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邵瑜不慌不忙的將身上的樂器取了下來。 一陣悠揚高亢的嗩吶聲響起。 全場都愣了下來,離邵瑜展區不遠的人,全都愣愣的看著邵瑜吹得旁若無人的樣子。 第172章 年代文里的幺兒(九) 你……你怎么好意思??? 不知旁邊展區的人這么想著,就連邵老娘都不自覺的離邵瑜遠了幾步。 邵瑜卻依舊吹得十分忘我。 這樣特立獨行,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原本有些吵鬧的展廳,甚至因為這嗩吶聲而安靜許多。 劍走偏鋒,顯然效果卓越,還真有不少人走過來想要瞧瞧熱鬧。 這一看之下,倒真的發現這個角落里的展區,還真是別有洞天。 “能介紹一下這些竹編嗎?”有人問道。 趙隊長立馬拿胳膊推了推邵老娘,邵老娘鼓起勇氣往前走了兩步,她心下這才發現,這賣產品和路上和陌生人嘮嗑真的不一樣,她看著對方打扮體面,臉上戴著金絲眼鏡,頓時就啞了火,腦子里原本記得好好的詞頓時全忘了。 “媽?!鄙坭ず傲艘宦?。 邵老娘愣愣的回頭:“哈?” “這些竹制工藝品都是由從山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竹子……”邵瑜提示道。 邵老娘像是一個提現木偶一般,開口說道:“這些竹制工藝品都是由從山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竹子打磨制成,每一根竹篾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匠人細細分片而成……這一整套,可以用來……若是家中有女兒的,不妨準備一套當做陪嫁?!?/br> 邵老娘說得磕磕絆絆,偶爾想不起來了,邵瑜就提醒一下,最終勉勉強強將話說完了。 詢問的人是一家百貨商場的經理,他見了邵老娘這般樣子,笑著說道:“我見到這展會里大多是中年人,嬸子這么大的年紀,還能這樣順溜的介紹,您是這個?!?/br> 邵老娘看著對方朝自己豎起的大拇指,臉上有些茫然。 邵瑜趕忙解釋道:“這位先生在夸您厲害呢?!?/br> 邵瑜也不得不感嘆邵老娘的好運,頭一次向人推銷,就遇到一個愿意鼓勵她的人。 邵老娘立時高興起來,又忘了自己接下來該說什么了。 恰巧這時候一旁的小爐子上燒著的水開了,邵瑜拿出“茶具”來,一番動作行云流水,看著圍觀的人都愣住了。 茶泡好后,邵瑜向離著最近的幾個人遞了“茶杯”過去。 說是“茶具”,實際上全都是由竹子做成的一套器具,那個第一個出身詢問的經理,看著手中小巧的茶杯,似乎是一小段竹筒。 茶香撲鼻,外加上頗有古韻的茶具,此時即便身處于熱鬧中心,但品茶的人竟然心中升起一抹恍如隔世之感。 邵瑜看了一眼賣茶葉的劉家村的人,他們直接往后面躲了兩步,邵瑜也不好逼迫太過,開口說道:“這茶杯是由竹根制成,這一整套,除了茶壺,全都用竹子制成?!?/br> 邵瑜抬手拿起用來盛放茶葉的小盤子,輕輕敲了一聲,說道:“這是竹根制成的?!?/br> 附庸風雅是人之常情,在場的人,看著那些竹籃竹筐,雖然覺得很精巧,但卻沒有太沖動的購物欲望,此時看著這么一套茶具,立時恨不得馬上買一套捧回家。 這么一套東西,雖然是邵瑜在趙家村時臨近出發前才搭配出來的,但真要做起來也并不復雜,只是這些人的訂單大多是單獨的一套,送起貨來有些麻煩,大宗訂單展會方面可以幫忙做中人,但小單子,太過細碎,展會這邊就比較容易出錯。 還是那個最初的詢問的商場經理腦子靈光,立馬表示愿意當這個中間人,邵瑜一下子就賣出了十套茶具,搭配的茶葉也賣了不少,就連那種剛好夠裝一個普通茶葉罐的小竹籃,也被下了不少單。 