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虛擬戀人竟是我推、拜金女有什么錯、笨蛋少女有無敵系統np、少年行、破破的道觀今天也沒有關門、前方小鹿亂撞預警、全世界都在等我領盒飯[穿書]、重生之溫僖貴妃、暴君寵婚日常[重生]、我當遺孀那些年
但無論如何,顧瑤仍是應了“好,沒問題,你就報我的名字試試?!?/br> 李方達忽然問“對了,顧小姐,你為什么突然會對蕭繹琛感興趣?” 顧瑤從善如流道“哦,我聽說他過去是江城第一醫院的外科醫生,醫術高超?!?/br> “的確如此?!?/br> “所以我很好奇,一個以救死扶傷為職業的醫生,怎么會犯法。我想這對接下來的心理研究會很有幫助?!?/br> 這個理由只是顧瑤胡扯的,但她也是真的好奇,蕭繹琛為什么會走上這條路。 掛上電話,顧瑤轉而開始看阮時秋的資料。 小川搜集到的東西大部分源于網絡,阮時秋的案子當初是“昭陽事務所”負責的,她是被告人,而被害人盧泓則是“立坤事務所”大股東的兒子。 這層關系乍一看很像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父輩是勁敵,想不到到了下一代,兩個孩子卻搞起對象,結果還弄成一個坐牢一個植物人的結果。 可直覺告訴顧瑤,事情原本沒有表面上看的這么簡單。 雖說顧瑤和阮時秋的見面只有短短幾分鐘,卻也足以令她看到,阮時秋的骨子里蘊藏著很深的叛逆,當然也可以解讀為某種“堅持”。 堅持不要成為“成年人”,堅持自己相信的東西,排斥和仇恨一切與之不容的“成年人世界”。 但這并不是說,阮時秋就是個沖動易怒,會拿起家伙把人打成植物人的姑娘,何況被打傷的還是她男朋友。 這里面需要一個非常強烈,促使阮時秋不得不這么做的動機。 是什么呢? 就算盧泓也變成了被阮時秋仇恨的那種“成年人”又如何,阮時秋應該會掉頭就走,何必打傷人? 資料里寫的是,兩人是因為發生口角,進而引發劇烈爭吵,而且兩人都動手了,推搡的過程里,阮時秋磕到重物,腳踝有輕微骨折,盧泓停手了,還上前查看阮時秋的傷勢,但阮時秋一時氣不過,就拿起雕像砸向盧泓的頭。 也就是說,當時盧泓是面對阮時秋被打中的。 這也不是正當防衛。 案發地點在盧泓的家里,當時只有盧泓和阮時秋兩人,盧泓的父母已經離婚了,他跟著父親住,當時父親不在家。 阮時秋打傷盧泓之后很害怕,就跑出盧家,但這距離她去自首,期間相差了三個小時。 也正是因為這三個小時的延誤,盧泓被送到醫院后,顱內已經堆積了一大塊淤血,顱內壓過高,立刻送進手術室進行開顱手術,腦內部分組織和淤血一起被切除,能醒過來就算奇跡了,但就算能醒,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過正常人的生活,因為切除掉的腦部組織剛好負責語言,也就是說盧泓會喪失語言能力。 顧瑤接著又翻到當時媒體們的報道和網友的評論,很多人都在說阮時秋就是運氣好,要是這一打,把人打死了,或是盧泓在醫院搶救無效,那就不是故意傷人罪,而是故意殺人罪了。 還有人在問,阮時秋自首前的那三個小時在干嘛,她是害怕嗎,在逃與不逃之間猶豫? 當然,這里面還有很多蒲明妍幫兒子盧泓討公道要說法的報道,她更多次以媒體人的身份告訴大眾,說她根本不相信盧泓和阮時秋是因為口角才動手,還說阮時秋隱瞞了事實真相,根本沒有說真話。 蒲明妍還說,阮時秋母親早亡,她一直在看心理醫生,自首當日還是她的心理咨詢師陪著去的,很有可能阮時秋在精神方面有問題,案發時就是犯病了,才會將盧泓當做攻擊對象,這種有暴力傾向和對社會有危害性的女孩,就算將來刑滿釋放,也會再犯事。 不過這些都是假設性的結論,不管阮時秋將來還會不會犯事,法院都不可能假定她會,必須要依案件本身的證據來定罪。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有趣的點。 一個是阮時秋離開盧家時已經有輕微骨裂,她應該可以走,但肯定走步了多遠,也不能跑。 