殮尸體的長子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何一向身體康健的太醫會猝死。絕對是救下了些不可言說之人,而被綏王滅口。 可見父親死時應該在睡夢中,鞋襪未穿,與人掙扎,無意中踩上了落地的藥方子,才會滿腳的字印子。 那些個給父親穿衣的兇手應該并未注意到他腳下有字,只給他抬上擔架,蓋上白布就送了回了府里。 想明白了這一點,嚇得長子借口送父親葉落歸根,回鄉入祖墳,全家收拾了行李,其余的兩個兒子辭去太醫之職,全都卷鋪蓋回家去了。 如今那大兒子年事已高,當年老淮陽王與他有恩,所以崔行舟親自趕路,一路風塵仆仆去問時,他才說出了隱情。 至于那位老太醫救下的是誰,崔行舟當時就明白了。 那鴆酒也不是人人都能喝上的,依著太醫死的日子,正是那太子遇害,子嗣被紛紛賜死的關卡。 而且他前不久探訪的恩師也曾說過,太子的兩個嫡子也許未死。若是兩個中毒的年幼孩子能活下來,必定是有綏王的助力在其中。 再推算下年齡,其中那個長子的年歲……倒是跟那個子瑜公子相當。想到這時,崔行舟突然茅塞頓開,想起他第一次見到那個子瑜,就覺得眼熟的事情。 現在細細想來,那個子瑜清俊的模樣,與他小時在宴會上見到的太子妃是何等相似! 如此想來,據聞當年太子死去,府內不見了一大筆的錢財,應該也是被消失的幼子帶去了。 再聯想到那日仰山上有人指控柳娘子卷了巨額的錢財……崔行舟一下子就打通了許多以前阻塞的關節。 那個與他對陣甚久的仰山賊首,居然就是當年消失的皇孫劉淯! 當崔行舟心事重重,再進北街小宅院時,眠棠正跟著李mama在院子里指揮著兩個小丫頭拆被子呢。 過幾天,天就要涼了,被子需要絮些新棉花才緩和。 所以眠棠從店鋪回來的時候,買了兩袋子的棉花,準備給家里主仆們的被子都絮一絮。 所以院子灑掃干凈后,再鋪上幾張大油紙,李mama讓小丫鬟被子鋪展開來。 見相公回來了,眠棠讓李mama和兩個小丫鬟忙活著,她走過來迎接夫君。 崔行舟問她今日的日常時,她也徑自說了店鋪里遇到個花頭陀的事情。 “那位義士說得不錯,現在靈泉鎮總有外鄉人入,魚龍混雜,柜上再請個能干的掌柜主就行,你不必總去拋頭露面?!?/br> 雖然今日部下跟眠棠說的,都是崔行舟吩咐的,不過當著眠棠的面,他還是鄭重又說了一遍。 畢竟他不會每日都路過店鋪,給眠棠阻擋災禍,安守在北街,倒也省了意外發生。 眠棠也覺得夫君所言在理,很信服地點了點頭。 “他今日捏你何處了?”崔九一邊喝茶,一邊溫和問道。 眠棠老實地舉起了左手。然后她就看到,夫君慢慢放下茶杯,牽起她的手來到屏風后的水盆子前,用帕子沾濕水,給她洗手腕子。 柳眠棠覺得那水盆子里的水有些發酸,便噗嗤笑道:“我若被人不小心碰了全身,相公可要將我按到水桶里,泡上幾日?” 說完后,柳眠棠自己都后悔了,她就是總記不住女夫人當初教給她的謹言慎行的要義。什么碰全身?女兒家的名節怎么能隨便跟夫君開玩笑? 不過崔行舟并沒有申斥她的失言,而是低頭,薄唇勾起道:“不要緊……到時候,自然有法子將你‘洗’干凈……” 不知道為何,眠棠總覺得他笑得不真,眼睛里還噙著說不出的寒氣。她不喜歡他這么看她,便伸手向夫君的俊臉上撣水珠子。 崔行舟緩了眼底的寒意,抓住了她調皮的纖手,將她拉拽進懷里,要拿鼻尖上的水珠子蹭她的臉。