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玉娘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勸道,“二奶奶心里難過是應該的,有身子的人就是這樣,多思多想?!?/br> 李姝忽然笑著罵她,“你才生一個孩子,倒像是比我知道的還多?!?/br> 封娘湊趣,“就是,jiejie哪里能比得過二奶奶?!?/br> 二人勸了一陣,李姝不再流淚,但心里仍舊有些悶悶的。 那頭,趙世簡出門后,直接去找英國公,兩方人匯合后,帶著一干護衛和幾個景平帝派來的將領,立刻直奔福建,一路快馬疾馳。 趙世簡和史杭年輕,倒能撐得住,跟隨的一干將領和士兵,都是軍營里打磨慣了的,急行軍并不在話下。讓人沒想到的是,年過七旬的英國公一路越跑得快,越是有精神,整個人如同被喚醒了一樣,由內至外散發出一股自信和睥睨天下的氣質,讓大家都十分吃驚。 十幾天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福建。 甘老將軍果真如奏折中所說,病重得已經無法起身,連圣旨都是躺在床上接的。見到了新任的元帥是英國公,甘老將軍頓時松了口氣。 英國公年輕的時候有多勇武,他是知道的。當年圣祖爺打天下時,英國公才十來歲,跟著他親爹一起,隨同圣祖爺南征北戰。后來,老英國公去世,英國公繼位,當時皇權都在圣祖爺手里,英國公是朝廷里出了名的將領,水戰、陸戰,沒有他不會打的,攻城拔寨,都不在話下。 大景朝初立,外面仍舊有許多反叛勢力,英國公南征北戰,平息了諸多暴動勢力,為大景朝初期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等朝廷穩定后,英國公回朝,立刻自己交上了兵權。圣祖爺許諾,史家公爵再傳三代后遞減。從此,英國公不再掌兵權,才有了后來龐家、平家和甘家等家族的崛起。 雖然沒有兵權,但英國公在朝廷里誰也不敢小覷。從圣祖爺到先帝,再到圣上,他只遵皇帝,什么后妃黨,他一概不理。三朝皇帝更迭,他始終坐的穩穩的,只管用心教導家中子弟,三代帝王對他也頗為敬重。別看龐家和平家在外面勢力大,兩家的家主到了英國公面前,還得稱晚輩,連個大聲話都不敢說。 他到東南軍來了,年輕的將領不知道,那些年紀大一些的,立刻喜笑顏開,有英國公在,再不用發愁。 京城那頭,李姝頭一日狠哭了一場,心里的郁氣發xiele出去,又開始正常過日子。家里除了男主人不在,其余仍舊各司其職。莊小郎和慶哥兒每日去讀書,趙書良去衙門,嬛娘和慶哥兒整日一起數螞蟻淘鳥窩。兩個姨娘被趙書良敲打了一頓,都安安分分的。 李姝整日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吃飯,有時候把兩個孩子打發到趙書良那里去吃飯,自己一個人帶著玉娘一起吃。自從趙世簡走了后,玉娘整日把孩子給家里的一個婆子帶著,除了喂奶和偶爾哄一哄,大部分時間都在陪著李姝。李姝過意不去,時常讓婆子把孩子抱過來逗弄逗弄。 朝廷的捷報一份份傳來。 英國公出馬,立刻著手整頓軍務,改變作戰方法,多次打退了敵軍的進攻。同時,他帶著趙世簡和史杭一起,微服出行,查看 沿海百姓生計。上奏朝廷,將沿海一些漁民統一遷到人口較少的平原地帶,沿海屯兵,以防外敵入侵。 趙世簡以前從未接觸過水軍,東南軍如今有十二萬,一半都是水軍。