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姐妹三個都笑了,笑過了,麗娘偷看了皇后一眼,見她神色沒有不喜,又看了李姝一眼。 李姝知道麗娘謹慎,索性自己先開了口,“大jiejie,我聽阿娘說,文大爺才升了個八品官,文家大郎已經長大了,如今正在讀書,極為出色。劉大娘的墳前,每年他都會去祭拜,如今,他管張翠娘叫二娘,正經算是大jiejie的親弟弟了?!?/br> 皇后淺笑了一聲,“多謝二位meimei,他既然愿意讀書,就好生讀書,請阿爹和二弟多看著他。若是以后能給我阿娘請個誥命,也不枉大伙兒拉扯他一場?!?/br> 李姝勸道,“大jiejie如今苦盡甘來,總算熬出頭了,劉大娘若知道了,也會欣慰的?!?/br> 姐妹三個正說著,兩位公主來了。 李姝和麗娘忙起身行禮,“臣婦見過公主殿下?!?/br> 兩位公主忙側身向一邊,“姨媽不用多禮?!?/br> 幾人才坐下說了一小會,皇太子帶著慶哥兒兄弟和元哥兒來了,姐妹三個各自帶著孩子,一起說說笑笑,中午一起吃了宴席,然后李姝和麗娘又帶著孩子們回家了。 見過了皇后,就是各路親戚了。因大伙兒才一起回來,倒不急著去拜訪,且讓人家先把家安頓好。 之后,李姝首先帶著豐厚的禮品,邀請孫氏和她一起去了王家,慶哥兒帶著煦哥兒和平哥兒一起,妯娌兩個帶著綺娘和兩個meimei一起。 因提前下過帖子,當日,王太師的夫人親自接待了她們妯娌二人,慶哥兒兄弟幾個被王家子弟們引到了前院。 王老夫人年過六旬,滿頭白發,精神矍鑠。 李姝忙上前行禮,“晚輩見過老夫人?!?/br> 王老夫人笑道,“親家母快坐,千里迢迢趕回來,如何不多歇息幾日?!?/br> 李姝忙道,“聽說圣上親自賜婚,我喜得幾夜沒睡好。天下誰不知道老太師德高望重,能得了貴府千金做兒媳,我高興得恨不得立刻回來了?!?/br> 王大太太在一邊笑道,“親家母客氣了,貴府的哥兒也是人中龍鳳?!?/br> 李姝忙又和王家幾個太太見禮,慶哥兒的丈母娘是王家三太太,王家男丁多,女兒少。故而,王二娘子才十歲,就排行第二。 婦人們在一起說笑,那邊,王二娘子和姐妹們一起招待綺娘幾個。嬛娘大了,且輩分大,不大說話,大多數時候,是綺娘在跟王二娘子說話。 外院里,慶哥兒坐在那里穩如泰山,王二娘子的一群哥哥們圍著他,他也不怕,在宮里他什么場面沒見過。煦哥兒自己經歷過這場面,陪著說笑。平哥兒覺得有趣,在一邊看熱鬧。 慶哥兒也不是頭一回上王家門,自打景平帝賜婚后,他來過兩回。上回在宮里見過一個秀麗的背影之后,他再也沒見過王二娘子。他跑到王家來,本來想見見真人,但王家人重規矩,只派了幾個子弟好生招呼他,卻不許他進二門,他連王二娘子一根頭發都沒見著。 上兩回他來的時候,他買的那一堆絹花,在懷里都快揉爛了,也沒找著機會送出去。這一回,他是跟著母親來的,算是正經以女婿的身份上門。 王家子弟們個個滿腹詩書,跟慶哥兒論起了詩文。慶哥兒也不怵,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就請教,他才多大呢,不懂也正常。 王家大郎快三十了,今日被王太師留在家里招待慶哥兒,見這小娃娃一點不怯場,有一說一,毫不避諱自己的短處,心里暗自贊嘆,這樣才是君子所為,不懂裝懂才讓人看不上。 頭一回見了面,李姝給王二娘子插戴了一根金釵,又拉著她的手把她狠夸了一通,又對王三太太道,“我以后常住福建,平日不大回來。慶哥兒一個人在京城,還請親家母幫我多照看照看?!?