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她微笑四顧,看見了江淑媛、顧昭華,還有文鼎候家林三夫人。 這位林三夫人就是小王氏,王澤的遠房姑母,在江南與王氏十分要好的那一個,后來隨著丈夫林元懷一道去了西北。如今文鼎候位極人臣,林元懷被召回京,已做了兵部右侍郎,再有滿腔抱負,戎馬生涯也已告一段落,至少,在其父做著內閣首輔時必是如此。 這是自己的長輩,婧怡微笑,朝她遙遙行禮,又想到什么,回頭去看。 身后端著托盤的司著,原來是鎮南侯世子夫人,顧昭華的嫂嫂。 現今鎮南侯夫人是繼室,且并無所出,世子和顧昭華兄妹皆為原配嫡出,鎮南侯府一向都是世子夫人和顧昭華當家,場面上走動也是世子夫人更吃得開。 婧怡向她屈膝行禮:“多謝夫人?!?/br> 第91章 中秋 婧怡向她屈膝行禮:“多謝夫人?!?/br> 鎮南侯世子夫人看著約莫二十八九歲上下,相貌很秀麗,神情也很溫和,見婧怡如此,便扶住了她,道:“往??偮犝讶A提你,說是個妙人兒,我已神往許久,此番娘娘請我做司者,正給了我一個機會?!庇治⑽⒁恍?,“你若不嫌棄,往后就和昭華一道,喊我一聲嫂嫂罷?!?/br> 婧怡的表情很真誠。果然親親熱熱叫了聲“嫂嫂”。 二人正說笑著,林三夫人走了過來,先和鎮南侯世子夫人寒暄幾句,便問婧怡道:“許久不見你母親,她可還好?” 提到王氏,婧怡不由一黯。 自己母親的性子,她是再清楚不過的,母女倆哪里會有真正的嫌隙?不過是事關親孫,王氏方寸大亂,唯一可以倚靠的女兒卻在此時“作壁上觀”,才會令她走投無路,心中漸生不滿。 但她遲早會反應過來。 婧怡對此早有預料,只是事到臨頭,仍不免傷懷,聽林三夫人問起,心下諸般雜念過,終是收拾心情,恭敬道:“前一段身上斷斷續續地總不大利索,如今是漸漸好起來了?!?/br> 林三夫人聞言,忙細細問過王氏具體的病情,吃什么藥,末了道:“等過幾日得了閑,我去瞧瞧她?!?/br> 婧怡屈膝:“謝三伯母?!?/br> 林三夫人面上便重新浮現笑意,上上下下打量她,點頭道:“從前只覺得你聰明靈秀,如今再看,這通身的氣派,一般公侯家的小姐都比不上,你母親到底還是有福氣的?!彼c婧怡是從前的舊相識,為人又極爽利,當下便以長輩自居,四下環顧一眼,提點道:“不過今日這遭,你還是要好好向貴妃娘娘道謝?!?/br> 鎮南侯世子夫人在一旁點頭,含笑道:“不錯,雖說今日我們都是進宮來參加中秋宴,但你的笄禮,娘娘是專門另下帖子邀請,我們才提早入宮的?!?/br> 林三夫人接口道:“我看觀禮的賓客也很有些門道,你可能不全認識,但都是京城公卿之家中早有賢名的主婦……娘娘此番很下了一番功夫,想來是真正愛重你?!?/br> 又指著人,一個個告訴她聽,京中人事,尤嬤嬤也曾細細地說給過她,如今人名和人臉一對上,心中的譜也就漸漸清晰起來。 原來,按照往年的規矩,除有品級的公卿外,朝中三品以上的堂官及家眷亦可參加中秋宴,而婧怡的笄禮,一個堂官的家眷都沒有,公卿家的主婦、如林三夫人所說都是有德之輩,其中人情世故,更不可盡述。 三人又說笑一回,和不少人打了招呼,林三夫人掏出懷表看了看,道:“看這時辰,咱們也該去永泰宮了?!闭f著,示意婧怡和鎮南侯世子夫人往前看。 沈貴妃不在正殿,已有不少夫人向她身邊主事的姑姑告辭,出門往皇后所居永泰宮而去。 顧昭華走過來,先向林三夫人行了禮,便拉住婧怡的手:“咱們一起過去罷?!?/br> 她們兩個如今是好朋友,再過一段就是姑表妯娌,能親近是最好的,鎮南侯世子夫人含笑看她們一眼,心下甚是欣慰。 一時幾人上前告辭。 那姑姑同她們一一行禮,派小宮女前往領路,卻對婧怡道:“四夫人留步,貴妃娘娘有話,請您稍后同她一道前往?!?