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解釋權是在現在的人手上的??!就如同《詩經》,詩歌早就存在了,就擺在那里。但要說這些詩歌到底是什么意思,那還不是要看擁有話語權的學者怎么解釋? 劉徹很喜歡現在《詩經》的解釋方式,因為里面傳達的思想是絕對有利于統治的。 想到這里,陳嫣也打趣劉徹:“姐夫曾經還為了儒家與道家的南轅北轍同老師們辨論過呢!我現在還記得,‘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這是道家的道理,要叫民眾愚笨。而儒家卻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要啟發民智。當時姐夫以此為惑,讓老師們都差點兒打起來!” “姐夫偏向儒家的…如今此舉可一點兒都不儒家哦!”陳嫣笑瞇瞇地道。 劉徹大笑起來——這看的一旁的韓嫣、衛青心中稱奇。 劉徹早些年做太子的時候讀書,身邊有貴族青年組成的‘伴讀團’,當時韓嫣就是他最器重的一個了。一方面是韓嫣聰明、有眼色,還恰好了解劉徹非常感興趣的匈奴。另一方面,韓嫣長的好看??! 沒辦法,劉徹從小就是一個究極顏控!在他這一朝出頭的名臣,史書上基本上都要記載一筆儀態、外貌什么的。 到現在,韓嫣依舊很受寵幸,甚至相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這種和寵臣倒還有些差別,劉徹似乎將韓嫣當成了類似‘跟班’的玩伴…嘛,這也正常,作為皇帝,一方面需要人才的輔佐,另一方面也需要純粹的、解悶用的‘朋友’。 正派的人看不上韓嫣,但那些想要走捷徑的人可是很追捧韓嫣的! 如今他是長安新一代的‘王孫公子’,出行時身后就跟著一大堆貴族子弟,眾人都隱隱以他為中心了。 而現在,劉徹重新讀書了,他也被拉了過來。另外,侍中們也集體弄了過來,旁聽課程。 ‘侍中’這個官職對于陳嫣來說是如雷貫耳的,因為初中的歷史教科書上就提起過!漢武帝利用侍中構建了內外朝制度,從而加強了皇權! 說白了,就是不和朝堂上那些老東西玩兒了,利用侍中這么個皇帝身邊的侍從官,組成了類似‘內閣’的存在。有什么事情,天子和侍中就商量清楚了,這就是內朝,至于外朝,要做的只有接受和執行! 不然能怎樣?要造反嗎? 不過現在的侍中還沒有后來那么牛,現在的侍中還真是‘侍從官’!大多是圍繞在劉徹身邊,在政治上和劉徹有著相同想法的年輕人。這些人常年跟著天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國家是如何運轉的,這么學習幾年,將來再外放個幾年歷練,再回到中央擔任一兩任官職,都是一等一的良臣! 之前宮中衛夫人懷有身孕,家中兄弟因此被陳嫣她老媽整——整是沒整到的,反而讓衛家兄弟因禍得福,被劉徹召入宮中。衛夫人的哥哥衛長孺、弟弟衛青都當上了侍中,這也是對他們兄弟的一種保護吧。 而衛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迅速從眾多侍中中脫穎而出的。 衛青受到了劉徹的青睞,平常與這位天子的接觸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對其了解也就加深了。 他和韓嫣一樣吃驚就在于,陳嫣剛剛一番話其實是很得罪皇帝的。 憑良心說,劉徹并不是一個難伺候的皇帝,他并不算心機深沉、喜怒無常,不過他確實任性也是真的——以一個皇帝來說,任性只能說是基本標配!天下都順著他們,久而久之哪有不任性的! 他也確實不算好脾氣…話說回來,歷史上真的有好脾氣的皇帝嗎?有,但卻是鳳毛麟角!因為得篩掉一批假裝好脾氣的,以及只是在朝堂事務上好脾氣,私下其他方面卻不算好脾氣的。本來就少的,這么一篩,就更少了。 陳嫣只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但是對著皇帝‘實話實說’,這樣真的好嗎?而且這還是揭短呢! 其實劉徹也是經過了一段心態轉變的,一開始他當然會有些不爽,覺得這會不會說話??!有點兒讓人討厭呢!人都是這樣,愛聽好聽的,對于不喜歡的,怎么可能愛聽! 但是后來這種心態發生了變化。 第一階段他只是習慣了而已,習慣了陳嫣就是這樣和他說話的。習慣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所以現在陳嫣說出再‘出格’的話,他首先也只會想到‘她不就是這樣的么’。 