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
鄉下人要種田,方立安到的時候,春耕剛結束,家家戶戶都落得清閑。章家舅舅好幾年沒見到外甥女了,高興極了,卻不想還未等外甥女坐定,外面就有人尋來,說是李老三一家。 說起李老三一家,當年方立安和狗蛋前腳剛走,李老三后腳就拖家帶口的回了村里。 說是李家老兩口并李大牛一家都沒了,于是理所當然地占了李家大房的房屋田地。本來還想順便把李二牛家的幾畝薄田也給吞了,沒想到地里不光有人,連契書上的名字都變了。 因著這事,李三牛跟他媳婦李文氏不知道說了章舅舅多少壞話,鬧的很難堪。 這不,一聽說大侄女駕著驢車回來,李三牛和李文氏就急里慌張的趕來了,不顧還在人家章家的地界,就拉著方立安好一通抒情,情到濃時改為哭訴。 大意是,那是分家時你爺留給你爹的祖田,大侄子不種也不能便宜了姓章的,李家的田必須姓李,不能姓章,不然就是忘本,不配姓李,愧對李家的列祖列宗。 方立安跟李三牛不太熟,對他的了解僅限于三叔是爺奶最疼愛的小兒子。 萬萬沒想到剛到這里就碰上這樣的官司,一邊是姓李的本家叔叔,一邊是章家的親娘舅,雖然她打從心眼里覺得分家后的財產是各家的私事,但同宗同源的人便是分了家,依舊到哪兒都被看作是一體的。相對于李家人,章家可不就是外人嗎?所以這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群眾,一大半都對李三牛的話表示贊同。 理是這么個理,方立安心里明白,當年要不是李家沒別人了,她也不會做出這種決定,而她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確實沒想到李三牛會回來。 她有些膩歪李三牛這副急著占便宜的嘴臉,方杠杠一秒上線——老娘偏不如他的意。 方立安當然不會授人以柄,她和狗蛋不回來,她舅舅還要留在這兒生活呢。 “三叔誤會了,當年我帶狗蛋去京城求學,不能常歸,大伯、三叔都不在,爹娘的墳只能拜托舅舅。但我和狗蛋身無分文,無以為報,只能把家里的田一并托與舅舅照看,將田里的出息送與舅舅,回報一二?!?/br> “三叔三嬸在這兒,以后這些事交與我們做便好?!崩钊_B忙接話,大包大攬。 方立安聞言卻是一臉為難,李三牛隨即不悅,“怎么?莫非大侄女信不過自家叔叔?” “侄女怎會……只是……只是我這趟回鄉,實則是為了賣地來的……狗蛋讀書處處花錢,京城米糧又貴,家里已經窮到揭不開鍋了……眼看狗蛋二十還未成家,我自覺愧對地下的爹娘,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借來銀子……年前狗蛋娶了妻,我也放下一樁心事……如今催債催的緊……我便想著回鄉……”活脫脫一朵苦菜花。 “大丫一個女娃把弟弟拉扯大,真是不易……” “可不是,還要供狗蛋讀書……” “讀書可費錢哩,鎮上那個王秀才,聽說一年要收這個數!” “都沒錢吃飯了,咋還要讀書?狗蛋也忒不懂事了!” “你不知道!聽說是李章氏逼兩個孩子發誓……” “……” 周圍的人瞬間七嘴八舌議論開。 李三牛臉上神情變幻,這跟他想的不一樣啊,不是說他這大侄女上次回來還是一副土財主樣兒嗎,怎么現在窮得叮當響? “大丫,別怕,有你三叔和舅舅在,他倆不會不管的,怎么也會拉你一把!”人群中不知道誰張開嗓子說了一句。 李三牛:…… 李文氏不讓了,“憑什么我們管!我家柱子還沒上過一天學堂呢,讓我一隔房嬸娘供侄兒讀書,像話嘛!要我說,鄉下現成的地不種,跑去京城讀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誰,真當自己是文曲星下凡呢?” 她這話理沒錯,但方立安也沒說讓李三牛供狗蛋讀書啊。 李三牛這時候也跳出來,順著李文氏的話說,“大侄女,咱們老李家上數十代都是泥腿子,從沒聽過誰會讀書,你就別帶著狗蛋瞎折騰了,老老實實回來種地不比什么強?叔就是個種地的,前些年糟了災,哪還有什么余錢?回頭走三叔家里拎袋毛芋再多的,叔也幫不上。聽叔一句勸,讓狗蛋趕緊帶著媳婦回來種地!” 話一說完,就被李文氏黑著臉拉走了。