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溫鈞一頓,對上皇帝的眼神,明白了什么,微笑道:“再尊貴,也不如皇上尊貴。能得皇上另眼相看,賜下賞賜,已經是微臣之福,不敢奢望其他?!?/br> 皇帝哦了一聲,聲音拖長了,意味深長道:“朕的身體這幾年一直不好,時常病倒,難道愛卿就不擔心?” 溫鈞面露無奈苦笑,搖頭嘆息:“皇上只要少些cao勞,身體一定能安然無恙,病弱全消?!?/br> 只可惜皇帝不可能少cao勞。 皇帝是個活生生的工作狂,從年輕時登基稱帝,便一直兢兢業業,生怕辜負了先皇留下的江山,直到如今五十有一,依舊不停不歇,如此情況,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何況皇帝說是天子,其實也不過**凡胎。 溫鈞這些日子伴駕,早就發現,原著里皇帝早早駕崩,可能不止于受了賢真公主之死的刺激,更有可能是他太過cao勞,身體病弱,本就身體不好。 想要身體健康,除非皇帝能夠看開,好好調養,不要再那么cao心。 溫鈞投入皇帝名下,身為?;庶h,自然希望皇帝長命百歲,所以時常勸誡,這話沒有說十遍,也說了八遍,可惜都沒什么用。 連帶著他也要時常加班,心里時常無奈。 這會兒他也是順口又勸了一句,不出意外的被皇帝無視了。 皇帝干咳一聲,只做沒聽見,低頭拿起又一封奏折,埋頭看了起來。 溫鈞輕笑,卻也不急于一時半刻,既然皇帝裝傻,他也就沒有再說,靜靜伴駕。當皇帝有猶豫之處,抬頭需要人商量時,才上前答話。 隨行伴駕,和皇帝商議朝政,這已經是中書省的權利。 不知不覺,溫鈞一個翰林,竟然以從五品品級,無形中履行了中書省官員的權利,取而代之,而且更得皇帝看重。 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只怕更要引來人心震動。 第114章 轉眼就是休沐日。 朝廷規定五天一休沐, 顧名思義, 讓人休息沐浴用的。 這一天文武百官或是在家休息, 或是出門訪客,極大地帶動了京城的熱烈氣氛。 溫常氏經過和季明珠的商量, 將孩子的洗三儀式就定在了休沐日那天。 孩子的名字也定了下來, 大名溫鴻軒, 小名鏡子。 小鏡子出生的時節好,正是夏末秋初,天氣還算溫暖, 洗三也不艱難,所以溫鈞才會答應舉辦洗三禮。要是他出現在寒冬臘月,或者初春時節,就算不符合常理,溫鈞也不打算洗三。 剛出生的小孩子身體柔弱,萬一染上風寒, 很有可能剛剛出生就沒了。 許多古代小孩子夭折的原因都是因為風寒,在古代, 一點點的風寒都能要了人命,小孩子尤其嚴重。 不過現在時節好,只要小心一點, 應當不會出什么岔子,溫鈞就沒有攔下溫常氏興沖沖舉辦洗三禮的舉動。 洗三, 顧名思義, 在嬰兒出生的第三日為孩子舉行沐浴儀式, 是嬰兒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這樣做的用意,一是為了洗滌污穢,去掉新生兒出生時身上的氣味,畢竟剛出生的孩子,雖然簡單擦過,身上還是不怎么干凈,多少有點臟污,洗三可以去掉。第二,就是為了祈祥求福,圖個吉利,希望洗去嬰兒身上壞的運氣,一生順順利利。 洗三禮當日,主人家會廣邀親朋好友,一起為嬰兒祈福。 溫家在京城的親朋好友并不多,盡數邀請來了,也算不上什么。但是這天到了,家里卻熱鬧的不像話。 周家、王家、叢安、陳子安,還有一些翰林官員等等,是溫鈞熟悉且認識的親朋,也是他親筆寫下書函邀請來的,更多的不太熟悉的人,純粹就是不請自來了。 這些人的品級和溫鈞相當,有點還比溫鈞低一點,半點不引人注目,來的時候,都打著討好溫鈞,親近親近的借口。 要不是溫鈞知道原著劇情,還不知道這些人屬于哪些勢力。 