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又有人道:“謝無疾威名在外,豈能小瞧?” 本地軍官道:“我們天威將軍難道不是威名在外?難道就能小瞧?” 雙方爭執不下。 徐大頭本就不想走,自然更聽得進支持他的話語。再則他這土大王當了有段時日了,天天被人奉承,官府亦派官兵來剿過他幾次,非但沒剿成,他的勢力還越來越大了,這更讓他有些飄然。 想想也是,謝無疾名氣大又如何?自己在地勢上占著便宜呢;謝無疾兵卒多又如何,真帶來的人馬還未必有他多。 徐大頭本來還有點慫,越想越覺得沒什么好怕的。而且現在天下混亂,他要是離開了涇州,想不出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涇州附近有山谷河流之險可守,他守自己的地盤總比去搶別人的地盤容易吧? 拿定主意之后,徐大頭拍桌道:“老子是不會離開靈臺縣的!派人去盯住謝家軍的動向,時刻向我匯報。老子就在這兒等著他,他敢來,老子非砍了他的人頭不可!” …… 幾日后。 兩名農夫打扮的男子正在路上走著,一人忽然停了下來。 “你快看前面,是不是軍隊來了!” 另一人忙伸長脖子眺望,果見遠處煙塵滾滾,有大隊人馬正在靠近。 這兩名農夫實則是徐大頭派出來打探消息的,他們忙到路邊的草叢里躲了起來。 很快,大軍從他們前方的大道上走了過去。 兩名探子看清謝家軍的模樣,不由得面面相覷,躲在草叢里小聲議論起來。 “這就是謝家軍??不是傳聞他們三萬雄獅,戰無不勝嗎??這些人看起來也太弱了吧??” “就是啊,瞧這一個個的,還沒我長得結實呢。他們怎么打勝仗的?” 只見這些士卒全都面黃肌瘦,駝背佝僂,隊形散亂,根本不像訓練有素的樣子。他們除了穿著兵服,跟普通的農夫沒什么區別——甚至比普通農夫還病弱不少。 但他們舉的旗子上又的確寫著“謝”字,看來當是謝家軍無疑。 兩名探子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就這種軍隊,外面竟能傳得那么神?該不都是瞎編騙人的吧? 一人忽道:“哎,你快看那兒,騎馬的那個是不是就是謝無疾???嘖嘖,身材倒是魁梧,就是那臉長得比我們天威將軍還丑?!?/br> 另一人忙順著那人指的方向看過去,遠遠瞧見一人騎在馬上,周圍衛兵簇擁。距離雖遠,倒也能看出那人面目黝黑,面中凹陷,可不丑么? 他不禁樂了:“哈哈哈哈,是不是長得丑的人才能當將軍???” “沒準真是這樣。唉,看來咱倆是沒這福氣嘍!” “噗……” 兩名探子試圖算出這支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可惜由于隊伍散亂,中間還有不少輜重車馬,他們實在數不明白。 好容易等隊伍走完,兩人從草叢里鉆出來,望向遠去的隊伍。 “你數清楚沒有,他們有多少人???” “你問我?那你數出來了沒?” “……沒有?!?/br> “瞧這隊伍還挺長的……也許……有四千人吧?” “四千是不是有點少?” “那五千?” “估計差不多……” 兩名探子估了個大致的數,就趕緊抄近路回靈臺縣匯報去了。 …… “四五千人?”徐大頭聽到探子送來的消息,嘀咕道,“人果然不多?!?/br> 其他軍官連忙問道:“謝家軍是不是兵強馬壯?” 兩名探子神色微妙:“不是。他們大多殘弱,軍隊亦不齊整?!?/br> “什么?!”所有軍官都吃了一驚,“這怎么可能?!” 兩名探子便將自己所見所聞詳細描述了一遍,再三保證自己說的都是真的。 