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許會如此,但是時間一長,潛移默化就學會將‘歷史’和現在生活的現實做區分了。不做區分是不行的,畢竟現在的生活是日日夜夜的現實,過去所知的‘歷史’只能占據一個犄角旮旯而已。 不過陳嫣口中的喜愛和劉徹想的喜愛可能不是一個東西,陳嫣在那些年里是發自真心喜愛過那個少年的,不帶一點兒私心。就像是看到一株茁壯生長的白楊,挺拔又柔韌,生機勃勃的,怎么可能不喜愛? 這個少年很早就顯露出了不凡的天資與志向,在可以想象的未來,他會開創不朽的功業,塑造一個民族的尊嚴——陳嫣看著劉徹在一步一步朝著那個未來走去,是很難不動容的。 “你…喜愛過朕?”劉徹似乎沒想過陳嫣會做這樣的回答,下意識地想要搖頭,覺得這是謊言,一個足夠美好的謊言。但是很快理智告訴他,這不是謊言…陳嫣不是別人,不會為了討好他而說謊。 他們兩人之間,有陳嫣不愿意回答的時候,卻沒有說謊的時候。 陳嫣比劉徹還驚訝:“陛下…您難道會覺得我未曾喜愛陛下您?這可真是…少年時代同游同樂,難道都是假的?若是我未曾喜愛陛下,怎么可能與您有這樣的交往!” 語氣斬釘截鐵,因為這是全然發自真心的,自然沒有任何猶疑。 陳嫣小時候雖然考慮過要和劉徹維持良好關系,畢竟人家是未來皇帝。但也僅止于此了,至于建立更親密的人際關系,她并沒有想過。主要是她處的位置太好了,就算是獲得劉徹更多的好感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既然如此,何必委屈自己,特別去討好一個人呢? 討好人這種事可不容易做。 劉徹當時很想問,那、那為什么…為什么沒有一個‘以后’呢?但他到底沒問,因為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算問了,也只會得到最深重的遺憾——他想起了他與陳嬌的一次爭吵。 那個時候陳嬌已經被廢,避居永華殿。他們為什么爭吵,劉徹也不記得了,反正他們總歸是合不來的,有的時候一點兒小事也能吵地天翻地覆。陳嬌做皇后的時候如此,她不做皇后了依舊如此。 吵架這種事總會讓人失去理智,有的時候當事人并不是真的那么想。但爭吵到那個關口上,總會下意識地拿出最能傷害對面人的話來。為什么很多爭吵會升級,直到無法收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習慣。 人的語言很奇妙,既能消弭一切矛盾,也能深深將人傷害。 當時的陳嬌氣急了,就梗著脖子對他一字一頓道:“皇帝陛下,您可以得到一切,卻永遠沒希望得到所愛之人——阿嫣絕不會喜歡你!不是因為您不招人喜歡,只是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她就沒想過有喜歡您的可能!” “從阿嫣懂事以來,她所知的就是我是要嫁給您做皇后的,您是她的姐夫!民間女子尚且知道要與姐夫相避,不然平白惹人閑話。如阿嫣這樣的女郎,驕傲的厲害,怎么會想到行此等事?” “況且她敬我愛我,知道我心許陛下,就更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念頭了?!?/br> “您永遠不可能…” 事情從一開始就確定了,聯想到陳嬌的話和如今陳嫣的話,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呢——劉徹了解陳嫣的為人,自然信服。甚至覺得,事情發展到如今是早就注定的,不管自己做多少努力,最后的結果也不會變化。 除非從一開始就改變一些東西,比如陳嬌未曾愛過他,更未曾成為他的皇后。不然,天塹就是永恒。 這樣,劉徹就忍不住去想,若是沒有這樣的前情,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比如陳嫣能夠早一些出生,因為她更得父皇喜愛,于是母親為自己籌劃與她訂婚——簡直不能細想,一旦去想這些,原本已經逐漸平靜的心就會重新沸騰起來。 …原來他以為自己是‘認命’了的,以為不需要再與阿嫣有什么特殊的關系,只要回頭的時候能夠看到她,什么都不做也足夠了。但現在他卻發現,他其實從來就沒有‘認命’。 這也不奇怪,他本就是天生倔種! 這場談話到此為止,所以霍去病至今也不知道陳嫣為什么那樣欣賞他。