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豆娘虛弱地回答她,“我,我頭暈?!?/br> 李姝怕她難堪,委婉說道,“你摔到了頭,有些暈是正常的。你別動了,我扶你起來?!?/br> 李姝讓三郎搭把手,準備扶豆娘起來。一上手,李姝立即感覺得到,豆娘實在太瘦了,她一個人都能扶得起來。 李姝扶豆娘坐在床上,靠著枕頭,然后去廚房找肖氏。 李承祖把藥抓回來后,肖氏就把藥熬上了。聽說豆娘醒了,她吩咐麗娘給鄭氏幫手,自己端著藥去看豆娘。 豆娘見肖氏進來,又想坐起來。 肖氏一手端著藥,一手按下她?!昂煤⒆?,你身上有傷,莫起來了?!闭f罷,用勺子喂豆娘喝藥。 自四五歲時親娘劉氏死了之后,再也沒有人喂她吃過一口東西。肖氏喂她喝藥,豆娘乖乖地喝得一口不剩,喝到最后,忍不住哭了。 肖氏問她,“是頭疼嗎?” 豆娘一邊擦眼淚一邊急著解釋,“不是不是,大娘對我好,我心里感激大娘,讓大娘見笑了?!?/br> 肖氏的心瞬間又軟了一分,摸了摸她枯黃的頭發,“莫哭,以后就在這里,大娘家雖不寬裕,好歹能吃飽飯。家里有兩個姐妹,你以后也有伴?!?/br> 豆娘立即抬頭看她,“大娘,我能留下來?我娘愿意?” “你爹寫了過繼文書,把你過繼給了我家,以后,你就是我李家的姑娘了?!?/br> 豆娘聽罷,眼淚瞬間又出來了,且越來越多,到最后,變成了抱著被子角嚎啕大哭…… 張氏聽見動靜,也過來了?!斑@是咋啦?” 豆娘哭得直打嗝,邊哭邊說,“我,我,我高興的,大娘救了我,我以后給大娘當牛做馬?!?/br> 肖氏見婆母在,立即打斷豆娘,“過繼你來,是我家官人的主意,等他回來,你給他磕兩個頭?!?/br> 豆娘點頭。 張氏也笑,“既來了,就不要多想,好好帶著。以后跟姐妹們一起做活玩耍,正經把日子過好了,才對得起你親娘?!庇謫柖鼓锒啻?。 這一問,婆媳兩個都吃驚。豆娘都十二了,論月份,比李承業還大兩個月,看起卻來瘦瘦小小的,似乎還沒有麗娘大。婆媳兩沉默了半晌,這孩子被后娘刻薄壞了,吃不飽飯,不長個子。 張氏起身,吩咐肖氏,“你去看看八寶粥熬好了沒,若是好了,先給她端半碗,暖暖胃??蓱z這孩子長久吃不飽飯,不能一下子給她吃多了,怕撐著?!?/br> 說得豆娘忍不住又輕輕啜泣了兩聲。 一時,李穆川回來了,廚房飯菜也已準備妥當,一家人準備團團圓圓過個臘八節。 因豆娘還不能下床,肖氏給她成了大半碗濃稠的八寶粥,各色菜又撿了一些,讓她坐在床上吃。等夜里好了些,能下床了,一家人再好好認一認。 豆娘自己吃飯,肖氏去堂屋伺候公婆丈夫。 堂屋的八仙桌上,有魚有rou,頗是豐盛,一家人熱熱鬧鬧過了個臘八節。 豆娘吃過晌午飯,肖氏收了她的碗盤,讓她睡下。豆娘吃了頓豐盛的午飯,心里又感動又不安,肖氏又勸慰了她幾句,并且告訴她,李穆川是衙門里的人,過繼文書既已寫了,文大郎和錢氏就算想反悔,不敢胡來。 豆娘聽到這些,才放心睡下。 到了傍晚,太陽要落山的時候。豆娘能起身了。屋外風大,麗娘又給她找了件厚棉襖,帶她去了正房堂屋。 李家人除了外廚房忙碌的鄭氏,其余人都在。李泗新抬了抬眼皮,打量了一下豆娘,未說話。 豆娘心里惴惴不安。 李穆川見父親沒有說話,直到父親不反對。他先開了口,“既到了李家,就是和李家有緣分。按照外面的規矩,要是按收養,你可以不改姓,不過那都是親身父母都不在了。要是按過繼,你要改姓李,你意下如何?” 豆娘早恨死了親爹文大郎的無情無義,巴不得能不跟他姓。立即開口,“我愿意姓李?!?/br> 下剩的話,張氏接了過去,“那敢情好,以后二房就是你最大,你就是二房長女了。你有兩個弟弟兩個meimei,既是長女,以后就要跟你你阿娘一起照顧弟弟meimei,你可愿意?” 豆娘忙道,“我愿意?!?