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陳家本就是靠女兒起家,如今女兒死了,外孫女是個能靠得住的,感念從前的接濟之恩又思念親人,這才想要陳家去燕國,當家人想著與其在宋國遭受排擠,還不如去燕國繼續吃外孫女的軟飯。 陳家和趙如茂偽裝成行商離開宋國,因為動作迅速的緣故,一路上都沒有遇到太多障礙。 趙若薇整日里忙著和臣子們斗法,等到她知道趙如茂失蹤的時候,趙如茂都快要抵達兩國邊境了,而她的攔截詔令快馬加鞭抵達邊境的時候,趙如茂的腳剛剛踏上燕國的土地。 趙若薇回轉過神來,本以為趙如茂的失蹤是個意外,但陳家也跟著一起失蹤,她心中明了,這定然是被趙若芷的人接走了。 原本趙若薇打算通過控制趙如茂和陳家來掣肘趙若芷,也派了人手在暗中監視,奈何邵瑜的人棋高一籌,趁其不備,暗中將人轉移。 失了這些人質,趙若薇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真提到國家大事的層面上,幾個親人,完全不堪一擊,趙若薇控制這些人,也只能讓趙若芷傷心,卻沒有更多的作用。 春夏交接之際,因為中風苦熬數月的宋王,終于在睡夢中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舊王駕崩,自然有新王登基,趙若薇扶持著五歲的王太子成功登位,她也成為宋國說一不二的攝政長公主。 趙若薇臨朝兩年,新王被她寵成了一個小傻子,對她言聽計從,整個朝堂也是趙若薇的一言堂,她一連強制推行了數個政令,這些大多是效仿夢境里的燕國政令,只是宋國和燕國的情況并不相同,因此這些政令在宋國鮮有成效。 甚至因為不斷有行事高效的探子,傳回有關燕國的消息,宋國官場上有腦子的都能看出來,趙若薇這是在東施效顰,因著這些措施大多無法產生成效的緣故,官場上反對之聲更多。 趙若薇因為夢境預知未來,知道此時距離齊國攻打宋國沒有多長時間了,因而在滿朝文武不解的視線下,從旁的邊界線抽調了大批兵力,重點加強了面對齊國的邊疆防線守勢。 只是她左等右等,沒等到齊國派兵攻打宋國,卻接到了燕國出其不意攻打齊國的消息。 可惜她將大部分兵力全都抽調去了宋、齊邊界,否則,宋國可以在燕國和齊國打起來的時候,出其不意通過宋國和燕國的交界處,攻打守衛空虛的燕國。 三國局勢本就是瞬息萬變,趙若薇的提前防備本是好意,但這般到底卻是錯失攻打燕國的大好機會,且宋都里有人將從前趙若薇對邵瑜窮追猛打的事情挖了出來,這舊賬一番,加上如今加強對齊國防守線的時候,更是做實了趙若薇被邵瑜迷暈了眼,做出色令智昏之事。 不過好在趙若薇還是有點腦子的,眼見無法趁虛攻打燕國,索性直接讓原本防守的兵力去攻打齊國,和燕國一起兩面夾擊,企圖率先吞并齊國。 齊國今年本就發生了大面積饑荒,國內早就民怨沸騰,齊王原本就準備攻打宋國,只是還沒等他付諸行動,燕國軍隊就借由小道穿了過來,打了齊軍一個措手不及。 齊國原本占據與燕國交界處的天險之勢,因而對燕國防守較為薄弱,兩國之間有迷障森林為界限,林間滿是森林瘴氣,齊人打不過去,燕人也很難打過來,只是沒想到這道天險防線竟然被燕人悄無聲息突破,齊國倉促應對之下,自然節節敗退。 燕國軍隊乘勝追擊,不過一月,齊國就淪陷了三分之一的疆土。 齊國內憂外患,雖然偶有幾次頑強的反抗,但全都在燕國的攻勢下受挫,燕國又因為有著善待俘虜的政策,對比之下,齊國因為災荒甚至無法保證軍隊的伙食供給,戰場之上,齊軍個個面黃肌瘦,而燕軍個個精神飽滿,此消彼長之下,齊軍自然潰敗迅速。 齊軍對著燕軍氣勢低沉,對著宋人倒爺們了起來。 三國之間,若論勇猛,自是齊人最勇,而若是評價出一個墊底的,那就只能是宋人了。 等到燕國的大軍攻打入了齊國國都,那邊宋國軍隊也不過打下了齊國疆域的十分之一,齊國被滅國,宋國卻也沒占到多少便宜。 宋國朝臣原本都在指責大將軍伐齊不利,但很快,燕國全面對宋國作戰。 吃完齊國吃宋國,燕國軍隊幾乎沒有停歇,燕軍勢如破竹,宋國面對燕軍改進過的新武器,幾乎沒有太多抵抗之力。 燕國幾代君主都有一統之志,因而勵精圖治,幾次變法,最終留給邵瑜一個充盈的國庫,邵瑜繼位之后,又征召能工巧匠,大力改進農用器具和武器,加上他眼光獨到,因而比原劇情里更快一統三國。 當烏泱泱的燕軍圍攻宋都的時候,宋都里的達官貴人早就跑得差不多了。 趙若薇沒有跑。