/br> 王三太太笑道,“親家母不說,我也會照看他的,慶哥兒這樣懂事,我們都喜歡?!?/br> 雙方見過了面,后頭一應換庚帖、合八字和下聘禮走的極快。李姝回來時,帶了不少金銀和禮物,慶哥兒如今是晉國公世子,李姝往王家下了一份豐厚的聘禮,單聘銀就有三千兩,其余金銀首飾、吃食料子應有盡有。王家雖是清貴文人之家,但也是疼女兒的,趙家聘禮厚,他們預備全部給王二娘子帶回來,再多陪嫁一些孤本,也算一份得體的嫁妝。 一個月之內,李姝先到王家給兒子把婚事的一應禮節走完,又去看了趙老太太、張氏等親眷,還拜訪了謝太太和丁太太等人,把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她預備再次返回福建。 臨行前,趙世崇一家人都到了國公府,趙書良帶著一家人一起吃飯。 李姝對趙書良說道,“阿爹,我與官人常年在外,不能孝敬阿爹。本來阿爹跟大哥大嫂住的好好的,我們為了自己的私心,讓阿爹跟著我們,如今卻不能膝下承歡。不若叫大哥大嫂也搬過來,一家子住在一起,相互也有個照應,好在這宅子大,也能住的下,多幾個人也熱鬧些。有大哥大嫂在,我們也能放心?!?/br> 趙書良沒說話,兩個兒子分了家的,他愿意跟哪個就跟哪個,但他不能主動說讓兩個兒子再住到一起的話。 趙世崇忙道,“弟妹,咱們都分了家的。我們若搬過來,外人不免說我們又要過來占便宜,弟妹放心,我們會時常過來照看阿爹和慶哥兒的?!?/br> 孫氏也道,“弟妹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只是,二叔和弟妹不在家里,我們忽剌巴搬過來當家作主,外人看了不免要閑話?!?/br> 李姝笑了,“大哥大嫂多慮了,咱們原來分家,也是因為官人去衙門不便。如今我們不在,慶哥兒媳婦還沒過門,瑞娘又搬出去了,家里連個主事的都沒有,我如何能放心。大哥大嫂全當幫我的忙,來給我照看個幾年。再說了,煦哥兒和綺娘也大了,大哥大嫂總不能老住在柿子樹巷那里。若能從這府里辦婚事,孩子們也多兩分體面?!?/br> 趙世崇和孫氏相互看了一眼,牽扯到孩子,夫婦二人又有些意動。 李姝接著勸道,“這樣,大哥大嫂先搬過來,在這里挑兩個院子住,先替我看著家,等慶哥兒成親了,大哥大嫂愿意住下去那最好了,若你們不愿意再住下去,平康坊的宅子我做主送給大哥大嫂,也不用再回柿子樹巷了?!?/br> 趙世崇忙道,“我們一文錢沒出,豈能要弟妹那樣的大宅子?!?/br> 李姝忙擺手,“大哥不用跟我們客氣,以后還要請大哥幫我看家,有大哥大嫂在,我再沒有不放心的?!?/br> 趙書良見李姝說的真心,他心下意動,他如何不想兒孫們都住到一起,只是,這是老二的宅子,他也不好多說,如今老二媳婦既然張口,又不似做假,何不干脆順勢而為。 “老大,既然老二媳婦這樣說,你們先搬過來,在這里住幾年再說。我也老了,有了今日沒明日,也想自己家的兒孫們能住到一起。只是以前家里住不開,才不好開口。如今這宅子這樣大,單我跟慶哥兒和你兩個meimei,整日孤孤單單的。你們來了,一家子骨rou住在一起,也能熱鬧熱鬧?!?/br> 說完,他喝了口酒,繼續道,“再說了,這是你親兄弟家,誰說閑話呢。你看滿京城,那些有爵位的人家,誰家不是一大家子幾代人都住在一起。咱們家特殊些,爵位和宅子都是老二的,但他就你這一個親兄弟,他不在家,你不來給他看著,難道要我這把老骨頭整日來看門。老二那里你不用擔心,他媳婦開了口,他再沒有不應的。