偏偏溫鈞是個知道原著劇情的,所以他隨意一眼掃過去,就發現五皇子、七皇子、十三皇子等等各路派系各路勢力派人探路的人,盡數都來了。 他站在門口迎接賓客,面色帶笑,讓人如沐春風,眼底深處卻漸漸晦暗。 今天是他兒子的洗三禮,季明珠和溫常氏都十分看重,溫常氏一手cao辦了所有的步驟,而季明珠雖然沒有幫忙,卻十分惦記,這幾天在產房里還要派秋香出來幫忙,生怕出點狀況,影響了小鏡子的祈福。 如此情況,絕對不容許人破壞洗三。 這些心思各異的客人,來的目的肯定不單純,要是他們安安分分還好,就要是不安分,那就就怪不得他了。 過了半個時辰,眼看客人越來越多,將溫宅擠得滿滿當當,后面斷斷續續還有人來,溫鈞眉心微擰,擔心人多容易出狀況,索性直接關了門,宣布儀式開始。 反正他親筆邀請的人都已經到了,后面的人,他懶得管。 溫常氏倒是并不了解這些陌生官員的身份,眼看來了如此多人,還以為都是溫鈞親近的好友,來祝福孫兒的,心里一邊為了兒子的人緣高興,一邊為了孫子的受重視開心??磧x式開始,連忙和收生婆婆將小鏡子抱了出來,就在院子里洗三。 洗三自有一套自己的禮儀,第一步是添盆。 眼看來的客人都規規矩矩地排隊往里面放金銀裸子,還有家境優渥的,直接放銀票,溫鈞眼睛一瞇,觀察了半天,心情突然好了一點。 沒想到他這虎頭虎腦的兒子,竟然剛出生就能賺奶粉錢了。 想到這里,他叫來周復生,又讓他將大門打開,言道來者皆是客,不要拒之門外。 周復生面色復雜,遲疑地看了眼溫鈞,點點頭,這才轉身去辦。 溫鈞注意到,有些啼笑皆非。 他知道在周復生的看法里,他是一個不慕名利又正直風雅的正人君子,所以周復生的心里,對他除了忠心,還有一些崇拜仰慕。當他擺明了打算收禮的時候,周復生難免有些接受不了。 溫鈞沒法和他解釋,這些人都不懷好意,能宰一刀是一刀,不宰才是浪費。 心里嘆息一聲,罷了,以后隨口提點兩句,他總會明白的。 這邊添盆還在繼續,不相熟的客人們添完之后,漸漸到了和溫鈞相熟的幾家人家。 其中周家和王家與常人不同,關系親近一些,是小鏡子的長輩,也就不能放簡單的金銀之物,所以他們放的分別是玉佩和長命鎖,寄予了對小鏡子的深切期待。等儀式結束,這些東西還可以給小鏡子日常穿戴用上。 就這樣,一個個客人笑瞇瞇地上前添盆,足足花了兩刻鐘才結束。 結束后,收生婆婆看著銅盆里的金銀,眼睛有些發亮,還好她見得世面多,并沒有失態多久,很快就利索地將小鏡子從襁褓里解了出來,開始正式的洗三。 小鏡子出生才兩天,身上的紅色尚未褪去,皮膚嬌嫩,窩在襁褓里睡得美滋滋,忽然被人打擾,頓時哇哇大哭。 不過哭得越響越吉利,在場眾人看著雖然有幾分心疼,卻不好阻止。 好不容易洗三結束,溫常氏心疼得眼睛都紅了,連忙將小鏡子身上的水擦凈,放回襁褓里,好好地哄了起來,將孩子抱回屋里休息。 溫鈞也松了口氣。 那收生婆婆的動作一點也不溫柔,似乎就想讓小鏡子哭得狠一點才夠吉利,他幾次想要出口阻攔,都被溫常氏按住了,只能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結束,他終于不用忍耐這收生婆婆。 “復生,打賞,送人!” 收生婆婆正盯著銅盆里的添盆看個不停,眼睛都要掉出來了。聽見這句話,神情一愣,臉色黑了下來,不高興地皺眉,等著溫家的打賞。 要是可以多留一會兒,這銅盆里的東西,她完全可以順手帶走幾件,反正主人家大概率發現不了——這也是許多收生婆婆心照不宣的外快,可惜這戶人家許是不懂規矩,竟然一結束儀式,就急匆匆要將她送走。 溫鈞并不知道,自己挽救了小鏡子的奶粉錢,讓周復生將人送走之后,才轉過頭來,接待這些賓客。 賓客們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個個都想和溫鈞搭話。 溫鈞來者不拒,四兩撥千斤,一個都沒得罪,也一個都沒搭理,客客氣氣起地寒暄兩句,交換了名字,就和下一個人聊天。