雖然滿天下欣賞他的人多不勝數,真要找他身上令人欣賞的優點,實在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天下也有其他人多的是優點,怎么沒見陳嫣去欣賞? 天下人都說,不夜翁主心高氣傲,被她放在眼里的,寥寥可數。 霍去病從不否認他為此有點兒暗自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更多只是‘莫名其妙’而已。 到現在為止,霍去病對陳嫣也是‘無感’的…這大概就是童年影響一生的例子了。 不過‘無感’只是一種感情傾向,霍去病是不可能真的對陳嫣‘無感’的,畢竟陳嫣這個人存在感是超強的。 霍去病一直覺得,她這樣也不是什么好事。相比之下,他倒是覺得陳如意剛剛好。她擁有她母親的幸運,好像處處都一樣,實則沒有那樣的光環,讓人下意識就放開芥蒂了——說不定她的人生能比她母親的人生更快樂。 這是一種感覺…雖然人人都覺得不夜翁主的人生不能更快活了,但霍去病還是覺得她大概是有什么缺憾的。 人人都有缺憾,這不足為奇,拿出來說的必要都沒有。但誰讓陳嫣的人生太圓滿呢,于是這小小的缺憾就觸目驚心起來。 “冠軍侯怎么在此?”正在霍去病處在一種思索狀態中的時候,有人走過來打招呼,此人是侯門子弟,當年也算是霍去病一伙兒的貴戚王孫。不過這幾年霍去病投身軍中,位置與當年一起的王孫公子越來越不同了,交集才少了。 另外,一旁還有一個人…霍光,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 侯門子弟看到霍去病,然后又看到霍去病一直看著的陳嫣,像是明白了什么。笑著道:“冠軍侯好福氣…咦,這小女郎——” 是的,他顯然是想歪了。陳嫣看起來年輕,只二十出頭的樣子,和霍去病坐在一起在不知情的看來是很般配的——主要是,兩個人顏值都很能打。但是陳如意小朋友的存在就很讓人看不懂了。 看陳如意小朋友的大小,如果霍去病天賦異稟的話倒是能有這么大的閨女(古代和現代都有這樣的例子)。但是,霍去病是何許人,他要是有了兒女,外頭必然是知情的。 至少像他們這種一個圈子里的人應該知情…這么大個女兒,沒聽說過??! 霍光背后扯了扯這位朋友的衣袖,表情一點兒變化都沒有,簡直演技滿分:“周兄,容小弟來介紹,這位是不夜翁主與無憂翁主?!?/br> 說著,給陳嫣和陳如意小朋友行禮。 顯然,這位侯門子弟雖然是一個圈子里的,但因為種種原因根本沒見過陳嫣和陳如意小朋友的真容?;蛘哒f,處在同一個場合過,只是隔得太遠了,從來沒看真切過。 這位朋友受到了極大的驚嚇…仔細想想他剛剛自以為是的調侃簡直是冒犯到頭了!這、這要是得罪了人,能有好果子吃? 正在他戰戰兢兢、不知所措,拱手要致歉的時候。陳嫣笑著抬了抬手,然后轉向霍去?。骸叭ゲ?,聽見沒有,旁人都看出你好福氣了…娶我家女郎,給我做女婿可是大大的美差!你說說看,怎么就你每次像要殺了你一樣!” “翁主不必拿在下說笑?!被羧ゲ〔粸樗鶆?,他很清楚陳嫣就是覺得逗他很有意思:“能與翁主結親,必然是天大的福氣。只是一則,在下福薄,二則,‘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并非在下虛言?!?/br> “何必找這些借口,我又不是真的要你做女婿?!标愭谭槺确瓡€快,剛剛還像是對霍去病這個‘女婿’很感興趣,現在一下又變得一點兒不上心了。 “不過,你說你福薄倒是真的…”陳嫣之所以說這個話,是因為歷史上霍去病是英年早逝的。不過這也就是個歷史而已,歷史上根本沒說清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天知道現在還會不會按照她所知的歷史走。陳嫣說這個話,只是想到自己知道的歷史,隨口一說而已。 只是她這隨口一說反而讓另外兩人更難自處了…霍去病習慣了陳嫣吐槽他命不好——是的,在所有人都覺得冠軍侯的命是一等一的好,少年得意、拔得頭籌,滿朝上下誰也沒他風光(這也應證了‘出名要趁早’之語)。但是陳嫣因為知道歷史上的霍去病是怎樣的結局,就算知道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也不免口頭上帶出那么點兒意思。 為此,她常常吐槽霍去病命不好。 霍去病對此習以為常,并不代表不知其中內情的其他人能夠習以為常。于是旁邊兩個人倒是更慌張一些…侯門子弟就不說了,就算是日后以穩重聞名的霍光這個時候也遠未修煉到家。 “翁主,冠軍侯確實是句句真心…”這是還想幫霍去病解釋,生怕陳嫣是惱了他。所謂‘福薄’,是惱羞成怒之下的說辭。 雖然霍去病的受寵眾人皆知,不太可能隨隨便便就出什么事。但是,面對陳嫣這個‘更受寵’的存在,誰又能肯定會發生什么呢?再者說了,陳嫣可不是花架子,她有手段的很! 靠著她的影響力,如果她真的打算整治某個人,那可真是麻煩! 明的不行來暗的,總能讓霍去病難過。 陳嫣瞥了兩個年輕人一眼,當然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扌Σ坏玫氐溃骸澳銈冊谙胧裁茨?,我之所以這樣說,確實是去病福薄——如意,手伸出來?!?/br> 陳如意小朋友乖巧地伸出手,然后張開手掌。陳嫣就著閨女這只手開始胡侃:“瞧瞧,我家如意的掌相,一看就是能夠長命百歲、福祿雙全、婚姻和順、兒女雙全的掌相!這才是有?!ゲ?,伸手來?!?/br> 陳嫣和劉徹是同輩,就是霍去病明擺著的長輩了,因此這樣呼呼喝喝都是習慣了。 霍去病大約停頓了有半秒鐘,最終還是認命地伸出了手。 陳嫣這才讓兩人看霍去病的掌相:“父母緣、子孫緣都沒有就算了,要緊的是生命線都這么短,要他何用?” 雖然是很不客氣的說法,但語氣中的親近之意是聽的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不是陳嫣在找茬兒,恰恰相反,這是兩個人關系比較好,才能做的‘開玩笑’。當明白這一點之后,旁邊兩人才算是稍稍放心。 雖然這樣說總覺得有點兒‘詛咒’的意思,但想到這位不夜翁主行事不同尋常,也就未放在心上了。 第416章 大東(2) “翁主這相命之法是怎么回事?光竟是從未聽說過?!被艄庥悬c兒好奇陳嫣剛剛看掌相的做法。雖然聽起來像是胡說的,但感覺上不是隨便亂說, 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 漢代是華夏傳統中的許多算命術成型時期, 無論是歷史悠久的卜筮、占星,還是來頭很大、背景深厚的易經八卦, 再或者新近興起的看相、觀風、相宅、拆字、望氣等等,除開扶箕等少數算命術(這些大多一直沒有成為主流),大都在漢代有了后世人熟悉的樣子。 其實任何一種算命術都可以找到很古早的原型,比如觀風,傳說三皇五帝時期就有了, 商周時期還有專門的官員管理這個。但那個時候‘觀風’和后世流行的觀風可能差別很大。 為什么華夏民族的主體民族為‘漢’,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確實有很多文化上的東西都是漢代才成型。在歷史傳承上來說,漢代似乎和前面、后面的王朝沒什么兩樣, 說漢代強盛的,難道秦、唐之流就不強了嗎? 真正讓‘漢’成為特別的那一個,在于這個時候確實是后世所承認的‘華夏文明’形成的關鍵時期。 漢代巫風是很盛的, 一方面是上古遺留,另一方面也和統治著來自楚地有關。楚地從歷史傳統上就一直重視這些,能與楚巫差可比擬的,大概只有齊巫了——所以楚地和燕齊之地才會成為方士、巫師出產盛地。 這種巫風很盛的情況影響了漢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算命盛行。根據甲骨文, 后世人常說殷人愛算命, 出門買個菜也要算命, 這都快成為一個段子了。但事實上, 漢人也不遑多讓。 論狂熱可能比不上殷人,但普及程度可能更高——殷商時期想要算命,一般會用蓍草(事實上,龜甲和獸骨,特別是龜甲占卜都是很重要的事才會用。至于獸骨,也各有對應的用出,比如脛骨占卜什么,胛骨占卜什么,大概是漁獵之類,總之不會是日常買菜的小事),然而就算是蓍草,其實也是相對麻煩的。 相比之下,漢代算命變得簡單了(其實就是走下神壇了,從這個腳步來說也可以說是一種‘進步’)。簡簡單單就可以算,這種情況下才會出現日常小事也要算命。而殷商時期,明明算命是那么麻煩的事,國人們還是以大毅力那樣堅持,這才是‘狂熱’呢。 算命這個時候也不再只是巫師、方士們的專屬,很多時候文人也會拿這個玩小游戲。像是拆字算命,完全就是文人游戲的典范了!還有,《易經》這個時候已經是經典之首了。雖然《易經》被現代人當成是一部哲學書籍,里面講了很多富含哲思的話,但不可否認,《易經》確確實實就是一部用于算命的書。 讀書人鉆研《易經》到了頭,出來算個命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也因此霍光才有此問,他就是個讀書人,平常也能接觸到這些占卜之術,偶爾自己也會進行相關儀式呢! 