你來只是看家,家里一應花銷,讓你媳婦把賬目做仔細了,怕什么呢?!?/br> 趙世崇聽老父親這樣說,只得起身道,“那我就謝過弟妹好意,弟妹放心,我們定會把家看好的?!?/br> 李姝忙也起身,“那我就謝過大哥大嫂了,大哥大嫂只管住下來,家里一應開銷,你們不用cao心,我每年會著人送回來,各處人情走禮,都從公中走,大嫂只管把賬目做好就行?!?/br> 孫氏笑道,“弟妹放心,我雖然認不得幾個字,管了這些年的家,做賬再沒問題的?!?/br> 李姝忙道,“咱們這么多年的妯娌,我還不知道大嫂,最是公正不過??上Т髆eimei不在京城,不然我真想把她叫來,咱們姑嫂三個,多少年沒在一起了?!?/br> 說到慧娘,孫氏也笑道,“弟妹不用急,等過兩年慶哥兒成親,大meimei定然要回來的。到時候,咱們一大家子,再團聚團聚?!?/br> 慶哥兒聽見說他的婚事,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李姝笑著囑咐他,“慶哥兒,以后你大爺大娘到家里來了,你萬事要聽話,也要照顧好哥哥meimei和姑姑們?!?/br> 趙書良笑了,“慶哥兒最懂事了,老二家的盡管放心?!?/br> 一家人都笑了,熱熱鬧鬧地吃了頓夜飯。 第二天,李姝帶著平哥兒出發了。慶哥兒把她們直送到城外二十里地仍舊不愿意回去。 李姝無奈下車,走到慶哥兒馬前,對他招手。 慶哥兒忙下馬過來。 李姝看了眼四周,城外管道上,日常并沒有什么人,她伸手把慶哥兒摟到自己懷里。 慶哥兒個子和她差不多高了,這時候,溫順地任由李姝撫摸他的頭發。 李姝溫聲說道,“你回去吧,不用送我們了。以后有機會了我就回來住一陣子,過兩年你成親時,我跟你阿爹一起回來?!?/br> 慶哥兒嗯了一聲,“阿爹阿娘要保重身子?!?/br> 平哥兒跟了過來,慶哥兒從李姝懷里掙脫開來,摸摸平哥兒的頭,“你在福建,要替我好生孝敬阿爹阿娘?!?/br> 平哥兒點頭,“大哥,我以后每年都回來看你?!?/br> 慶哥兒眼眶有些紅,“那,我就不送了,阿娘你們去吧?!?/br> 李姝點頭,“我們走了,你以后照顧好自己,要經常給我們寫信?!?/br> 慶哥兒點點頭,李姝看了他一眼,她感覺鼻頭有些發酸,怕自己忍不住,趕緊掉頭,帶著平哥兒就進了車。 封娘才掀開簾子,李姝的眼淚就掉了下來,車外頭,慶哥兒的眼淚也開始往下掉。 封娘假裝沒看見,對慶哥兒揮揮手,“世子爺快回去吧?!闭f完,也鉆進了李姝的大車里。 張副將沖慶哥兒抱拳,然后一夾馬,往前奔去,整個隊伍開始再次啟動。 李姝帶著小兒子,再次奔向東南,從此在那里扎根多年。 慶哥兒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直等到再也看不到車隊的一點影子后,他收住了眼淚,呆呆地站在那里。 管彤輕聲說道,“世子爺,夫人和二公子走了,咱們先回去吧?!?/br> 慶哥兒嗯了一聲,翻身上馬,揚鞭一揮,直奔京城。 從此,他開始了以晉國公世子身份作為東南軍在京城話語人的生涯,譜寫他景仁初年京城四公子之首的風采。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正文正式完結啦,開文3個月零10天,作者從未斷更一天,感謝親親們的一路相隨。以后每日掉1到2個小番外。提前祝親親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