這樣一來,和這些人誰也沒熟悉起來。 眾人有種無處使力的憋屈感,心里惱怒,無奈放棄繼續試探。 洗三禮這才徹底安靜了下來,少了那些波濤洶涌的暗涌,大家言笑晏晏,任誰也看不出這些竟然交雜了如此多的勢力在其中。 而在院子一旁,眼看其他人都受挫放棄,王莫笑十分滿意,走到溫鈞身邊,夸贊了他幾句,對他沒有接受任何一方勢力的行為大肆贊揚 溫鈞微笑:“吃一塹長一智,還是舅舅教導的好?!?/br> 王莫笑聽了,心里嘆息,想到孩子,又打起精神,低聲問溫鈞。 “孩子叫什么,定好了嗎?” 溫鈞點頭,將大名和小名都說了一遍。 王莫笑皺眉,有些不解:“鏡子這個小名,是不是太簡單了?” 自然簡單,溫鈞想了十多個名字,讓季明珠挑選,她猶猶豫豫半天,艱難選出了大名,卻怎么也決定不了小名,最后小名交給了溫常氏取。她是孩子的祖母,有這個權利。 溫常氏看了一遍,卻嫌棄這些小名都太普通,站在街口叫一聲,能冒出至少三個同名的孩子,打算自己取一個。碰巧思考的時候,李曼從旁邊過,手里拿著一柄小銅鏡,溫常氏一拍大腿,決定就叫鏡子了。 小名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寄望,因為大名已經滿滿都是期待,小名也就不需要附帶什么含義,只需要朗朗上口就好。 溫常氏的想法一提出來,溫鈞就答應了。 當然,這對于飽讀詩書的王莫笑而言,卻是不夠的,他語氣里有點嫌棄這個小名不夠響亮。 溫鈞本不予理會,卻見周放也來湊熱鬧,點點頭,表示贊同王莫笑的說法。 他無奈,只能搬出那句歷史上十分著名的話來解釋。 “老師和舅舅有所不知,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睖剽x道,“我不求小兒有大成就,只希望他此生擁有這兩面鏡子,能做一個正直,且知錯能改的人,便足矣?!?/br> “好一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愧是朕的狀元郎!” 一道蒼老低沉的聲音在幾人身上響起,猶如石破天驚,讓溫鈞和聽見聲音的人都先后僵硬了身體。 這是……皇帝? 溫鈞第一個反應過來,轉過身,雙手行禮:“見過……” “噓聲!”皇帝扶住溫鈞的手臂,低聲道,“朕可是微服私訪的,別驚動了旁人?!?/br> 溫鈞沉默,您都自稱朕了,也叫微服私訪嗎? 回想原著里這位皇帝的兢兢業業,大概率這是他老人家自從登基以來第一次微服私訪,并不明白微服私訪的要點,溫鈞深呼吸,十分理解地點點頭,口中道:“皇上里面坐,微臣先將客人送走,再來伴駕?!?/br> “干什么要送走,朕正想看看愛卿這里的客人都是什么人呢?!?/br> 皇帝攔住,蒼老銳利的目光巡視院子,有些心情復雜的樣子。 第115章 事實上皇帝做出微服私訪這一舉動, 也是經過慎重思考的。 他這一輩子, 一心撲在朝政上,并不怎么流連后宮,無奈能力出眾, 就算一個月只去七八天, 也屢屢中標,三十年來, 后宮所出皇子近二十, 皇女近三十個, 數目眾多。 只可惜經過后宮傾軋, 活下來的皇女一大堆, 活下來的成年皇子卻只有寥寥數個。 這叫他很是心痛, 年紀大了之后,更加心軟,不忍心對活下來的孩子做什么,甚至頗為優待。 于是,這幾個活下來的成年皇子,養出了一顆野心勃勃的心。 如今朝廷里復雜的派系糾紛,和皇帝的縱容脫不開責任,他心知肚明, 卻不敢插手處理, 生怕傷了其中哪個孩子??墒桥P榻之處, 豈容他人鼾睡, 他是九五之尊, 真龍天子,手握萬里江山,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可能將自身權利拱手相讓,只能想法子平衡其中的微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