如今有了英國這個老師,他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水軍作戰方法和領兵要領。 為了和水軍打成一片,頭一天,英國公讓趙世簡和史杭都把靴子脫了,他自己也光著腳,帶著兩個年輕人一起上了戰船。 等上了船,趙世簡發現,船上的將士們,很多都光著腳。 趙世簡走著走著,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英國公笑了,“趙將軍不習慣水軍,這也是常情。趙將軍仔細看,水軍們個個都有一雙大腳丫子。他們這一雙腳,腳板底下像長了釘子一樣,在船上,不管甲板上有多少水,他們始終都能站的穩穩的。趙將軍想統領水軍,必須要有一雙與他們一樣穩當的腳?!?/br> 趙世簡立刻躬身行禮,“多謝元帥教誨,晚輩定然用心學習?!?/br> 東南軍許多將領都笑了,有一些人對這個年輕人很不友好,年紀輕輕的,就要來做二把手。英國公做元帥大伙兒心服口服,你一個上了戰船都站不穩腳的青瓜蛋子,憑什么爬到我頭上。就算你有文武進士加身,在這船上頂個屁用。 英國公知道圣上的意思,讓他把這個年輕人帶出來。雖沒有明著交代,但他身為三朝元老,深諳帝王心術。故而,他此次把自己的孫子也帶出來。他教孫子,旁人總不能說什么,至于這個趙將軍在一邊能學多少,就看他的造化和悟性了。 趙世簡頭一日上船,深感受到了恥辱。從此,他徹底丟掉了鞋子,不管在陸上,還是船上,他始終光著腳丫。船上水大,他摔倒過很多回。但他都是自己爬起來,然后繼續到處走,到處巡視。他跟船上的水手學放船帆,跟低級將士們學水上兵器的使用,跟水軍將領了解東南水軍實際狀況。 除了學習,他還要跟著英國公一起排兵布陣、調兵遣將,還要安撫被倭寇掠奪了的百姓。 趙世簡在福建忙的腳打后腦勺,幾個月功夫過去了,他再也不會在船上摔倒了,腳下如同生了根一樣,穩穩當當。各色水軍的兵器他都了如指掌,用起來絲毫不比東南軍將領差。 在英國公的帶領下,他和史杭多次直接上戰場殺敵,對水軍作戰有了一定的了解。等他終于在東南軍扎穩了腳跟,京城里,李姝正在苦苦掙扎。 這一胎,位置有些不大正,好在李姝活動的多,穩婆經驗老道,她苦熬了三天兩夜,終于生下了長女。肖氏和孫氏從一開始就在平康坊陪著她,見她們母女平安,大伙兒終于送了口氣。 孫氏回到柿子樹巷后,肖氏直接住在了平康坊,伺候她坐完了月子才回去。 李姝記得趙世簡走的時候說過的話,他要回來給女兒取名字,故而她一直沒給女兒取名字,只叫大姐兒,家里人都這樣叫,并未跟著綺娘的排行,算是二房單獨序齒。 趙世簡不在家,大姐兒的洗三和滿月都沒有大辦,只是自家人一起吃了頓飯。女兒滿月后,李姝用女兒肥胖的小腳丫沾滿了紅色的顏料,在白紙上蓋了個腳丫印子,旁邊寫了一個女字,然后讓墨染把這張紙走官道寄到了福建。 凡軍中信件,京城和東南軍都要嚴查。京城這邊看是個孩子腳印,消息靈通的知道趙統領家新得了個嫡女,直接放過。東南軍那邊,見并無其他夾帶,就是家書,直接送到了親衛手中。 趙世簡接到書信時,正在與英國公商議一干被掠奪過后的流民安置問題。 見是家書,趙世簡直接揣到懷里,繼續與英國公說話。二人因是私下商議事情,除了史杭,也沒有外人。 史杭與趙世簡并肩作戰,二人感情也越發好了。史杭已經娶妻,家里有一個兒子,三四歲的樣子,知道征人思家的苦楚。見他一副正經樣子,開了個玩笑,“趙將軍,家書值萬金吶,軍事什么時候商議不得?!?