/br> 張氏笑了,“聽說你是個勤快姑娘,家里也沒甚事。三郎大了,不用你洗尿布。你平日里只管跟著你阿娘打理家事,有功夫了,做做針線,家里有紡線車和織布機,你若會,也可以做?!?/br> 說罷,張氏吩咐肖氏拿個草墊子來,“既認了親,先磕個頭吧”。 豆娘按吩咐,先給李泗新和張氏磕頭,喊阿爺阿奶,老兩口受了禮,李泗新吩咐張氏給個見面禮,張氏想了想,給了豆娘一塊布,讓她裁衣服穿。 豆娘連連拒絕,李穆川道,“既給你,就收下吧,以后多孝敬阿爺阿奶?!?/br> 豆娘這才收了。又給李穆川夫婦磕頭,喊阿爹阿娘。肖氏也給她一塊布,叮囑她先收好,過兩天帶她裁衣服。 這邊廂,李承業兄妹四人,也給豆娘見禮。 豆娘看著一串弟妹,想到自己身無分文,頓時訥訥道:“我,我沒有見面禮?!?/br> 大家都笑了。 三郎覺得這個jiejie不錯,走到她面前問她,“jiejie,你以后能陪我玩嗎?阿爹阿娘沒空,二哥要讀書,大姐要干活,二姐只會欺負我?!?/br> 豆娘看他活潑可愛,全不像金童一樣對她吹胡子瞪眼,心里頓時覺得三郎是個好孩子,連連說愿意。 肖氏又說道,“家里人也不用改口,就是三郎,以后大姐變成二姐,這個才是大姐?!?/br> “原來的二姐是不是變成三姐了?” 得到肖氏肯定的回復,三郎高興極了。他認為李姝終于和他一樣是三字排行。 第7章 裁新衣鄭氏憂兒 豆娘就這樣成了李家二房長女。 既成了一家人,肖氏當晚就把豆娘挪到了正房西屋,和麗娘姐妹兩住一起。 先時,麗娘和李姝共蓋一床被子。豆娘來了,肖氏又拿出一床新被子給豆娘蓋。 豆娘何曾用過新東西,連忙推辭,“阿娘把這個給meimei們蓋吧,meimei們小,怕冷。我蓋舊的就可以了?!?/br> 肖氏知道這孩子被錢氏那個黑心婦人嚇壞了,又勸她,“你二meimei還好,老實些,姝娘睡覺跟三郎似的,好被子都要被她踹出兩個窟窿。你身上有傷,原該讓你一個人住,但家里小,沒有多的房頭,只能和meimei們一起擠一擠。阿娘希望以后你們在一起,都能和和睦睦的?!?/br> 豆娘又想掉眼淚,但自己使勁憋了回去。 “阿娘放心,meimei們都小呢,我會讓著她們的?!?/br> 肖氏知道她一時半會變不過來,也不多說,想著以后慢慢暖暖這孩子的心,讓她真心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 夜里,豆娘堅持要睡在外面。她覺得自己是大姐,自己睡在外面,meimei們起夜時,她能照看。 麗娘從來都是照顧弟弟meimei的,忽然多了個這樣貼心的jiejie,還有些不知所從。 李姝哈哈笑,“你們別推辭了,都一起照顧我吧?!?/br> 兩位小jiejie頓時都笑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豆娘就要起身。 “jiejie,還早呢,阿娘和大娘都沒起來?!币幌蚯诳斓柠惸锒加X得豆娘起得太早了。 豆娘遲疑了一下,“二meimei,阿娘一向什么時候起來的?我在文家,都是這個時辰起來的?!?/br> 麗娘頓時覺得jiejie真可憐,忙柔聲安慰她,“jiejie不用起這么早,咱們家向來都是大娘和阿娘輪著早起,咱們姐妹等熱水燒好了再起來?!?/br> 說罷,也不管豆娘是否同意,拉下她一起睡下。 豆娘惴惴不安地躺下,仔細聽著外面的動靜。過了好一會,東廂房的房門開了,鄭氏起身了。豆娘直到聽見西廂房的門也開了,立時悄悄起身。 待到了廚房,鄭氏和肖氏都笑了,“豆娘起得真早,這里有我們呢,你先去洗臉吧?!?/br> 肖氏知道豆娘怕是在家就起得早,到李家了也不敢睡懶覺。 豆娘洗罷臉,肖氏想著她頭上有傷,讓她坐在灶門口燒火。 豆娘根據鄭氏的需求,仔細地往灶門里添柴。