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素月不問那些人以前的行為,在國難關頭站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漢子。像那些只知道發國難財的人,相信以后也沒有人敢再與他們做生意。 因有了解決辦法,皇帝發出了一道又一道圣旨,很快就有許多不法商人被抄了家,他們的產業也被戶部接受,凡是賑災能用上的直接送往受災地區,暫時不能用的先收管起來,等到災后再滅清理,哪些要拍賣的,哪些可以直接收歸國庫的。 素月甚至還幫皇帝翻起了賬本。 “這一次皇上派出的救災之人是誰?” 這人要是沒選好,這東西最后也到不了百姓們的手中。 “你爹?!?/br> 皇帝為了救災也是拼了,把老丈人都派了出去。對于這類的事柳尚書不太懂,但他主要的目的不是救災,而是起到一個震懾作用。 國丈的頭銜不是掛著好看的,必要的時候比誰都管用。 而且柳尚書是武人,一身煞氣釋放出來,別說文官受不了。就連許多武將都甘拜下風,不敢去惹這個老倔頭。 柳尚書一出馬,果然沒有人敢再伸手賑災物資與賑銀。 “大人,難道要讓這到手的銀子就這么溜了嗎?” 某災區府衙,某一官史看著他們的上司,實在不甘心就這樣放過那一大筆的賑災銀??!雖然皇帝已經派人四處張貼皇榜,每家每戶每人該領多少錢糧都寫在了上面,可是只要大人愿意,下面那些百姓就算知道銀子糧食不對又有什么辦法,還不得老老實實的認下。 “你當這來的人是誰?老夫這一次就算了,你們最好也不要伸手,不然別怪老夫不顧舊情?!?/br> 那知府再三思量,最后還是搖頭。 他以前在京城當官,對這位柳尚書自認還算了解三分,那可不是好說話的主,別更說他還有一個受寵的女兒是皇后,現在就拿著尚方寶劍主持救災工作,只要發現有人敢伸手,他可以先斬后奏,皇帝還不會怪罪于他。 “……” 然而上司的退縮并沒有讓這些人甘心,最終還是朝著這批救災銀與糧食伸手了。而結局嘛,肯定不用說啦,不然皇帝為啥派老丈人辛苦這一趟呢! “殺得好?!?/br> 議事殿上,皇帝合上折子,不但沒有對參柳尚書折子有半點努力,反而還大聲叫好,讓參柳尚書的人直接趴在地上。 “皇上饒命?!?/br> “饒你?又有何人來饒這天下受苦的百姓?拖下去,讓大理寺好好查查,三日之后朕要結果?!?/br> 皇帝意味深長的看了眾大臣們一眼,一甩袖子走了。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與對方勾結?皇帝不用去想,因為一想他就深感害怕,這些大臣口口聲聲為國為民,實際上他們為的全是自己。 為了利益,他們可以不顧天下百姓受苦。為了權勢,他們可以官官相護。每次遇上這樣的事,皇帝都覺得自己當得太失敗,如果他有先祖的魄力,這些人絕對不敢私下動手腳,甚至還想著如何欺君。 “這就是一個問題了,先祖是開國皇帝,他想做什么自然沒有人敢反對。而那些的武將與先祖基本上是一條心,文臣們再強悍也怕拳頭大??!” 素月冷笑,說白了就是欺軟怕硬。 “阿月,朕的拳頭也不小?!?/br> 皇帝苦笑,怎么在阿月的心中他是個讓人隨意可欺瞞的君王? “皇上拳頭是不小,可你揮不出又有什么用?能說殺就殺嗎?先祖他敢啊,說殺他就殺了,根本不在乎什么名聲大義,只要這些人對大秦有害,先祖就會毫不留情的揮下手中的大刀?!?/br> 開國皇帝要是沒有這份魄力,他也不會帶兵造、反,甚至成為開國皇帝,創下大秦這萬世基業。 “說到底,還是朕太仁慈了?!?/br> 即使重生,他也改不了這毛病,很在乎明君仁君這個名聲。 “皇上知道就好,要明白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br> 皇帝接了下去,同時眼中閃過一抹決心。 既然文帝不能讓這些人老實,那做個武帝也沒有什么不好。 