/br> 林三夫人聞言,朝她點了點頭:“那我們就先走了?!迸c鎮南侯世子夫人、顧昭華一道出了春和宮。 …… 蔣氏身著王妃禮服,領著袁氏、寧氏、方氏三個兒媳婦走進永泰宮,儀態典雅、姿容莊重。 一路行來,不時有人同她打招呼,她皆含笑點頭示意。 袁氏四下環顧,有些疑惑道:“時辰也不早了,怎只來了這么些人?” 方氏不以為然道:“還在路上唄……皇后娘娘擺宴,難道還有人敢不來?”頓了頓,四下一看,又道,“倒是四弟妹,不說先進宮了么,我怎沒瞧見她?” 袁氏微微一笑:“想是貴妃娘娘召去說話了?!?/br> 方氏一凝,悻悻地閉上了嘴。 牙尖嘴利如方氏,對自家這位圣寵不衰、美貌無雙的姑母亦不敢多有置喙。 如此又過片刻,陸陸續續有不少夫人到來,便有人與蔣氏寒暄:“……咱們這些人里頭,就屬您保養最得宜,可有什么養顏秘方,也教給我們試試,”又夸袁氏幾個,“一個個都像花骨朵似的,還是武英王府的水米養人!” 蔣氏聞言,笑容又盛三分,嘴里卻只是一味謙虛著。 邊上有人聽見,插嘴道:“要說王妃的兒媳婦,模樣最出挑的還要屬新進門的四夫人,那水靈靈的小模樣,我們女人家見了都喜歡,方才春和宮的笄禮上,那也是風華絕代,比起咱們貴妃娘娘,都不妨多讓呢?!?/br> 什么春和宮的笄禮? 蔣氏心中一跳,卻是不明就里,又不好出口詢問,只能維持著面上笑意,隨意敷衍著。 蔣氏與沈貴妃姑嫂不和,早已是京城公開的秘密,婧怡今日的笄禮,沈貴妃是一一給賓客們下過帖子的……蔣氏作為婆婆沒有到場,不用說,沈貴妃沒有邀請她。 早有風聞,沈家如今最出息的四爺沈青云與親生母親并不親近,倒是更向著貴妃姑母。因此,新進門的四夫人和丈夫一條心,也站在貴妃這頭,和婆婆作對,更趁著笄禮狠狠打婆婆的臉? 還是蔣氏因著與兒子的嫌隙,順帶苛刻兒媳,才叫沈貴妃看不過眼,出面為婧怡撐腰? 與會的夫人們個個都是人精,哪里會看不出其中的貓膩,如此說話,明著奉承,內里卻多有打探的意思。 這些出身名門的貴婦,成日呆在后宅窮極無聊,最愛看別人家的八卦,好打發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更何況,武英王府的家事,有時候也不僅僅是家事。 這么多年來,大家也看明白了,只要沈貴妃插手的事情,都是有可能被皇上親自過問的。 接下來,又有不少人同蔣氏提起婧怡,有贊她貌美的,也有贊今日笄禮盛況的,蔣氏面上的笑容幾乎維持不住,好容易避到個無人處,才終于沉下臉,低聲問幾個兒媳婦:“什么笄禮?” 袁氏也是一頭霧水,皺眉想了想,開口道:“聽方才夫人們的話,仿佛是貴妃娘娘在春和宮為四弟妹辦了笄禮,還請了不少人前去觀禮……” 卻沒有叫她們這些自家人去。 蔣氏的臉色陰得幾乎要滴下水來。 袁氏又沉吟一會,道:“母親,要不要我去探聽一二?” 蔣氏剛想點頭,一直沉默不語的寧氏忽然冷哼一聲,開口道:“今日宮中設宴,人多眼雜,不知有多少人正盯著我們家,大嫂這時候去找宮中線人,是想告訴皇上皇后,咱們家在宮中遍布耳目?” 一番話說得袁氏面色蒼白,忙向蔣氏道:“母親,我不是這個意思……” 蔣氏的臉色很難看,不耐煩地揮手道:“行了,此事回府再議?!?/br> 一直皺眉沉思的方式忽然眼前一亮:“我想起來了,今日中秋,八月十五,正是四弟妹的生辰,十五歲及笄的日子!” 見蔣氏等都皺眉看她,方驚覺自己一時失態,將心中的話喊了出來,忙訕笑一聲,壓低聲音道:“先前四弟議親時,陳家送來的庚帖,我當時看過,因著四弟妹八月十五的生辰,還說真是巧,這才有了印象?!?/br> 蔣氏的面色卻更難看,低斥:“既然你知道,怎么不早說!” 方氏一驚,哪里還敢接嘴,忙唯唯諾諾地低了頭,閃到袁氏身后去了。 心中卻極是不服,沈青云大婚一應事宜是她經手不假,當時也看了那庚帖,隨即卻交到了蔣氏手中……蔣氏自己壓根沒把婧怡的事放在心上,臨了卻要怪她未加提醒么? 