逗得眠棠面頰緋紅,咯咯直笑。 李mama正端著兩盅燉煮好的枸杞紅棗甜水湯進來,正看見王爺跟柳娘子嬉鬧的一幕。 老mama的手腕一抖,差點將甜水扣在鞋面子上。 崔行舟見李mama進來,倒是緩了笑意,拉著眠棠坐在桌子旁喝甜水。 只是在李mama端著托盤要出去的時候,淡淡吩咐了一句:“以后我回來時,沒有吩咐就不要進來……” 在李mama的心里,這北宅并非王府內院。 規矩,她都懂! 可是只有進入王府內院,男主子跟妻妾私下相處時,她們這些奴婢才會刻意回避,不去打擾。 而這北街的宅院,不過是個變相的牢房而已,沒想到居然也得行了王府內院寢房里的規矩…… 李mama退出去后,老臉已經說不出是什么顏色了。王爺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利用完柳娘子,還要真收了她不成? 想到王府里那位廉小姐的娘,李mama搖了搖頭。王府里上一輩妾室的勾心斗角看得太多,她都心累。 就算是廉小姐能容得下柳娘子,只怕那位尖酸刻薄的廉夫人也不能容,一定是要攛掇著未來的王妃整治柳娘子的。 到時候,名節受過污損,又無可靠夫家幫襯的柳娘子可怎么過活??! 要知道王府里男子的愛寵,也非一生一世的??! 李mama此時,真真切切地擔憂著柳娘子的將來,卻看不到一絲見亮的地方。 那屋子里依舊傳來無憂歡快的嬉笑聲,不一會就沒了動靜,也不知倆人在鬧著什么…… 不出崔行舟所料,綏王去見的正是他的侄孫劉淯。 在仰山下的行舟中,劉淯登上了一艘湖中的游船。 劉霈一早熱好了醇酒,等候太子遺孤的到來。 雖然他是爺爺輩分的,可是論起年齡來說更像劉淯的小叔才對。 劉淯舍棄皇姓多年,驟然見到皇室中的長輩,一時卻不知叫什么才好。 幸而劉霈很平易近人,似乎看出了子瑜的為難,只笑了笑道:“既然你現在還沒認祖歸宗,也不必拘泥于世俗稱呼,叫本王封號即可?!?/br> 子瑜拱手道:“那么子瑜便孟浪無禮,只稱您為綏王了?!?/br> 說完,劉霈不在乎地擺了擺手,只讓劉淯坐下,替他倒了一杯溫酒,無限悵惘道:“最后一次見你,還是個孩子,一轉眼的功夫,竟然有這么大了,太子泉下有知,當時欣慰,也不枉我當年救你一場……” 提到這里,子瑜的眼圈也微微見紅,不過他這么年經歷的大悲太多,倒是不愿在人前落淚了。只再謝過綏王當年的相救之恩。 當年他毒發,雖然被親信拿了街上乞討,相貌肖似的孩兒來頂替了他和弟弟,將他們救出了東宮,但那鴆酒的毒性太霸道。若無良醫也要一命嗚呼。 幸好孫將軍與那綏王有些私交,當時還是少年的綏王也是膽大,竟然尋了位御醫配出良方救下了他。 這樣的恩情,子瑜是感念在心的,所以當初眠棠說些綏王居心不良的話時,他還不輕不重的申斥了眠棠一番…… 可綏王來此并不是攀附親情的,所以長話短說只單刀直入問他接下來的打算。 子瑜自然提起了與石總兵聯姻的事情。劉霈覺得這是一段良緣,感慨說子瑜也該結婚生子了。無論將來大事是否能成,太子一脈香火絕對不能斷。 待得他與石小姐成婚之日,他綏王府也會出禮相賀。 接下來,綏王分析了如今朝中形式,如今貴為太妃的熹妃的娘家吳家飛揚跋扈,外戚把持朝政,很不得人心。如今朝里的老臣還在,尚且記得前太子的賢德。 他朝中的心腹已經替劉淯鋪好了路,只待招安之后,他入京領取官職,到時候再圖謀時機,舉兵宮變,鏟除jian妃一黨。 