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趙若薇喃喃自語。 她以為自己在努力的改變自己的命運,以一個女子之身,做到如今的攝政長公主,她心底充滿了自豪,她以為自己能帶著宋國走得更加長遠,她也曾坐著自己一統三國的美夢。 只是美夢接連破碎,先是推行政令沒有成效,接著燕國和齊國突然開戰,她本想渾水摸魚卻發現這趟水她摸不動,而后宋國的防守面對勢如破竹的燕軍,就像是紙糊的一樣,幾乎一戳就碎。 如今的兵臨城下,也宣告著趙若薇這幾年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 她努力想要勾搭邵瑜,沒有成功。 她不想依靠男人了,想要自己站在權勢巔峰,依舊面對的是四面楚歌的局面,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那些預知未來的夢境,難道僅僅就是讓她能夠有尊嚴的死去?不再被那些齊人羞辱踐踏? 可是一想到即將要對著趙若芷搖尾乞憐,趙若薇就滿心都是不甘。 “離開這里,我帶你走?!狈疥滩恢螘r出現在宋宮中。 因著燕軍圍城的緣故,王宮里的宮人大多卷著細軟逃跑了,原本熱鬧奢華的王宮此時此處都是亂糟糟、空蕩蕩的。 “走?天大地大,哪里還有我的家?!壁w若薇說道,看著方晏的眼神里沒有絲毫的溫度。 “天大地大,總能找到一個燕軍發現不了的小山谷,我們安頓下來,男耕女織,也能安穩一生?!狈疥陶f道,眼神中滿是心疼。 趙若薇卻直接推開了他,說道:“我是宋國的攝政長公主,我死也要死這所王宮里?!?/br> 兵敗如山倒,趙若薇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么,但是她也知道,她不能和方晏走。 方晏武功高強,只他一人,自然能安穩自保。 但帶著一個她,不過是徒增負擔。 況且,趙若薇心里也清楚,她不是普通的宋國公主,而是攝政長公主,只要她還活著,邵瑜和趙若芷就不會放過她,宋國的殘余勢力就會向她靠攏糾纏,她將永無寧日。 比起未來必死的局面,此時她更無法面對的,是自己失敗的事實。 “跟我走,我求你,燕人馬上就要打進來了,那個李成靠不住?!狈疥踢^道。 趙若薇依舊搖頭,說道:“你走,不用管我,我是不會跟你一起東躲西藏的?!?/br> “jiejie?!币坏狼优车耐晱纳砗箜懫?。 趙若薇回頭,見識年紀不過七歲的宋王。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你帶著他離開這里?!壁w若薇說道。 方晏搖頭:“要走一起走?!?/br> 小宋王直接撲進趙若薇的懷里,抓著她的衣袖,說道:“jiejie,我害怕?!?/br> 趙若薇這次終于沒有糾正他讓他自稱寡人,而是神情溫柔的望著他頭頂的發旋,說道:“你跟這位哥哥離開王宮,走得越遠越好?!?/br> “那jiejie你去哪?”小宋王抬頭問道。 趙若薇搖了搖頭,說道:“我要守著這里?!?/br> 方晏神情中滿是焦急:“若薇,我求你,跟我走?!?/br> “我不走,你快走!”趙若薇呵斥道。 “今天誰也走不了?!币坏缆曇糇缘钔忭懫?。 趙若薇回頭望去,立馬將小宋王護在身后,咬牙切齒的喊著這個人的名字:“李成?!?/br> 李成身后跟著十來個拿著兵器的侍衛,朝著趙若薇行了一禮,說道:“公主殿下,得罪了?!?/br> “本宮還沒死,你就這么急著朝新主交投名狀?”趙若薇質問。 李成十分不要臉的承認了。 趙若薇深吸一口氣,最終也只是無力的罵道:“叛徒?!?/br> “動手,抓住咱們的大王和公主,活得最好,死了也不管?!崩畛烧f道。 他心中打算,等抓住了趙若薇和小宋王,立馬大開成本,恭迎燕軍入城。 方晏直接擋在兩人跟前,揮劍攻向這些侍衛,只是到底雙拳難敵四手,很快就落在了下風。 趙若薇看方晏身上傷口越來越多,頓時心下焦急,喊道:“讓他們停下來,我跟你走?!?/br> 李成揮了揮手,幾個侍衛立馬抓住了趙若薇和小宋王。 “公主殿下若早些出聲,方侍衛也不用受這么多苦了?!崩畛尚χf道。 趙若薇回頭望了渾身是血的方晏,此時他身上數道傷口全都在往外冒血,連站都站不穩了,還撐著劍想要阻止趙若薇跟李成走。 李成直接命人打開城門,待見到燕軍為首的將領,李成立馬臉上升起一抹笑來:“將軍,此乃宋王,和昭陽長公主?!?