那個商場經理,除了幫著做中間商,還跟邵瑜下了不少訂單,雖然還不至于吃掉趙家村倉庫里所有的貨物,但邵瑜說的一套竹編制品當嫁妝的思路,商場經理覺得還是頗有想法。 這年頭物資匱乏,打一套家具耗時耗力,而對于一些家境沒有那么富裕的城里姑娘來說,一套竹編制品,看上去也體面精致,只是此時無論是邵瑜還是這個商場經理,都不知道日后成為商場里爆款的不是這些小巧精致的竹籃竹筐,也不是那一整套附庸風雅的茶具,而是最不起眼的竹編女包…… 看著趙家村這邊單子越來越多,就連劉家村的茶葉也被帶著賣了不少,白蘭公社的人看著十分眼熱,只是他們的東西是繡品,很難和另外兩樣聯動起來,剛才一群人圍著的時候,他們也因為膽怯不太敢上去搭話。 此時見人稍稍散了,白蘭公社這次派過來的一個生產隊隊長湊了過來,有些不好意思的朝著邵瑜說道:“邵干事,您這幫幫忙,你們趙家村和劉家村都賣了不少單,也給我們想想辦法唄,鄉親們來一趟省里不容易……” 邵瑜作為帶隊的,他們的成績也關系到他此行的成果,只是若是全都指望他一個人也是不行的。 他將三組人聚集到一起,說道:“這樣的場面,別說鄉親們了,就是我也是第一回 見,心里害怕這是人之常情,鄉親們也無需自責,或者覺得不好意思?!?/br> 雖然邵瑜這么說,但是鄉親們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辜負了邵瑜的好心安排,都低下了頭。 邵瑜可見不得他們士氣這么低,開口說道:“其實仔細想想,也沒有那么可怕,大家都是人,又不會人吃人,就算說錯了丟臉了,人家也記不住你是誰,就像我媽剛才那樣,磕磕絆絆的說不出一句話來,人家也沒怎么著她,反而還夸她膽子大呢,這種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說多了就好了,多想想在家里等著的鄉親們,他們還等著我們帶大單子回去呢?!?/br> 邵瑜許是天生就很會鼓舞士氣,經了這一番激勵,鄉親們也沒有之前那么唯唯諾諾了,見到有人過來,也能鼓起勇氣上去介紹。 哪怕依舊會因為緊張而說得顛三倒四,但有邵瑜在一旁描補,竟然也賣出去了幾個單子,邵瑜已經和那個商場經理聯系好了,等到展會結束,將所有單子匯總給他,到時候購買人直接去商場取貨,到時候兩方也要簽訂進貨合同和代理合同。 第一天結束,賣出去最多的茶具,其次是茶葉,然后是竹籃竹筐,最后才是繡品,其實仔細論起來,技術含量最高的是繡品,但因為耗時耗力,價格自然低不下來,且如今國人追求的更多是工業制品,對于這樣的純手工刺繡反而沒有太大的熱情。 若是換了十多年后,情況可能會好轉許多,但如今這樣一個不上不下的節點,反而讓這樣老傳統手工藝品顯得十分尷尬。 白蘭公社的人唉聲嘆氣,晚上吃飯的時候,都因為賣出的訂單不夠顯得有些低落,邵瑜安慰了幾聲,向他們保證一定會幫忙想辦法。 等到第二天他依舊帶著嗩吶去了展會,卻發現展會里已經有不少人有樣學樣的帶了樂器,頓時整個展會里弄得就像開演奏會一樣,鬧哄哄的。 最后被觀展人員抗議,被展會主辦方叫停了這場聲音雜亂的演唱會。 邵瑜的展區依舊處于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偏僻位置,雖然偶爾有幾個聽了別人介紹的,跑到邵瑜的展區來,但帶來的生意卻寥寥無幾。 “小三兒,這咋辦???不準你吹那個東西了?!鄙劾夏飸n心忡忡的說道,她都不知道邵瑜從哪里學會的吹嗩吶,但邵瑜一直給她一種什么都會的樣子,她也理所當然的將兒子的無所不能歸結于遺傳了她的聰明。 “沒事,我早就想到了這一節?!鄙坭ふf道。 