那么阮時秋是叫車離開的? 這個可能性有點低。 通常一個人遇到了絕境,一定會想找人幫忙救自己,而阮時秋當時最信任的人就是她,顧瑤。 那么阮時秋第一個求助的人也肯定是她。 也許,是她接到了阮時秋的電話,開車過去接她的? 她接阮時秋去了哪里,兩人要待三個小時,在這三個小時里都聊了些什么對策? 三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以發生很多事…… 還有第二個關鍵,蒲明妍口口聲聲說阮時秋精神有問題,而阮時秋也確實有看心理咨詢師的歷史,法院當時應該也有參考顧瑤的心理分析,最終宣判卻沒有提到這一塊,這說明她當時給的心理分析報告并不涉及蒲明妍所說的“精神問題”。 再者,她只是個心理咨詢師,是不可以給患者開處方藥的,如果真有精神病,就必須找??漆t院的醫生,而且那些藥吃了都會有副作用,會直接反映到表象,可今天見到阮時秋,這姑娘無論是條理、邏輯,都顯得很機智,生龍活虎的,哪像是有精神困擾的病人? 不過顧瑤倒是很好奇,她當時呈交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心理報告? 她的檔案夾里根本就是一片空白。 分析到這里,顧瑤不由得自嘲的笑了。 沒想到兜兜轉轉了一大圈,情況又變成了,她要揣度三年前自己的心理活動,她當時在想什么,以什么樣的心態。 唯獨有一點可以肯定——她是在幫阮時秋。 顧瑤抬手揉了揉眉心,將郵件里的資料全都打印出來。 聽著打印機發出“滋滋”的聲音,她就站在旁邊,一手撐著桌子發呆。 直到手機作響,將那“滋滋”聲擾亂了。 是秦松的來電。 顧瑤接起電話,下意識問“喂,秦松,是不是定好下一次催眠的時間了?” 誰知秦松卻說“呃,顧瑤,你有沒有上網看新聞……微博和朋友圈都刷爆了!” “什么新聞?”顧瑤將手機點開免提,隨即坐下來打開筆記本上網。 “具體的我也正在看,剛看到一半,反正就是今天上午,網上突然冒出來一個連載小說,是以一個未成年女孩的視角講她是怎么把自己的男朋友打成植物人的故事……” 什么?! 顧瑤一愣,同時也看到了微博上的熱搜——犯人自白真實還原未成年少女故意傷人案的背后真相。 她飛快的點開鏈接,很快看到第一章 連載。 秦松說“這文章里說了連載時間,每天一早更新,這個文章的主角就叫‘小秋’,你注意看她描述的家庭環境還有經歷,真的和阮時秋一模一樣啊。而且阮時秋才出獄,這個文章就出現了。哦,不過現在網民們還沒有往那個方向猜,都在說是不是這個文章的作者想出名想瘋了,就披著一個‘真實案件還原’的皮,編造一個故事出來。但我想過不了多久,這個作者就會被人rou出來了?!?/br> 顧瑤一邊聽著秦松在耳邊科普,一邊快速閱讀了第一章 。 這內容大概是說,小秋有一對精英父母,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貴婦,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內里卻無比畸形。 父親對家庭是冷漠的態度,甩手不管,母親卻是名為溺愛,凡事都用“沒事”來搪塞,以及給錢了事。 小時候,小秋每次在外遇到不開心的事,回到家里找父母訴苦,父親的態度永遠是,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規則,讓他們自己解決,大人不要插手。而母親呢,她只會叫家里的阿姨帶她去逛商場,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用物質來填補委屈。 再往后,阿姨被辭退了,小秋也長大了,母親就直接給了小秋一個網購賬號,想要什么就自己放到購物車里,會有人幫她結賬的。 小秋沒有交到過真心的朋友,唯有家里的阿姨和她為伴。 阿姨被辭退的那幾年,小秋也會和同班同學來往,不過大家都是看著她舍得花錢,跟著她騙吃騙喝罷了。 