名聲什么的,后世自會給他一個公道。 何況…… “阿月,你會陪著聯對嗎?” “當然,我一直站在皇上的身邊不是嗎?” 帝后相視而笑。 接下來的三天,被朝臣們稱為恐怖三日。 不僅皇帝發出了幾十道圣旨,皇后也發出了幾十道懿旨。 大臣們被押往牢,刑部主審,大理寺陪審,還讓一位宗室老王爺去監察。這位老王爺最是剛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有他在相信刑部和大理寺都不敢徇私。 與此同時,那些被皇后懿旨剝去誥命的夫人們,只能帶著一兩身衣裳,領著剩下的家人離開京城別處求生。 被皇后下旨訓斥不說,連誥命也被剝奪了,她們現在也顧不得還在牢里的一家之主,領著余下的族人逃離京城,希望可以保全剩下的人。 幸好皇帝這一次沒有牽連三族,只要是無罪的人,皇帝只是把他們打成了白身,沒讓他們跟著一起入獄。 只是幾十年的辛苦化為了烏有,就連家人也沒留下幾個,問那些犯事的大臣們悔不悔?自是悔的。其中還有一些人貪污的數目并不大,但結果卻一樣的可怕,貶成白身沒什么,可是連累到后世子孫三代不能科舉,讓他們無顏再見先祖??! 但人就怕對比,他們還只是三代不能出仕,而那些嚴重的更是后世子孫都不能出仕不說,還遇赦不赦,不是流入就是放了軍籍,以后都不能從科舉晉身了。 “皇帝老爺這是發怒了,貪官們可就遭殃了,不過也是他們活該,皇帝老爺說了,發國難財一旦被發現,絕不輕饒?!?/br> 雖然皇帝讓百官們害怕,但是在百姓們當中皇帝的名聲卻大好。 懲治了這些貪官污吏,百姓們就有好日子過了。南北雙方的災情也得到了控制,南方的水已經退了,北邊也下起了雨,一時間朝堂地方海宴河清,風清弊絕,終于讓皇帝松了口氣。 “辛苦了。明兒不用上朝,皇上可以睡個懶覺了?!?/br> 素月替皇帝捶著四肢,雖然政事很忙,但鍛煉也沒有落下,現在皇帝可以很輕松的跑完十圈,每天還要做三十個俯臣撐,一身肌明顯看著結實多了。 “阿月陪朕一起睡?!?/br> 皇帝把人攬在懷里,也不讓她給自己捏手腳了。 “要說辛苦,阿月也不輕松。不少外命婦求見阿月,為家人為親戚求情,要不是阿月頂住了壓力,朕也不會處理得這么輕松?!?/br> 這些命婦當中甚至有宗室有后妃,阿月愣是沒有心軟,勸說不聽就直接不準這些人進入行宮,后妃也被她禁了足。 “寧國和安國還好嗎?” 兩位公主也被人說動了進宮求情,但是被素月好生罵了一通,說她們糊涂。要不是素月攔得快,都跑去太后哪里了,幸好沒有驚動太后。 承恩公府這次也有犯事的,雖然承恩府的爵位沒有被剝奪,但是承恩公的夫人卻被皇后下旨門閉思過,無旨不得外出。 這道懿旨讓承恩府公丟盡了臉面,一個個羞愧的不敢出門,全躲在家里避羞。 太后她老人家知道了也沒說什么,反而安慰素月。 “我知道,他們做了不好的事,要不是皇上與阿月你們顧及我,他們這爵位根本保不住。所以你們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別顧忌我,這點打擊對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他們人活著就沒事?!?/br> 緊要關頭,太后選擇了站在皇帝與皇后這一邊,不得不說對那些勛貴世家們是個打擊。太后不出面,皇后態度又強硬,最后只能看著娘家或是夫家一家老家入了大獄,沒罪的還能放出來,有罪的按輕重處置。 “今年的萬壽節會少很多人,不過這樣也好,皇上本來就沒打算辦?!?/br> 因大秦發生了水災與旱災,皇帝順勢下旨不辦萬壽節,每年都是同一套,他也夠煩的。 對于皇帝的決定,素月除了支持還是支持。這省下來的銀子也足以安置許多災民了。 至于番國來上貢的使團們,皇帝收下了東西,讓人送了幾桌席面去就算打發了。不少大臣都說今年這天災,讓他們的皇上都變得小氣了不少。 “朕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能省就省吧!” 皇帝現在的御膳都減到了二十四道,皇后更是減置了十二道,最尊貴的夫妻都縮衣節食了,那些大臣們也只能跟著照做。 以前一大桌子菜都吃不了幾口,現在三菜一湯全吃得一干二凈不說,還都是一些沒什么油水的素菜,就怕吃得太好讓皇帝認為他們奢侈無度,與前面的那些人去作伴。 “朕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只要他們的錢來路正當,朕也不會老盯著他們。阿月,你說是吧!” “對,是他們自己心虛了,以后真該好好查查?!?/br> 素月蹭了蹭他的胸口回答,夫妻倆對這些大臣共同表示了不屑,認為他們是做賊心虛。 “算了,先不管他們了,以后有的是機會收拾,忙了這么久,你我都累了?!?/br> 皇帝的聲音漸漸弱下來,很快綿長的呼吸聲就在寢室中響起,素月閉著雙眼,嘴角含笑也跟著進入夢中找皇帝去了。 因今年皇帝不辦萬壽節,所以素月與皇帝陪著太后在行宮待到了九月底才回京城。中秋與重陽一并在行宮過了,熱鬧肯定是沒有的,現在所有人都小心謹慎,過節半點氣氛也沒有。 就是素月與皇帝陪著太后吃了兩個月餅賞了個月,又吃了一回螃蟹宴,賞了一回菊罷了。順便楓葉紅了的時候,二人還賞了一回楓景。那滿天的艷紅,紅的讓人終身難忘,連睡覺時在夢中都只有火紅的楓葉作伴。 素月甚至還摘了些楓葉回去做書簽,給她給皇帝各做了不少,都是二人在賞楓時親自挑選的。 因過節,素月也沒虧待了后宮中的那些嬪妃們,該有的東西一樣不少,只是不準她們來打擾到她與皇帝。 重陽節是皇帝的生辰,素月這一次做了全套衣裳給皇帝,里里外外包括鞋子都是素月一手做的,沒假借他人的手。 因為不是很熟悉,她做了足足一個月才做完,手指都被針扎了許多次,皇帝都心疼死了。 “今年母后生辰還是不用大辦嗎?” 素月在回宮的路問皇帝,一回宮面對的就是太后的生辰,每年十月初七便是太后的千秋。 “不用,母后不喜歡自己的生辰?!?/br> 皇帝搖頭,就在二十年前,母后在這一天失去了一個孩子,皇帝那時還小,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太后當時臉上的期盼他卻一點也沒忘,結果還不知道是弟弟還是meimei的孩子就這么掉了。 “從那以后母后就不過生辰了?!?/br> 本來是個好日子,太后高高興興迎接自己的生辰,結果那天被人借機讓她小產流掉了孩子,這是太后心中一輩子的痛。 “可是再過兩年就是太后五十整壽,也是如此嗎?” 別的生辰可以隨便應付,但是五十大壽要是不辦的事,會對皇帝的圣譽有影響。 “沒關系,就這樣吧!” 皇帝在這些事堅持,不過是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名聲,比不過太后心中的痛苦。 “我知道了,我會親自下廚給母后做一碗長壽面?!?/br> 素月點頭,確實這個不好辦,畢竟太后在這一天失去了一個孩子,要是能高高興興慶生才有問題。 “好,朕到時與阿月一起?!?/br> 皇帝摸了摸她的后背,對太后皇帝除了偶爾不滿她對承恩公府的偏心之外,別的都依她。 這些太后不愿意辦壽宴,皇帝也不勉強,即便這樣會讓他的名聲受損,皇帝還是不為所動。 太后是他的母親,做為人子唯一能孝順的就只有這點了,皇帝不會為了自己的名聲而讓太后難受,雖然他對那個不知道是弟弟還是meimei的孩子沒有多少感情。 “終于回來了?!庇{進了宮門,素月與皇帝這才松了口氣,剛才回來的路上百姓們實在太過熱情了,不顧官兵們的阻攔,還有人送酒水與牛rou給皇帝,就為了他殺的那些貪官污史,讓百姓們的生活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