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3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夫妻-美羽、想被內射的第一次經驗(真實經歷)、銷魂的情人節、極樂校園、修真聊天群同人番外之羽柔子的情人節禮物、愛與欲的升華(番外)、華山論劍第二輪:小東邪(yin雛培欲)、華山論劍第二輪:西毒(離家的路上)、華山論劍第二輪:南帝(夏日云雨)、華山論劍第二輪:北丐(凜與陽葵的枕營業)
覺就紅了臉。 女子反而坦蕩,盈盈一笑,吟道:“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那日在茶肆,以樂府獨不見為題,贏了我的可是你,沈韌之?” 沈均茫然無措,女子又是一笑,“宓妃正自須曹賦,楚女何妨與宋鄰?!?/br> “妾名謝宓,還望能與沈郎討教一二?!?/br> …… “賢婿,”謝鼎的聲音打斷了沈均的思緒,他把一個盒子推到沈均面前,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 “你看這個,就是宓兒的東西?!?/br> 木盒里一柄梳,一發釵,花鈿三副,唇紙兩張,俱是謝宓在娘家時所用之物。 見物如人,沈均盯著那幾樣遺物,雖不動聲色,隱在袍袖之下的手卻暗自握了握。 睹物思情,沈均印象里的謝宓,永遠是初見時大膽又坦蕩,可人又可愛的小娘子。 彼時兩個人常在在湖畔柳下,隨意拾掇石子為棋,在石桌上對弈。 “這次沈郎只贏了半目呢,”謝宓總愛這般取笑沈均,“看來是瞧不上我這棋藝,故意放水呢?!?/br> “呃,”沈均這個少年,竟被她擠兌得臉微紅,“我,我沒有看不上的……是娘子藝高,某,某去確實是險勝?!?/br> 他窘態百出,謝宓反倒更笑得花枝亂顫。 “這就臉紅了?沈郎面皮好薄,”謝宓說著,取下自己的手鐲放在石桌上,“這是我輸給沈郎的賭注?!?/br> 上好的玉鐲泛著瑩瑩冷光,沈均呆呆望著那鐲子,待回神,卻見謝宓已經走遠了。 “哎?” 少年慌忙拿起鐲子,朝她喊道:“我不要你的鐲子的,娘子,你等等???” “愿賭服輸,”謝宓轉身沖他揮了揮手,“下次我會再尋郎君斗詩的?!?/br> 沈均怔在原地,謝宓人影漸遠,再是追不上了。 “……” 此后,謝宓隔三差五便會找沈均斗棋斗詩,每每結束,總要暗暗輸下幾樣東西。 或金釵或銀飾,彼時窮困潦倒的沈均,就是靠著這贏來的“賭注”維系生計。 后來,兩人暗生情愫,私定終身,謝宓又在深夜勇敢地逃出謝家,沒有父母命,媒妁言,便天地為證,心甘情愿嫁給了沈均。 “沈郎,這次我以一生做賭,你可會讓我輸?” 月下的佳人嬌俏羞怯,昔日的甜言蜜語猶在耳畔,豈料今日便已生死兩隔。 今非昔比,沈均看著眼前的兩人,陳郡謝氏的族長謝守云與其長子謝鼎,早已不負當日羞辱他的氣勢,反而姿態謙卑,如履薄冰。 心底哂笑,面上卻已擺出他想過無數次的神態,做一個“賢婿”的樣子。 “到底是往事了,”沈均淡然地把木盒子蓋上,轉手交給身邊作陪的女子,“你替我收著吧?!?/br> “是?!?/br> 女子懂事的捧著盒子退走,臨轉身前朝沈均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沈均置若罔聞,依然風儀雅致,但在謝守云和謝鼎眼里,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兩人暗暗交遞一個眼神:看來沈均確實如傳言那般,身邊有了一個相好的年輕女子。 風流韻事自不必管,謝守云心中長舒一口氣,只要沈均有續弦之意,就說明謝宓在他心里不再是一個無法開解的結了。 他們謝家,就有機會求他進言,為因李典之事受到牽連的長孫謝望說情。 想明白這點,謝守云再度感到輕松,他又向沈均拱了拱手,“此番有勞沈大郎傾力相助,我謝家上下感激不盡!” 沈均客氣地點了點頭,回禮道:“某一定竭盡全力,屆時謝公派人前去接應便是?!?/br> 第一百零三回:捕捉李衿(h) 日子悠閑,白駒過隙,沈靜姝隨張鶴繼續學習武藝,轉眼已經回到長安十日有余。 李衿一直未有來看她的跡象,而自打前日在茶樓前見到父親沈均攜著一名貌美女子同乘一車,沈靜姝便有些煩悶。 心頭像是長出了小疙瘩,一時連面對父親都覺得稍感芥蒂,不似從前那般親切。 倒不是沈靜姝敏感多疑,而是母親過世后的幾年里,沈均都是盡心撫養這留下的一兒一女,心里念著亡妻,不曾近女色。 如此情深義重,沈靜姝是萬分感慨的,突然叫她見著父親和別的女子同處,確實難以接受。 其實續弦無可厚非,只是沈靜姝一時半會兒覺得膈應——有人要取代母親的位置,微妙得很。 她想過找父親探問一二,但又覺得為人子女,這樣似乎是要求喪偶的父親還要守身,實在不是孝道所為。 故而也只好憋在心里,想和弟弟沈既明說說吧,他又新官上任,忙里忙外不得空。 總之,只有沈靜姝咸吃蘿卜淡cao心了。 這天夜里,照例側臥榻上想著心事,沈靜姝聽著窗外的蟲鳴,暫無睡意。 這樣靜靜躺著亂想很能消磨時辰,不多會兒便感覺照進屋里的淡影拉出老長,月已偏西。 沈靜姝微微嘆了口氣,閉上眼睛正要入眠,突然聽見房 中似乎有極輕微的響動。 也許是靈犀一點通,沈靜姝猛驚,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卻是:衿兒? 心臟怦怦跳,自己與李衿十幾日不見,早如隔數秋,思念得刻骨銘心。 但沈靜姝隨后便生氣了:哼,望穿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