遠遠的,還能聽到李文氏的叫罵,“一張嘴就是一袋毛芋,你兒子都不夠吃了,就知道裝大方……” 人群慢慢散去,章大舅這才有機會跟外甥女好好說話,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方立安一瞧便知道他想說啥,無非就是家里如今這么困難,那十幾只肥兔子不如拿去賣了換錢,但又怕這么直說,傷了方立安的面子和心意。 方立安端著小板凳來到門旁,“舅舅,我騙他的?!?/br> 看著老實人呆愣的表情,方立安解釋道,“我這三叔一來就問我要地,吃相太難看,那是我爹的分家田不假,但我說的是實話,以后我和狗蛋回來的機會少,我爹我娘的墳就指望舅舅幫忙照看了?;仡^舅舅把田賣了,不管是就近置辦,還是做別的用處,就說銀子給我帶回去了?!?/br> 章大舅好容易消化了外甥女的這番話,一臉的哭笑不得,“你娘是我親妹子,哪里需要講究這些?!?/br> 方立安笑笑,也不反駁,重起話頭,講狗蛋的事情。 得知狗蛋年前成婚,考中秀才,還勵志考舉人,章大舅別提多高興了。然而鄉下老農對秀才、舉人根本沒個具體概念,只知道跟他們這種地里刨食的不是一回事。便是鎮上的風云人物王秀才,在他那里也就是聽個耳熟。 方立安便跟他普及,要是哪天犯事兒了,在公堂之上不用下跪磕頭,還可以免刑。此外,免除徭役,免交糧稅。 聽的章大舅一臉激動,狗蛋可真出息! 外甥女功不可沒! 章大舅不會說功不可沒這樣的詞,他就會拍著大腿叫好,外甥好樣的,外甥女好樣的,你娘這下總該瞑目了。 方立安:…… 方立安下午到的,家里就章大舅一個人在家,大舅媽帶著兩個孩子回娘家串門了。大舅媽娘家也在桃花村,因此,回來的很快,要不是路上被人攔下說了好半天廢話,還能趕上聽方立安親口講狗蛋考中秀才的事。 她來晚了一步,只能聽章大舅講個二手的了,然后三手、四手……循環播放。 “”我家外甥怎么怎么厲害,我家外甥女怎么怎么能干……” 聽的方立安尷尬癌都要犯了。 晚飯前,章大舅去了趟隔壁村,找到里正,托他幫忙留意買家,沒想到當晚就有了消息。果然不出所料,現在的地價比前些年高了許多,但也沒恢復到災前的價格。 第二天一早,章大舅去里正家辦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之后,又跟買家一起搭乘外甥女的驢車去了趟縣城,把衙門的契書消了。 賣地的錢,章大舅死活不肯收,讓她拿去給狗蛋讀書,將來光宗耀祖。 大街上不好拉扯,方立安勸了兩句就不勸了,盤算好明天走的時候在枕頭底下塞銀子。 她在街上買了糖人、冰糖葫蘆、兩匹布,都是給舅舅家兩個小表弟的。前頭只想著兔子rou,忘了給表弟們買他們這個年紀喜歡的東西。 遙想她剛來不久,第一次來縣城,給狗蛋買了幾個糖人,居然已經過去了十六年…… 十六年,方立安二十八歲,可能是早先散布的誓言背了鍋,村里竟然沒人給方立安說媒的,談到她,大多覺得她很可憐,被親娘坑了一輩子。 方立安心想,如果這些人生在現代,肯定會叫她扶弟狂魔,竟然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嫁人,當一輩子老姑娘。 第二天清晨,方立安早早地起來了,趕路要趁早,走晚了八成又得在舅舅舅媽的熱情挽留下再多過一宿。 天還沒大亮,青灰色的。 看著后方的黃土地,看著遠去的茅屋農舍,看著最后縮成一個模糊小點的章大舅一家,方立安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十六年前。 十年前。 現在。 身后的小村莊,今日一別,再也不見…… 第364章 方立安這一路從南向北逛了很多地方,沿途碰上空間里沒有的植物,不管認不認得都移植進去,反正系統能把生長環境調整到最適宜的狀態。 通過山東、北直隸后,改向東北來到遼東都司。時逢冬季,零下二十幾度,西北風吹的人睜不開眼,便是穿了厚重的動物毛皮,也不能長時間在外逗留。 方立安也就前兩天玩了個新奇,隨后在鬧市租了個小門面,天天賣烤紅薯。窮家富路,她身上帶的錢已經花了大半,趁這會兒清閑,能賺一文是一文。 烤紅薯的爐子是他離京前請匠人師傅打的燒餅爐子,只是北方實在太冷,燒餅一出爐就涼了,不如紅薯方便。 