/br> 英國公也笑了,“安之到福建這么久,整日過得跟苦行僧一樣,今兒既然來了家書,也不要再繃著了。讓人備幾個菜,咱們爺兒三個,一起喝兩盅?!?/br> 趙世簡笑道,“前輩發話,敢不從命?!?/br> 趙世簡故意走在祖孫二人后面,偷偷掏出家書一看,一張薄薄的紙,上面一個紅紅的腳印。他頓時停下了腳步,看著那個小腳印發呆。 史杭回過頭來,看到了腳印,立刻高興地說道,“趙將軍家里可是添了孩子?” 趙世簡抬起頭,眼眶有些紅,笑著對史杭說道,“賢弟猜的不錯,我家里才得了個女兒?!?/br> 英國公在前頭聽到了,笑道,“趙將軍兒女雙全,可喜可賀?!?/br> 爺兒三個當日痛快吃了頓酒,借著酒勁,趙世簡把那腳印拿出來看了又看,最后又揣到了懷里。 東南的倭寇很快打走了,英國公還查明了此次襲擊不光有東瀛浪人,還有周邊的幾個島國,其中還有大景朝的附屬國,他把這些事情寫成奏折,全部上奏給景平帝聽。 外敵趕走后,景平帝并未下旨意讓二人回去,而是又下了一道讓平家和龐家都坐不住了的圣旨。 景平帝命英國公就地招兵買馬,將東南軍擴充至二十萬,陸軍加陸萬,水軍加肆萬。當地遷徙的百姓,凡家里有一人從軍,多補貼五兩銀子。并命戶部即刻撥足軍費,由戶部侍郎李穆川親自押送到福建。 新招的兵馬,混入原先各大營。二人加緊訓練,確保新軍隨時能作戰。 這一道圣旨一下,二人立刻打消了回京的準備。 李姝聽到消息后,馬上坐不住了。當夜,她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去找趙書良。趙世簡不在,她一個兒媳婦不好單獨找公爹,還把莊小郎也帶上了。 進門后,她開門見山道,“阿爹,官人看樣子是回不來了?!?/br> 趙書良雖然官不大,但并不是不懂朝政,他沉默了半晌后道,“老二家的,你帶著孩子們,去福建吧?!?/br> 李姝猶豫了半晌,“阿爹,我們走了,您怎么辦?” 趙書良擺擺手,“去吧,不用擔心我,我還住在這里,給你們看著家。要去就早些走,跟著你阿爹一起。他押送大批軍餉,定然有軍隊護送,你跟著一起,安全有保障?!?/br> 李姝點點頭,“那我就聽阿爹的,阿爹一個人在家里,定要保重身子?!?/br> 莊小郎忽然開口道,“二奶奶,您能不能帶我一起去?” 李姝奇怪地問道,“你在家里跟著你jiejie一起不好嗎?福建那邊又遠,你怎么會想著去那里呢?” 莊小郎笑道,“二奶奶,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早就想出去走走,可我一來年紀小,二來身無分文,只得作罷。聽說二奶奶娘家的三爺如今游歷天下,我做夢都想出去看看。我長這么大,還沒離開過京城呢。jiejie如今有老爺照看,有嬛娘陪著她,家里有吃有喝,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我再也不用擔心她了?!?/br> 趙書良聽得意動,“老二家的,若是方便,你就帶上他吧。有需要跑腿的,盡管叫他去,光會讀書怎么能行,男子漢大丈夫,也該摔打摔打?!?/br> 李姝點點頭,“既然阿爹答應了,你就跟我們一起去吧。今兒晚上就把東西收拾好,跟你jiejie和嬛娘道別。我聽說我阿爹后兒就要出發了,咱們要快?!?/br> 這邊和趙書良說好了之后,李姝第二日就回了娘家。她要去追隨自己的丈夫,肖氏自然不阻攔她。