依舊是點起那個爐子,邵瑜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了一口小鍋過來。 沒過多久,爐子里傳來撲鼻的香氣。 “這是啥???”邵老娘一邊咽著口水一邊問道。 無論是茶葉,還是雞蛋,在鄉下都是比較緊俏的貨物,邵老娘一輩子吃過的雞蛋數量有限,喝過的茶也能數的清楚是幾口,因而也根本想不到這樣浪費的法子,用茶葉來煮雞蛋,聽了邵瑜的解釋,她第一時間就去看劉家村人的反應,果不其然,這些賣茶葉的人臉上都顯現出rou疼的神情來。 “這……”劉家村的人想說太浪費了,但一想到邵瑜昨天還幫他們賣了那么多單子,一些話頓時就說不出來了。 茶葉蛋做起來沒有太多技術內涵,起源是哪里不可追究,在富庶的地方也算比較常見,但邵老娘顯然是沒見過的,一個還在努力解決溫飽的地方,沒有那樣的條件去追求美味的口感。 但它的魅力卻毋庸置疑,由邵瑜著這樣一個點了廚藝天賦的人做出來,味道更是香飄十里。 這個點,又是人們半餓不餓的點,問道這一股子稍顯霸道的香味,不少人都聚集了過來。 大鍋灶年代,外面也沒有小攤販,小吃幾乎滅絕,邵瑜這一次借著展廳的便利煮了這么一鍋茶葉蛋,要是他用于盈利,只怕旁人還會頗有微詞,畢竟他賣其他的是展會允許的,賣茶葉蛋可沒有得到許可,但邵瑜將一個蛋切開,一分錢不收,分給過來圍觀的人吃,這大手筆讓眾人驚嘆之余,在眾目睽睽之下,吃人嘴短,他們也不好什么都不買。 這個年代的人淳樸要臉面,因而吃了一口茶葉蛋的,或多或少都買了些許東西。 邵老娘在一旁看得有些心疼,低聲問道:“兒啊,這些雞蛋哪來的?不會是你自掏腰包?” “沒事,我先墊付的,只要東西賣出去了,肯定會給報銷?!鄙坭ふf道。 趙隊長也回過神來了,立馬說道:“邵干事,這怎么好讓你自掏腰包,我們趙家村也要出一份子?!?/br> 趙隊長這么說了,其他兩個隊長也只得跟著這般說道,不過白蘭公社的人心底卻有些不甘,畢竟無論是昨天吹嗩吶,還是今天煮雞蛋,賣出貨最少的,一直都是他們白蘭公社,東西沒有賣出多少,但卻還要承擔了三分之一的雞蛋錢,心里頗有些不是滋味,但他們到底還是沒有表達不滿,而是心里默默的壓抑著。 這一天賣貨最多的依舊是竹編和茶葉,因為不少吃貨向邵瑜詢問茶葉蛋做法的緣故,這茶葉甚至賣的比竹編還要多一些。 等到了第三天,臨出門的時候,邵瑜忽然和白蘭公社的人說了一句:“打起精神來?!?/br> 白蘭公社三個人尚且有些摸不著頭腦,因著聯系兩天遇冷,他們破有些心灰意冷,但出于信任邵瑜的緣故,還是勉強提了提氣。 因著是最后一天的緣故,人氣比前兩天都要差,邵瑜繼續煮著他的茶葉蛋,這一次倒沒什么人跟風,畢竟茶葉蛋的方子都是邵瑜教的,這頭學了方子,轉頭就跟人家打擂臺,其他參展的人還做不出來這樣不要臉的事情。 因為人少,香氣反而飄得更遠,照舊有不少抵制力薄弱的人,忍不住誘惑湊了過來,最后隨便買了點小東西。 上午過半的時候,門口忽然傳來一陣sao動聲。 所有人都循聲望去,只見一群人走了進來。 為首的人別人不認識,邵瑜卻在報紙上看到過幾次,是省里的一位副職領導,一般人都喊一聲鄭書記,和他站在一起的,是一個看上去六十出頭的老人。 老人臉上布滿皺紋,但雙眼卻依舊有神,和那位副職領導站在一起,氣勢上絲毫不落下風。 “好香呀?!崩先擞靡豢趲е鴿庵鼗浾Z口音的普通話說道。 鄭書記看向身旁的秘書,秘書看向陪同的展會人員,展會人員也不知道這香味從哪里來的。 “書記啊,沒想到展會上還有人煮茶葉蛋?!崩先诵χf道,他也聞出來了這是什么味道。 鄭書記笑著說道:“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為了吸引目光,也算是另辟蹊徑了?!?