她看著肖氏忙碌的身影,不禁想著,若是自己的阿娘還活著,大概也會這樣疼愛她的吧。瞬間她又覺得自己沒良心,李家阿娘對她也好,她以后要好好的,阿娘記在心里就可以了,不能總想,對不起李家阿娘。 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忙。 吃過早飯,肖氏想著豆娘沒有衣服穿,預備把別的事放一放,先準備給孩子們裁衣服。 原來計劃到了臘月底再裁衣服,既是給豆娘裁,不如把孩子們的衣服都做出來。 李家孩子多,且除了李承祖之外,全是二房的孩子。肖氏任務重,好在豆娘和麗娘可以幫忙,鄭氏又把給公婆裁衣服的任務攬了去。 家里其他人的尺寸肖氏都了然于心,只給豆娘重新量了尺寸。 肖氏計劃給二房一人裁一套新衣,三個女孩子再多裁一套裙子,就用上回周氏給的好料子。張氏愿意打扮孫女們,鄭氏自己沒有女兒,又是寡婦,用不上鮮亮的料子,故周氏給的兩匹好料子,全緊著三個女孩子。 因豆娘沒有家常衣服,肖氏加緊帶著三個女兒,用李穆川衙門里發的棉花、棉布,給豆娘從里到外做了兩身家常穿的衣服。又把自己的一件舊衣服改小了,給豆娘干活的時候穿。另外,還要給豆娘做兩雙鞋。 豆娘自小沒有親娘,錢氏未嫁人之前,精力都用在學習穿衣打扮取悅男人上面,除了繡帕子,其他女紅都是粗通,她也不耐煩教導豆娘。豆娘自己到處偷師學藝,雖不算精通,但什么活都能干一些,給自己做兩雙鞋子沒有問題,遂主動請纓,給肖氏減輕負擔。 經過五天的功夫,全家人的新衣服都有了。 除了豆娘日常穿的,其余的,肖氏都放箱子里收好。 豆娘得了新衣,內心十分歡喜,更覺李家人有情有義。 臘月的日子,只要家里不是缺吃少穿欠了外債,過得都異常有盼頭。 鄭氏、肖氏妯娌二人,帶著一群孩子們,打掃除塵、清洗祭祀器具、打豆腐、買香燭錢紙…… 臘月二十四,過了小年第二天,肖氏還帶著五個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參加肖青松長子的滿月禮。這一回,比上次洗三規模還大。不光開了席面,還請了兩曲小戲,煞是熱鬧。 周氏等人見了豆娘,見她懂事,知道照顧弟弟meimei,也接受了她,并給了見面禮。 肖青松的長子年齡尚小,未取大名,只取了小明岑哥兒。才一個月,岑哥兒就長的白胖了起來。一天大半時間還是在睡覺,醒得時間不長。 開酒席之前,岑哥兒醒了一會,睜著水汪汪的眼睛,看著前方。 李姝知道岑哥兒其實什么都看不清,還是忍不住逗了逗他。岑哥兒什么也不懂,只是砸吧著小嘴,看了一會亂糟糟的人群,又要吃奶,吃飽了閉眼就睡,睡著了還要叼著奶。 吃席過程中,李姝感覺自己比張氏還享福。肖氏帶著三郎,豆娘和麗娘一邊一個照顧她吃喝,夾菜、盛湯、剝蝦、剔骨,豆娘不時也給麗娘夾兩筷子菜,讓麗娘感覺很不好意思。 同席的其他婦人見李家兩個姑娘很會照顧meimei,且都到了說親的年紀,頗是多看了她們幾眼。 賓主盡歡,李家人酒足飯飽后,一起回了家。 到了二十五,李承業學堂里放了假。雖不用去學堂,秦先生卻布置了許多功課。李穆川身上有功名,檢查李承業的功課綽綽有余。為此,李承業回到家里后,絲毫不敢懈怠。 鄭氏見李承業整日里捧著書本手不釋卷,再看自己的兒子又傻又憨,只知在家處理家里的雜務,絲毫不發愁以后的前程。 想到這里,鄭氏心里頗覺愁苦。 丈夫死得早,當時兒子才三歲多。娘家人也不是沒勸她改嫁,她不忍心兒子沒了爹又沒了娘,咬著牙要為李穆方守節。 李家人見她貞潔,從公婆到二房全家人,都很敬重她。家里有李承業什么,必定不會少了李承祖的,甚至比李承業更好。李穆川夫婦教導兒女,大堂兄從小沒有父親疼愛,阿公阿婆多疼愛他些,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