只囑咐她多帶兩個得用的心腹之人,路上照顧好幾個孩子。大姐兒還小呢,還在吃奶。好在押送軍餉的部隊走的靜悄悄,也不會走太快,總能跟得上。 押送軍餉,這是朝廷機密事件,不是誰都可以跟著的。李姝雖是東南軍重要將領的內眷,也只能遠遠地跟著,不可能直接混在軍隊里。 李穆川四處活動,一路上預備從隊伍里分出幾個人照看她們母子。 第二日,李姝帶著三個孩子和莊小郎,以及玉娘等一干心腹之人,和趙書良告別后,靜悄悄地走了。 這一走,從此山長水遠,再回來,京城已是面目全非。 第97章 清源山日常流水 一路上, 李穆川主要的職責還是照看餉銀, 見李姝母子幾個一直跟著, 并無大礙, 故而沒有過多問候。同行的人知道后頭跟的是李侍郎的女兒, 趙將軍的妻小, 雖不會為了她們母子幾個故意放慢速度, 也多有照應。 走走停停, 將近一個月的功夫, 終于進入福建境內。趙世簡提前已經知道妻兒要隨著岳父一起過來, 讓黃侍衛提前在城里買了棟兩進的小院子。東南軍駐扎在福建泉州一帶, 泉州有港口, 城里雖然也繁華, 但比起京城差的不是一大截。城里好地帶的一套兩進的四合院,也就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樣子。 買過了宅子,他讓黃侍衛又置辦了一些家常用的東西,并雇了兩個當地懂官話的婆子, 提前守在哪里, 等夫人來了,直接就可以住了。 李穆川一行人入了泉州境地后, 英國公派人來將他們直接帶入了自己日常辦公的衙門。趙世簡也讓黃侍衛將李姝母子幾個帶到了提前買好的院子里。 將餉銀交割清楚后, 李穆川終于松了口氣。他頭一回擔任這么重要的差事,一路戰戰兢兢,如今總算能歇口氣了。 英國公雖然是東南軍統帥,在城里也有自己辦事的衙門。趙世簡一大早就耗在了這里, 直等到下午,李穆川才來。 李穆川一進門,與英國公打過招呼后,看了眼女婿,并未說話?,F在公事說完了,終于可以續私話了。 趙世簡親自給他續了杯茶水,“岳父一路勞累,辛苦您了?!?/br> 李穆川笑了,“你在這邊奮勇殺敵,更辛苦。家里人都很惦記你,我走的時候,你父親讓我轉告你,用心當差,不用惦記他。姝娘帶著幾個孩子,一路上跟著我們走,吃了不少苦。好在她們母子幾個都平安到來,你有功夫了,就去城里看看他們?!?/br> 英國公笑道,“李大人今兒即是一家團聚,老朽就不打擾了,待明兒晚上,老朽在聚緣樓里擺一桌酒席,請李大人和趙將軍一家子,一起吃酒,還請李大人不要推脫?!?/br> 外地各處駐軍常年要向京城戶部要軍餉,李穆川如今做到了侍郎,權力自然也不小。雖然他女婿也在東南軍,但若能進一步交好,以后東南軍的費用就不用發愁了,跟不用派人到京城四處求爺爺告奶奶了。英國公戎馬半生,不光會打仗,更懂人際關系。 李穆川忙起身道,“多謝國公爺美意,下官定準時到達。還要謝過國公爺這幾個月對下官女婿的照顧,保全他的平安?!?/br> 英國公哈哈笑了,“李大人不必客氣,趙將軍有勇有謀,何須我教導,倒是我這個不成器的孫子,說是武狀元,比趙將軍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br> 雙方人客氣了半天后,英國公知道趙世簡妻兒都來了,忙打發他們翁婿兩人一起趁著天沒黑,趕緊回家去。 趙世簡知道李穆川這一路必然辛苦,且他年紀也不小了,故而并未讓他騎馬,而是雇了頂轎子,抬了他回去。他自己騎馬,親自在一邊跟隨。 