直到十四歲那年,小秋的母親出車禍去世了,小秋很傷心,她一個人面對著這個大宅子和工作越來越忙,很少回家的父親,晚上經常會做噩夢,精神衰弱,白天無法集中精力學習。 小秋輟學多日,學校老師找上門來,父親得知此事,把小秋痛罵了一頓,還給小秋安排了一個心理咨詢師。 這事過后沒多久,父親就把被辭退的阿姨請了回來,希望有阿姨的照顧,小秋可以慢慢恢復正常。 不過這次和阿姨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個兩歲大的小男孩,那是阿姨的兒子。 原本冷清的宅子,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 小秋也漸漸找回笑容,加上心理咨詢師的開導,她很快回到學校。 一直到高二那年,小秋認識了班上的轉學生阿泓。 兩人一見鐘情。 阿泓很快就和小秋告白,小秋欣然接受,也因此得知阿泓的家庭關系和她同樣的糟糕。 阿泓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他的撫養權歸父親所有,他父親是一個很大的律師事務所的股東,他母親是一個知名的電視主播,但家里很少看到家長的身影,大部分時候都是他一個人。 阿泓的父母為了解決孩子一個人在家會孤單的問題,就會買一些小貓小狗陪他,做他的玩伴。 但是很奇怪,那些小貓小狗經常會生病,阿泓不知道該怎么辦,就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讓他們來帶小貓小狗上醫院。 阿泓的父母自然不會因為小貓小狗的生病就跑回來,這種事轉頭就會交給助理。 如此反復幾次,小貓小狗很不幸都死了。 阿泓的父母又買了新的小狗回來。 但這次,小狗卻把阿泓咬傷了,阿泓被助理送到醫院,小狗被父親暴揍了一頓,而后送走。 阿泓和小秋交往后沒多久,就把這段過去告訴了小秋。 小秋聽了覺得很奇怪,就轉頭去問她一直在看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便問她,那些小動物受傷或是傷人的原因,她有沒有問過阿泓? 小秋說沒有,但她卻在阿泓身上發現了一些小動物留下的傷痕。 到現在,阿泓家里已經沒有小動物了,可他身上仍留下了一些新傷,很奇怪。 直到有一天,小秋見到阿泓在抽煙,煙吸完了,他卻將煙頭直接攥進手里。 小秋嚇了一跳,扒開他手心一看,都燙紅了。 阿泓卻說沒事,帶著這個傷去醫務室包扎一下,再開個假條,下午剛好可以在宿舍里睡大覺。 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 顧瑤盯著網頁靜坐良久,仿佛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就像是心里那個毫無頭緒的黑洞,忽然間有人在里面點了一根蠟燭,火光雖然很微弱,卻照見了一點方向。 就第一章 來看,這個作者是阮時秋的可能性很大,她也沒有在名字上避諱,直接提到了“小秋”、“阿泓”,而且相識于十六歲,雙方家里的情況也一模一樣,甚至還提到了一個心理咨詢師。 但這個故事里卻有一件事是小川的資料沒有提到的。 ——阿泓有暴力和虐待傾向。 顯然,阿泓在童年時就有虐待小動物的習慣,小動物在遭到攻擊的時候一定會反擊,所以阿泓自己也會受傷。 到后來,沒有了小動物,阿泓就開始自虐、自殘,比如用煙頭燙傷自己。 但煙頭燙傷一定無法滿足他的心理,他一定會尋求其他的方式變本加厲傷害自己,或是他人。 如果文章的作者所言屬實,那么阮時秋是在暗示盧泓的變態心理么? 目的是什么? 為自己翻案,證明她打傷盧泓是正當防衛? 不,這說不通。 要是正當防衛,阮時秋三年前就可以說清楚,沒必要做完牢了才找補。 思及此,顧瑤很快從手機里翻出阮時秋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