習慣了之后就很難再生氣了。 第二階段時,劉徹在習慣之后心情平靜,也就能更好地理解陳嫣說這些話的‘意圖’…最終的結論是,陳嫣根本沒有任何意圖!她并不是想借此諷刺劉徹什么,也不是想借此引起劉徹的注意,又或者打擊一些人,美化一些人…總之達成自己的目的。 陳嫣說這些的時候就真的只是想到了就去說,就像是普通人,朋友、親人之間,他們聊天不就是這樣的嗎?有調侃打趣,也有直言不諱,其實其中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就是想到就說,自然而然的事情。 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劉徹就覺得心中感覺微妙地變了。 所有人和他說話都是小心翼翼的,最怕不小心說了什么不該說的,最后惹怒了他。而這些對話往往也是帶有目的性的,臣子們、宦官們、皇族們,他們都有求于他!因為有求于他和他說話。 就連與母親、姐妹們聊天,也是這樣——母親想要權力,想要王家人當官,想要王家有更多的賞賜。姐妹們不用說,他的姐妹當然尊貴,日子過的順心無比,但誰又會知足呢?所以想要更多的東西。 劉徹很喜歡做‘皇帝’,因為這意味著唯我獨尊,意味著他能夠按照他的意思治理一個國家…但他不能只做‘皇帝’。人是無法脫開本來的自己的,很多時候,就是萬萬人之上、稱孤道寡之時,他也會想做一做‘劉徹’。 古代的皇帝想要微服私訪,想要在皇宮中辦市場,想要自己玩cosplay,在宮中扮成其他身份的人物…無不因為此。 當久了皇帝,肩膀也會累。如果能做回本來的自己,也會輕松快活很多吧! 現在的劉徹就經常會想起少年時,當時的他還只是太子,所以可以騎馬出宮,長安城里打馬而過,那時身邊并沒有跟很多人。 那樣的快樂。 而現在,和陳嫣說話的時候是少數能體會到這些的時候了。 這一階段里,他已經接受并喜歡上了陳嫣的說話方式。至于最后一階段,那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對于這個時候的劉徹來說…濾鏡已經一米八厚了。 這個時候,陳嫣說什么他都很難生氣,只會往好的地方想。陳嫣說些中正平和的話,別人說是老氣、沉悶,陳嫣說就是懂規矩、知進退,點贊!陳嫣說些出格新奇的話,別人說是放肆、大膽,陳嫣說就是有意思、真性情,再次點贊! 心都偏到胳肢窩去了! 事實證明,當皇帝的,哪怕是未來會成為千古一帝的,他們也會像普通人一樣偏心!而且他們偏心起來會比普通人更難扭轉——這也很好理解,普通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讓他們轉變的挫折,很少有人能夠一條道走到黑。 皇帝就不一樣了,對于他們來說,一條道走到黑只是日常而已! 很少有人糾正他們,就算偶爾有糾正的,他們也可以不接受!只要他們自己死扛著,又有誰能強迫天子改變呢? 事實上,皇帝是最要面子的一種生物!有的時候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錯了!但知道了又如何?面子不能丟啊,所以再坑爹也得把之前的政策硬著頭皮繼續下去。 時間長了,皇帝的性格也就養成了!他們往往固執的要命,認定了的事情輕易不會為人所改變,除非是他們自己改變了想法! 劉徹對于陳嫣的‘打趣’,并不覺得冒犯,因為他知道陳嫣真的只是打趣而已。當然了,如果換一個人就完全不是一樣的結果了,說不定劉徹就會覺得此人心中對他有意見【阿西!心里記小本本。 “如今才知,單說一家之言其實并無多大意思。無論是道家愚民也好,儒家啟迪民智也罷,都不能單獨使用!治國之道,本就不拘泥,其中微妙,存乎一心?!眲卣f到這里的時候也很感慨,當了天子才明白很多事情并沒有那么理想。 復雜多了。 陳嫣連續拍了好多次巴掌,滿臉笑容:“恭喜姐夫了!治國之道上已然登堂入室!” 她是真心這樣覺得,在理解劉徹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的基礎上,發自內心覺得他做的很對,理解很到位。因為抱著這樣的心情,所以顯得格外真誠,劉徹也忍不住跟著她笑了起來。 “我一直覺得,皇帝不能是哪一種學說的門徒,因為心中有了偏向,就不能公正了。而身為皇帝,是最應該公正之人!各學說之間的公正只是其中之一。這些學說不過是治理天下的工具,好用就用,不好用丟開就是?!?/br> 陳嫣侃侃而談:“大一些去看呢,皇帝要維護天下萬民的公正。