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聽著劉崇陽的哭喊聲遠去,眾臣噤若寒蟬,不敢再發一言,皇帝擺了擺手,淡定將此事揭過,再問:“關于戍北軍領兵的人選,爾等可還有異議?” 誰還敢在這個時候再說什么,都只道皇帝英明就是,蕭莨出列上前,跪地鄭重接旨。 懷王府。 聽罷朝中傳來的消息,祝鶴鳴望向祝雁停,嘆道:“你夫君到底還是心軟了,在奏疏中并未提及我們懷王府?!?/br> 祝雁停垂眸淡道:“如此更好,免得兄長還要費心撇清皇帝的猜疑,不過這個劉崇陽依舊留不得,皇帝真有心徹查他的事,遲早要將兄長牽扯進去,也保不住他會為了脫罪,胡亂攀咬兄長?!?/br> 祝鶴鳴皺眉道:“他如今人在大理寺獄里,我們在那邊并無可用之人?!?/br> 祝雁停想了想,回答他:“兄長只管將他的認罪血書準備好,旁的事情弟弟來想辦法?!?/br> “你有何辦法?” 祝雁停輕蔑笑道:“兄長有所不知,蕭家人也不是個個都那般油鹽不進的,蕭莨有個無甚本事的旁支堂叔,卻生了個還有些本事的兒子,如今在大理寺做個從五品的大理寺正,年節之時,蕭家旁支都來了國公府吃家宴,這位蕭堂叔對我格外熱絡,私下里還特地叫我與兄長轉達問候,之后珩兒出生、滿月、百日,我有留意過,他家里送的禮都比別的幾家要豐厚一些,想必是存著與我懷王府親近交好之意?!?/br> “竟有此事?” “卻是如此?!?/br> “若是,……被蕭莨發現了怎么辦?” 祝雁停輕嗤:“發現了又如何?他是去告發我,還是告發他堂叔堂兄?” 祝鶴鳴一聽終于松了口氣,撫掌道:“如此甚好!” 三日后,大理寺獄傳出消息,首輔劉崇陽在獄中畏罪自縊,留下一封昭罪血書,認下了所犯全部事情。 聽聞消息時,蕭莨正一手抱著兒子在書房里靜心練字,送信之人稟報完事情,他握著筆的手頓了頓,思索片刻,問:“我四堂叔那邊,可有動靜?” 對方謹慎回道:“前日四老爺申時時出了一趟府門,我們的人尾隨跟上,見他進了城東一間不怎么引人注意的私人茶莊,后頭沒多久來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車上下來的人正是郎君,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倆人又先后從茶莊離開?!?/br> 筆尖上的墨汁滴下,污了下面的字帖,蕭莨愣神片刻,直到坐在腿上的兒子咿呀出聲,才恍然回神,輕閉了閉眼,疲憊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去吧?!?/br> 四堂叔有討好結交懷王府之意,祝雁停能覺察出來,他自然也能。 他在奏疏中雖未提及懷王,可皇帝若當真有心查,難免不會將懷王與劉崇陽的關系牽連出來,懷王府為求自保,必會先下手為強,從一開始他就猜到祝雁?;蛟S會找上他那位堂叔。 只是事情當真發生后,親眼見識到祝雁停的這些陰私手段,依舊叫他心中陣陣發涼。 祝雁停其實并未說錯,從一開始,就是他把他想得過于好了。 臘月廿二日,蕭莨帶著家中老少并上百家丁啟程出發,行往西北。 辰時未到,天色熹微,蕭莨叮囑蕭榮帶著衛氏、楊氏她們先出城,在城外二十里地的驛站處等他。 蕭榮擔憂問他:“二哥,你要去哪里?” 蕭莨回頭看一眼尚在嬤嬤懷中酣睡的兒子,低喃:“去一趟懷王府?!?/br> “二嫂,……他不肯跟我們走嗎?” “我不知道,”蕭莨微微搖頭,勉強平復住心緒,與蕭榮道,“你們這就出城去吧,路上低調一些,到了驛站處等我,我會盡快過去?!?/br> “好?!?/br> 辰時二刻,蕭莨出現在懷王府府門外。 他自車上下來,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撐著傘,站在府門前,幽沉如墨的雙瞳安靜注視著正門的方向,始終未踏上門前的石階一步。 小孩兒已經醒了,正瞪著黑亮的眼珠子,望著傘外飄飄灑灑落下的大雪,一動不動。 