不說自己忘了,便是記得,你對那陳氏不冷不熱的,半句沒提起及笄的話,婧怡自己也不說,難道還要她上趕著去張羅,不是自討沒趣么? 結果出了事,卻要怪在她頭上! 蔣氏也是滿腦門的官司,但人在宮中,不便發作,只好暫時壓下脾氣,緩了神色,道:“罷了,此事不要再提,回頭若有人問起,只管虛應過去,旁的不要多說?!闭Z畢,收拾好心情,重新掛上得體的笑容,走了出去。 又過片刻,皇后升座,命婦們開始按照品級入大殿朝賀,先是內命婦,然后才是她們這些外命婦。 至禮畢,于永泰宮正殿擺下筵席,眾人依次坐定。 筵席卻沒有立刻開始……沈貴妃還沒有到。 皇后是中宮,今上的發妻,本該凌駕于妃嬪之上;但貴妃打理六宮,又有皇上的真心,便漸漸與皇后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而且,皇上曾有明旨,沈貴妃見駕不必行禮,圣駕、鳳駕皆是,因此,但凡永泰宮朝賀,貴妃娘娘是從不到場的。 皇后娘娘不知是禮佛修出了真正的佛性,還是內家功夫練得足,對此并無異議,對沈貴妃更是多有禮讓。 第92章 秘辛 “貴妃娘娘駕到,朝和公主、驃騎將軍夫人到!” 永泰宮正殿外響起宮監悠揚的聲音,在場命婦們磚目望去,只見一眾宮女太監簇擁之下,走進三個盛裝麗人來。 當先一個身著貴妃禮服,雍容華貴、儀態萬方,正是沈貴妃;左右首兩位卻都是正值妙齡的少婦,皆面如春花、顧盼神飛,只左首一個下腭微抬,自然流露一股倨傲之態,正是朝和公主,右首一個既不膽怯也不張揚,秋水樣的雙眸直視前方,淡定無波,卻是婧怡。 在場諸人,除高皇后微笑端坐上首外,其余人皆起身向沈貴妃行禮。 貴妃鑾座位于皇后左側,較皇后鳳座略低稍許,其座下首設一小幾,但凡飲宴,朝和公主必坐于此處。 今日卻坐了婧怡和朝和公主二人。 直到三人坐定,沈貴妃身邊執事太監才尖著嗓子呼道:“免!” 眾人這才起身,重新歸坐。 筵席正式開始。 宮女們如流水一般將各色珍饈佳肴端到眾人案前,另有司樂坊歌舞姬上殿,吹拉彈唱輕歌曼舞以助興。 上首,皇后望著沈貴妃:“meimei近日可還好?” 沈貴妃回道:“謝娘娘關心,臣妾一切都好?!?/br> 高皇后笑意加深,目光掃過殿上諸人,復開口道:“meimei掌六宮印,每日殫精竭慮為本宮打理六宮,費心盡力,勞苦功高,皇上心疼,本宮心中亦過意不去?!?/br> 沈貴妃聞言,抬頭瞟了皇后一眼,開口道:“皇后娘娘若覺得臣妾辛苦,心疼臣妾,可稟明皇上,收回六宮印?!?/br> 高皇后面色一僵。 沈氏執掌六宮,做大多年,卻并非她手段如何厲害,實在是皇上一顆心偏到了腰眼后。為了替貴妃撐腰,使六宮眾人以其為尊,他趁她偶感風寒,借機取走六宮印,從此將后宮宮務交給了沈氏。 她曾明里暗里多次討要,沈貴妃從來都是滿不在乎的假清高模樣,皇上卻咬死了不肯松口,一眨眼已過了這些年。 如今,她只能借口潛心禮佛,不理俗事,避開沈氏鋒芒,也是略作遮羞的意思。 說起來,她高氏嫁入蕭家這么多年,育有嫡長子,德功亦從未有虧,并未有負皇后尊位,緣何會落到如斯境地? 長長的護指深深掐進掌心,高皇后面上的笑意卻更溫和:“本宮一心向佛,這兩年身子亦越發不濟,雖然心疼meimei,卻也是有心無力。不過本宮會稟明皇上,多挑幾個得用的女官輔佐meimei?!?/br> 沈貴妃微微點頭:“謝娘娘?!?/br> 二人一時無話。 高皇后目光掃過不遠處端坐的朝和公主與婧怡二人,眼中忽然露出笑意,又對著沈貴妃開口道:“聽說meimei今日在春和宮為沈四夫人辦了及笄禮,場面盛大,比起當年朝和的笄禮,亦不妨多讓?” 這二人高坐上首,大殿中又有絲竹之聲,眾人只見她們說話,言語內容卻并不真切,只近處的朝和公主與婧怡,聽得卻是一清二楚。