/br> 老人等了一會,見展會人員依舊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好落了領導的面子,便笑著說道:“今日咱們也做一回訪香人,循著味道找過去!” 邵瑜還沒給茶葉蛋扇風呢,就見到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走了過來,他為了怕鄉親們緊張,便低聲說道:“跟前兩天一樣,都是普通的客人?!?/br> 邵瑜也得感謝鄉親們不看報紙,若是知道來的是大領導,恐怕會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后生仔有辦法,煮了許多茶葉蛋,香氣太霸道了?!崩先诵χf道。 邵瑜舀了茶葉蛋出來,切好,在上面插好牙簽,用竹根做的小托盤裝著,遞了過去,有鄉親們幫忙,這一行人都嘗到了這一口。 老人吃了一口,便愣住了。 “方老,可是不和胃口?”鄭書記問道。 方老搖了搖頭,說道:“很像小時候阿媽做的味道?!?/br> 邵瑜的茶葉蛋倒是勾起了方老的不少回憶,幼時喪母,戰火紛飛的年代,幾經周轉下南洋,而后又去了港城,如今發達了想要報效祖國,這才有了此次省城之行。 “后生仔,你這茶葉蛋是怎么做的,可以說說嗎?”方老問道。 方老發達之后,請了不少廚子,但幾乎沒有一個能做出他mama的味道,萬沒想到,會是這次返鄉,吃到了相似的味道。 茶葉蛋的起源很難說清楚,甚至各地都產生了不同的流派,曾經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但建國之后,私營改國營,外面沒有私人的小攤販,再加上物資匱乏,這樣的一個小吃,差點消失在兩代人的記憶里。 聽了邵瑜的方子,方老又看向一旁茶盒里裝著的茶葉,說道:“也許阿媽的茶葉蛋,需要用故鄉的茶葉才能煮出來?!?/br> 這事情的走向倒是有點出乎邵瑜的意料,他從展會人員那里打聽到今天會有一個重量級的港商過來,他想的是多賣一些繡品給這位港商。 畢竟港城那邊,繡品還是緊俏貨,但目前,這位港商的注意力卻全都被茶葉蛋給吸引過去了。 邵瑜還在想著如何補救呢,邵老娘已經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的懟了上來。 “客人,我們的其他產品也是很好的,你可以一邊吃茶葉蛋,一邊喝茶,順便還可以看看我們的竹編工藝品,這些竹編都是由從山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竹子打磨制成,每一根竹篾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匠人細細分片而成……”邵老娘經過了兩天的磨練,她又絲毫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誰,便開始侃侃而談。 有邵老娘帶頭,其他的鄉親們,也拿著自己的產品開始介紹起來,邵瑜看著自己的隊友在超常發揮,這些特殊的客人沒有出聲反對,他便十分心安理得的當一個煮茶小弟。 方老原本都在看茶葉,見了那些繡工精湛的繡品,頓時眼前一亮,白蘭公社的人說了幾句普通話,就不自覺的開始帶上了鄉音,邵瑜在一旁見縫插針的幫著翻譯幾句,兩邊倒也算是交流愉快。 這些繡品主要是白蘭公社的人介紹,但真要講價,還得邵瑜出馬。 方老笑了笑,看著邵瑜的眼神中滿是欣賞,問道:“小伙子這么會做生意,有沒有興趣來港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