另外,空間里的紅薯已經堆成小山,庫存太大,積壓嚴重,這會兒全當清庫存了。 方立安一邊賣紅薯,一邊坐等大地回春。等天氣稍有好轉,就一頭鉆進長白山脈,過起了上輩子的野人生活。 主要還是沖著長白山的特有植物來的,比如北冬蟲夏草、人參、美人松。蟲草和人參并不好找,白雪覆蓋,方立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到幾株,然后交給系統處理,氣得系統在背后嘀咕什么“渣女”、“只管生不管養”…… 期間碰上一頭東北虎,方立安想都沒想,直接往空間里一躲。好幾次都這般cao作,逗的老虎嗷嗷直叫。 不過,她倒是活捉了兩頭梅花鹿來,一公一母,留著將來繁衍后代,生出綿綿不絕的小梅花鹿,想想都讓人歡喜。 在長白山耗了小半年,眼看著即將入秋,氣溫不斷下降,方立安趕緊燒水洗了個熱水澡,換了身干凈衣裳,出山去了。 出了長白山,四下無人的地方,方立安放出她的小毛驢。 小毛驢乍一感受到寒冷的氣溫,結結實實打了兩個響亮的噴嚏,要不是被方立安用繩子套住了脖子,怕是要撒開蹄子好生蹦跶一圈兒。 等重新套上車架,方立安便駕著小毛驢一刻不停地往西去了。 大夏疆土遼闊,四海升平,除了局部地區偶有爭端,大體上還是很和諧的,年年歲歲都有附屬小國入京納貢。因此,只要不遇上打家劫舍、窮兇惡極之徒,安全問題不算大。 一人一驢順順利利來到草原。 草原牧民居多,方立安只會簡單的草原語言,還是千年以后的,不管是口音還是語法都有了較大的變化,所以跟當地人溝通起來比較困難。直到她掌握了“吃喝拉撒睡”方面的關鍵詞后,簡單的交流才不成問題。 方立安最初遇上的這家人特別熱情特別好客,第一次見面便豪氣沖天地邀請她吃羊。方立安惦記烤全羊已久,一點也不知道客氣為何物,順著主人家的話就接了過去。 乖乖,好大一只羊腿,勾得她口水直流。 草原羊rou質肥美,雖然佐料不多,沒有后世的絕妙搭配,但勝在地道,鮮嫩可口。 大口吃rou,大口喝酒,喝的高興時來一段草原舞蹈,怎一個爽字了得! 離開前,方立安送了主人家一麻袋紅薯和整整一包燒餅,燒餅還是早先在京城開店時候打的,紅薯是生的。教會對方如何食用紅薯后,便駕著驢車瀟灑離去。 如此幾個月過去,方立安即將踏入哈密衛,身后的大草原卻刮起一股“紅薯燒餅”的妖風,牧民們都希望來年還能見到她。 此時的方立安已經是鳥槍換炮,小毛驢變小紅馬。先前在草原上,運氣爆棚,到河邊取水時,碰上一群野馬。 常言道,野馬難馴,更何況她肖想的還是野馬群中的頭馬。然而她有空間作弊器在手,捉了頭馬也不急著騎,接著又捉了一匹漂亮桀驁的母馬,留著以后配種。 得了兩匹好馬,方立安又盯上野馬群中一匹溫順可人的棗紅色小母馬,一頓大棒加甜棗,很快就馴服了這個小可愛。 方.起名廢.安給它起名叫小美。 因為沒有馬鞍,小美也沒有釘馬蹄鐵,方立安便沒急著騎它,等快要到哈密衛時,才在郊外找了個偏僻的角落,卸下車架,將毛驢和車分別收進空間,牽馬進城。 進城后第一件事便是買馬鞍和馬蹄鐵,給小美弄個全套裝備。 接著,又逛了坊市,采購了許多當地特產,哈密瓜、葡萄、大紅棗、油酥饃、烤馕……還有雙峰駱駝。 第一次養駱駝,沒經驗,方立安怕養不好,精挑細選買了兩公兩母。 系.飼養員.統:呵呵。 四頭駱駝幾乎讓某人傾家蕩產,一貫秉承“手有余錢心不慌”理念的方立安,不得不在哈密衛做起生意,紅薯、燒餅一起賣。 她這頭混得風生水起,自然會影響到別人家的生意,為求自保,也為了多賺點路費,方立安收了個徒弟。 她這徒弟家是當地的烤馕大戶,本來是跟著父兄找茬砸攤子來的,結果莫名其妙成了方立安的徒弟,天天給她打下手,累得要死。 方立安在哈密衛呆了三個月,教會了徒弟,攢足了錢,全部兌換成銀兩,施施然離開了。 往南進藏,不僅路遇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還收獲了一波林芝松茸、林芝天麻、扎囊氆氌、那曲冬蟲夏草、藏紅花…… 人煙稀少的地方太多,方立安一度迷了路,還好身上不缺吃喝,通過太陽辨明方向,花了小半年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