軍官們聽完,全都陷入迷茫之中。 傳說中攻無不克的謝家軍,竟然是一群老弱殘兵?那他們從前的勝仗是怎么打的? 很快,眾人倒也想到了合適的理由。 “也對。謝無疾這兩年收編了很多反軍和盜匪,那些反軍和盜匪本來就是吃不上飯才落草的,可不該一個比一個瘦弱?” “是啊。而且謝無疾養這么多人,早聽說軍中糧草不足。他手下的士卒肯定都吃不飽飯。就因為缺糧,他們才到關中來的?!?/br> “而且他們征戰不斷,傷兵也很多……” “那他們打的勝仗又是怎么回事?” “那還不明白么?謝家軍一直交戰的都是反軍和流寇,一幫烏合之眾,但凡他懂點兵法,打勝仗還不容易?咱們打官兵流寇,咱們也沒敗過呀!” “這倒也是……” 徐大頭剛造反的時候跟廂兵和官兵打過,后來為了搶地盤,跟附近的盜匪流寇也打過幾次,都是戰無不克。其實倒不是他們多有厲害,而是對手太孱弱。廂兵和官兵根本就無士氣可言,剛打起來就潰逃了;盜匪流寇人數不多,戰力亦不強,稍使點手段就能贏,他們以己度人地一揣測——哎呀,謝無疾那常勝將軍的名頭可不也就是個虛名么! 徐大頭越想越有信心,喜道:“快,再派人去查,看他們每天前進多少。如果確定這兩人所言不虛,馬上把這消息通知全軍將士,鼓舞弟兄們的士氣!” 最近軍中知道可能要跟謝家軍交戰,人心動蕩得厲害。但要是知道謝家軍名不副實,而且還不如他們,士氣的問題就不用愁了! 徐大頭想到自己若能大敗謝無疾,從此還不名震天下?這天威將軍的名號他都不要了,索性自封一個天神將軍,還要在縣里立碑建廟,讓后世子孫供奉…… 美哉,美哉??!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刻謝無疾剛剛帶著大軍在一處山林附近駐扎下來,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就回來了。 “將軍,探子來報!” 謝無疾鋪好晚上要睡的茅草,道:“召?!?/br> 探子很快過來了:“將軍,我已將敵軍將領與敵軍人數查明?!?/br> 謝無疾道:“說?!?/br> 探子道:“敵軍將領名叫徐大頭,是涇州靈臺縣人,年十五時因jianyin女子被叛充軍。從軍十五年,曾于彰義駐軍任副尉一職。前年彰義駐軍因缺糧潰散,徐大頭領千余人回到靈臺縣,占據縣衙,打跑廂兵,自封天威將軍。如今他靠收編盜匪,強征民丁,已將叛軍擴充至三千多人?!?/br> 又道:“靈臺縣現已得知我軍逼近的消息,一些散兵流寇已逃亡,徐大頭仍留在靈臺縣,正繼續征發民丁,欲對抗我軍?!?/br> 謝無疾點點頭,不置可否。 探子匯報的時候,程驚蟄就在謝無疾身旁站著。 謝無疾信守他的承諾,將程驚蟄帶回軍中后,除了一些涉密之事外,他大多時間都將程驚蟄帶在身旁。他并不特意教導程驚蟄,凡事由程驚蟄自己去悟,悟得出是各人造化,悟不出也與他無關。 而就這短短幾日里,程驚蟄其實已經受益匪淺。 當他跟著謝無疾回到軍中后,雖然時間已經很緊迫,但謝無疾并沒有立刻出動軍隊,他做得第一件事是派出數名斥候出去打探消息。隨后他又撥出了幾營的人馬,讓那幾營先行出發。 當程驚蟄看到被謝無疾選出的先頭兵之后,也是略吃了一驚——這批人馬孱弱不堪,精神萎靡,與其他幾營訓練有素的士兵相差極大。一問才知,原來這支隊伍是謝無疾兩月之前剛剛收編來的叛軍,壓根沒怎么訓練過。 謝無疾派這幾營先行,這幾營加起來其實也就一千五百人左右,徐大頭的探子之所以將他們當成三四千人,是因為謝無疾故意讓這支隊伍帶了不少輜重和車馬,使隊伍看起來顯得更龐大。