門房上的家丁出來瞧了瞧,看清楚站在外頭的人是誰,趕忙進去稟報,一刻鐘后,祝雁停急匆匆地出門來,傘都未有撐一把,發上肩上全是如絮的白雪。 他走得過于著急,幾乎是一路跑過來的,這會兒還在低喘著氣,乍見到蕭莨,眼中的情緒卻又盡數斂去,在石階上站了一會兒,才緩步走下來,倆人沉默對視半晌,祝雁停啞聲開口:“你今日就要走么?” 他以為,至少能等到年節過后開春之時,沒想到蕭莨會走得這般急切,才臘月,便決定冒著風雪上路。 蕭莨盯著他的眼睛,沉下聲音:“雁停,與我一塊走?!?/br> 祝雁停下意識地避開他視線,用力一握拳:“……你帶珩兒走吧,我就不去了?!?/br> “我沒有與陛下提你兄長之事?!?/br> “……我知道?!?/br> “劉崇陽已死,他的人被處置了一些,但并未牽連到你兄長,你兄長已然全身而退了?!?/br> “……我知道?!?/br> “既然如此,你為何還是不愿跟我走?”蕭莨的喉間發苦,一瞬不瞬地看著面前的祝雁停,試圖要一個答案。 這些日子他每日都會派人來懷王府送口信,要祝雁?;厝?,但始終未有回音,他已清楚明了這就是祝雁停的選擇,可不聽到祝雁停親口說出來,他終究是不甘心。 “我兄長大業未成,我得留下來幫他,”祝雁停艱聲道,“表哥,是我對不住你?!?/br> 蕭莨的心頭一片悲涼,原本洶涌翻滾著的情緒一點一點往下沉:“那珩兒呢?你為了幫你兄長,連珩兒也不要了么?你以前說過,你舍不得離開我、離開珩兒,都是假的是么?” 祝雁停怔怔望向他手中的孩子,漸紅了眼眶,珩兒咧開嘴角笑,祝雁停心尖一顫,下意識地往后退了一步,低了頭。 “珩兒,你帶他走吧,……他跟著你更好一些?!?/br> “所以,你是真的不要他了?”蕭莨的聲音逐漸冷去。 “不是,我只是……,等以后,我會給他最好的……” 祝雁停試圖爭辯,被蕭莨打斷:“不需要,你若是今日不要他,日后他也不會認你,你當真想好了嗎?” 祝雁停緊抿唇角,依舊低著頭,沉默不語,指尖深掐進手掌心,勉力維持著鎮定。 珩兒忽然毫無預兆地放聲大哭,祝雁停身子一顫,更不敢去看他。 蕭莨靜靜望著祝雁停,目光漸黯,到最后眸底只余一片深不見底的陰翳。 僵持片刻,他道:“從今以后,你好自為之吧?!?/br> 待到馬車轆轆遠去,祝雁停才恍惚回神,抬眼望去,只有雪地里留下的兩道深淺車痕,一直延伸到結尾轉角。 他下意識地往前追了兩步,蕭瑟寒風吹刮得面頰生疼,風霜逐漸迷了眼,直到有眼淚滑落,才停下,掩面跌跪進雪地里。 第51章 千里之遙 二月中。 天寒地凍,加上衛氏、楊氏因心結不得解接連病倒,又有三個年幼的孩子在,去西北的一路走得頗為艱難,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承國公府一行人才終于在春日漸暖、積雪俱消之時到達秦州廖涼城。 好在他們出來得早,并未耽誤蕭莨赴任的時間。 廖涼城是秦州與涼州交界處的一座大城池,當年北夷人最強盛之時這里也曾一度淪為失地,后被蕭讓禮率兵一舉奪回,重筑城池、加固城防,才有了之后十數年的安穩,這一處地方雖遠不及秦州首府西都府繁華,卻是西北三州至關重要的一處軍事要塞城池。 按制,軍中四品都司級別以上的武將可攜家眷隨軍,這些人自然不能住在軍營中,俱都留在這廖涼城里,蕭讓禮的總兵府亦在此處。 但蕭讓禮人卻不在這里,他雖臥榻不能起,卻還一直堅持著在涼州最前線的地方指揮調兵,不曾回來過。 到廖涼城的當日,蕭莨他們先去了城郊的山上,為就地葬在這里的蕭蒙掃墓。 衛氏哭得不能自已,楊氏則一直木愣愣地跪坐在墳前,兩個孩子擠在一旁,低聲啜泣。 風聲嗚咽,卷起地上黃紙翻飛。 蕭莨端起酒杯,傾灑在墓碑前,沉聲低語:“兄長,當日你走之時,我說過待日后兄長凱旋,必與兄長痛飲一番,如今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與你喝一杯了,你未完成的心志,我會替你完成,兄長放心罷?!?