如果霍光對占卜之術一無所知,他是不能說出陳嫣看掌相的做法從未見過這種話的。一般來說,不了解某個行當的時候,當事人都會承認自己的‘無知’,看到沒有見過的東西只會當自己‘少見多怪’。 這樣說自己從沒見過,反而是自信自己見識足夠多的表現。 “你沒見過的可多了!”陳嫣撲哧撲哧笑了好一會兒,介紹了掌紋里面的‘知識’。到了最后才一本正經道:“其實都是騙人的!你們別當回事兒——我從不信占卜之事,也是覺得拿來做游戲有意思才偶爾使用?!?/br> 之前聽陳嫣說的頭頭是道,顯然是有一套理論在其中的。就算是一開始半信半疑的,這個時候也真心覺得是一門‘術’了。然后,當眾人相信了之后,她又說都是假的…實在是有些令人愕然了。 陳嫣卻不以為意,到現在為止,她已經很少和別人爭論這些了…世界觀這種東西,形成了之后就很難改變了。 “既然去病遇到你們了,那就這樣罷——我先陪我家這個小磨人精去作耍!”陳嫣并不欲多停留,她很清楚自己現在除了在固定的圈子里之外,對外面其他人壓力都是很大的。 自己在這兒,這些‘年輕人’(其實她自己也是年輕人)是放不開的。 霍去病卻沒有這個意思,他本來就是出于保護陳嫣母女的安全才跟上的。又怎么可能因為遇到霍光和老熟人就和她作別,也不說什么多余的,繼續跟上就是了。 “今日我也是巧遇翁主…不夜翁主與無憂翁主駐足夜市,身邊一人未有?!被羧ゲ〗忉屃艘幌虑闆r,當然,他不是為了解釋而解釋,而是示意眼前兩個人可以滾蛋了。 陳嫣和陳如意母女兩個,本來就是為了單獨逛夜市的樂趣才出現的,能帶上霍去病也是因為不好駁了他的面子。換成是一般人,這個時候湊過去陳嫣固然不好拒絕,心情卻不會太好。 眼前兩人不傻,自然是告退了。 等到人走了,這一路一如之前。只是在這條不算長的街市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霍去病忽然道:“翁主今日不得開懷,不知是為何?” 陳嫣:? “去病…你在說什么?”陳嫣迷惑地看著對方,但表情很快維持不住了。陳嫣又眨了眨眼,忽然笑了起來。 “有的時候真不知如何說你!有人覺得你少言,便不可能是油滑之輩…然而在我看來,你恐怕是少見的滑頭了。什么都知道,卻依舊是如今率性而為的樣子嗎?你真像陛下,只是比陛下少了一些強勢自然。不過,這大概是你們二人所處不同的緣故罷?!?/br> 陳嫣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霍去病說著什么。 “明明這么聰明,都知道了,為什么還要說出來呢?是真的覺得不會得罪我?”陳嫣反問霍去病。 霍去病并不說話——說到底,他也不是什么乖寶寶,偶爾這么在作死的邊緣左右橫挑一小下,顯然是很開心了。 其實霍去病早就注意到陳嫣的反常了——在剛剛遇到陳嫣的時候,陳嫣一切正常,但是直到快要去酒舍的時候,有些東西不太一樣了。他是很擅長觀察的人,所以一眼看出陳嫣表面如常,內里卻是心不在焉的。 剛剛他逗霍光他們玩兒,又是調侃他的運道,又是說些算命之術的,看著熱熱鬧鬧,實際上反而不符合她的性格。 如果是在十年前,她有可能如此,她本來的性格就是這樣跳脫,也不太講究上下尊卑。興致來了,隨便一個人也能說什么,更不會在乎和她說話的人身份是什么。但是現在不同了,她本人變化其實不大,但是外界看她的方式已經大不一樣。 就算是她平易近人,其他人又能坦然受之?這種事多經歷幾次,她的行事作風自然就有了改變。 越是這樣‘沒話找話’,越說明她的心已經亂了。 其實霍去病不應該開口問這個的,但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明明不應該,還是要做嘗試。這種行為有一種統稱,就叫做‘作死’…很多時候就是‘得意忘形’之下做出的不過大腦的事。 霍去病自己也覺得挺奇怪的…明明一直很忌憚陳嫣,對她很無感來著。但即使是這樣鮮有接觸,在真正接觸的時候也會佷容易對對方放松警惕——仔細想想,可能這就是這位翁主的特別之處了。 不只是他,很多人都被這種特質影響過…這樣想想,似乎也沒什么了。 陳嫣笑了笑,并沒有解釋什么。事實上,以霍去病和她的關系,他是沒資格問這個問題的。更準確地說,他問了這個問題,她完全可以不回答,一點兒解釋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