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當年秘辛
書迷正在閱讀:終極龍血、毒女惑江山、邪王盛寵:極品煉魔師、宿命召喚:魔裝少女小媛、白鎮紀事、御鬼少女、吾名青鳶、元靈牧師、滿城霸道溫柔、他的千萬柔情
王兵不得不承認這個消息太勁爆了,如果被中醫界或者是歷史學家們知道,華佗的醫術傳承并沒有失傳,那么絕對可以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潮的。風雨小說網 . 要知道中醫自古流傳,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繼承醫術與發揚之間,很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各個不同的派別,這一點就如同武學一樣,各成一派。 而每一個派別的出現,都離不開開創者,也就是俗話說的開門祖師。 華佗因為醫術高超,所以被冠以神醫的名號,而以華佗的醫術,絕對擁有開山立派的資格,事實上他的幾個有作為的徒弟后來都發展的很好,也算是變相的門派傳承。 不過,那些徒弟只擁有華佗的部分醫術精華,并沒有完全繼承,而《青囊經》卻是完整的記載了華佗的畢生醫術。 所以說,如果這部《青囊經》被曝光,那影響力絕對是核彈級別的。 此時王兵總算是有些明白了,為什么‘家賊’的目標是張家的驚世藥典,很可能對方也知道驚世藥典就是《青囊經》的秘密。 不過很快王兵就感到疑惑了,雖然驚世藥典是《青囊經》很讓人意外,但是在《青囊經》里面記載的是華佗那時期的醫術,從三國到現在已經是1八00多年前了。 雖然當時華佗的醫術很高超,可是華夏的中醫經過了這1八00多年的演繹,又有西醫的加入,不敢說絕對超過《青囊經》里面的醫術,可是至少應該也不遜色多少才對,畢竟華佗再厲害再牛他也只是一個人而已。 既然如此的話,那么匪徒為什么那么執著的要得到《青囊經》呢? 就在他苦思不得其果的時候,張老爺子開口解釋道:“你是不是很疑惑,現代醫術那么發達,為什么還對《青囊經》那般保密,對吧!” “呃!”王兵低吟了一下,詢問道:“我想其中肯定是有什么玄秘,對吧!” “呵呵!”張老爺子笑了笑,點點頭說道:“你猜的很對,的確是如此,神醫華佗的醫術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但是他最厲害的醫術卻是在于‘方藥’這個領域?!?/br> 王兵聞言,微微挑了挑眉,對于這一點他早就猜到了,因為張老爺子便是因為精于方藥,所以才會在中醫界中被人稱為藥王,而顯然這個稱號的背后,《青囊經》的因素占了不少比例。 這時,張老爺子再度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直接震了王兵一把。 “在《青囊經》的記載中,除了記載有華佗的畢生醫術以外,其實還記載著幾張古老而神秘的藥方,而這幾張古方中,有一張古方可以醫治各種疑難雜癥,包括……癌癥!” “什么?”王兵聽到最后兩個字時,不禁詫異的睜大了眼睛。 即使不是從醫人員,也知道癌癥這兩個字意味著什么,更何況王兵現如今對醫學方面的了解已經是非常精深了,所以他十分清楚癌癥的意義。 而現在,他竟然從張老爺子嘴里聽到有一種古方,可以包治百病,連癌癥也可以。 要知道即使是現在醫術號稱最發達的美國,都不敢說有哪種特效藥是能夠包治癌癥的,可是王兵知道張老爺子不是那種說大話的人,既然老爺子說能夠治療癌癥,那么肯定就可以。 可是王兵不懂,既然張老爺子有這么一張古方能夠治療癌癥,那為什么在國內的市面上沒有聽說過任何消息呢?就連國際上也沒有聽過呀!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市場呀! 現如今整個世界有多少癌癥患者?光是中國國內的統計就已經超過1300多萬名患者了,而且每年還平均以200萬的速度增加著。 這還是有登記的,還有很多知道自己患癌癥后,礙于自身的經濟條件,選擇了等死,或者自己了結余生的。 至于其他國家的,合計起來,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而對于那些癌癥患者來說,任何新型的抗癌藥物都是他們的希望,即使是一些標注有副作用的抗癌藥都是患者們趨之若鶩的目標。 如果張老爺子說的是真的,那也就等同于他手中握著一把能夠進入金山大門的鑰匙呀!但是以現在張家的情況來看,雖然很富有了,可遠遠達不到富可敵國的那種。 既然手里有金山的鑰匙,為什么又要守著金山而不取呢? 擔心懷璧有罪?不大可能,王兵清楚張老爺子在華人圈的強大影響力,絕對沒有人敢冒著大不韙對他老人家出手的,否則對方一定會死得很慘。 既然如此,張老爺子為什么不愿意把古方拿出來? 私心作祟? 不可能! 王兵在跟隨張老爺子學習醫術的時候,親身感受過他老人家心懷病人的仁心,他不覺得張老爺子會那么鐵石心腸,眼睜睜看著那些癌癥患者在受苦而無動于衷。 似乎看出了王兵內心中的矛盾與疑惑,張老爺子緩緩的嘆了口氣,來到椅子上坐下。 “你是不是覺得很不能理解?既然我手里有治療癌癥的古方,為什么不肯拿出來,拯救萬千受苦受難的病患們?”張老爺子說道。 “……”王兵并不想指責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唉!我何嘗不想拿出來造福病患,為天下的癌癥病患者帶來福音,可是我就害怕自己帶來的不是福音,而是催命符,是死神呀!” 聽到這話,王兵眉頭不禁皺起,很明顯張老爺子這話里面另有隱情呀! “張爺爺,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你能跟我說說嗎?”王兵忍不住詢問道。 “嘶!這件事要說起來還得從二十幾年前說起?!睆埨蠣斪友凵褡兊蒙畛?,仿佛陷入了某種回憶,隨即徐徐道來:“當時我還正處于事業的巔峰時期,享譽海內外……” 在老爺子的講述下,王兵了解了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 當年,還比較年輕的張德良在中醫界揚名立萬,力挫群雄,獲得了藥王的榮稱之后,風光一時無兩,所有人都覺得他是一代名醫,就連張德良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 當時他很自信,覺得天下間沒有自己治不好的病,而在那個時期,中國才剛剛改革開放,與國際接上軌道,所有的事情都是百廢待興,迎來了開國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期。 那也是中醫界的一個重要的時刻,國家改革開放,引進了國際上發達的技術、西方的文化,同時也引進了對中醫產生強烈沖擊的西醫。 那個時候中醫做為本土醫術,源遠流長,對西醫壓根就看不上,甚至還有抵觸之意,雙方的摩擦很大,西醫覺得中醫落后,而中醫則覺得西醫本末倒置。 雙方爭的很厲害,甚至一度鬧大,就連當時的中、央都驚動了,為了能夠徹底的解決問題,當時的領導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比斗一場,誰贏了就聽誰的。 而當時做為中醫界翹楚風云人物的張德良,自然就被中醫界選作為代表出戰,與西醫開始了比試。雙方的比拼并不是像王兵那樣簡單的三局兩勝制,畢竟影響深遠。 最后雙方決定,以攻克醫學難題為標準,哪一邊能夠攻克世界疾病的難題,就算誰勝出。 當時在國際上‘癌癥’的惡名已經是嶄露頭角了,是西方醫學者們一直想要努力攻克的難題,所以雙方就決定,以治愈癌癥為標準,誰能夠治好誰就勝出。 正處于‘風華正茂’的張德良自然無懼,他很爽快的答應了。 事實上,癌癥這種病并不是只有在現代才出現的,也不是只有西方才有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同樣有關于癌癥的記載,只不過所記載的名稱不是‘癌’,而是其他的名詞,例如:結節。 癌癥,是惡性腫瘤,而在中國的歷史上,遠在西周就有腫這個字眼來形容腫瘤,但當時尚無法區分腫瘤有良性與惡性的差別。 在當時,亦有所謂的‘??漆t師’出現,據周禮天官記載:“瘍醫專管醫治腫瘍、潰瘍、金創、骨折等病”,瘍醫其地位相當於今日的外科醫師。 有關癌癥的描述,一些古文學家指陳:最久遠的案例,似應可以上溯到漢文帝時代的淳于意(也就是緹縈之父)於當時所記載的胃癌病例。 ‘癌’這個字最早的紀錄則在十二世紀初的衛濟寶書中出現,其中有對乳癌的觀察,指出40歲以上的婦女易患此癥,潰爛三年而死等。 之后,楊士瀛在任濟直指方論中描述:“上高下深,巖xue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裹……”。這已是相當實際的描述某些癌癥的特徵了。 所以事實上中醫對于‘癌’早已經有史料可查,對于醫術高深,博覽群書的張德良來說,自然也不陌生,所以他對攻克癌癥抱有很大的信心。 比拼一開始,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張德良對癥下藥,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改善了病人的病癥,減輕了痛苦,但是很快癌的可怕性便顯露了出來。 不管張德良用什么辦法,就是無法徹底的根治,好了一段時間又突然急劇變化,可能前個晚上還生龍活虎,第二天就病危了。 而相對于中醫,西醫那邊卻是由于比較科學的分析、治療,反而是把病情始終控制著,并且有所好轉。 對此張德良并不服氣,最后他終于想起了《青囊經》中所記載的古方,當時他已經想不到任何辦法了,所以只能冒險一試,結果療效出奇的好。 在古方的治療下,癌癥患者很快便痊愈出院了,這一個成果震驚了國內醫學界的所有人,包括當時在中國的西方醫學專家。 那個時候,國內的報道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因為當時中國積弱,無論是從科技還是從文化都落后于世界各國,好不容易有一樣東西是超過西方列國的,自然要大肆宣傳。 可是,正當人們興高采烈的準備歡慶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了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