/br> 蕭榮紅著眼睛,與他一起灑下酒。 將家人安頓,只休整了一日,轉日清早,蕭莨便又帶著蕭榮上路,奔赴涼州。 衛氏主動要求跟他們一塊前去,還帶上了珩兒一起,說要帶珩兒去給蕭讓禮看看。 蕭莨勸不動,只得答應,置了一輛馬車,帶上他們一起去往涼州鷺川的軍營。 到了軍中,衛氏乍一看到蕭讓禮便淚水漣漣,數年不見,蕭讓禮已兩鬢斑白,臉上道道風霜溝壑,明明他也不過才到知天命的年紀,卻已勞累至此。 腿上的陳年舊疾叫他半身癱瘓不能動,又因之前染了肺疾久治不愈耗空了身體,蕭蒙的死更是對他打擊過大,刺激得他幾番吐血暈倒,如今不過就是在熬日子罷了,能拖到現在已屬不易。 蕭莨用力握緊拳頭,瞬間紅了眼眶,在父親面前重重跪下雙膝。 蕭讓禮望著面前這幾年不見已然長成,且有了擔當的二兒子,郁結了數月的眉頭難得地舒展開,掙扎著撐起身,大力拍了拍蕭莨肩膀,啞聲道:“起來吧?!?/br> 衛氏捏著帕子擦眼淚,神色戚哀:“阿蒙他……” 蕭讓禮擺擺手:“難得今日見到你們,我高興,就不說這些難過的事情了,阿蒙也不會想見你這樣?!?/br> 衛氏點頭,叫嬤嬤將珩兒抱上前來給蕭讓禮看:“這是你二孫子珩兒,已經有半歲了?!?/br> 蕭讓禮顫顫巍巍地將孫子接過去,小娃娃乖乖貼在他懷里沖他笑,叫蕭讓禮更加高興,面色都紅潤了不少:“好、好,好孩子……” 之后一家人說起家常,衛氏話里話外都是要蕭讓禮隨她回去廖涼城養病,蕭讓禮不置可否,并未接話,待到珩兒在衛氏懷中昏昏欲睡時,打發了她帶著孩子先去歇息,說有話要單獨與蕭莨說。 蕭榮亦被叫了出去,蕭讓禮憂心忡忡,皺眉問蕭莨:“你怎帶著阿榮一塊來了?他是你二叔唯一的血脈,又還未成親,要是有個萬一,我怎對得起你二叔……” 蕭莨搖頭道:“阿榮性子沖動,容易被人利用,先頭在京中差點惹出禍事來,我不放心將他一人留下,寧愿將之帶在身邊,父親放心,我會看好他,不會叫他冒險的?!?/br> 至于蕭榮到底做過什么,他并未說得太過具體,不想讓如今病重不能起的蕭讓禮來,山川變化,又有數次地動,這一帶山脈廣闊,要找到礦脈所在位置,談何容易?!?/br> “……父親,此事有多少人知曉?” “這事是機密,我甚至未與那些部下提起過,原本就只有我與你大哥知道,也一直派的是我們最信任的私兵暗中尋找,故才未泄露出去?!?/br> “父親,”蕭莨沉聲道,“以后這些事情都交給我來做吧,您盡管安心養病便是?!?/br> 蕭讓禮心中安慰,又莫名一陣酸楚:“算起來,你去歲就應當已經及冠了,可有行冠禮?” 蕭莨解釋道:“原本定在了臘月中,由三叔爺為我加冠,后頭兄長戰死的消息傳回,家中亂成一團,待到給兄長立了衣冠冢,又上奏疏呈劉崇陽之事,再與陛下請戰,之后著急上路,實在趕不及cao辦冠禮?!?/br> 蕭讓禮一聲長嘆:“也罷,你既來了這里,自當由我為你加冠,你去叫人準備一下,明日便辦個簡單的冠禮,之后我會為你引見在這邊軍營的幾名大將,他們雖是你部下,卻也當得起你叔伯長輩,你對他們嚴不得,不能叫他們覺得你目中無人與他們拿喬,但也不能過于放任,讓他們看輕你不將你放在眼中,這個度,你得自個把握好?!?/br> 蕭莨鄭重應下:“我心中都有數,父親不必多慮?!?/br> 圣京,懷王府。 年邊之時,祝雁停病了一場,發高熱,吃了藥也不見好,一直斷斷續續燒了快一個月,才勉強好轉。 今日是個難得的大晴天,祝雁停不顧下人勸阻,出了院門,但也沒走遠,只去府中的秋葉湖邊走了走。 鶯嬌燕婉的春日,煙光弄暖時,海棠枝頭東風正軟,又有飛花落絮,似夢似幻。 祝雁??粗?,怔怔出神,湖上有府中的婢女三兩乘船,一邊嬉鬧,一邊穿梭于荷葉間,采摘露珠。 不經意地想起當日蕭莨一再說過的,待到春日天暖之時,便帶自己去泛舟,如今第二個春日都已到了,他們卻已相隔千里之遠,再無機會。 祝雁停的神情黯然些許,沒了游湖的興致,轉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