/br> 李成話剛說完,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他不敢置信的回頭看著趙若薇。 趙若薇收回插在李成背上的金簪,神情冷淡,說道:“本宮便是死,也要先殺了你這墻頭草?!?/br> 李成沒想到走三步路就要喘兩聲的趙若薇,會對他下這樣的狠手。 燕國那帶兵攻城的將領,也沒想到能看著這么一出大戲,為了避免犯和李成一樣的錯誤,這位將領命人將綁了趙若薇和小宋王,尋了個地方單獨關押。 邵瑜一統三國,也沒有貿然遷都,而是依舊將都城設在燕國國都。 宋國和齊國一些殘余的王公貴族,也全都被作為俘虜押送燕都。 宋國其他的公主王子,見了趙若芷,自然是一個勁的求饒賣好,只是趙若芷卻絲毫不為所動,原本滿朝文武還以為,這位宋人皇后,會對宋國王公貴族網開一面,卻沒想到趙若芷給這些人的懲罰更重,這樣一來,連攻擊皇后以權謀私都沒了借口。 趙若薇是攝政公主,到底還是不同的,她和小宋王單獨被關押在一處,她已經做好了被趙若芷羞辱的準備,但趙若芷卻壓根都沒有召見她,而是直接命人將她送去了冷宮。 至于小宋王,被邵瑜封了一個“順侯”的爵位,邵瑜也沒有如何針對這位宋國新王,但他卻整日活在故國破滅的恐懼里,不到二十歲就郁郁而終。 趙若芷想過千萬種報復趙若薇的辦法,但等人真的到了她手上,她卻無法對著這位jiejie使那些下作齷齪的手段。 并非趙若芷圣母心發作,而是她如今得到了足夠的成長,不愿意讓自己變成和趙若薇一樣,成為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趙若芷沒有原諒趙若薇,而是用和上輩子趙若薇對付她的方法,來懲罰趙若薇。 她將趙若薇關押在冷宮里,讓她在冷宮里日日勞作,不見外人,不得安穩。 趙若芷也沒有對趙若薇的母族趕盡殺絕,而是直接將這一個家族的人送到了鐵礦做苦力,下場到底還是比上輩子的陳家人好,保全了一條性命。 趙若薇在冷宮里勞作三年,便形容枯槁裝入老婦,最終死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里。 邵瑜稱帝第二年,命滿朝文武改口,他與趙若芷并稱“雙圣”,朝政大事依舊是邵瑜擁有最終決策權。 稱帝第四年,邵瑜逐漸淡化自己的存在,趙若芷已經能當一半的家。 稱帝第七年,邵瑜幾乎不上朝了,朝政全由趙若芷做主。 趙若芷不是趙若薇,她的執政有邵瑜這個正統的皇帝為她背書,她也算是名正言順,因而縱有反對之聲,但邵瑜都已經決斷如此,這些反對之聲也掀不起太大風浪。 從趙若芷第一次臨朝聽政,朝臣們便有了預感,等到真的成了趙若芷獨斷之時,這樣溫水煮青蛙,他們倒也能接受。 邵瑜給外界的印象,是心思敏捷、獨斷專行,因為邵瑜總是正確的緣故,故而別人也只敢在心里吐槽邵瑜吐槽,并不敢拿到明面上說。 但趙若芷卻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她能夠耐心聽取所有人的想法,哪怕意見不一致,她也會有理有據的反駁,滿朝文武習慣了她相處之后,竟然覺得她是一個比邵瑜合適太多的君主。 甚至他們回想起來,子啊朝堂上被邵瑜不講道理直接否決的日子,甚至都不想邵瑜再回來了。 邵瑜信任趙若芷,將朝堂之事完全的甩給了她,甚至偶有大臣來向他抱怨趙若芷什么,邵瑜也懶得聽直接讓人將這來告小狀的大臣請了出去。 也正是因為他這樣完全充分的放權,趙若芷才得以大展拳腳,使得燕朝國力更上一層樓。 權勢迷人眼,原本朝臣們還等著看天家夫妻、母子相殘的好戲,畢竟趙若芷如今一人獨大,等到兒子成年的時候,她這個母親還正值壯年,說不得還會有一番爭斗。 朝臣們等著看好戲,但邵瑜卻從來不覺得,趙若芷會是一個被權勢迷住雙眼的人,在邵瑜看來,趙若芷連趙若薇都放過了,她哪怕學習得再多,身上依舊保持著善良和理智,完全不是一個冷血的政客。 且因為趙若芷的老師是邵瑜,邵瑜將皇帝看做一份職業的態度,也間接的影響了趙若芷,趙若芷沒有沉浸在權勢里,而是將這件事當做自己的事業去奮斗,她的目標是燕朝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而這,注定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朝臣們的擔憂并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