貴族、豪強,這些人比底層老百姓要強大的多,若是皇帝不能維護公正,始終站在底層小民這邊,貴族和豪強就會迅速地將老百姓吞食掉,田地變成他們的田地,老百姓變成他們的奴仆莊戶?!?/br> 陳嫣的書案上有一個木頭做的蹺蹺板模型,算是一個小擺件吧。陳嫣在一面放了一塊墨,另一邊放了重的多的竹簡,一下就讓蹺蹺板翹了起來。同時,陳嫣將手放到了墨塊那一邊,將蹺蹺板按了下去,保持了一個平衡。 伸出另一只手示意劉徹看:“所以天子是絕不能站在貴族、豪強這邊的,這就是緣故——貴族和豪強實在是比小民強太多了。而貴族和豪強一旦開始吞食小民的田地,甚至小民本身,就不會停止,因貪欲是沒有底線的!這些人不會想到將小民逼到沒活路之時,平??床黄鸬男∶褚材芊纯埂欢聦嵕褪撬麄兡?!當年始皇帝掃蕩六合,虎視何雄哉!何等霸道無雙。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大秦,始皇帝離世之后便陷入了天下大亂!” 陳嫣說到秦朝舊事的時候也很感慨。說起來人類能犯的錯誤,基本上在歷史上都已經犯過了,如果人能夠吸取教訓,不再重犯,那就很好了。然而現實是,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不能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所以華夏歷史上的王朝都是在重復同一個命運,崛起、興盛、由盛轉衰、被推翻,所有的王朝末年幾乎都是相似的!土地兼并嚴重,朝廷內耗嚴重,皇帝不通民情…… 陳嫣說這些話的時候,周圍是逐漸安靜下來的。本來還有侍中們收拾東西的聲音,但隨著她說的越來越深,這些人也豎起耳朵聽住了。 陳嫣這些東西真的是很基本的理論了,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最精英的人才能有的認識,才能說出的道理。甚至即使是這批人,他們也未必能如此清楚明了地講出來。 這些人會說‘民為本’,但其中的道理會被歸類到仁君就該如此,而這樣做了,天下人安居樂業,自然天下無事。像陳嫣這樣痛陳利害,最終得出一個清楚明了的道理,這是很少的。 一方面,此時的人沒有深刻地去想,畢竟華夏民族還沒怎么經歷過朝代更迭的洗禮。另一方面,也是‘道德感’在作祟。上古遺風,人們希望將一切交給道德之類的東西來處理,不太希望講利害之類的。 事實上,世上講究禮法,這不正是因為三代以來,人民的道德越來越敗壞了,所以才只能以禮法加以限制嗎——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其實很cao蛋的。而這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還是很有市場的,所以大家在講一些東西的時候也受到了影響。 好像講利害就低了一等,是劣政了一樣。 但在場的人,都是劉徹挑選的符合自己思路的年輕人…簡單來說,都偏向實用主義,是能夠接受談利害的。 所以陳嫣這樣說,他們立刻就接受了。并且覺得此前一些很模糊的東西一瞬間就清晰起來,從大方向而言,明確了為什么要站在小民這邊!總之,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能被貴族豪強這些人忽悠到他們那邊去! 除此之外,他們也為陳嫣話語中的氣魄詫異…陳嫣根本就是站在全局的,甚至歷史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這種思維方法,是誰都能有的嗎? 一般人就算是想要培養,也培養不出來!因為個人眼界、思維方式這種東西,根本不是想想就能有的,只有身邊的環境適合,這才能自然而然產生。 能如陳嫣這樣想問題的,他們只見過一個…正是當今天子! 但天子這樣并不奇怪,他所處的位置,所要做的事情,從小受的教育,都是這個方向的! 真、真是奇人——這一想法出現在不止一個人腦子里。 相比之下劉徹和韓嫣就要反應平淡很多了,劉徹知道陳嫣一直如此。韓嫣也是少年時和陳嫣做過同學的,心中也很感嘆:到底還是不夜翁主最合陛下的意思! 心中慶幸陳嫣不是男子,若真是男子,也就沒有他的位置了! 第153章 野有蔓草(7) 陳嫣的書簡、文具收拾好了, 自然有人替她拿…實際上就她那小身板, 估計也拿不動。此時的書籍都是竹簡做的, 即使大多數經典都字數不多,一套典籍下來幾十斤上百斤,也隨隨便便啊。 