劉淯平靜地聽著皇爺爺畫下的大餅,淡淡道:“圖謀大業尚且還遠,在下若能手刃仇敵,為父王幼弟報仇雪恨,便心愿已足,至于治國才略,某自知鄙薄,實在不堪大用,還需的綏王撥亂反正,挽救大燕山河……” 當劉淯辭別綏王,下船而去的時候,也許是因為寒氣襲人,咳嗽不斷,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當他上了馬車后,秦先生小聲道:“綏王雖然為公子血親,可是公子不能不防??!” 劉淯點了點頭,山上的貪污案起后,他一下子清明了不少。 他有些太看重舊情,總是感念當初東宮相救之恩,而不愿將這些舊部想得太壞。 可事實上,人心會變的,他的這些舊部,其實人人都有一副自己的算盤。 眠棠的出走,讓劉淯看清了不少世事。 這個綏王是個什么東西,眠棠一早就給他分析過了,更是極力反對孫將軍與綏王聯手的意見。 只是依著眠棠的想法,實在是太過保守,血海深仇何日能報? 其實他也知道,眠棠雖然聰慧卻并無太大的野心,若不是為了他,她當初也許都不會在仰山留下來。 如今眠棠離開了,劉淯也沒了說服她的必要,權衡利弊之后,決定冒險一試。 他太急于成功了。他的前半生背負了太多本不該承受的苦難,現在也唯有破釜沉舟,才能贏回屬于他的一切——包括眠棠。 想到這,他的拳頭收緊,前方路途荊棘,身后火海茫茫,他別無退路,唯有一直前行…… 而綏王看著病弱的侄孫離開后,倒是玩味的一笑。 身子骨這么弱,恐怕也承受不住太多的福運。 綏王的母后乃是大燕世家的宮家,他的母親尊為太皇太后,何等尊榮,妖妃也不過是她的兒媳婦罷了。豈容妖妃外戚吳家作得無法無天? 是以宮家若想扳倒吳家,便將厚望積蓄在了他劉霈的身上。 不過就像母后所言,如今時機不到,且容得吳家再囂張一段時日,待得天怒人怨時,便是他劉霈重返京城時。 而現在,他還須得養精蓄銳,再蟄伏一段時間。而劉淯也好,還有那個淮陽王也罷,都是牽引吳家的籌碼,他不急…… 可是這閑暇下來的時間,總是要有些消磨的營生的,不知怎么的,一副桃花粉頰的面容浮現在了劉霈的眼前。 失憶了,又武功全失了的女匪頭子……偏偏生得一副我見猶憐的面龐。 這樣的鮮嫩擺在眼前,倒真是勾起了劉霈的胃口。 所以在回去時,劉霈特意又路過了靈泉鎮,想要會一會這小娘子。 可是瓷鋪的柜臺上端坐的那位,居然是個胡子邋遢的老頭子,一問才知,那娘子舊疾犯了,東家心疼娘子,再不讓她來柜上了。 劉霈聽了挑挑眉,倒也并不在意。左右不過是個商賈從河里撈出拔了刺的花兒,倒叫他走了狗屎運喝了頭湯。 不過劉霈貴為皇子,自然做不來強搶民女的勾當,這等落人口實的做法豈不是成了潑皮無賴? 回頭他會囑咐自己的管事,借口定瓷器,想法子將那個商人弄到惠州,尋個罪名押入大牢。 看那柳娘子來救不救她的掛名丈夫!到時候,若是求到綏王府來,他倒是可以開個后院小門,讓柳娘子進來,細細商量…… 而柳眠棠并不知有人正打著自己的主意。她正在賀家府上參加茶宴,順便分一分賀家大爺從京城里帶來的各色子布料。 靈泉鎮不比京城,雖然照比偏僻的鄉鎮要好很多,但是有許多稀罕物,還得靠有門路的從京城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