再說李姝那邊,黃侍衛接到她們娘兒幾個后,雇了兩輛車,把她們全部帶到了新家。 泉州不像京城那樣,什么這個巷那個坊的,趙家的院子在清源山西南面北清街內。北清街說是叫街,其實店家并不多,路兩側都是住宅,且清一色都是二進三進的大宅子,住的人家都是家境很不錯的官宦人家。 趙世簡想著自己時常要去軍營,不能總在家看著,特意把黃侍衛留在家里,以后就讓他負責家里的看家護院。 李姝到了新家后,立刻把家里大略掃了一遍,兩進的宅子,大概和秀水坊李穆川原來住的地方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泉州這邊雨水可能比京城多,房頂屋脊的角度更陡一些,且抄手游廊周邊還挖了一條淺淺的排水溝。 前院里,東小院是廚房,里面東西都備齊了。柴米油鹽什么都有,還有一些當地李姝叫不上名字的蔬菜。前院客廳里只有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其余什么都沒有。男客房里倒是有一張床,但沒有被子。西小院里,栓有一匹馬和一輛馬車。 后院里,東西廂房空蕩蕩的。正房東屋里,有一張大床,床上只有兩床被子和兩個枕頭。屋子里另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個大箱子,桌子旁邊還有一把椅子。廳堂里一張八仙桌、兩把圈椅和四根條凳,西屋里空蕩蕩的。 東西廂房里,各有一張床,床上都有一床被子。 整個宅子里,只有這些東西,其余皆無。 李姝自己帶的東西也不多,只有幾床被子,還有她們母子的一些衣裳,外在就是金銀細軟和一些常用藥物。山高路遠,帶多了東西不方便。 李姝這回帶了玉娘兩口子、文崖、封娘、陳恭讓一家子和彤管,其余人都留在家里。李姝讓玉娘帶著封娘和蕓娘一起,把車上的被子和衣裳都放到正房,好在正房床大,她今天先帶著幾個孩子也能睡得下,一路上,三個孩子每天晚上都和她一起擠在車里睡,都擠習慣了。 李姝讓玉娘帶著封娘和她女兒琴娘一起,晚上睡西廂房,蔡mama和蕓娘,睡在東廂房。家里幾個男仆,今兒還在前院打個地鋪。索性一路上都是打地鋪過來的,再熬一晚上,明兒再去買幾張床。莊小郎仍舊住在前院客房里,只是今兒怕是要和李穆川擠一擠了。 分派好了住處,東西也都卸下來了,李姝抱著大姐兒,給她喂了頓奶,把她哄睡著了,用自家帶來的小被子裹好了,放在大床上。 那頭,蔡mama帶著女兒,快速在廚房忙碌了起來。廚房有三口鍋,她先燒一鍋熱水,又升了小爐子燒茶,然后再預備多做幾個菜,今兒夜里二爺和李老爺都要回來,一家子團聚,沒有一桌像樣的席面怎么能行。廚房里,黃侍衛雞鴨魚rou蛋、各色蔬果備的齊全。蔡mama快手快腳,把各類rou菜先燉上,再整理蔬果,蕓娘被她指揮的團團轉。 雞鴨魚rou蛋到哪里都是一樣的,但有幾樣當地的蔬菜把蔡mama難倒了。好在家里兩個當地的婆子一直在一邊幫忙,一個許婆子,一個金婆子,她二人官話說的不大順溜,蔡mama雖然聽得費勁,也能明白,在她們的指點下,很快把各色蔬菜都收拾好了,只等人回來了,直接下鍋就炒。 李姝在正房廳堂帶著慶哥兒和平哥兒坐了下來,玉娘很快端來了一壺熱茶。李姝給兩個兒子各倒了一杯清茶,待茶水涼了后,兩個孩子都抱著茶杯咕咚咕咚很快喝完了。 慶哥兒先開了口,“阿娘,這里人說話真難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