陳嫣和劉徹一不小心就歪到了書籍上面,主要是她在向劉徹炫耀自己的藏書。 “近日弄到了一套楚國藏書,很值得細讀..只是楚國文字實在是…”陳嫣說到這里也有一點兒頭疼。春秋戰國時用的還是篆書,如今她也是個貴族了,篆書當然是學過的,但她學的是主流篆書! 齊國、秦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這六國, 其篆書雖然有些差異,但總體上而言,這種差異是可以辨認的。正如后世的華夏人都自帶繁體簡體轉換系統一樣,此時學篆書的人, 只要學一國篆書,就可以完成六國文字轉換。 唯獨楚國不一樣,大概是受到南方非中原文化的影響太深了,反應到文字上,和中原差異格外大。 劉徹對于陳嫣炫耀藏書毫無感覺,如果他想要某種藏書的話, 只要世上還有, 難道會搞不到嗎?更別說他本身就擁有這個國家最大的兩座圖書館, 石渠閣與天祿閣了!陳嫣還有不少圖書正是從這里抄到的副本呢! “讓人譯成今人文字不就行了?”劉徹是真正的務實主意者!而且作為皇帝, 每天要日理萬機, 最痛恨浪費時間了!臣子們的奏章寫的冗長,廢話太多,他都是要生氣的! 陳嫣就和他不一樣了,解釋道:“有些還是要看原本的文字才能明白更深…而且楚國文字單從文字來看也是很有意思、很有韻味的…我慢慢讀就是了?!?/br> 漢高祖劉邦是楚國人,所以漢代人對于楚國文化還是挺崇拜的。再加上楚國確實是戰國時期非常重要的國家,不能忽視。所以當初學文字的時候,陳嫣也學了楚國文字,只是不夠熟練而已。 “阿嫣倒是愛這些,”劉徹順口感慨了一句,順便就邀請道:“明日宮中開家宴,你也來罷!” 陳嫣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不必了,這家宴又不是冬至大家宴,應該只有姐夫、jiejie、太后,還有后宮中諸位娘娘罷?我去了算怎么回事兒?” 宮廷之中的宴會是很多的,沒資格進的人趨之若鶩,有資格進的卻往往分情況討論了。有些可以去,那就去,有些不那么適合去,又何必去呢?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參加宮廷宴會了,也用不著刷存在感??! “你有什么不能來的!”劉徹卻有些不高興了,“你少時就是在宮中長大,跟著父皇的時候什么家宴沒有你?” 陳嫣還是搖了搖頭,這次她找了個理由,道:“這幾日事忙…要過冬至節了,我還許諾了舜表兄一副繡屏,好多事都要置備起來?!?/br> 冬至節可以說是此時最重要的節日了,經濟允許的情況下人們會贈送冬至節節禮。如果是有錢的貴族之家,這份禮物只會更加隆重!以車來論,一車一車地拉禮物。 陳嫣還沒有嫁人,定位上她就是‘大長公主的女兒’,所以倒不用自成一戶,向其他人送冬至節節禮。當然了,相應的她也收不到大車大車的冬至節節禮。 但,在自己的私人交際圈子里,一點兒表示都沒有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和一些關系好的人贈送幾件冬至節節禮,這就是她的慣例了。 包括劉徹,他也是收過陳嫣的禮物的。 “繡屏?舜,是劉舜?”劉徹的表情可不好看。 陳嫣卻當成是他不太理解,于是解釋道:“刺繡出來圖畫,用這做屏風。之前往北方跑的時候舜表兄招待了我…還特意派了王宮衛兵護送我往北又走了一段,說好了給他繡駿馬圖做報酬的?!?/br> 此時有刺繡了,也有屏風了,但屏風遠沒有后世那么多花樣。偶爾也有在屏風上繡花的,只是往往是繡一些簡單的圖案,不存在圖畫這種。 其實劉舜說讓陳嫣繡駿馬圖繡屏也是玩笑居多,是陳嫣說要謝謝他,但他又不需要陳嫣的什么東西,便隨口說了這個——大概在他的印象中,陳嫣的手工確實不錯吧。至少在貴女圈子里,沒見過比她更好的了。 貴女又不用靠著這些技藝謀生,平常做事也有婢女… 陳嫣拿出自己的一塊手帕給劉徹看:“我畫了小圖,又繡了一個小的,做到心中有數。不過繡屏可比這個大多了,費神也多。 陳嫣的繡法和現在的主流繡法有很大的不同,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就是十字繡,以及一點兒不倫不類的亂針繡吧。十字繡她可是一把好手,高中的時候學習緊張、壓力大,她根本就沉不下心來!十字繡是幫助她沉淀內心的一個工具。 玩十字繡的時候她就覺得全身心放空了,可以什么都不想…… 高中念完,十字繡的水平也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