另外謝無疾命他們每晚駐扎時加灶,也是迷惑敵軍使他們看起來人多的手段。 這支孱弱的人馬走大路先行一日向關中進發,謝無疾自己則率大軍悄悄從偏僻難走小路逼近涇州。 探子匯報完打探到的全部消息,謝無疾道:“辛苦了?!庇值溃骸霸偃ゴ蛱?,查明他們欲在何處布防,阻截我軍?!?/br> 探子道:“是!”說完就走了。 探子走后,謝無疾回身看了程驚蟄一眼。程驚蟄也鋪好了晚上要睡的草墊,坐在草墊上啃起餅來。謝無疾沒有他說什么,繼續收拾自己的東西。 不一會兒,午聰又來了。 “將軍,”午聰匯報道,“大軍已全部歇下,巡邏隊也已安排妥當?!?/br> 謝無疾點頭:“好?!?/br> 午聰匯報完,一扭頭,瞧見程驚蟄坐在邊上啃堅硬的炒餅啃得正香,不由挑眉:“你倒也適應得來啊?!?/br> 程驚蟄剛來的時候,午聰還以為他是某金貴官員身邊的嬌嫩侍從。要知道高官身邊的侍從往往出身也都不錯,畢竟在高官身邊做事,隨時有飛黃騰達的機會。平日里更是沒什么吃苦的機會。因此午聰以為用不了幾天程驚蟄就會哭爹喊娘。 要知道軍中的日子是非常艱苦的。尤其這幾日他們為了隱匿行跡,走的一直是荒山野嶺的崎嶇小路,晚上不扎營帳,席地而睡。飲食亦不起爐灶,喝涼水,吃涼食。然而程驚蟄竟然全都適應下來了。這讓午聰對他多少有些刮目相看。 程驚蟄咽下一口難嚼的炒餅,平靜道:“我曾是逃難的災民,比這苦的日子也過過的?!?/br> “哎?”午聰吃了一驚,“你是災民?” 這么說,驚蟄的出身并不高?那他在“賈一珍”身邊做事,備受“賈一珍”器重的樣子,難不成“賈一珍”的官職其實也不怎么高? 午聰忍不住道:“你家公子已經入蜀了。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你該說了吧?” 驚蟄剛跟他們回來的時候,仍然不肯言明自家主公的身份,像是怕他們派人去追殺似的。然而過了這么多天,不管那位公子到底何方神圣,也都回到自己地盤上去了。驚蟄再無隱瞞的道理。 謝無疾聽到午聰問話,亦將目光投向程驚蟄。當驚蟄知道他身份的時候,并沒有表現出驚訝,反而是“果然如此”的神情,他一直記到現在。 驚蟄又咽下一口炒餅,因被噎住,他趕緊擰開水囊灌了幾口涼水,好容易把東西從嗓子眼里吞下去,他長長舒了口氣。隨后在兩道期待的目光中,他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家公子,是成都府尹?!?/br> 謝無疾:“……” 午聰:“……………………” 午聰還以為驚蟄在開玩笑,盯住他看了半天,程驚蟄卻始終沒有要改口的意思。午聰勃然色變:“成都府尹???朱瑙????”最后兩個字驚破了音。 驚蟄板著臉道:“不可直呼我家公子名諱?!?/br> 午聰:“?。?!” 他仍然不敢相信。朱瑙親自出面和謝無疾親自出面那可全然不是一碼事。謝無疾縱馬來去,不過幾日光景。朱瑙出蜀卻是要翻越一座大巴山。而且謝無疾是被逼無奈,不容有失,才不得不出面。朱瑙則是管著偌大一塊天府之國,日子過得悠閑富貴,他竟然敢來以身涉險!這這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謝無疾卻已信了。他眼神復雜,沉默片刻,搖頭低聲道:“名副其實啊……” 第127章 朱瑙笑瞇瞇道:“只要有生意可做,決不能讓我錯過了?!?/br> 這廂謝無疾正啃著硬如蠟紙的炒餅,那廂成都府里已經春暖花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